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像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内容。舌诊因为容易客观化和方便记录入档,而成为学习中医诊治一个简单切入口。同时,舌诊有一套“定位系统”——舌是人体的全息,舌头可以视为躯干部位的微缩图,舌头的不同部位可以代表身体不同部位的情况。本书通过简单明了的知识架构,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舌诊及其应用,还穿插了人体运行机理、疾病产生机理和判断方法。经由这种精准的舌诊技术和动态分析系统的训练,你可以通过舌判断身体哪个部位出了问题,甚至可以知道这些问题从何而来。
熊旻利,女,1984 年出生于湖南常德。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同期辅修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师从多位脉诊、针灸、伤科大家,在临床上形成舌脉相参、外治为重、针药并用的综合思路。临床之余从事中医及自然医学文化传播工作。从2016 年1 月开始,熊医生在金华佗微信课堂邀请下进行了一系列舌诊讲座,用一种“轻盈欢快”的方式传授了“八大舌诊要素”“全息规律集合”以及“舌诊辨证思路”等知识,受到欢迎。
第一章 舌诊概论及入门
第一节 舌诊教育现状和方向
第二节 正确的舌象拍照“姿势”
第三节 怎么划分舌面部位?
第二章 舌诊小公式
第一节 舌诊小公式总论
第二节 舌诊小公式之一:舌头大小
第三节 舌诊小公式之二:舌质色
第四节 舌诊小公式之三:没有齿痕≠脾不虚 / 039
第五节 舌诊小公式之四:凸起、凹陷的“地形” /
第六节 舌诊小公式之五:舌苔薄厚
第七节 舌诊小公式之六:裂纹有两种
第八节 舌诊小公式之七:干湿度
第九节 舌诊小公式之八:气滞点、红点及斑
第三章 舌诊气机运行分析法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水液循环模型
第二节 “内—中—外”立体三焦模型
第三节 郭辛二模型相结合:舌诊辨证水平抬升的杠杆
第四章 全息舌诊总论:临床选择全息的要点
第五章 ABCD 四步辨舌法(找茬儿法)
第六章 舌诊和治疗系统的百搭
第一节 郭志辰老师空间医学舌诊用药法简介
第二节 薛振声老师全息汤解析(舌面拆析)
第三节 基于舌诊的针灸及外治法选方思路
第七章 临床舌脉对照案例
推荐书目
结束语
阅读《一日学舌诊》的初期体验,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启发。熊旻利教授的文字,没有我原本想象中的枯燥与晦涩,反而带着一种温和的引导性,仿佛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将复杂的医学原理层层剥开,呈现在我眼前。我还在初探这本书的表层,但已经能感受到其背后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一贯以出版高质量的科技书籍著称,而北京立品则以其对文化传播的独到眼光而闻名,这两者的结合,无疑为本书的品质提供了双重保障。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舌诊的奥秘,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更是希望能够将其融会贯通,真正学以致用。
评分翻阅《一日学舌诊》的开篇,一股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与人文关怀交织在一起,令人眼前一亮。熊旻利先生的文字,没有那些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以一种引导性的方式,缓缓地将读者引入舌诊的世界。我还在品味序言中李辛先生对本书的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中医传承的深切情感。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北京立品的强强联合,为这本书的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探究舌诊的精妙之处,相信这本书定能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
评分《一日学舌诊》的封面设计颇具匠心,纸张的质感温润,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是岁月沉淀下的智慧结晶。翻开书页,熊旻利的笔触细腻而流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传统医学的敬意与热爱。虽然我才刚刚开始接触这本书,还未深入探讨其核心内容,但仅仅是序言部分,由李辛先生的推荐,便足以让人感受到这本书非凡的价值。李辛先生对熊旻利医术的高度赞扬,以及对本书内容精辟的概括,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即将踏入的医学知识海洋。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北京立品的联合出版,也预示着这本书在学术严谨性和传播深度上都拥有坚实的基础。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深入了解“舌诊”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诊断方法,相信这本书定能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医学之窗,让我领略到中医的博大精深。
评分《一日学舌诊》这本书,光是拿起它的瞬间,便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熊旻利先生的著作,从书名就透着一股亲切和实用,预示着这本书能够带领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重要的医学技能。李辛先生在序言中的推荐,更像是为这本书贴上了一枚金质的“推荐”标签,让人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严谨,北京立品的创新,二者的结合,使得这本书的出版充满了力量。我虽然还在书的扉页徘徊,但已经能预感到,这将会是一次关于中医智慧的精彩旅程。
评分初次接触《一日学舌诊》,一股来自传统医学的清风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熊旻利先生的文字,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而是带着一种质朴的真诚,娓娓道来。即便我尚未深入书中精髓,但李辛先生的序言已然为我勾勒出这本书的宏伟蓝图。序言中对舌诊“一日学”的定位,足以见其对学习者门槛的考量,以及对知识普及的决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北京立品的联合呈现,让我对这本书的出版质量有了极高的信心。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捧着这本书,在灯下细细研读,一点点揭开舌诊的面纱,感受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