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 爱不释手的动物毛线球──日本手作大赏冠军的绝妙创意

港台原版 爱不释手的动物毛线球──日本手作大赏冠军的绝妙创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trikotri 著
图书标签:
  • 毛线球
  • 动物造型
  • 手工编织
  • 日式手作
  • 创意手工
  • 原版进口
  • 港台图书
  • 编织教程
  • 手作材料
  • 可爱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拇指原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如何出版社
ISBN:9789861364735
商品编码:27391672095

具体描述

爱不释手的动物毛线球

日本手作大赏冠军的绝妙创意 

作者:trikotri

譯者:林詠純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出版地:台湾

言語:繁體中文

页数:128

装帧:平装/全彩印刷

ISBN:9789861364735

尺寸:18.2 x 21 cm


内容简介


日本手作大賞冠軍敬獻!超萌!超驚豔!日本熱銷10萬冊!電視節目熱烈報導,毛線球風潮正在展開!


蓬軟毛線 × 動物頭像 = 可愛度破表!大家至愛的毛線球,變身可愛的動物!貓、狗、熊、兔子、松鼠、小鳥、獅子等動物玩偶大集合,隨時享受蓬軟的觸感!不論是哪一種動物,都可以做得逼真又可愛,讓人愛不釋手。
只要有毛線和剪刀,新手也能做出可愛玩偶!作法也很簡單,只要捲一捲毛線,做出基本球形,再依照各種動物的外形修整出輪廓,加上眼睛零件就完成了。
把心愛的小動物隨身佩帶,吸睛度百分百!加上別針、吊飾零件或鬆緊帶,就可以當作胸針、髮飾等飾品,或別在包包、帽子上,保證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讀者心動好評
光是看到封面就忍不住買了,作法非常簡單,就算是手不靈巧的人也會做,而且成品超可愛的啦!
買這本書真是太好了,可以自己隨意組合喜歡的動物顏色!
可愛又有趣!太佩服作者的創意了!
書中成品逼真又可愛!每個都好想做做看!
光是翻開書,就讓人覺得好放鬆、好療癒,我也要來試試看。
我一拿到書就馬不停蹄地做了3個,家人都誇好看,甚至還有人下訂單呢。
我做了無尾熊媽媽,女兒做了無尾熊寶寶,相親相愛地擺在一起!
作者简介
trikotri/黑田翼

1981年生於日本靜岡,東京藝術大學畢業。從兒時起就喜歡畫畫、手工藝,深深喜愛毛線和羊毛素材製品,用來製作飾品及小東西。目前除了在手工藝店工作,也擔任工作坊講師,製作店面模型。從之前所做的毛線球作品獲得靈感,於2014年製作「森林動物們的毛線球別針」,參加日本手藝用品專賣店TOKAI及至大手藝通販市集minne所主辦的第一屆手作大賞,從130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大賞及飾品部門獎,評審讚嘆不已:「這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呀?」2016年出版《愛不釋手的動物毛線球》後,即獲媒體熱烈報導,使得這股可愛熱潮繼續延燒。

译者简介
林詠純

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畢業。曾經手縫出一件土撥鼠布偶裝。出社會之後就好久沒有動手做些什麼了,翻譯這本書的時候燃起了沉睡已久的手作魂,忍不住想要捲起袖子來試試看!

目录
前言
Chapter1 動物胸針(成品圖 作法)
松鼠、兔子、文鳥、狐狸、棕熊……等
Chapter2 迷你動物玩偶(成品圖 作法)
麻雀、文鳥、刺蝟、綿羊……等
Chapter3 製作毛線球的基本
工具、材料、紙型、基本作法……等


织就的奇迹:手作毛线球的艺术与生活 本书是一本深度探索毛线球编织艺术、记录其发展历程、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毛线球造型的独特美学,并指导读者如何将这种手作融入现代生活的指南。它并非聚焦于某一本特定书籍的介绍,而是旨在为所有对手工艺、尤其是毛线编织艺术感兴趣的人士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和实用的参考。 第一部分:毛线球的千年回响——历史与文化溯源 毛线球,这个看似简单的圆形或椭圆形物体,却承载着人类文明数千年的编织记忆。本部分将追溯毛线球作为工具、装饰品乃至艺术载体的演变轨迹。 1.1 从原始工具到文化符号: 探讨古代文明中羊毛和纤维的驯化过程,毛线球最初作为纺线工具的形态。我们会深入研究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以及早期北欧文化中,毛线球在宗教仪式、部落身份象征中的角色。对比不同地理环境下纤维的特性(如羊驼毛、棉、麻)如何塑造了当地毛线球的外观和手感。 1.2 东西方审美的交汇点: 详细分析东亚(如中国传统绒花、日本的“玉”文化)与西方(如维多利亚时代复杂的流苏和装饰性毛线球)在处理毛线球时的哲学差异。东方偏向于内敛的禅意与精密的结构,而西方则更注重华丽的色彩堆砌和体积感。 1.3 工业革命的冲击与复兴: 工业化如何一度使手工编织边缘化,以及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生活节奏放缓,毛线球手工艺如何在家庭和艺术界中经历的“复兴”运动。重点剖析战后DIY文化对手工材料需求的影响。 第二部分:解构造型的科学——毛线球的结构美学 毛线球的魅力在于其几何学的完美性与材料的柔软性之间的平衡。本章将从材料学、物理学和设计学的角度,剖析一个“优秀”的毛线球是如何诞生的。 2.1 纤维的选择与处理: 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羊毛、腈纶、马海毛等材质的拉伸性、蓬松度(Loft)及其对最终毛线球密度的影响。分析染色工艺如何决定毛线球的视觉层次,包括单色染色、扎染(Ombre)以及多股混纺(Marled)技术。 2.2 缠绕的艺术:基础形态的建立: 详细介绍制作不同直径毛线球所需的工具(从最简单的卡纸板到专业的绕线机)。核心章节将讲解如何控制线圈的张力,这是决定毛线球是否“紧实而不僵硬”的关键。图解分析螺旋缠绕、水平缠绕等不同手法对球体内部空隙的控制。 2.3 后期塑形与稳定技术: 讨论毛线球制作完成后必不可少的“修剪”和“定型”环节。介绍如何使用锋利的剪刀精确修剪,以达到完美的球形。对于需要长期保存或用作装饰的毛线球,分析是否需要使用淀粉、胶水或特殊定型剂来增强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如何避免过度硬化。 第三部分:毛线球的无限应用——从功能到装置艺术 本部分将拓展读者的视野,展示毛线球不再仅仅是编织项目的附属品,而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艺术媒介。 3.1 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美学: 介绍如何利用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毛线球制作家居用品。例如,用于制作触感丰富的地毯拼块、隔热垫、门帘,甚至是定制化的灯罩。重点阐述如何通过色彩和纹理的组合,使这些实用物品融入现代简约或波西米亚风格的室内设计中。 3.2 叙事性装置与大型雕塑: 探讨当代艺术家如何利用数以万计的毛线球进行大型装置创作。分析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如使用超大尺寸毛线球来探讨体积、重复性与失重感的主题。讨论在公共空间中,毛线球材料的耐久性和抗污性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3.3 情感连接与疗愈价值: 深入探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心理学益处。对许多人而言,机械性的重复动作(如绕线、修剪)具有冥想效果。本章将邀请心理学专家分析,这种触觉体验如何帮助减轻焦虑,提升专注力,并将毛线球的制作过程视为一种“慢生活”的实践。 第四部分:材料、工具与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对手工材料的选择也关乎环境责任。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做出更具环保意识的创作决策。 4.1 负责任的采购指南: 详细介绍有机认证的羊毛、回收纤维(如回收塑料制成的纱线)的性能对比。强调“溯源”的重要性,了解纱线是如何从农场到手中的完整链条。 4.2 工具的精选与保养: 不仅仅是介绍工具的种类,更侧重于如何根据个人手型和编织强度选择最适合的工具,并提供如何清洁、保养剪刀、绕线器等工具,以确保其长期使用的精确性。 4.3 废物再利用的哲学: 讨论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编织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和细小线头,将其转化为微型装饰、填充物,甚至用于“拼布”式的平面创作,实现零浪费的创作理念。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理解毛线球从一个简单的纤维团演变成为连接历史、美学、实践和个人情感的载体,鼓励读者动手实践,并在创造中发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美感。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热衷于收藏高品质手作书籍的爱好者,我非常看重一本书的“可操作性”和“美学高度”是否能够并存。这本书的命名方式,暗示了它在日本本土一定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度,能够拿到“手作大赏冠军”,说明它在评委眼中,一定是兼具了创新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体。我忍不住想象,这本书里展示的作品,会不会涉及到一些比较少见的编织技巧,比如如何通过加针减针,让毛线球的形体自然过渡,形成圆润流畅的线条,而不是生硬的拼接感。而且,一个优秀的毛线球作品,其“灵魂”往往在于表情的刻画。我期待看到如何运用简单的缝合和刺绣,就能赋予这些小动物栩栩如生的神韵,让它们看起来像是随时会蹦起来一样活泼。这本书对我而言,已经超越了工具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份来自日本顶尖手作达人的“创作哲学”分享。

评分

这个毛线球系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完全是治愈系手作的典范!我以前总觉得钩针编织有点老套,但看到这些造型独特的动物毛线球,简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创意点子简直层出不穷,每一个小小的作品里都蕴含着满满的巧思和童趣。特别是那些细节处理,比如小耳朵的弧度、眼睛的间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匠人精神。我拿到手立刻就想动手试试,哪怕只是翻翻图样,那种温暖的触感和饱满的质感也足以让人心情愉悦。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收录了许多令人惊艳的、充满个性的动物造型,绝对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呆板玩具,而是带着生命力的艺术品。光是想象着把这些小家伙们一个个做出来,摆在书架上,那种成就感和被治愈的感觉就无与伦比了。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或许是最好的启蒙,而对于资深手作者,更是激发灵感的宝库。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本充满了魔力的“快乐制造机”手册。

评分

从“港台原版”这个字眼来看,这本书的引进一定是经过了精挑细选,代表着在亚洲地区,它已经被验证过其极高的品质和市场接受度。我非常期待书中对于不同“毛线材质”的运用探讨。不同的线材,如羊毛、棉线、腈纶等,在塑形和手感上有着天壤之别。一本真正优秀的手作书,会指导读者如何根据作品的特性来选择最合适的线材,以达到最佳的视觉和触觉效果。我猜想,冠军作品的背后,必然是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和极致运用。此外,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色彩搭配”的建议,因为毛线球的色彩是决定其整体风格的关键。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原创的配色方案,帮助读者打破常规,创造出更具个性的“萌物”?对我来说,能从中学到这种“举一反三”的创作思维,远比照着教程做一个一模一样的成品更有意义。

评分

最近家里添了几个小家伙,我一直在寻找既能打发时间又能留下有意义纪念品的手工项目。这本书的名字里“爱不释手”这四个字,精准地击中了我想要制作那种让人爱不释手的小物件的心理。我深信,好的手工书,其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教你如何完成一个作品,更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提升你的审美和耐心。我推测,这本书的排版一定非常讲究,清晰的图示搭配精准的文字说明,绝对是基本要求。但更让我好奇的是,作者在选择“动物”这一主题时,是基于什么样的灵感来源?会不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选择,比如一些不太常见的爬行动物或者海洋生物,被赋予了毛线球特有的柔软和萌感?如果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为自己的创作赋予一个独特的主题视角,那这本书的价值就难以估量了。我希望它能引领我进入一个更加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的手作世界。

评分

坦白说,我通常对手工书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很多市面上的成品图看起来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总是充满陷阱,要么图解晦涩难懂,要么需要的材料过于稀有。然而,光是这本书的封面和整体设计风格,就已经散发出一种极其专业且亲切的气息。那种日系手作特有的干净、细腻和对材质的尊重,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我特别期待里面关于“绝妙创意”的部分,我猜测这可能不仅仅是关于动物的种类,更在于作者是如何将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毛线球的结构和表情设计中去的。比如,会不会有结合了特定节日主题的动物,或者用特殊的针法来模拟动物的皮毛质感?如果这本书能提供足够详尽的步骤拆解,哪怕是对于一些复杂技巧,都能让普通爱好者轻松上手,那它就具有了极高的收藏和使用价值。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精美的画册一样,激发我走出舒适区的欲望,去挑战那些平时不敢尝试的编织难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