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
书名: 怎样识读电子电路图(2版)
定价: 49.00元
出版社名称: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6月
作者: 门宏
开本: 32开
ISBN编号: 9787115482440
1章 电路图基础知识
1.1 电路图的基本概念
1.1.1 什么是电路图
1.1.2 电路图有哪些种类和作用
1.1.3 相关的基础知识
1.2 电路图的构成要素
1.2.1 图形符号
1.2.2 文字符号
1.2.3 注释性字符
1.3 元器件数值的表示方法
1.3.1 电阻值的标注
1.3.2 电容量的标注
1.3.3 电感量的标注
1.4 电路图的画法规则
1.4.1 信号处理流程的方向
1.4.2 图形符号的位置与状态
1.4.3 连接线的表示方法
1.4.4 电源线与地线的表示方法
1.4.5 集成电路的习惯画法
1.5 数字电路基础
1.5.1 常用数制和码制
1.5.2 基本逻辑关系
1.5.3 逻辑代数
1.5.4 基本公式和定律
2章 电路图符号
2.1 元器件符号
2.1.1 无源元件的符号
2.1.2 半导体管和电子管的符号
2.1.3 换能器件的符号
2.1.4 控制保护与指示器件的符号
2.1.5 集成电路的符号
2.2 绘图符号
2.2.1 轮廓与连接符号
2.2.2 限定符号
2.2.3 导线与接地符号
2.3 数字电路符号
2.3.1 门电路的符号
2.3.2 触发器的符号
2.3.3 计数器的符号
2.3.4 存储器的符号
2.3.5 信号发生与转换器件的符号
2.3.6 模拟开关与算术单元的符号
3章 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与作用
3.1 无源元件
3.1.1 电阻器
3.1.2 电位器
3.1.3 电容器
3.1.4 电感器
3.1.5 变压器
3.1.6 晶体
3.2 半导体管和电子管
3.2.1 晶体二极管
3.2.2 稳压二极管
3.2.3 晶体三极管
3.2.4 场效应管
3.2.5 单结晶体管
3.2.6 晶体闸流管
3.2.7 电子管
3.3 光电器件
3.3.1 光电二极管
3.3.2 光电三极管
3.3.3 光电耦合器
3.3.4 发光二极管
3.3.5 LED管
3.4 电声换能器件
3.4.1 扬声器与耳机
3.4.2 讯响器与蜂鸣器
3.4.3 话筒
3.4.4 磁头与磁鼓
3.4.5 声波换能器
3.5 控制器件
3.5.1 继电器
3.5.2 开关
4章 集成电路的性能特点与作用
4.1 模拟集成电路
4.1.1 集成运算放大器
4.1.2 时基集成电路
4.1.3 集成稳压器
4.1.4 音响集成电路
4.1.5 音乐与语音集成电路
4.1.6 模拟开关
4.2 数字集成电路
4.2.1 门电路
4.2.2 触发器
4.2.3 计数器
4.2.4 译码器
4.2.5 移位寄存器
5章 电路图的基本看图方法
5.1 分析电路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5.1.1 了解电路整体功能
5.1.2 判断电路图信号走向
5.1.3 分解电路图
5.1.4 分析主通道电路
5.1.5 分析辅助电路
5.1.6 分析直流供电电路
5.1.7 具体分析各单元电路
5.2 单元电路的分析方法
5.2.1 了解单元电路的作用与功能
5.2.2 分析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5.2.3 常见单元电路的结构特点
5.2.4 等效电路分析法
5.3 集成电路的看图方法
5.3.1 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
5.3.2 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
5.3.3 电源引脚
5.3.4 接地引脚
5.3.5 信号输入引脚
5.3.6 信号输出引脚
5.3.7 其它引脚
5.3.8 从输入输出关系上分析
5.3.9 从接口关系上分析
5.4 数字电路的看图方法
5.4.1 识别数字电路的引脚
5.4.2 数字电路电源引脚
5.4.3 数字电路接地引脚
5.4.4 数字电路输入端引脚
5.4.5 数字电路输出端引脚
5.4.6 数字电路非逻辑引脚
5.4.7 看懂数字电路图的一般方法
5.4.8 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5.4.9 分析时序逻辑电路
6章 基本单元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6.1 整流滤波电路
6.1.1 整流电路
6.1.2 负压整流电路
6.1.3 滤波电路
6.1.4 倍压整流电路
6.2 稳压电路
6.2.1 简单稳压电路
6.2.2 串联型稳压电路
6.2.3 采用集成稳压器的稳压电路
6.3 电压放大电路
6.3.1 单管基本放大电路
6.3.2 双管基本放大电路
6.3.3 具有负反馈的电压放大电路
6.3.4 集成运放电压放大电路
6.3.5 CMOS电压放大电路
6.3.6 电压跟随器
6.4 功率放大器
6.4.1 单管功率放大器
6.4.2 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
6.4.3 OTL功率放大器
6.4.4 OCL功率放大器
6.4.5 集成功率放大器
6.4.6 BTL功率放大器
6.5 选频放大器
6.5.1 谐振回路
6.5.2 中频放大器
6.5.3 高频放大器
6.6 正弦波振荡器
6.6.1 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6.6.2 三点式振荡器
6.6.3 晶体振荡器
6.6.4 RC振荡器
7章 数字单元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7.1 双稳态触发器
7.1.1 晶体管双稳态触发器
7.1.2 门电路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7.1.3 D触发器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7.1.4 时基电路构成的双稳态触发器
7.2 单稳态触发器
7.2.1 晶体管单稳态触发器
7.2.2 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7.2.3 D触发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7.2.4 时基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7.3 施密特触发器
7.3.1 晶体管施密特触发器
7.3.2 门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7.3.3 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7.4 多谐振荡器
7.4.1 晶体管多谐振荡器
7.4.2 门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7.4.3 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7.4.4 单结晶体管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7.4.5 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7.5 有源滤波器
7.5.1 低通有源滤波器
7.5.2 高通有源滤波器
7.5.3 带通有源滤波器
7.5.4 带阻有源滤波器
8章 怎样看电路图实例
8.1 双声道功率放大器
8.1.1 电路整体分析
8.1.2 主通道电路分析
8.1.3 扬声器保护电路分析
8.1.4 配套电源电路
8.2 自动选台立体声调频收音机
8.2.1 整机电路分析
8.2.2 调频接收放大与鉴频电路
8.2.3 立体声解码电路
8.2.4 音频功率放大器
8.3 直流稳压电源
8.3.1 整体电路分析
8.3.2 整流滤波单元电路
8.3.3 稳压单元电路
8.3.4 指示电路
8.4 开关稳压电源
8.4.1 电路工作原理
8.4.2 三端开关电源集成电路
8.4.3 脉宽调制电路
8.4.4 高频整流滤波电路
8.5 倒*时定时器
8.5.1 电路图总体分析
8.5.2 门电路多谐振荡器
8.5.3 60分频器
8.5.4 减计数器
8.5.5 译码显示电路
8.5.6 电源电路
8.6 电话遥控器
8.6.1 电路结构原理
8.6.2 模拟提机电路
8.6.3 解码电路
8.6.4 密码检测电路
8.6.5 控制驱动电路
8.7 无线电遥控车模
8.7.1 电路图总体分析
8.7.2 发射电路
8.7.3 接收控制电路
8.7.4 驱动电路
8.7.5 逻辑互锁电路
8.8 电子节能灯
8.8.1 整体电路分析
8.8.2 市电直接整流电路
8.8.3 高压高频振荡器
8.8.4 谐振启辉电路
8.9 彩灯控制器
8.9.1 电路图总体分析
8.9.2 双向移位寄存器
8.9.3 控制电路
8.9.4 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
8.10 数字频率计
8.10.1 电路图总体分析
8.10.2 放大与整形电路
8.10.3 计数显示电路
8.10.4 秒脉冲产生和闸门控制电路
本书紧扣“怎样识读电子电路图”的主题,系统地介绍了看懂电路图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的电路实例对常用电路进行了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电路图的构成要素、电路图符号、电路图的一般画法规则、各种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性能特点与作用、识读电路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集成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看图方法、单元电路的分析方法等。 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图文并茂,直观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供初学电子技术的读者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电子技术爱好者和从业人员的参考书,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和务工人员上岗培训的基础教材。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朴实,配色也比较素雅,让人感觉它是一本专注于技术内容的实用工具书。拿到手后,首先吸引我的是其厚度,这说明内容量是相当扎实的,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浅尝辄止。我对电子电路的学习一直是断断续续的,总感觉自己在基础理论上有些欠缺,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电路图时,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符号和线条,让我真正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和逻辑关系。我期待它能有一套非常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能够把我这个“小白”顺利地领进门,让我不再畏惧那些密密麻麻的元器件标识和连接方式。如果它能用生动的比喻或者实际的案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那就再好不过了,毕竟理论联系实际才是学习电子技术的不二法门。我非常看重图文的排版质量,清晰的插图和准确的标注是理解电路图的关键,希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足够专业和到位。
评分坦白说,我对“第2版”这个字眼通常会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它意味着作者对前一版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理论上应该更趋于完善和现代化。我特别关注的是,新版是否跟上了近年来电子技术领域的新发展,比如是否增加了对新型元器件或更现代的集成电路符号的讲解。电路图的解读能力,对我目前的项目推进起到了关键性的制约作用,我经常因为看错一个元件的极性或者一个反馈回路的走向而导致整个实验失败,那种挫败感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那些容易让人混淆的细节,比如不同国家或行业标准下的符号差异,以及在不同比例的电路图上如何准确判断元件的相对位置和功能组块。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陷阱”和“常见错误”的分析,那简直是雪中送炭,能有效帮助我们避开那些看似微小实则致命的低级错误。我对这种深入到实践层面的讲解有着极高的期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风格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不像市面上很多技术书籍为了吸引眼球而采用花哨的色彩和布局,它更像是一本可以放在工作台上随时翻阅、不怕弄脏的“老伙计”。我一直认为,学习电路图的精髓在于“读懂”而非“背诵”符号,重点在于掌握分析问题的思维路径。我希望这本书在教授识图方法时,能够强调系统性的分析框架,比如如何从整体结构入手,逐步分解到模块功能,最后再聚焦到关键节点的信号流向。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难的不是认识电阻和电容,而是如何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电路功能认知模型。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由简入繁”的实例练习,并且对每一步的分析思路进行详尽的阐述,帮助读者建立起自己的分析模型,那么它的价值就远超一般符号手册的范畴了。我更看重的是那种教会我“如何思考”的教学方式。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购买技术书籍时,最看重的就是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希望这本书在讲解电路图的构成要素时,不仅仅是停留在“这是什么”的层面,更要深入到“它为什么会这样画”和“它在实际电路中承担什么作用”。例如,讲解反馈回路时,如果能结合一个实际的放大电路实例,清晰地标示出输入、输出以及反馈路径,并解释为什么如此连接能够实现稳定或振荡,那会比单纯罗列规则有效得多。我特别关注“方法论”的传授,即面对一个从未见过的、复杂的电路原理图时,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化流程去进行解构和理解。如果书中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可以重复应用的看图步骤或心法,那这本书的含金量就会大大提升。我更期待那种能够将抽象规则转化为具体操作指导的深度内容。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相当可观,这让我对内容覆盖的广度抱有期待。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电路图学习资料,应该能够覆盖从基础的直流回路到稍微复杂一些的反馈控制电路,甚至是包含一些常用数字逻辑电路符号的解析。我希望它在讲解电路图的“画法规则”时,不仅是教我们如何画得规范,更重要的是解释这些规范背后的工程学意义——为什么某些连接需要用特定的线型,为什么某些元件需要用特定的图形表示,这些规范如何帮助后期的维护和调试工作。这关乎到阅读效率和准确性。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关于电路图维护和版本控制的经验分享,那会显得更加人性化和与时俱进。我购买的不仅仅是一本学习资料,更是一份能够提升我未来电路设计和维护质量的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