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历来是古代文学重要一支,而相对于古代诗词研究而言,对古代小说的研究稍显薄弱。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三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以对话形式探讨古代小说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文体、风格、结构、情节等,生发出诸多新的思路和观点,富有启发意义,对古代文学研究有一定的前沿借鉴价值。古代小说历来是古代文学重要一支,而相对于古代诗词研究而言,对古代小说的研究稍显薄弱。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三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以对话形式探讨古代小说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文体、风格、结构、情节等,生发出诸多新的思路和观点,富有启发意义,对古代文学研究有一定的前沿借鉴价值。
##用夏志清极力赞扬《珠衫》来证明很多小说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红楼梦》,有点尬,书中通过这种“引经据典”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地方有很多。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给读者的感觉是很多话题论述得面面俱到,既博学又前沿,实质是充当各种和事佬,有点浮。
评分##两周看完。
评分##挺好读的…内容比较总论,但也比较有启发性
评分在中国文学史上(主要限于汉民族文学这一范围),一般认为,叙事性史诗并不发达,至少没有留下长篇史诗的文献资料(有人主张《诗经》的某些篇目是史诗,但颇有争议);到汉魏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则出现了《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乐府民歌、杜甫和白居易等人的叙事诗、《韩朋赋》《燕子赋》《晏子赋》《茶酒论》等敦煌的变文,宋元时期出现了诸宫调、元杂剧、散曲,明清出现了宝卷、道情、弹词、子弟书等各类文艺形式,则都可以被视为叙事诗或者接近叙事诗的文体。因此,中国的古典诗歌传统中并不缺乏叙事诗这一重要成分。
评分##真的很棒,毕业六年之后把我带回中文系老家
评分##语言、人物、情节、时空等看似寻常的角度也能有不同的发现。文体的细分,方言运用的度;边缘人物的文化、文本意义;借说书人之口宣讲,入话、篇尾诗等文本体制烘托,故事新编的叙事来表现主题的若干策略;时空关联的叙事,由点到立体的空间营造;古代小说的文体兼容性;故事时间,叙事时间,文本内在关联时间的划分,时长与节点等不同的时间层次;素材中的文本性本事、作者经历、当代史事所体现的文本改造,文本与世界的互动等都给人以启发。序言说得挺好,所谓前沿问题不一定是当下的热点和新锐研究,同样可以是对基本问题的反思与开掘。
评分##只看了需要的部分,但值得全书看
评分##只看了需要的部分,但值得全书看
评分##很棒。1.既可以作为入门指引,也可以收获新启发。2.三位作者的风格很不同。喜欢刘清晰的思路和表达。李的部分有很多金句,但是段落太长,常常一段一两页,让人看得喘不过气。本书体例不适合潘发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