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优化方法
:68.00元
作者:杨庆之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030434623
字数:
页码:
版次:3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优化方法》介绍了优化方法的理论和算法及若干领域中的优化模型(优化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凸集、凸函数、凸集的分离及保凸变换、优化问题的对偶和优性条件等理论,单纯形方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法、拟牛顿法、信赖域方法、罚函数法、积极集方法、序列二次规划方法等求解线性规划、线性整数规划、非线性无约束优化,非线性约束优化的算法及算法的理论分析,还对重要的数学软件包MATLAB中的优化工具箱中的部分函数的操作做了简单介绍,并对一些应用领域中的优化问题-模型的建立,做了介绍。每一章都附有练习。
目录
《运筹与管理科学丛书》序前言第1章 引论及预备知识 1.1 优化问题简介 1.2 凸集和凸函数 1.2.1 凸集及相关性质 1.2.2 保凸运算 1.2.3 集的分离和支撑 1.2.4 凸函数及相关性质 1.3 MATLAB和LINDO/LINGO简介 1.3.1 METLAB 1.3.2 LINDO/LINGO 习题一第2章 线性规划 2.1 基本性质 2.2 单纯形方法 2.2.1 两阶段法 2.2.2 大M法 2.3 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及对偶单纯形法 2.3.1 线性规划对偶问题 2.3.2 对偶单纯形法 2.4 应用MATLAB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 习题二第3章 整数线性规划 3.1 整数线性规划简介 3.2 分枝定界法 3.3 Gomory割平面法 3.4 应用MATLAB解整数线性规划问题举例 习题三第4章 无约束优化方法 4.1 线性搜索 4.1.1 几种不线性搜索方法 4.1.2 有线性搜索步长时下降算法的收敛性 4.2 速下降法 4.3 Newton法 4.3.1 一元问题的Newton法 4.3.2 多元问题的Newton法及收敛性 4.3.3 强凸条件下Newton法的收敛性 4.4 共轭梯度法 4.4.1 共轭方向法 4.4.2 共轭梯度法 4.4.3 解一般无约束优化问题的共轭梯度法 4.5 拟Newton法 4.5.1 DFP方法 4.5.2 BFGS方法 4.5.3 拟牛顿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4.6 信赖域方法 4.6.1 信赖域方法的基本原理 4.6.2 信赖域方法的收敛性 4.6.3 信赖域子问题的求解 4.7 应用MATLAB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举例 习题四 附录1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一些测试函数第5章 约束优化方法 5.1 Lagrange对偶问题及有关性质 5.1.1 Lagrange对偶函数 5.1.2 Lagrange对偶问题 5.2 优性条件 5.3 罚函数法 5.4 障碍罚函数法 5.5 二次规划 5.5.1 等式约束二次规划问题 5.5.2 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 5.6 序列二次规划方法(SQP) 5.6.1 求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Lagrange-Newton方法 5.6.2 Wilson-Han-Powell方法 5.6.3 SQP方法的全局收敛性 5.7 应用MATLAB求解约束优化问题举例 习题五 附录2 约束优化问题的测试问题第6章 优化问题的一些模型 6.1 经济与金融中的优化问题 6.2 范数逼近问题 6.3 统计中的优化模型 6.4 几何中的优化问题 6.5 生产工艺或管理中的优化问题参考文献《运筹与管理科学丛书》已出版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确定性”和“鲁棒性”的关注,这在许多同类书籍中往往是被轻描淡写带过的内容。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随机性在优化过程中的角色,如何设计出既能快速收敛又对初始猜测不那么敏感的算法。特别是关于约束处理的章节,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惩罚函数法,还详细比较了内点法和外点法在实际大规模问题中的性能差异和数值稳定性。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近似最优解”的哲学讨论,他清晰地阐述了在计算资源有限的世界里,追求绝对最优解的无意义性,转而强调如何高效地获得“足够好”的解。这种务实而深刻的见解,让我对未来的算法设计有了全新的方向感,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在高复杂系统中做出最优决策的思维指南。
评分我个人比较注重阅读体验,这本书在这方面也远超我的预期。纸张的质感温润,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低于阅读其他同类教材。语言风格上,作者展现出一种罕见的优雅与精准的平衡。他既能用精准的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又能在需要解释复杂直觉时,运用类比和隐喻,使得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可感可知。比如,在谈论鞍点逃逸机制时,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瞬间理解了为什么传统梯度下降法会在此处失效。而且,全书的结构编排体现了极高的匠心,章节间的过渡衔接得天衣无缝,没有那种为了凑字数而硬塞进去的冗余内容。每一页的内容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华提炼,让人舍不得跳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难度曲线是比较陡峭的,但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成熟的自我提升路径。在某些涉及高维空间几何直觉的部分,我需要反复阅读好几遍,并配合外部的图形化工具辅助理解。然而,作者似乎预料到了读者的困难,在关键的转折点,他会适当地插入一些“思维导图”式的总结,帮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所处的知识版块。这本书的深度,要求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它同时又在不断地激励你超越现有的知识边界。它不像有些书籍只是停留在概念的罗列上,而是深入探讨了各种方法的内在联系和适用性边界,这迫使我必须批判性地思考每一个结论背后的假设条件。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优化问题的视角都提升了一个层次,从一个“使用者”转变成了一个有能力“设计者”。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就给我一种扑面而来的“硬核”气息,装帧设计简洁大气,内页排版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的专业与严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理论框架时的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他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像搭积木一样,稳扎稳打地建立起整个知识体系的骨架。比如,在阐述某个经典优化算法的收敛性时,作者不仅展示了数学证明的严密性,还结合了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剖析,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理解门槛。书中穿插的许多历史典故和发展脉络介绍,也让原本枯燥的数学推导变得生动有趣,仿佛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探寻人类智慧的结晶。读完前几章,我已经能初步建立起对全局优化和局部优化的清晰认知,并且对如何选择合适的优化工具有了更直观的判断,这对于我后续的工作规划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应用部分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一直苦于手头的模型效果不佳,总是在某个瓶颈上徘徊不前,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打破僵局的钥匙。作者在讲解各种启发式算法时,对参数设置的敏感性分析做得极其到位,他没有给出那种“一刀切”的建议,而是详细解释了不同参数组合对解的质量和搜索效率的影响。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个关于多目标优化策略应用到我的项目中,效果立竿见影,原先需要耗费数小时才能得到一个勉强接受的结果,现在不仅速度提升了三倍,最终的帕累托前沿也更加优化。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附带的代码示例逻辑清晰,注释详尽,直接就可以在主流的编程环境中运行和修改,这为我节省了大量的调试时间。对于那些希望将优化技术从理论层面真正落地到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