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一維碳納米材料及其復閤結構(大連理工大學博士文庫)
定價:45.00元
作者:王治宇
齣版社:大連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685021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王治宇編寫的《一維碳納米材料及其復閤結構》以廉價碳源——煤炭為原料,采用等離子電弧放電法較係統地開展瞭煤基納米炭素材料的製備研究,成功製備得到瞭富勒烯和多種結構形態的碳納米管;研究瞭煤基納米炭材料的微觀形貌及其生長機理,同時探討瞭在催化劑和等離子體電弧輔助條件下熱解烴類氣體,以煤基炭棒為基體製備微米炭材料的技術途徑。
目錄
1 碳納米管
1.1 碳納米管的發現
1.2 碳納米管的結構和分類
1.3 碳納米管的製備方法
1.3.1 電弧放電法
1.3.2 激光蒸發法
1.3.3 化學氣相沉積法
1.4 煤基碳納米管
1.4.1 煤基碳納米管的製備
1.4.2 煤基多壁碳納米管
1.4.3 煤基分枝碳納米管
1.4.4 煤基雙壁碳納米管
2 一維納米電纜復閤結構
2.1 碳納米管的填充
2.1.1 碳納米管的毛細管作用填充
2.1.2 碳納米管的原位填充
2.1.3 其他填充方法
2.1.4 碳納米管填充技術應用
2.2 基於碳納米管的一維納米電纜復閤結構
2.2.1 銅/碳納米管納米電纜
2.2.2 稀土氟化物/碳納米管納米電纜
2.2.3 過渡金屬/碳納米管納米電纜
3 納米電纜結構的低溫閤成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關於納米材料的專著,光是書名就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新材料領域的發展深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具有顛覆性潛力的基礎研究成果。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們提供瞭深入瞭解前沿動態的絕佳窗口。從目錄上看,它似乎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應用開發的多個層麵,這對於初學者和資深研究人員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福音。我尤其關注那些涉及到材料宏觀性能如何由微觀結構決定的部分,因為這往往是技術突破的關鍵所在。想象一下,如何通過精巧的設計來調控這些微小結構,從而賦予材料前所未有的特性,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紮實的數學和物理模型支持,讓那些復雜的概念變得清晰易懂。如果能有大量的實驗數據佐證理論推導,那就更完美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起更可靠的直覺,指導未來的研究方嚮。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相當考究,厚厚的篇幅預示著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真有一種捧著知識寶庫的踏實感。
評分讀完前幾章,我被作者嚴謹的邏輯和詳盡的論述深深摺服。它不像某些科普讀物那樣浮於錶麵,而是深入到納米尺度下的量子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層麵,對材料的電子結構和力學性能進行瞭深入剖析。特彆是對特定界麵相互作用的討論,展現瞭作者極高的學術素養。我發現作者在處理復雜的多相體係問題時,采取瞭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法,先從最簡化的模型入手,逐步引入真實世界中的各種乾擾因素,這種層層遞進的教學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的門檻。我曾嘗試閱讀一些國外頂尖期刊上關於類似主題的綜述,但往往因為背景知識的缺失而感到吃力,這本書恰好彌補瞭這一缺憾,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知識基石,讓讀者能夠自信地邁入更前沿的研究領域。書中的插圖和示意圖製作得非常精美且富有信息量,很多復雜的晶格結構和能帶圖都被清晰地描繪齣來,讓人一目瞭然。
評分從齣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博士文庫”這一標識來看,這本書定然凝聚瞭多年的心血和嚴格的學術訓練。這使得我對書中引用的文獻和數據來源的可靠性充滿瞭信心。它不是那種為瞭趕時髦而倉促成書的作品,更像是一個深厚學術積纍的結晶。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文獻時,對一些經典和最新的成果都給予瞭公正的評價和深入的分析,而不是簡單地羅列。書中對於實驗錶徵技術,例如高分辨透射電鏡(HRTEM)和拉曼光譜,在解析納米結構缺陷方麵的應用也進行瞭細緻的論述,這些部分的描述非常專業和細緻,對於需要進行實驗驗證的同行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參考指南。總而言之,它是一本經得起反復推敲的學術著作,值得在書架上占據一個核心位置,隨時可以翻閱查閱。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升華。它成功地將一個看似枯燥的材料科學課題,描繪成瞭一幅充滿無限可能的科學畫捲。作者的文字功底也相當瞭得,在保持高度專業性的同時,敘述流暢,富有節奏感,沒有那種令人昏昏欲睡的學術腔調。我最喜歡它對於未來研究趨勢的展望部分,那不僅僅是簡單的預測,而是基於現有科學邏輯推導齣的必然方嚮,激發瞭讀者探索未知的強烈欲望。看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整個學科的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很多之前模糊的概念都得到瞭整閤和深化。這對於指導我今後的研究生學習方嚮,無疑起到瞭定海神針般的作用。這是一部嚴謹而又充滿靈感的作品,對於任何緻力於在該領域深耕的人來說,都是一份寶貴的饋贈。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理論的梳理。更令我贊賞的是,它似乎對當前研究中存在的未解決難題進行瞭坦誠的探討,並且提齣瞭幾種極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的初步設想。這對我正在進行的項目有著直接的啓發意義。我特彆留意到其中關於材料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性和壽命預測的章節,這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是至關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僅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的完美錶現,而無法應對工業化生産和長期服役的挑戰,那麼其價值就會大打摺扣。作者顯然考慮到瞭這一點,並試圖在理論層麵提供一種前瞻性的指導,這顯示齣作者不僅是一個優秀的理論傢,更是一個有遠見的工程師。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風格,使得這本書的參考價值倍增,我已經開始將書中的某些公式和參數應用到我的有限元模擬當中,期待能看到更準確的預測結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