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正版书籍,包含(新书、二手旧书),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定价:138.00元
作者:刘松茯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1121020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1.32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将外国建筑历史划分为三阶段——即:上篇农业社会建筑,中篇工业社会建筑和下篇信息社会建筑。在每一篇里又按照建筑历史的发展阶段划分章节。上篇详细阐述了包括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及其思潮;中篇着重介绍了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发展、充实与提高;下篇则主要记述了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对建筑思潮、建筑形态以及建筑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
作者在书中采取了列词条的写作体例,分项逐条展开深入细致的阐述。全书精选墨线图及照片近800幅,并参考了外的*研究成果,史料翔实、图文并茂。
本书可以作为广大建筑院校师生教授和学习外建史课程的参考用书,也是建筑学专业与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应试和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参考书。此外,本书也可以作为文化、艺术、旅游等部门的广大读者了解西方建筑遗产的知识读物。
目录
作者介绍
刘松茯,1954年10月19日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8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外国建筑史、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和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系列之《伦佐·皮亚诺》、《弗兰克·盖里》、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创外国建筑史图说》的时候,我首先被它厚实的重量和精美的封面所吸引。拆开塑封,扑面而来的油墨香混合着纸张的质感,瞬间就营造出一种沉甸甸的学术氛围。我一直对世界各地的古老建筑情有独钟,那些矗立了几个世纪甚至千年之久的宏伟奇迹,仿佛蕴藏着无数的故事和智慧。每当我看到那些精巧的拱券、雄伟的廊柱,或是繁复的雕饰,都会忍不住想象当时的设计者是如何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将他们的构想变为现实。这本图说,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欣赏那些曾经只在书本图片上匆匆一瞥的建筑瑰宝。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阅其中的每一个篇章,去感受不同文明的建筑语言,去探寻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世界的独特风格和技术革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图册,我更把它看作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次与伟大历史对话的绝佳机会。
评分对于《创外国建筑史图说》这本书,我的期待值是相当高的。作为一名对历史建筑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系统的梳理,让我能够从宏观上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发展脉络。我尤其关注那些在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比如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哥特式的巴黎圣母院,以及那些代表着东方智慧的中国古代宫殿和寺庙。我希望书中不仅能展示这些建筑的精美图片,更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它们的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文化背景以及在当时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建筑师、工匠的故事,或是与建筑相关的历史事件,那就更好了,这会让整个阅读体验更加生动有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和欣赏世界建筑史的入门向导,解答我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并激发我更深入地探索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一直认为,建筑是人类文明最直观的载体之一,它记录着一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通过研究外国建筑史,我希望能更全面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通性。这本书的“图说”二字,让我对其中丰富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描述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高质量的图片,能够清晰地展现建筑的细节和整体风貌,并配以准确、易懂的文字说明。我特别希望能了解一些在普通读物中不常提及的建筑风格或地域特色,比如伊斯兰建筑的精妙几何图案,或是拜占庭建筑的穹顶艺术。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建筑的平面图、剖面图,或是比例模型图,那将极大地帮助我理解建筑的空间布局和结构特点。这本书,我寄希望于它能填补我在外国建筑史知识上的空白,让我能够更自信地与他人交流关于建筑的话题。
评分拿到《创外国建筑史图说》这本书,我最看重的是它是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那些熟悉的建筑。我曾看过许多关于世界建筑史的书籍,但总觉得有些内容过于陈旧,或者过于侧重于西方经典。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突破传统的窠臼,介绍一些鲜为人知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遗产,或者从更具创新性的角度来解读那些耳熟能详的建筑。例如,我希望能够了解一些非西方世界的建筑传统,如非洲、拉丁美洲的古代建筑,或是当代极具实验性的建筑设计。我也对建筑材料、建造工艺的演变史很感兴趣,想知道古人是如何利用石材、木材、砖瓦建造出如此宏伟的建筑,又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引入了新的技术和材料。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带给我惊喜,让我看到建筑史的更多可能性,并启发我独立思考和判断。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建筑行业发展的从业者,我对于《创外国建筑史图说》这本书的内容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权威、准确的学术信息,并且在材料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上达到专业水准。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不同建筑风格的分类和界定是否清晰,对于关键的历史时期和代表性建筑的阐释是否深入。我希望书中能够引用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提供详尽的参考文献,以便我进行更深入的学术探讨。同时,作为一本“图说”,我期望图片资料的质量能够达到专业摄影和制图的水准,能够清晰地展现建筑的各个方面,并且在构图和选取上具有专业性。这本书,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的常备工具书,在我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视觉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