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2
正版現貨 區域】論戴震與章學誠(增訂本)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 餘英時著 三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副標題: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
作者:內容簡介
本書則是為瞭解答為什麼宋、明理學一變而為清代經典考證的問題。關於中國學術思想史上這一重大轉變,20世紀初年以來史學傢先後已提齣種種不同的解釋。這些說法雖各有根據,但我始終覺得還有一個更關鍵性綫索沒有抓住。宋明理學和清代考證學同在儒學的整體傳統之內是沒有人可以否認的。既然如此,這一轉變必然另有內在的因素,絕不是僅僅從外緣方麵所能解釋得到傢的。我在羅欽順(1466—1547)的《睏知記》中讀到一段話,大意是說“性即理”和“心即理”的爭辯已到瞭各執一詞、互不相下的境地,如果真正要解決誰是誰非,*後隻有“取證於經書”。我在這句話裏看到瞭一隙之明:原來程、硃與陸、王之間在形而上學層麵的爭論,至此已山窮水盡,不能不迴嚮雙方都據以立說的原始經典。我由此而想到:為什麼王陽明(1472—1529)為瞭和硃熹爭論“格物”、“緻知”的問題,*後必須訴諸《大學古本》,踏進瞭文本考訂的領域?現代學者一緻強調顧炎武(1613--1682)“經學即理學”那句名言是乾、嘉經學傢的指導原則,這自然是事實。但是我在方以智為《青原山誌略》(1669年刊本)所寫的《發凡》中,也發現瞭“藏理學於經學”一句話,和顧炎武的名言如齣一口。這豈不說明:從理學轉入經典考證是16、17世紀儒學內部的共同要求嗎?這樣的綫索越積越多,我終於決定作一次係統的研究;《論戴震與章學誠》便是這一研究的初步成果。這部書自1976年刊行以來,在明、清思想史的專門領域內曾引起瞭不少討論,它的“內在理路”(“innerlogic”)研究法尤為聚訟的所在。這些討論主要是在海外(包括日本和美國)的學術界進行的。為瞭澄清誤解,我在1996年的增訂本《自序》中作瞭一次較扼要的迴應。我說明“內在理路”是相應於此書的特殊性質而采用的方法;我並不認為這是研究學術思想史的惟一途徑。不過我深信,研究學術思想史而完全撇開“內在理路”,終將如造寶塔而缺少塔頂,未能竟其全功。或者像程顥譏諷王安石“談道”一樣,不能“直入塔中,上尋相輪”,而隻是在塔外“說十三級塔上相輪”而已。現在三聯書店將此書收入本”係列“之中,我盼望它能得到更多的新讀者的指教。
餘英時1930年生,安徽潛山人。香港新亞書院*一屆畢業生,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中國史教授、耶魯大學曆史講座教授、康奈爾大學*一任鬍適講座訪問教授,現為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1973—1975年齣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2006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授的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奬(Kluge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數卡種。
餘英時作品係列
硃熹的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
方以智晚節考
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
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
現代儒學的迴顧與展望
中國文化史通釋
增訂本自序
自 序
內 篇
一、引言
二、章實齋與戴東原的初晤
三、儒傢智識主義的興起——從清初到戴東原
四、章實齋的史學觀點之建立
五、章實齋的“六經皆史”說與“硃、陸異同”論
(一)“六經皆史”說發微
(二)“硃、陸異同”論的心理背景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涵義
六、戴東原與清代考證學風
(一)“博雅”與“成傢”
(二)“狐狸”與“刺蝟”
(三)有誌聞道
(四)義理的偏愛
(五)考證的壓力
(六)緊張心情下的談論
(七)論學三階段
(八)*後的歸宿
七、後論
八、補論:章學誠文史校讎考論
外篇
一、戴震的《經考》與早期學術路嚮——兼論戴震與江永的關係
(一)《經考》與《經考附錄》
(二)戴東原之早期學術路嚮
(三)戴東原與江慎修
二、戴東原與伊藤仁齋
三、章實齋與柯靈烏的曆史思想——中西曆史哲學的一點比較
引言
(一)中國史學中的人文傳統
(二)史學中言與事之閤一
(三)筆削之義與一傢之言
(四)結語
四、章實齋與童二樹——一條史料的辯證
五、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宋明儒學中智識主義的傳統
(一)引言
(二)宋明理學中智識主義與反智識主義的對立
(三)經典考證的興起與儒學的轉嚮
六、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
(一)為什麼要重新解釋清代思想史?
(二)宋代儒學及其內在問題
(三)從“德性之知”到“聞見之知”
(四)“經世緻用”與顔李學派
(五)清代儒學的新動嚮——“道問學”的興起
(六)經學考證及其思想背景
(七)戴東原和章實齋
(八)結語
正版現貨 區域】論戴震與章學誠(增訂本)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 餘英時著 三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