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汉语拼音词汇专名部分-(草案) | 作者 | 董 琨 姜岚 杜翔 |
| 定价 | 90.00元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643288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汉语拼音词汇》(专名部分)是《汉语拼音词汇》的专名部分,收录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专有名词约3万条。其汉语拼音拼写,遵循国家技术监督局2012年6月29日批准、发布,2012年10月1日实施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逐一列出各自的汉语拼音拼写形式,特别是分词连写,给出所有词目的汉语拼音标准拼写,是语言文字的国家标准之一,供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信息处理工作者及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汉语拼音词汇》(专名部分)收录的专有名词,主要取自《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课题组编,商务印书馆2008年)、《辞海》(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汉语新词语》编年本(周荐、侯敏、杨尔泓主编,商务印书馆)、《新词语》(鲁东大学文学院收集,Word普通版本)、《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科学出版社)。《汉语拼音词汇》(专名部分)收录的专有名词包括地名、人名、作品名、报刊名、机构组织名、事件名、建筑名、历史古物名、节名、族名、奖项称号名、宗教教派名、工程名等。全书按汉语拼音音序编排,正文前有词目首字《音节表》,正文后有《词目首字笔画索引》。 |
| 作者简介 | |
| 主编董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课题组组长,现任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治学领域较为广泛,在古代汉语、汉字和汉字史、辞书和辞书史、书法史、汉语教学等方面都有研究成果。主要论著有《古代汉语漫谈》、《汉字发展史话》、《商周古文字读本》(合著)、《中国汉字源流》、《汉语讲义》(主编)、《古代汉语》教材(合编)等;发表的学术论文很多,研究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在辞书编写方面,参与了《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和《多功能通用成语词典》的编纂工作。 姜岚,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组成员,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主讲教师、视导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员,省级“十一五”强化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骨干成员。主要从事汉语研究,汉语方言,词典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 杜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致力于汉语词汇史、词典学等的研究,参与了《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等。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汉语拼音词汇》(专名部分)是配合国家语委《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具体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同时也是国际标准组织的规范性文件,由国家语委、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鲁东大学、商务印书馆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共同研发,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系列中的一种,解决了汉语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拼音的分词连写问题,对于汉语拼音教学、注音读物、正字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等,都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简洁、专业,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直奔主题。装帧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工具书。我本来对这类词汇类的专著抱持着一种“可能有点枯燥”的预期,但翻开目录和前言后,这种想法立刻就被打消了。作者在引言部分清晰地阐述了收录标准和编纂思路,可以看出在选取“专名部分”时,是做了大量细致的甄别的,这对于需要精确查找特定专有名称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在处理那些跨越不同领域、名称结构复杂的词汇时,他们的标注方式非常清晰,避免了常见的歧义问题。我个人觉得,对于从事语言研究或者需要进行大量古籍校对的工作者而言,这本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更像是一份严谨的学术地图,引导你精准地定位每一个你想要探索的学术角落。这本书的排版也值得称赞,字体选择适中,行距和字间距的把握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点对于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最近在整理一些老旧的档案资料,遇到很多历史名词和地名,用一般的字典查起来效率实在太低,很多专有名词的特定读音和书写规范总是模棱两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关于汉语拼音词汇专名的“草案”,没想到它成了我手边不可或缺的利器。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注重实用性,它似乎预判了使用者在查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惑点,并提前给出了最权威的解释路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一些历史演变中读音发生过变化的专有名词的处理方式,非常细致地标注了不同时期的拼写习惯,这对于做历史文献比对的我们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曾经花了好几天时间去核实一个机构名称的准确读法,结果在这本书里只用了几分钟就得到了确切的答案。这种精确性和详尽程度,让我觉得这本“草案”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草案”二字所暗示的初步性质,它已经达到了专业工具书的标准。
评分我是一个对语言的严谨性有执念的人,尤其是在涉及规范化的问题上,任何含糊不清的处理都让我难以接受。因此,在接触到这本关于汉语拼音专名部分的资料时,我首先关注的是其“规范性”和“权威性”。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它显然是建立在一个扎实的基础研究之上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名称,更像是构建了一个关于专有名词拼音化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一些容易混淆的少数民族译名或外来专有名称时的审慎态度,没有急于给出一个武断的结论,而是提供了多方考证后的最优选方案。这种科学、审慎的态度,使得这本书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对于需要制定内部语言规范的企业或机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坚实的参考基准。阅读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但所获得的回报是巨大的,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更专业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专有称谓。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的,我希望它能快速解决我在某项翻译工作中的具体疑难。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带来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像是一把解剖刀,帮助我剖析了现代汉语中专有名词拼音化的复杂脉络。每一次翻阅,都能从那些看似简单的词条背后,看到语言学工作者付出的巨大心血。特别是书中对那些罕见或新出现的专有名词的处理方式,展现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它没有停留在对已完成规范的简单复述,而是展示了如何以一种符合汉语拼音系统内在逻辑的方式去应对新事物。这本书的深度,要求读者有一定的语言学基础才能完全领会其精妙之处,但即便是普通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标准化的魅力和严谨背后的美学。它的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学术上的深度和广度,更值得称道。
评分我购买很多工具书时,常常担心它们是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毕竟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的变化和新生。这本汉语拼音专名部分的资料,尽管名称里带着“草案”二字,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特点。我在其中查阅了一些近几年才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科技名词和机构名称的规范拼音,发现它们都被收录进去了,并且标注得非常清晰。这说明编纂团队在持续跟踪语言的实际应用情况,而不是闭门造车。这种持续的更新和修订的态度,让这本书的参考价值保持在了极高的水平。它不是一本静止的字典,而是一个动态的、正在成长的语言规范集合。对于任何需要频繁处理现代汉语规范性文本的人来说,这本词汇专名参考书,是保证信息准确性的重要基石,绝对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