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
书名:高等固体力学(上册)(研究生力学丛书 Lecture Series on Mechanics for Graduates)
:79.00元
作者:黄克智,黄永刚 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1
ISBN:9787302317166
字数:555000
页码:48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840kg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第1章 小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
1.1 经典弹塑性本构关系
1.2 J2流动理论
1.2.1 各向同性硬化
1.2.2 混合硬化
1.3 J2形变理论及其与J2流动理论(各向同性硬化)的比较
1.3.1 J2形变理论
1.3.2 J2形变理论与J2流动理论的比较
1.4 奇异屈服面塑性理论
1.4.1 Sanders理论
1.4.2 Koiter理论
1.5 Tresca流动理论(混合硬化)
1.6 塑性基本假设
1.6.1 Drucker假设
1.6.2 Ilyushin假设
1.6.3 对J2形变理论的重新评
1.7 J2角点理论
1.7.1 塑性应变率势
1.7.2 Wp(σ)为凸函数的条件
1.7.3 逆塑性本构关系
1.7.4 J2角点理论
1.7.5 应变率势理论
1.8 压力敏感及塑性膨胀模型
习题1
第2章 连续介质力学概述
2.1 变形几何
2.1.1 F的极分解
2.1.2 线元、面元与体元的变换
2.1.3 Hill应变度量与Seth应变度量
2.1.4 应变张量通过位移矢量表示
2.1.5 在参考构形R与即时构形R中梯度运算的转换关系
2.2 变形运动学
2.2.1 速度梯度、变形率、旋率
2.2.2 各种旋率
2.2.3 Hill应变度量、Seth应变度量的率
2.3 应力理论
2.3.1 Cauchy应力,第一类与第二类P-K应力
2.3.2 动量方程
2.3.3 变形功率
2.3.4 与E,En功共轭的应力度量
2.4 质量与能量的守恒或平衡律
2.4.1 质量守恒律
2.4.2 机械能平衡律
2.4.3 能量平衡律
2.4.4 熵不等式,熵平衡律
2.5 本构理论的客观性理
2.5.1 客观量
2.5.2 张量的客观率(或客观导数)
2.5.3 本构理论的客观性理
2.6 Lagrange嵌入(或随体)曲线坐标,张量的转移
2.6.1 Lagrange嵌入曲线坐标系
2.6.2 张量的转移
2.6.3 张量的四个客观导数
2.6.4 Lagrange嵌入曲线坐标XA与Euler曲线坐标xi
2.7 小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形式上的推广
2.7.1 弹性本构关系(率形式)
2.7.2 各向同性硬化Prandtl-Reuss弹塑性本构方程
2.7.3 混合硬化
2.7.4 J2形变理论
2.8 局限性
习题2
第3章 大变形弹性本构关系及应用
3.1 弹性本构关系与热传导
3.1.1 弹性本构关系
3.1.2 一个特例
……
第4章 大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
附录A 张量分析
附录B ABAQUS软件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研究生力学丛书:高等固体力学(上册)》是作者多年来在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开设“高等固体力学”(“固体本构关系”)课程及有关讲座的基础上,经逐年积累更新后编写而成。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固体本构关系,并扩充了应用性的内容,涉及国内外各种前沿理论和作者的研究成果。《研究生力学丛书:高等固体力学(上册)》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主要介绍小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连续介质力学概述、大变形弹性本构关系及应用、大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书末附有张量分析简介和ABAQUS理论基础,各章末附有习题、提示或解答。下册讨论介绍固体力学近二十年来几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研究生力学丛书:高等固体力学(上册)》可作为力学、材料等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与科研人员参考。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那种略带复古的字体配上简洁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学术的严谨性。我之前在网上搜了好久,想找一本能系统梳理连续介质力学基本概念,同时又不失前沿深度的教材,这本《高等固体力学》似乎就满足了我的期待。特别是它对小变形弹塑性本构关系的阐述,我希望能看到更贴合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而不是纯粹的数学推导。我期待它能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把那些抽象的应力、应变张量讲明白,毕竟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的人来说,清晰的物理图像比复杂的公式堆砌更重要。希望作者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样,引导我们一步步走入这个复杂但迷人的力学世界。
评分拿到书后第一感觉是分量十足,厚厚的一本,感觉内容肯定很扎实。我特别关注大变形弹性本构关系那部分,这对于处理橡胶材料或者一些超材料的分析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经典的拉格朗日描述,而是能深入探讨如更新欧拉描述、对数应变等更现代的数学工具,并且能够清晰地对比不同描述体系下的本构方程差异。如果能结合有限元分析的视角,指出这些理论在数值实现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相应的处理方法,那就太棒了。毕竟,现代的固体力学研究已经离不开数值模拟的支持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体现一本书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目录结构看起来非常合理,从基础的场方程到具体的本构关系,层次分明。我个人对固体本构关系这一部分的广度和深度非常好奇。通常教材在讲解材料模型时,要么过于偏重金属的塑性(如Mises屈服准则),要么过于强调橡胶的超弹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比如对粘弹性、蠕变行为,甚至是一些新兴功能材料的本构描述有所涉猎。如果能用统一的框架来审视这些看似不同的材料行为,那就真正体现了“高等”二字的意义了。对于提升我对材料行为本质的理解,这将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评分我是一位刚接触固体力学研究的研究生,基础知识还算牢固,但缺乏系统性的深入学习。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从“会用”公式到“理解”公式背后物理意义的书。我看重的是作者的讲解风格,是否能够清晰地阐明小变形假设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在大变形情况下,为什么传统的胡克定律会失效,需要引入什么样的几何非线性修正。如果书中能有大量的图示和对比分析,特别是关于本构曲面的几何解释,那将极大地帮助我建立直观的物理图像,而不是被一堆希腊字母绕晕。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看起来不错,这对于需要经常翻阅和做笔记的学术书籍来说非常重要。我最期待的部分是,它如何处理“本构关系”这个核心概念的哲学和数学基础。很多书只是罗列公式,但真正优秀的书会讨论唯象理论和微观基础之间的联系。我希望作者能探讨一下,在不同的温度、加载速率下,这些本构关系是如何被修正和拓展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说明如何根据实验数据来辨识和确定本构模型中的参数,那就更具实践指导意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