基本信息
书名: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
定价:25.00元
作者:(韩)赵茂娥,李安英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407654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帮助父母将内向孩子的优势一点点发掘出来……
内向有哪些表现?
哪些情况会让孩子变得内向?
哪些话能让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
如何培养出一个活泼、自信的孩子?
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王极盛 郑重推荐!
内向孩子教养读本
内容提要
沉默寡言、犹豫不决、畏缩不前、自我苛求、悲观忧郁……
内向不是什么问题,但由于众多父母们对于内向性格的误读和不够理解,终常常使孩子的内向性格与上述表现相伴随,并影响一生。事实上,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内向,有心的父母们都可以通过养育方式的变化,使孩子的性格产生一些可喜的转变。《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致内向孩子父母的60条建议》正是为这些父母们准备的。
韩国家庭教育专家赵茂娥、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专家李安英通过透彻分析内向性格的表现、形成原因,找到了与内向孩子的沟通法则,并由此研究出了一整套培养活泼自信孩子的实用方案,经过韩国无数家庭验证有效,现已成为亚洲数千万内向孩子父母的实用教养指南。
目录
作者介绍
赵茂娥,1945年出生于庆尚南道的咸安郡,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师范大学家庭学专业。1989年开始担任韩国心理咨询研究所父母角色训练(P.E.T.)专业讲师,韩国地区社会教育协会父母教育首席讲师。1992年开始参加KBS第2、第3频道,EBS,交通广播,和平广播等相关节目总计150次;从1999年开始,多次作为专家参与KBS频道《子女教育资讯室》、《说说教育》等栏目的录制。作品有《明智的父母培养孩子的方法》、《前卫的妈妈会让孩子的人生更加出彩》、《让孩子未来更加闪耀的宝贵的一句话》(共同著作)等。
李安英,出生于1959年,毕业于诚信女子大学社会教育系、延世大学生活环境研究院家庭咨询专业。韩国儿童发展心理中心家庭咨询师。现任韩国心理咨询研究所高效父母角色训练(P.E.T.)专业讲师,李安英儿童家庭咨询所所长。发表的论文有《居住在保护设施里的青少年的人生意义》、《体像》、《自尊及利他性与恢复力之间的关系》等,作品有《让孩子未来更加闪耀的宝贵的一句话》(共同著作)等。
文摘
序言
我向来对跨文化背景下的育儿理念很感兴趣,尤其是来自东亚文化的视角。不同文化对于“恰当”的儿童行为模式有着潜移默化的要求,而内向特质在不同文化中受到的解读和对待方式可能大相径庭。这本书由韩国作者撰写,这让我对其中的教育理念充满了好奇,它会不会更贴近我们亚洲家庭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学习压力和集体荣誉感的影响下,如何保护孩子的内在世界?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文化敏感性的建议,让我在执行时能更得心应手。此外,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深入剖析内向孩子可能面临的潜在挑战,比如如何处理被误解、如何应对同伴的负面评价,以及作为家长如何充当孩子的“翻译官”和“保护伞”。这些实战层面的指导,远比抽象的心理学名词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柔和的色调和简洁的排版,让人一看就觉得内容会很温暖、很实在。我通常会花很多时间在书店里挑选那些能真正触动我内心,并且提供可行性建议的书籍,这本恰好符合我的期待。它不像有些育儿书那样充满了理论的堆砌,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细细道来,分享她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和心路历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孩子深深的理解和尊重,那种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而是平等的对话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总想把他们塑造成社会期待的样子,但这本书似乎在提醒我们,慢下来,去倾听那些细微的声音。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内页,看看那些具体的案例和操作方法是如何融入到日常的点滴细节中的。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它传递出的那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非常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我那敏感又内敛的小宝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非常舒服,拿在手里有一种踏实感,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和做笔记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关注作者在处理“社交”和“独处”的平衡点上会有哪些独到的见解。我们都知道,内向的孩子需要大量的独处时间来充电和整理思绪,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习基本的社交技能以适应群体生活。如何巧妙地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让孩子感到压力,也不让他们在社交场合中完全退缩,这绝对是育儿中的一个高难度平衡术。我猜测,书中应该会详细阐述如何通过高质量的“一对一”互动来建立他们的自信,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参加那些大型、嘈杂的聚会。如果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情境模拟和应对台词,那就太棒了,能让我这个“局外人”的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在那些情境下的真实感受。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我们这个社会对于“外向”的推崇是不是有点过于偏颇了?似乎只有能说会道、活跃在聚光灯下的孩子才被认为是成功的模板。而对于那些喜欢安静观察、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贴上“害羞”、“不合群”的标签,甚至因此感到焦虑。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这些家长提供了一剂强心剂。它不是教我们如何把内向的孩子“改造”成外向的“社交达人”,而是教我们如何去理解和欣赏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方式。我希望它能帮助我识别出孩子那些不为人知的优势——比如专注力、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考力——这些都是在喧嚣中容易被忽略的宝藏。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在家中构建一个让孩子感到安全、能够自由表达的“避风港”的具体建议,而不是空泛的口号。毕竟,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
评分阅读育儿书籍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旅程。我希望通过理解内向孩子的需求,也能反思我自身的沟通模式和情绪反应。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不耐烦,恰恰暴露了我们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全感。这本书如果能包含一些关于家长自我觉察的部分,教我们如何以更平和、更接纳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慢热”和“敏感”,那将是巨大的收获。我追求的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而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长期的、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亲子关系。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哲学层面的支撑,让我明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滋养生命,而不是设定KPI。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排版清晰,从整体观感上,透露出一种严谨而不失温度的专业气息,让人愿意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