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体育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概论
定价:32.00元
作者:冯德学,熊正英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61373873
字数: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体育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概论》编写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注意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不拘泥于已有的教材体系,大胆融入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内容。在教材编写中,尽量收集适宜于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信息材料,构建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相匹配的研究方法教材体系。“编”可以把教师基础教育研究成果编进去,“选”可以把他人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案例编选人教材,以体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概论》的实用性。注重教材有利于学生自主习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机会与可能。把培养学生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作为教材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之一,教材尽可能体现学生职后从事《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与所需要的研究方法,着重论述与教育教学研究核心能力相关的选题、研究资料获取、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知识,力争在教材体系和内容上做到系统性与重点突出相统一,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统一,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提升相统一。
目录
章 绪论
节 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体育科学与体育科学研究
第三节 体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第四节 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分类
第六节 研究方法的作用与选择
第七节 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的任务
第八节 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发展趋势
第九节 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十节 研究任务的完成
第十一节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第十二节 体育教育教学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研究
第二章 体育教育教学研究选题
节 选题
第二节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第三节 体育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选题
第三章 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资料的获取
节 实验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
第三节 考察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
第四节 训练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
第五节 综述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
第六节 研究资料呈现的内容与形式
第四章 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的类型与写作
节 实验研究论文的构成写作
第二节 调查研究论文的构成与写作
第三节 考察研究论文的构成与写作
第四节 训练或体育锻炼研究论文的构成与写作
第五节 综述研究论文的构成与写作
第五章 论文的答辩与投稿
节 学位论文答辩
第二节 会议论文报告与答辩
第三节 论文的投稿与发表
第六章 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与体育教学资源开发
节 校本教研
第二节 校本课程
第三节 校本教材
第四节 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比较
第五节 校本教研、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附录
附1 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附2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附3 文献标识码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简约而不失力量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是在书店里随手翻到的,原本对这个领域涉猎不深,但里面的导读部分写得非常引人入胜,它没有直接抛出艰深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描述了体育教育研究的魅力所在。比如,它提到了一个关于“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小案例分析,这个案例的切入点非常新颖,让我立刻产生了想深入了解的冲动。作者在引言中对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循循善诱,让人感觉学习这门学问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温暖的引导至关重要,它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人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甚至立刻就决定买下它,希望能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找到更多这种充满智慧的洞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质量和印刷水准,作为一本专业书籍,简直达到了艺术品的级别。纸张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但又不会过于沉重,长时间阅读下来手腕也不会感到疲惫。更值得称赞的是图表的处理。在阐述复杂的抽样方法,比如“分层随机抽样”或者“滚雪球抽样”时,作者配上的插图清晰明了,每一个步骤都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标进行了区分和标注,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人,也能一目了然。很多学术书籍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粗糙,导致读者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那些复杂的流程图,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精细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和对学术严谨性的追求。这使得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大大降低,阅读体验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说实话,我过去对“研究方法”这个概念一直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是一堆抽象的统计学符号和复杂的实验设计流程。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每一章的过渡都衔接得自然流畅,仿佛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特别是关于“文献综述”的那一章节,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查找文献”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文献综述来构建自己的研究“问题意识”。作者强调,好的研究起点往往源于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深刻质疑和批判性审视,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它教会了我如何带着“批判的眼睛”去看待既有的研究成果,从而找到自己可以填补的空白。这种思维层面的提升,远比掌握具体的实操技巧来得更有价值,让我开始学着用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整个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版图。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与其说是教科书,不如说更像是一本高质量的学术随笔集,这大概是我阅读过程中最大的惊喜之一。它在讲解“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时,没有采用堆砌公式或晦涩术语的方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对比来说明。比如,作者在描述定性研究时,引用了对几位优秀教练的深度访谈记录片段,那些鲜活的对话和深刻的反思,比任何理论模型都要生动有力。阅读这些内容时,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个访谈现场,真切地感受到了研究者是如何从零散的经验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沉浸感,让我不再觉得研究方法是冰冷的规则,而是一套富有创造性和人文关怀的工具箱。我发现自己对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问卷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机械地套用模板,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让问卷真正反映受访者的真实心声。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全书贯穿始终的一种“实践导向”的理念。这本书绝非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而是时刻提醒读者,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和改进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在讨论“行动研究”时,作者特别强调了研究者与实践者身份的融合性,认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必须深入一线,与学生和教师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书中列举的“在日常体育课中优化篮球教学策略”的案例,步骤详尽,从最初的观察记录到最终的教学改进方案的制定,每一步都充满了操作性的细节指导。读完这一章后,我立刻感觉自己手里握着一套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应用的工具,而不是一堆束之高阁的理论。这种强烈的即学即用的感觉,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它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得到了成倍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