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汽車車身製造係統與工藝
:88元
售:65.84元,為你節省22.16元
摺扣:74摺
作者:(美)穆罕默德·奧馬爾(Mohammed A.Omar) 著;王悅新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122266842
字數:341字
頁碼:28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暫無相關內容
章概述001
1.1車輛結構、功能和組成002
1.2車輛製造概述003
1.2.1裝配工藝基礎004
1.2.2動力傳動係統工藝基礎007
1.3結論010
練習011
第2章衝壓與金屬成形工藝013
2.1汽車鈑金成形技術概述016
2.1.1衝壓模式與金屬流動021
2.1.2材料性能及其成形性023
2.1.3成形方法026
2.1.4網格分析(CGA)與成形圖(FLD)029
2.2汽車材料032
2.2.1汽車用鋼:傳統鋼種033
2.2.2汽車用鋼:鋼和結構鋼(AHSS)036
2.2.3鋁麵闆衝壓043
2.3衝壓設備與模具049
2.3.1汽車模具050
2.3.2模具作與加工052
2.3.2.1壓邊圈052
2.3.2.2拉延筋052
2.3.2.3衝裁和剪切模052
2.3.2.4彎麯055
2.3.2.5深衝056
2.3.2.6塗層與潤滑056
2.4拼焊闆及其衝壓058
2.5金屬成形技術062
2.5.1液壓成形062
2.5.2摺彎:基於成形的金屬摺疊064
2.5.3超塑性成形065
2.5.4柔性衝壓規程066
2.6衝壓件的檢驗066
2.7衝壓工藝成本核算071
2.7.1案例1:衝壓過程071
2.7.2案例2:拼焊內門闆費用075
練習076
第3章汽車車身焊接081
3.1概述082
3.2熔焊作082
3.2.1電弧焊基礎及其類型083
3.2.2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工藝085
3.2.3汽車TIG焊接工藝090
3.2.4汽車電阻焊工藝091
3.2.4.1錶麵狀況及其對電阻焊的影響097
3.2.4.2點焊基礎:焊葉和電阻麯綫100
3.3機器人熔焊作104
3.3.1點焊機器人109
3.4粘接113
3.4.1膠黏劑材料選擇基礎113
3.4.2粘接理論和膠黏劑測試基礎115
3.5焊接與尺寸一緻性118
3.6汽車焊接新工藝119
3.6.1攪拌摩擦焊(FSW)119
3.6.2激光焊120
3.6.3膠接點焊(焊粘)121
3.7汽車焊接成本核算122
3.7.1焊接車架122
3.7.2焊接副總成汽車門130
練習133
第4章汽車塗裝137
4.1概述138
4.2浸沒塗裝工藝138
4.2.1潔淨139
4.2.2衝洗140
4.2.3轉化與磷酸鹽浴141
4.2.3.1磷酸鋁143
4.2.4電塗層及其作143
4.3油漆固化過程與平衡145
4.4車底密封膠、PVC和蠟的應用150
4.5烤漆房作150
4.5.1噴槍152
4.5.2烤漆房、水性、溶劑型和末塗裝係統154
4.5.2.1水性漆154
4.5.2.2末塗料157
4.5.3漆量計算158
4.6噴漆區域的物料輸送係統160
4.7噴漆機器人162
4.8噴漆質量測試164
4.8.1噴漆缺陷和理論166
4.8.1.1理論背景166
練習171
第5章總裝173
5.1總裝作基礎174
5.1.1內飾總成的安裝174
5.1.2底盤安裝175
5.1.3總裝和測試區域176
5.2總裝區域的人機工程學177
5.3機械緊固和螺栓連接178
練習189
第6章汽車製造學191
6.1汽車製造學概述192
6.2能源消耗及核算193
6.2.1環保署能源模型194
6.2.2EPI模型中的具體能源需求195
6.2.3闆材成形能196
6.2.4雜交結構的選擇和能源啓示199
6.2.5的方法與先前的模型203
6.2.6總結評論比能模型205
6.3汽車材料的影響205
6.4塗裝工藝學206
6.5汽車學215
第7章汽車製造工藝的靜態方麵225
7.1概述226
7.2布局策略226
7.3工藝導嚮布局228
7.4基於單元的布局231
7.5基於産品的布局232
7.6布局設計和優化的精益生産工具234
7.7選址策略237
7.7.1選址策略工具241
練習245
第8章汽車製造工藝的運營方麵249
8.1概述250
8.2綜閤生産計劃250
8.3主生産計劃(MPS)257
8.4物料需求計劃(MRP)259
8.5生産綫控製和管理262
8.5.1工人的精益生産管理264
8.6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268
8.6.1選擇與管理流程270
8.7汽車質量工具概述273
8.7.1生産零件批準流程(PPAP)273
8.7.2産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275
8.7.3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277
練習281
參考文獻284
這是一本專業講解汽車生産綫的書籍,汽車車身製造係統與工藝涵蓋瞭從衝壓直到總裝的整個汽車車身製造流程。本書開始部分討論瞭時下的金屬成形工藝,括衝壓、模具開發、尺寸驗證以及金屬成形方麵新的革新,例如基於成形的摺疊、超塑性以及液壓成形技術。**部分詳細解釋瞭汽車點焊(焊葉)、弧焊和粘接、柔性夾具係統和焊接機器人單元。接著引導讀者掌握汽車塗裝的每一工序,括基於汽車尺寸和需求的噴槍數量和漆量的計算,之後是總裝和汽車機械緊固策略。本書對於車身製造係統講解的詳細程度是**的。
本書的第二個模塊緻力於講解汽車生産綫的布置策略。針對汽車生産綜閤生産計劃和主生産計劃的討論確保瞭讀者熟悉汽車生産的運行情況,此外還論述瞭節能排和汽車生産過程的費用問題,提齣瞭少環境影響的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講解瞭汽車製造過程,討論瞭柔性衝壓、焊接和塗裝生産綫;
給齣完整的汽車製造投資信息和供應商選擇流程;
從生産運行的角度描述汽車製造係統,介紹瞭綜閤生産計劃和主生産計劃;
詳細講解瞭柔性汽車生産綫;
條理清晰地討論瞭汽車製造係統的布置和安放策略,括所有的結構要素;
可以在夥伴網站上提齣和本書相關的問題尋求解答。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暫無相關內容
我是一名資深的汽車愛好者,一直以來對汽車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好奇。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滿足瞭我對汽車製造背後工藝的窺探欲。我一直覺得汽車外殼那流暢的綫條和嚴絲閤縫的接縫是怎樣實現的,這本書給瞭我完美的答案。書中對“柔性衝壓”的描述,讓我如同置身於一個巨大的金屬變形工廠,親眼見證瞭鋼闆如何在精密的模具和強大的壓力下,被賦予生命,變成一個個充滿力量感和藝術感的車身部件。那些復雜的衝壓模具,就像是雕塑大師手中的刻刀,將冰冷的金屬變成瞭富有靈魂的藝術品。而焊接部分,則讓我看到瞭構成汽車骨架的無數“筋骨”是如何被牢牢地連接在一起的,那些火花四濺的焊接點,在我眼中仿佛變成瞭賦予汽車生命力的“脈搏”。最讓我著迷的是塗裝生産綫的部分,書中詳細描述瞭汽車是如何披上那一層層色彩斑斕的外衣,從基礎的防腐蝕處理,到中間的底漆和中漆,再到最後閃耀的麵漆,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科學的嚴謹和藝術的追求。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看到瞭汽車製造的全過程,對汽車的喜愛又增添瞭一份由衷的敬佩。
評分作為一名在汽車行業工作的基層技術人員,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梳理汽車車身製造工藝的書籍,能夠將我在實際工作中接觸到的零散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涵蓋瞭從衝壓、焊接、到塗裝這幾個關鍵環節,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討瞭“柔性”這一概念在現代汽車製造中的應用。書中關於柔性衝壓的論述,詳細解釋瞭如何通過模塊化模具、智能機器人以及先進的控製係統,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生産模式下的高效換綫和成本控製。這一點對於我們這種需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的企業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焊接部分,書中不僅介紹瞭各種焊接方法(如點焊、弧焊、激光焊等)的原理和應用場景,還重點強調瞭焊縫質量的檢測和控製,這對於保證車身結構的強度和安全性至關重要。塗裝生産綫的部分,則讓我對汽車外觀的完美呈現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從前處理、底漆、中漆到麵漆,每一個環節的化學成分、工藝參數以及環保要求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知識框架,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優化實際生産流程,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汽車製造領域的百科全書!作為一名對汽車工業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專業書籍,但事實恰恰相反。作者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層層剝繭地揭示瞭汽車車身是如何從一堆金屬闆材變成我們日常看到的精緻車輛的。書中對“柔性衝壓”的講解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我一直覺得汽車外殼是怎樣被塑形的,原來背後有著如此精妙的工藝和技術。書中細緻地描述瞭模具的設計、材料的選擇,以及如何通過一係列精準的壓製動作,將平整的鋼闆變成具有復雜麯麵和精密配閤的車身部件。即使是沒有相關技術背景的人,也能通過書中的圖文並茂的描述,大緻瞭解到這個過程的復雜性和技術含量。更不用說,書中還深入淺齣地介紹瞭焊接和塗裝生産綫,從機械臂的精準操作到色彩的化學原理,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讀完這本書,我對汽車生産綫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敬佩那些能夠設計和建造齣如此龐大高效生産係統的工程師們。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汽車製造過程的好奇心,更激發瞭我對工程技術和工業美學的深入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汽車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簡直是一場及時雨!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本科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將課堂理論與實際工業生産相結閤的書籍。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書中對汽車車身製造過程中各個關鍵工藝的描述,清晰、係統且富有邏輯。例如,在講解柔性衝壓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模具介紹,而是深入分析瞭柔性衝壓係統如何通過優化工裝夾具、采用先進的自動化設備以及集成化的信息管理係統,來實現生産綫的快速切換和對不同車型、不同配置的兼容。這對於我們這些正在學習製造係統設計和自動化技術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實踐指導。焊接工藝的部分,書中不僅列舉瞭不同焊接方法的優缺點,還結閤瞭具體的應用實例,例如車身骨架的連接、門蓋等外覆蓋件的焊接,讓我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不同焊接技術在實際生産中的作用。塗裝生産綫部分的講解,則讓我們瞭解到汽車塗裝不僅僅是簡單的“上色”,而是一個復雜的化學、物理以及工程控製過程,涉及到錶麵處理、塗層結構、環保要求等多個方麵。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為我們這些未來的汽車工程師打下瞭堅實的基礎,也讓我們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充滿瞭信心。
評分從一個非汽車專業背景的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相當齣色的。我一直覺得汽車是現代工業的集大成者,但具體的製造過程卻鮮為人知。這本書以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為我揭開瞭汽車車身製造的神秘麵紗。書中對“柔性衝壓”的介紹,讓我理解瞭為什麼不同型號的汽車,其車身部件的形狀和尺寸能夠如此精準地匹配。它將抽象的工藝過程,通過生動的文字和可能配有的插圖(雖然我無法直接看到圖片,但可以想象其重要性),轉化為易於理解的概念。比如,書中可能解釋瞭模具的設計如何決定瞭最終産品的形狀,以及自動化設備如何確保瞭生産的一緻性和效率。焊接和塗裝這兩個環節,也讓我對汽車的品質有瞭更深層的認識。我瞭解到,不僅僅是外觀好看,車身內部的結構強度,以及外錶的耐久性和美觀度,都離不開精密的焊接工藝和科學的塗裝技術。書中可能詳細闡述瞭不同焊接方式的優勢,以及塗裝過程中材料的選擇和工藝流程的重要性。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對汽車製造這一復雜而精密的工業流程有瞭全新的認知,也讓我更加欣賞每一輛汽車背後所蘊含的科技力量和匠人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