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帽黑客+反黑客工具大曝光+linux服務器安全攻防+網絡攻擊與漏洞利用+深入淺齣密碼學 計算機安全

灰帽黑客+反黑客工具大曝光+linux服務器安全攻防+網絡攻擊與漏洞利用+深入淺齣密碼學 計算機安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黑客技術
  • 網絡安全
  • Linux安全
  • 滲透測試
  • 漏洞利用
  • 密碼學
  • 信息安全
  • 攻防技術
  • 安全工具
  • 灰帽黑客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華夏學林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111562740
商品編碼:27347281029
套裝數量:6

具體描述

'

 

反黑客工具大曝光

圖書簡介

防禦當今隱蔽的攻擊

《反黑客工具大曝光——範例詳解安全工具的使用策略與方法(第4版)》在上一版基礎上做瞭全麵修訂,嚮讀者介紹新安全工具,揭示如何保護網絡免受大範圍的惡意攻擊。本書詳述每個工具的功能,並在示例代碼和新真實案例的引導下演示佳配置和應用實踐;還提供一些簡短視頻作為參考資料,供讀者觀摩一些工具的用法。這本緊貼實用的指南對工具進行瞭分類,使讀者能便捷地找到防禦新、具破壞性攻擊的係統保護解決方案。

演示如何配置和使用下列工具及其他重要工具:

● 虛擬機和仿真器:Oracle VirtualBox、VMware Player、VirtualPC、Parallels以及開源選擇

● 漏洞掃描器:OpenVAS、Metasploit

● 文件係統監控工具:AIDE、Samhain、Tripwire

● Windows審計工具:Nbtstat、Cain、MBSA、PsTools

● 命令行網絡工具:Netcat、Cryptcat、Ncat、Socat

● 端口轉發與重定嚮工具:SSH、Datapipe、FPipe、WinRelay

● 端口掃描器:Nmap、THC-Amap

● 網絡嗅探器與注入器:WinDump、Wireshark、ettercap、hping、kismet、aircrack、snort

● 網絡防禦:防火牆、數據包過濾器與入侵檢測係統

● 戰爭撥號器:ToneLoc、THC-Scan、WarVOX

● Web應用攻擊工具:Nikto、HTTP工具、ZAP、Sqlmap

● 密碼破解與暴力破解工具:John the Ripper、L0phtCrack、HashCat、pwdump、THC-Hydra

● 取證工具:dd、Sleuth Kit、Autopsy、Security Onion

● 隱私工具:Ghostery、Tor、GnuPG、Truecrypt、Pidgin-OTR

 

灰帽黑客(第4版)

圖書簡介

發現和修復關鍵安全漏洞的前沿技術

多位安全專傢披露的久經考驗的安全策略助你加固網絡並避免數字災難。 灰帽黑客(第4版):正義黑客的道德規範、滲透測試、攻擊方法和漏洞分析技術 在上一版本的基礎上做瞭全麵細緻的更新,新增瞭12章內容,分析敵方當前的武器、技能和戰術,提供切實有效的補救措施、案例研究和可部署的測試實驗,並揭示黑客們如何獲取訪問權限、攻擊網絡設備、編寫和注入惡意代碼及侵占Web應用程序和瀏覽器。這個與時俱進的知識寶庫也透徹講解Android漏洞攻擊、逆嚮工程技術和網絡法律等主題。

主要內容

● 利用Ettercap和Evilgrade來構建和發動欺騙攻擊

● 使用模糊器來誘發錯誤條件並使軟件崩潰

● 入侵思科路由器、交換機等網絡硬件設備

● 利用高級逆嚮工程技術對Windows和Linux上的軟件發起漏洞攻擊

● 繞過Windows訪問控製和內存保護方案

● 使用Fiddler及其x5s插件來掃描Web應用的漏洞

● 研究近零日漏洞中使用的“釋放後重用”技術

● 通過MySQL類型轉換和MD5注入攻擊來繞過Web身份驗證

● 利用新的堆噴射技術將shellcode注入瀏覽器內存

● 使用Metasploit和BeEF注入框架來劫持Web瀏覽器

● 在勒索軟件控製你的桌麵前使其失效

● 使用JEB 和DAD反編譯器來剖析Android惡意軟件

● 通過二進製比較來查找1-day漏洞

 

linux服務器安全攻防

圖書簡介

Linux已成為流行的Web服務器平颱,因此每位係統管理員(當然也包括每名黑客)都將“Linux安全措施”作為優先考慮事項。Linux一直充當安全領域的技術和發展溫床,包括諸多攻防工具,如knockd、netcat、Nmap和Nping等;瞭解黑客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已逐步成為保護係統安全的重要部分。我們不僅要學會發現黑客,還要預測和阻止黑客的一舉一動。

Chris Binnie是一名Linux專傢,曾為極注重安全的銀行和政府部門部署服務器。Chris憑藉自己深厚的探測、預防和防禦技術功底,在多個不同安全領域攻堅剋難,並在每個步驟提齣諸多真知灼見。《Linux服務器安全攻防 呈現的技術適用於多個Linux發行版本(包括Debian、Red Hat衍生産品以及其他Unix類型係統),並給齣將軟件包與操作係統和其他包集成的專傢級建議。Linux因基礎的穩定性贏得美譽,占據瞭Internet公共服務器70%的市場份額;本書主要介紹確保Linux安全所需的洞察力和技能集。

利用Linux的穩定性和安全功能來保護係統安全

● 在不中斷服務的情況下隱藏生産環境中的服務器

● 為文件應用數字指紋,從而手動或自動監視文件係統

● 在係統防禦過程中利用黑客常用的工具反製黑客

● 瞭解黑客發現係統弱點的方式

● 探討標準Nmap腳本的各種用法

● 抵禦惡意軟件並擊退DDoS攻擊

● 瞭解網站如何被輕易攻陷,密碼如何被輕易破解

 

網絡攻擊與漏洞利用

圖書簡介

製定攻防策略來強化網絡安全

僅憑防禦來應對網絡攻擊顯然不夠。為切實有效地提高安全性,需要一個納入統一架構的攻防策略。 網絡攻擊與漏洞利用 安全攻防策略 為製定完備攻防策略提供瞭全麵、清晰的路綫圖,以幫助你阻止黑客行為和計算機間諜行為。

本書作者Matthew Monte是安全專傢,一直為政府和企業開發漏洞檢測工具和安全工具。本書指導你單項技術的限製,開發影響更深遠、更長效的解決方案。本書將講解安全工具及其用法,簡要介紹計算機操作的固有屬性以及網絡攻擊和利用原理;並呈現多個實例,解釋其工作方式、所用工具以及應用時需要的資源。

主要內容

● 理解計算機漏洞利用的基本概念

● 學習係統攻擊以及所用工具的本質

● 分析進攻戰略以及黑客如何嘗試保持其優勢

● 更好地理解防禦戰略

● 學習當前方法為何不能改變戰略平衡

● 瞭解如何發起有力進攻,如何構建堅如磐石的戰略防綫來阻擋攻擊和漏洞利用

就網絡安全而言,我們處在一個法律和風俗仍不斷演變的世界中。本書將列齣有關策略、工具和實現的明確指導意見,以及阻止係統性計算機間諜和信息竊取的實用建議。

 

信息安全原理(第5版)

圖書簡介

信息安全涉及的知識領域十分廣泛,既有技術層麵的,也有道德、法律層麵的,同時對經驗和實踐能力的要求較高。本書全方位展示瞭信息安全的理論知識,每章都從一個小故事起步,逐步引齣該章要討論的安全主題,章末則再次迴顧故障場景,總結安全知識的應用。

本書特色

● 由專傢、教授執筆,係統闡述信息安全涉及的理論、技術和道德知識

● 每章由精心設計的小故事引齣要討論的安全話題,趣味性強

● 提供大量用於強化知識的自測題、總結、知識拓展等內容

● 體現瞭信息安全領域的新理論及技術成果

 

 

 

目 錄 

 

第Ⅰ部分 速成課:備戰

 

第1章 道德黑客和法律製度 3

 

1.1 理解敵方策略的意義 3

 

1.2 正義黑客過程 4

 

1.2.1 滲透測試過程 5

 

1.2.2 不道德黑客的做法 7

 

1.3 網絡法的興起 8

 

1.3.1 瞭解各種網絡法 8

 

1.3.2 關於“黑客”工具的爭論 13

 

1.4 漏洞披露 13

 

1.4.1 各方看待問題的不同角度 14

 

1.4.2 個中緣由 14

 

1.4.3 CERT目前采取的工作流程 15

 

1.4.4 Internet安全組織 16

 

1.4.5 爭議仍將存在 17

 

1.4.6 再沒有免費的bug瞭 18

 

1.4.7 bug賞金計劃 19

 

1.5 本章小結 19

 

1.6 參考文獻 20

 

1.7 擴展閱讀 21

 

第2章 編程技能 23

 

2.1 C編程語言 23

 

2.1.1 C語言基本結構 23

 

2.1.2 程序範例 27

 

2.1.3 使用gcc進行編譯 28

 

2.2 計算機內存 29

 

2.2.1 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29

 

2.2.2 字節序 29

 

2.2.3 內存分段 30

 

2.2.4 內存中的程序 30

 

2.2.5 緩衝區 31

 

2.2.6 內存中的字符串 31

 

2.2.7 指針 31

 

2.2.8 內存知識小結 32

 

2.3 Intel處理器 32

 

2.4 匯編語言基礎 33

 

2.4.1 機器指令、匯編語言與C語言 33

 

2.4.2 AT&T;與NASM 33

 

2.4.3 尋址模式 ...

 

反入侵的藝術              ISBN:9787302373582      49.80  

灰帽黑客(第4版)           ISBN:9787302428671     79.8

linux服務器安全攻防       ISBN:9787302457923     39.8

網絡攻擊與漏洞利用        ISBN:9787302466673     39.8 

深入淺齣密碼學            ISBN:9787302296096        59

 

01234567890123456789........';
隱秘戰綫:數字化世界的攻防藝術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數字世界已成為我們生活、工作乃至思維的延伸。然而,在這片繁榮的虛擬疆域之下,潛藏著無數的風險與挑戰。從個人隱私的泄露到國傢基礎設施的癱瘓,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嚴峻,一場無聲的戰爭從未停歇。本書並非聚焦於單一的技術流派或工具集,而是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更為宏觀、更為立體的安全認知體係,深入剖析數字化世界中無處不在的攻防博弈,以及我們應如何在這場隱秘的戰綫上,守護自己的數字疆域。 第一章:數字邊界的模糊與重塑——理解現代安全格局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傳統的安全邊界早已模糊不清。雲端計算、物聯網設備、移動辦公、社交網絡……這些曾經各自獨立的領域,如今已通過錯綜復雜的網絡相互連接,形成瞭一個龐大而脆弱的生態係統。這意味著,攻擊者不再局限於特定的網絡齣口,而是可以在任何一個連接點發起攻擊。我們將探討: “零信任”原則的興起: 傳統的基於邊界的安全模型已難以適應。我們將解析“永不信任,始終驗證”的零信任理念,以及它如何重塑企業和個人網絡安全策略。 攻擊麵的無限擴張: 從服務器到終端設備,從應用程序到API接口,每一個可能暴露在外的節點都可能成為攻擊者垂涎的目標。本書將梳理現代IT架構中常見的攻擊麵,並探討如何識彆和縮小這些潛在的脆弱點。 人為因素的深層影響: 技術漏洞固然可怕,但社會工程學、釣魚郵件、內部威脅等人為因素,往往是導緻安全事件的“緻命一擊”。我們將深入剖析這些非技術性攻擊手段的原理,以及如何通過教育和流程來降低人為失誤的風險。 第二章:洞悉弱點——信息收集與漏洞分析的藝術 無論多麼堅固的堡壘,總會有其薄弱之處。在網絡攻防中,信息收集(Reconnaissance)是發現這些弱點的首要步驟。本章將揭示攻擊者如何通過各種手段,悄無聲息地收集目標信息,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漏洞分析。 被動偵察: 並非所有信息收集都需要直接與目標交互。我們將學習如何利用公開可用的信息源,如搜索引擎、社交媒體、WHOIS查詢、DNS記錄等,來構建目標畫像。 主動偵察: 當被動偵察的限製顯現時,攻擊者會采取更具侵略性的主動偵察手段,如端口掃描、服務版本探測、操作係統指紋識彆等。我們將探討這些技術的原理、常用工具(在此不列舉具體工具名稱),以及防禦者如何檢測和應對。 漏洞數據庫與情報共享: 現代安全研究成果和漏洞信息在公開和私有的數據庫中流通。我們將瞭解這些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它們來預測和防範已知漏洞。 漏洞掃描與滲透測試的基礎: 掌握自動化漏洞掃描工具的原理,理解滲透測試的流程和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評估自身係統的安全性,並優先修復最關鍵的漏洞。 第三章:滲透之路——攻擊載荷的生成與交付 一旦發現瞭目標係統的弱點,攻擊者便會精心準備“載荷”(Payload),即用於實現其惡意目的的代碼或命令。本章將聚焦於攻擊載荷的生成與交付,以及其背後隱藏的策略。 Shell訪問與權限提升: 獲取遠程Shell是攻擊成功的關鍵一步。我們將探討不同類型的Shell(如Bind Shell, Reverse Shell)的原理,以及如何通過係統漏洞或配置錯誤來獲得更高的係統權限(Privilege Escalation)。 Web應用程序攻擊載荷: SQL注入、跨站腳本(XSS)、文件包含等Web攻擊,其本質都是通過構造惡意的輸入來欺騙應用程序,執行非預期的操作。我們將深入解析這些經典攻擊的原理,以及如何編寫相應的攻擊載荷。 惡意軟件的構建與僞裝: 從簡單的腳本到復雜的後門程序,惡意軟件的形態多種多樣。我們將討論惡意軟件的設計思想,以及如何通過混淆、加密等手段來逃避安全軟件的檢測。 社會工程學與載荷分發: 並非所有載荷都需要直接利用技術漏洞。通過精心設計的釣魚郵件、欺騙性鏈接,攻擊者可以誘導用戶主動執行惡意代碼,從而繞過許多技術性防禦措施。 第四章:層層設防——網絡安全防護的縱深策略 麵對日益復雜的威脅,單一的安全措施已不足以提供充分的保護。唯有構建多層次、相互協作的安全防禦體係,纔能有效抵禦攻擊。本章將係統地介紹網絡安全防護的縱深策略。 邊界安全強化: 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禦係統(IDS/IPS)等邊界設備是抵禦外部威脅的第一道防綫。我們將探討它們的工作原理、配置最佳實踐,以及如何實現有效的流量監控。 端點安全管理: 終端設備是攻擊的最終落腳點。我們將關注防病毒軟件、端點檢測與響應(EDR)解決方案、以及主機防火牆等,如何保護終端不受惡意軟件侵害和非法訪問。 身份與訪問管理(IAM): 弱密碼、賬戶濫用是常見的安全隱患。我們將探討強密碼策略、多因素認證(MFA)、最小權限原則(Least Privilege)等,如何確保隻有閤法用戶纔能訪問所需資源。 數據加密與安全傳輸: 保護敏感數據是安全的核心。我們將介紹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加密技術(如TLS/SSL),以及靜態數據加密的重要性。 安全審計與日誌分析: 記錄和分析係統活動日誌,是發現異常行為、追蹤攻擊路徑、以及進行事後調查的關鍵。我們將探討日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從中提取有價值的安全信息。 第五章:守望者之道——安全運維與事件響應 即便擁有強大的防禦體係,安全事件的發生也難以完全避免。因此,建立高效的安全運維流程和事件響應機製,對於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至關重要。 漏洞管理與補丁更新: 及時發現和修復漏洞是預防攻擊的最直接手段。我們將討論漏洞掃描、風險評估、以及補丁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安全監控與告警: 實時監控網絡流量、係統日誌,並配置有效的告警機製,能夠幫助安全團隊及時發現潛在威脅。 事件響應流程: 當安全事件發生時,一個清晰、有序的事件響應流程至關重要。我們將詳細介紹從事件識彆、遏製、根除,到恢復和事後分析的各個環節。 威脅情報的應用: 瞭解當前活躍的威脅、攻擊者的常用手法,能夠幫助我們更主動地調整防禦策略,預測潛在風險。 持續改進與演練: 網絡安全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領域。定期的安全演練、滲透測試、以及對事件的復盤分析,是持續提升防禦能力的關鍵。 結語:數字時代的公民責任 本書並非一本技術手冊,而是一次對數字化世界攻防藝術的深入探索。它旨在揭示隱藏在技術背後的邏輯,闡明攻與防的相互依存,並最終提升讀者的安全意識與應對能力。在日益互聯的時代,網絡安全不再僅僅是技術專傢和企業IT部門的責任,更是每一個數字公民的必修課。理解這些攻防的原理,掌握必要的防禦知識,我們纔能在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數字疆域中,更加自信、更加安全地前行,共同構建一個更值得信賴的數字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叢書的整體編排邏輯,非常適閤那些希望構建係統化安全知識體係的工程師。它不像碎片化的博客文章,給你一堆零散的技巧,而是像一個精心規劃的課程大綱。從最初的“黑帽”視角理解攻擊者的手段,到“反黑客工具”的防禦視角進行應對,再到Linux服務器作為主要目標的環境化防護,最後上升到密碼學的高度去夯實理論基礎。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我發現自己不再需要來迴跳躍地查找資料來補全知識鏈條。尤其在涉及到特定工具的使用說明時,作者總是能恰到好處地指齣其局限性和適用場景,避免瞭“工具崇拜”。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次全麵的“安全技能體檢”,哪裏薄弱,哪裏需要加強,都有瞭明確的方嚮。

評分

說實話,我拿到這套書的時候,心裏是抱著一絲懷疑的,畢竟市麵上打著“大曝光”旗號的書,十有八九都是淺嘗輒止的貨色。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在網絡攻擊與漏洞利用那一塊的剖析,簡直是手術刀級彆的精細。作者似乎真的潛伏在攻擊者的思維模式裏,把每一個常用的攻擊嚮量、每一種繞過防禦機製的手法都掰開瞭揉碎瞭講清楚。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能做到”以及“如何防禦”。這種閉環的思考方式,纔是一個真正的安全從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我用瞭書裏介紹的一些調試技巧,去分析自己維護的一個老舊Web應用的代碼,結果真的發現瞭一個隱藏很深的邏輯缺陷。那種從書本知識到實戰驗證的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評分

對於我這種偏嚮理論研究的讀者來說,這套書裏的《深入淺齣密碼學》部分,簡直是久旱逢甘霖。許多其他書籍隻是把密碼學當作一個工具箱來介紹,告訴你哪個算法摘要用MD5,哪個加密用AES,但從來不深究其背後的數學原理和安全邊界。而這套書裏,作者非常耐心地鋪陳瞭公鑰基礎設施(PKI)的建立邏輯,以及橢圓麯綫加密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論是如何保證信息傳輸安全的。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解釋復雜數學概念時所使用的類比和圖示,雖然涉及到數論和代數結構,但讀起來完全沒有枯燥感。它讓我明白瞭,所謂的“加密”並非魔法,而是嚴謹的數學約束。這對於我後續進行安全協議設計和評估至關重要,不再是盲目地套用標準,而是真正理解瞭這些標準背後的“為什麼”。

評分

這套書簡直是我的“計算機安全啓濛聖經”!我以前對信息安全這塊總是感覺雲裏霧裏,各種概念混雜,但讀完這幾本後,那種清晰的脈絡感一下子就建立瞭。尤其是對滲透測試的那些思維方式,作者講解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結閤瞭大量實際場景的分析。我記得有一本專門講Linux服務器攻防的,裏麵對於權限管理的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對自己日常使用的係統有瞭全新的認識。以前總覺得裝上防火牆就萬事大吉瞭,現在纔明白,真正的安全是一層層剝開洋蔥的過程,每一步都需要深入理解底層機製。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順暢,語言風格時而幽默風趣,時而又嚴謹得像教科書,這種張弛有度的敘述方式,讓我在學習那些晦澀的技術細節時,絲毫沒有産生閱讀疲勞。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個從宏觀到微觀的知識框架,讓我這個新手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白未來應該從哪個方嚮深耕下去。

評分

我必須得說,這套書的價值遠超其定價,尤其對於初入行或者想要轉型到安全領域的IT人員來說,它就像一張詳盡的航海圖。它沒有迴避那些充滿爭議的“灰帽”技術,而是用一種客觀、中立的態度去解析這些技術的使用邊界和道德風險,這非常難得。這種對技術雙刃劍的深刻洞察,培養瞭讀者一種審慎的職業態度。我注意到,在講解工具和技術時,作者總是強調閤規性和授權的重要性,這纔是真正專業的錶現。閱讀過程中,我反復思考的不是如何去“破解”某個係統,而是如何用這些知識來“加固”我自己的防綫,以及如何設計齣更具彈性的防禦體係。這本書真正教會我的,是如何像一個安全專傢那樣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僅僅像一個技術操作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