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南海局势深度分析报告(2014)
定价:45.00元
作者:朱锋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012527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辑的年度研究成果论文集。共收录研究成果25篇,内容涵盖2014年南海问题*动态,各国南海政策,我国南海管理等问题。这些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大专业学术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对所涉猎内容,研究深透,论述严谨,基本上体现了我国2014年度学术界研究的*成果,这些动态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南海问题,对我国外交战线开展公共外交工作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论参考。
目录
一、2014年南海局势总体评估
2013—2014年南海总体局势评估 朱锋 孙建中
2014年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立场分析与展望 鲁鹏
2014年东盟各国军事新动向研究 徐亮
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发展 李安民 邓双全
二、2014年大国关系与南海争议
当前域外大国的南海政策及特点 刘琳
日本南海政策新动态评析 李聆群
对日本安倍密集发起“东盟攻势”的分析 刘军红 徐学群
越南学者近年来南海问题国际法研究:分析与展望 黄瑶
中国与东盟关系:在调整中向前发展 季玲 魏玲
中国南海维权的国际舆论环境特点分析 鞠海龙
三、南海热点问题及其应对
对南海断续线名称及性质研究的一些看法 沈固朝
越、菲、美三国对南海断续线的质疑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黄瑶、黄靖文
南海主权争端及其和平解决之法律方法 代中现 宁宇
南海重大突发事件急需国际合作——MH370案例分析 苏奋振 孙建中 秦恺
台湾在两岸共同应对南海问题上的挑战与机遇 王志鹏
南海海上交通秩序管理机制:问题与走向 李相元
解析“981钻井平台事件”及其影响 马博
南海方向军警民联合维权问题研究 赵绪明 金晶
四、南海的资源、环境、渔业问题
当前南海渔业形势分析报告 常娜
2014年南海旅游业形势分析报告 常娜
南海油气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战略研究 殷勇 林文荣
南海诸岛珊瑚礁亟需同步加大开发与保护力度 赵焕庭 王丽荣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与战略支点的选择 张洁
作者介绍
1964年生,江苏苏州人,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91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美国关注军控科学家联盟、英国杜兰大学、日本信洲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主要著述:
《人权与国际关系》(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导弹防御计划与国际安全》(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风云2001》,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编著),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Chinas Ascent: Power, Security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中日安保交流、防卫合作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与日本防卫厅前政务次官秋山昌广先生合编,东京亚纪书房,2011年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风格,初拿到手就有一种想要立刻翻阅的冲动。封面色彩的搭配处理得非常到位,既烘托了主题的严肃性,又避免了那种常见的枯燥感。内页纸张的质感也值得称赞,触感温润,墨色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的疲劳。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章节标题的字体选择,那种略带力量感的衬线体,恰到好处地增强了文字的力量感。装订工艺也十分考究,书脊坚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易出现松散的情况。这样的实体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完全体现了出版机构对于知识载体本身的尊重。从这本书的物理形态上,就能感受到背后团队对内容质量的自信和对读者体验的重视,这无疑为接下来的深度阅读体验奠定了极佳的心理基础。很少有专业性强的报告能做到如此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平衡。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构建简直是一部精密的工程学杰作,作者在梳理复杂议题时的条理性令人叹服。从宏观的国际法理基础,到中观的历史沿革脉络,再到微观的具体案例分析,每一步的过渡都如同精心铺设的轨道,顺畅自然,毫不突兀。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多方博弈的复杂情境,作者并没有采取简单的二元对立论述,而是引入了多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使得整个局势的动态变化清晰可见。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穿梭在一片迷雾重重的复杂地形中,他总能准确指出前方的地标,并解释通往它的不同路径的优劣。这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高难度地缘政治问题的门槛,让即便是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要害。这种自上而下、层层剥笋的叙事手法,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分析能力。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作者进行高强度思维对话的体验。行文中那种不卑不亢、坚持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推演的论证风格,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作者似乎从不满足于表面的论断,而是执着于挖掘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与潜在的战略意图。比如在阐述某一个关键历史节点时,他不仅引用了官方声明,还穿插了大量的解密档案和学界主流争议观点,通过交叉印证,构建出一个更为立体和可信的图景。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对书中所呈现的每一个结论都保持了高度的信任感。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议题敏感且观点鲜明,作者始终保持着冷静克制的笔调,避免了情绪化的煽动,使得论证更具穿透力和持久的思辨价值。这绝非一本用来消磨时间的读物,它要求读者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去思辨、去反刍那些被精准提炼出的观点。
评分这本书在资料引用的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它绝非闭门造车之作。我注意到作者似乎涉猎了东亚、北美以及欧洲的多个关键智库报告和区域性学术期刊,这使得他的分析视角天然地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例如,当探讨某个区域性军事部署变化时,作者能迅速将视角拔升到全球战略平衡的框架下进行审视,并且能够准确引用不同区域学者的观点来佐证或反驳自己的论点。这种跨学科、跨地域的资料整合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内容的维度,避免了单一视角的局限性。对于我个人而言,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文献库中进行了一次高效的知识检索,不仅获得了对当前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打开了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多个重要研究方向和关键文献线索。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参考书目导航。
评分这本书所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是思想上的“激活”,它成功地打破了许多长期以来在非专业圈层中固有的认知定势。作者在处理一些常被简化的“既定事实”时,展现出惊人的解构能力,他总能将那些看似不可动摇的论断,拆解还原成其最原始的利益诉求和权力运作的结果。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对于任何关注国际事务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而是深刻地揭示了“为什么是这样”以及“未来可能如何演变”。阅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新闻报道和国际动态的视角都变得更加审慎和复杂化了,不再满足于主流媒体提供的简化叙事。这种思维层面的提升,远超出了获取特定区域局势信息本身带来的价值,这才是真正一本优秀报告文学应有的长久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