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上下册)
定价:81.00元
作者:南怀瑾 讲述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1
ISBN:9787506040167
字数:521000
页码:全两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编辑
佛家经典,大师讲述。我的用心是爱护青年同学们,希望能续佛法慧命,续中国文化慧命。
《维摩诘经》是与整个佛法、佛教、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关系*大、影响*深、历史*久的一本经,它所代表的精神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本位而解脱成佛的法门,也指出了十方三世诸佛如何证道,如何得到解脱,如何证得菩提之路。
内容提要
《维 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因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而得名,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维摩诘是毗耶离城的一位大乘居士,是 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冤碍。的代表人物,该经的主要内容即是他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尼遣来问病的文殊菩萨、舍利弗等人阐扬大乘佛教的深奥义理。该经着重阐 扬了“心净则佛土净”、“在入世中出世”、“无在无不在”等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倡导了众多“不二法门”,为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 方法论依据。
《维摩诘经》包含的议题众多,如生病问题、生死问题、什么是菩提、什么是道场、什么是布施、涅槃的真正意义、天花不着于身的奥秘、女 身不需转成男身即能成佛的原因,等等,一向是学佛修证者*希望读懂也*应该读懂的一本书。南怀瑾先生以经证经,融会儒释道,旁征博引地对这些议题进行了深 入的探讨,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佛法的真谛,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花雨满天”的无限。
目录
《维摩诘经的花雨满天》上
出版说明
开场白
卷上
佛国品*一
方便品第二
弟子品第三
菩萨品第四
卷中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不思议品第六
《维摩诘经的花雨满天》下
观众生品第七
佛道品第八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卷下
香积佛品第十
菩萨行品第十一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法供养品第十三
嘱累品第十四
这套书的上下册,结构安排上非常考究,读起来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上册更多地奠定基础,梳理概念,让人对维摩诘居士的精神世界有一个初步的框架认知。 而下册则明显开始探讨更深入的修行和实践层面,尤其是对“神通”与“心通”的辨析,精彩绝伦。 作者用极大的耐心,拆解了世人对“异能”的迷思,将焦点重新拉回到内在的觉察和定力的培养上。 他强调,真正的神通,是心性圆明带来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追求的奇技淫巧。 这种务实而又不失高远的论述态度,让我非常信服。 语言上,虽然讲述的是几千年前的公案,但用词非常贴合现代读者的语境,没有那种陈旧的翻译腔,读起来十分顺畅,像是有人在你身边进行一对一的深度对话。 对想要真正理解东方智慧精髓的人来说,这套书是绕不开的经典参照。
评分这两册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超一般的“佛学入门读物”。 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活得通透”的人生指南。 南怀瑾先生的叙述风格,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在你耳边娓娓道来,没有丝毫说教的意味,只有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传递。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慈悲”的解读,他强调慈悲不是软弱或一味忍让,而是一种建立在“了知实相”基础上的,具有强大力量的行动。 这种对传统概念的重新诠释,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理解边界。 而且,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会贯通,处理得极为巧妙自然。 他能将道家的清静无为,与佛家的般若智慧,以及儒家的入世担当,和谐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读完后,你会发现,很多看似矛盾的人生课题,其实可以在更高的维度上得到统一的答案。 确实是功力深厚,非同凡响的一套书。
评分这部《维摩诘的花雨满天》的套装书,我得说,初捧在手里时,就被那厚实的装帧和沉静的字体所吸引。 南怀瑾先生的讲解,总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他不像有些学者那样,将佛经理论摆弄得高深莫测,而是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禅宗公案和般若思想,一点点剥开,让你看到内核的通透。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不二法门”的阐述,不同于教科书式的定义,他仿佛带着你在禅堂里绕了一圈,最终领悟到,所谓的对立与统一,不过是心念一转之间的幻象。 尤其是关于“维摩诘居士”这个角色,他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还原成一个充满智慧、洞察世情、却又乐在其中的“在家人”。 这种“身在红尘,心向菩提”的境界,对于我们这些常常被世俗琐事缠绕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 读完上半册,感觉心里的杂音少了很多,对很多原本纠结的问题,忽然间有了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 这两册书,不是用来快速“读完”的,而是需要慢慢“品味”的,每一章的韵味,都需要花时间去体会,去反思自己的日常言行。 绝对是值得案头常备,时时翻阅的珍品。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两册书的印刷质量和装帧设计也为整体增色不少。 纸张的质感很好,长时间阅读也不容易疲劳,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体现了内容的厚重感。 至于内容本身,我最欣赏南怀瑾先生对“文字相”的警惕。 他反复告诫读者,书本上的文字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切不可执着于文字本身而错失了月亮。 这种“以退为进”的教学方法,恰恰是引导读者走向真正体悟的关键。 很多段落,读完后需要反复琢磨,比如他谈到“法不离相,相不离法”时,那种辩证统一的思辨过程,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先生的阐发能力。 这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流行读物,而是需要陪伴你度过人生不同阶段,每次重读都会有新体会的精神食粮。 它教会你如何带着一份清醒和幽默感,去面对人生的复杂和无常。
评分读完这两册书的感受,如同经历了一场深层次的“心路洗礼”。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佛理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大家风范——既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又不失古朴的民间智慧。 他讲法华、讲楞严,甚至讲到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时,都能信手拈来,将复杂的哲学概念融化在故事和比喻之中。 比如,他谈到“空性”的时候,并没有用复杂的逻辑推导,而是举了一个极其形象的例子:就像我们看电影,画面在变,声音在变,但背后的幕布始终如一,那个幕布就是“空”。 这种讲解方式,让那些原本被视为玄奥的佛学名词,瞬间变得鲜活可感。 他的语言节奏非常有感染力,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的畅快感,但在这畅快之中,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坦白说,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在房间里踱步思考,因为很多观点需要时间来消化和内化。 这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它要求读者投入心神,但回报却是心性上的巨大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