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皮书系列 金融信息服务蓝皮书: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报告(2017)
定价:79.00元
作者:李平 彭绪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201077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报告(2017)》由总报告、理论篇、产业篇、专题篇和政策篇五部分共十六章组成。作为首部关于金融信息服务的专题报告,本书在理论上分析了金融信息服务的内涵、特征、产业生态与构成,厘清了金融信息服务的基本理论问题;在实践上,重点回顾了我国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历程,结合调研梳理概括了金融信息服务的主要类型和商业模式,归纳总结了金融信息服务的现状与特点,回应了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创新等相关热点问题,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在政策层面,总结梳理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立法与政策管理现状,分析了加强金融信息服务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金融信息服务管理应坚持的若干原则和政策建议,对了解和把握我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现状,规范和加强金融信息服务发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提要
本书分析了金融信息服务的内涵、特征、产业生态与构成,厘清了什么是金融信息服务的基本问题;重点回顾了我国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其他现状与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总结梳理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立法与政策管理现状,分析了加强金融信息服务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若干管理应坚持的原则和政策建议,对了解和把握我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现状,规范和加强金融信息服务发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李 平 彭绪庶】/001
一 全面认识金融信息服务/002
二 金融信息服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005
三 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概况/009
四 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特点/012
五 金融信息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018
六 加强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的政策展望/021
Ⅱ 理论篇
2 金融信息服务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彭绪庶】/024
3 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生态和产业构成【彭绪庶】/037
Ⅲ 产业篇
4 传统金融机构面向金融信息服务的转型与突围【张珂珂 胡 洁】/051
5 互联网时代金融信息资讯服务发展特征与趋势【彭绪庶 张 琪】/074
6 自媒体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特征与发展难题【张 琪】/099
7 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发展成效和商业化挑战【胡 洁】/118
8 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形势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国信宏数公司】/140
9 金融信息服务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分析【李文军】/153
Ⅳ 专题篇
10 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分析【李文军 吴 威】/176
11 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的支撑作用分析【吴 威 李文军】/191
12 金融信息服务与互联网金融的相互影响和借鉴【谈儒勇 陈 实】/213
13 金融科技创新对金融信息服务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赵天昊】/234
Ⅴ 政策篇
14 外国金融信息服务立法、政策管理与经验借鉴【谈儒勇 范 祥】/251
15 我国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政策述评【齐志强 赵天昊 彭绪庶】/267
16 加强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意义、原则与建议【彭绪庶 李文军 齐志强】/281
17 后记/289
Abstract/291
Contents/294
作者介绍
李平,男,1959年6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技术经济、产业经济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和宏观经济预测,包括“我国未来各阶段经济发展特征与支柱产业选择(1996~2050)”“中国能源发展战略(2000~2050)”等项目研究;参加“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等国家跨世纪重大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论证,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专家,起草南水北调综合审查报告,国家京沪高速铁路评估专家组专家。
文摘
序言
这本《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报告(2017)》在我看来,它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详实的时间切片,让我们可以窥见2017年中国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全貌。从宏观的政策导向、行业监管的最新动态,到微观的企业级应用、技术革新的前沿尝试,报告都力求展现其广度和深度。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数据驱动金融服务的部分,报告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信贷评估、风险控制、智能投顾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了梳理,虽然并非是直接的技术操作指南,但足以勾勒出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脉络。对于那些希望了解中国金融科技浪潮下,信息服务扮演何种角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就像一张详细的地图,指引着行业发展的方向和潜在的机遇。它不是那种能够立马让你赚大钱的实用手册,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性的观察和解读,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和“往哪里去”,而不是“怎么做”。这种宏观视角对于企业决策者、政策研究者以及对行业趋势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跳出日常的业务细节,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整个行业生态的变化。
评分读完《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报告(2017)》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以一种近乎“编年史”的方式,记录了那个时期中国金融信息服务的成长足迹。报告对于市场格局的分析,特别是对于金融信息服务商在不同细分市场中的定位和竞争策略的阐述,让我对行业内的力量分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并没有回避行业面临的挑战,比如数据安全、合规性问题以及技术更新迭代带来的压力,而是将这些挑战置于报告的显著位置,并探讨了可能的应对之策。我特别欣赏报告中对一些新兴业态的关注,比如开放银行、区块链在金融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潜力,虽然这些概念在2017年可能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报告的出现,预示了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报告更像是一份“行业体检报告”,它客观地呈现了当时中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健康状况、存在的风险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它不是那种能够让你瞬间掌握某个专业技能的书,但它能让你对整个行业的“生理机能”和“生长环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报告(2017)》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案例集锦”。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著作,而是深入到具体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在发展信息服务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和遇到的问题。报告对不同类型金融信息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介绍,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加具象的理解。例如,它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客户体验,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优化风险管理流程,以及在合规的前提下,如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于从事金融行业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和可借鉴的经验。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老兵”,在分享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心得。虽然时隔几年,报告中的一些具体案例可能已经过时,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能够帮助读者在面对类似挑战时,少走弯路,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评分从一个更加“市场导向”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报告(2017)》是一份重要的“趋势预判”指南。它不仅回顾了过往,更着眼于未来。报告对金融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增长潜力以及驱动因素的分析,为投资者和市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分析框架。它深入探讨了政策变化、技术创新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对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影响,并试图预测这些因素将如何塑造未来的市场格局。我尤其对其关于“赋能”的论述印象深刻,报告强调了金融信息服务在赋能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赋能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以及赋能个人投资者做出更明智决策方面的作用。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在股市里“淘金”,而是让你明白“金矿”在哪里,以及如何去“勘探”和“开采”。它提供的是一种战略性的洞察,帮助你理解行业的长期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商业决策。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报告(2017)》之前,我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这本书以一种清晰且结构化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报告对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链的梳理,让我理解了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到信息产品和服务交付的整个流程。它生动地阐释了金融信息服务如何成为连接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键桥梁,以及它在提高金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息对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书中关于技术应用的部分,虽然不是技术手册,但足够让你了解当下最前沿的技术如何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落地生根,并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这本书更像是一位“向导”,带领你走进了金融信息服务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让你看到其中的各种“生物”是如何互动,以及整个“生态”是如何运转和进化的。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后续关于金融科技发展的一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