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困长春》
大历史全局观写战争,全新历史观视角,给人启迪;
上百位重要历史人物,命运沉浮与辉煌,令人唏嘘。
一部纵论战略与战术艺术的绝唱之作,
为当代文学增添了一束灿烂光芒。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何建明
书 名 | 围困长春 |
作 者 | 李发锁 |
开 本 | 16 |
字 数 | 541千字 |
定 价 | 76元 |
书 号 | ISBN 9787511552921 |
CIP分类 | I25 |
出版时间 | 2017-12 |
内容简介
“八一五”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共中央迅速命令林彪、罗荣桓率10万部队进军东北。与此同时,蒋介石调集美械装备主力部队,在杜聿明指挥下追踪跟进。1948年,面对防御工事“坚冠全国”的东北中心腹地长春及城内10万国民党守军,毛泽东批准林彪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方针,实施军事围困、经济封锁、政治瓦解三管齐下,在“食口”包袱争夺上,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攻守双方和老百姓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0月,随着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YI兵团司令郑洞国投诚,围困长春告捷。一城既克,不足一月,便解放了全东北。
本书作者秉笔直书,正本清源,多视角、全方位展现了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李发锁,笔名凡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长春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动迁》《官司》等6部,长篇报告文学2部,中短篇小说多篇。作品数次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获得多种文学奖项。
名家推荐:
从读者的角度和文学的角度看,我以为《围困长春》它不仅好看,令人不舍掩卷,像看一部经典大片,关键是这部书尊重了史实,校正了许多以前在“围困长春”和解放东北这段历史上许多颠来倒去的不同“说法”,这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何建明
本书具有大历史观,不是单纯论军事,而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精神诸方面综合剖析战争。直言不讳,既写胜利与成功,又写失败与挫折,多视角、全方位还原历史真相。
——党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 肖甡
本书集档案、文献、回忆、著述等综合研究成果之大成,是一部同时兼有史实、思想、理论及文学价值的力作。
——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 戴旭
编辑推荐:
宏大历史中的战争风云,全局胸襟下的时代沧桑。
秉笔直书,正本清源;全新感触。
还原上百位重要人物的人生底色,纵论战略与战术艺术的纪实绝唱。
这本《围困长春》,拿到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印刷清晰,装帧也显得很用心。我平时对历史题材的书籍就比较偏爱,尤其是一些鲜为人知但又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总能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张力,让我好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围困一座城市究竟意味着什么,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人物命运和历史波澜。李发锁这个名字,作为作者,让我联想到他可能是一位在史料挖掘和考证上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期待他能通过严谨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那段尘封的记忆。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出版,也让我对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有了初步的认同。总而言之,从这本书的外在呈现到作者的声誉,都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实故事,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去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当下中国的重大历史节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新窗口,充满了期待。
评分读完一本好书,总会让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而《围困长春》无疑就是这样一本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一场战役,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牺牲、关于信念的史诗。我被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无论是那些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的老一辈革命家,还是在残酷战争中默默承受苦难的普通民众,他们的故事都仿佛发生在昨天,让我感同身受。作者在叙事上非常老道,张弛有度,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描绘,又不乏细腻的人物情感刻画。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那些荡气回肠的场面所震撼,也为那些平凡人物的坚韧与伟大所感动。这本书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枯燥的理论,而是用最朴实、最真挚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存、关于选择、关于传承的故事。它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围困”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包围,更是一次心灵的考验,一次意志的较量。
评分在众多的历史读物中,《围困长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脱颖而出。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事件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事件背后复杂的人性光辉与阴影。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细节时的严谨与耐心,那些详实的史料、翔实的访谈,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历史画卷。书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他们不再是冰冷的历史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个体,他们的挣扎、他们的选择,都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例如,书中对一些关键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入微,让人得以窥见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内心世界,这对于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的残酷性,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对普通民众造成的深重苦难,这种真实的力量,比任何夸张的渲染都更能打动人心。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并非由少数伟人书写,而是由无数个体的命运交织而成,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都值得被铭记。
评分《围困长春》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次深刻的灵魂洗礼。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在那样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人们是如何坚持下去的?是什么让他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书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黑暗中的闪耀,也让我体会到了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作者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非常出色,时而紧张激烈,时而舒缓深情,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那段峥嵘岁月。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微观场景的描写,比如一个家庭的日常,一个士兵的思念,这些细微之处,却承载着最真挚的情感,最动人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是关于情感的故事,是关于那些在时代洪流中不屈不挠的灵魂。它让我对“信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是主义,更是支撑着人们活下去,去战斗,去奉献的精神源泉。
评分初次翻阅《围困长春》,就被其内容所吸引,仿佛被带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这本书并非是那种枯燥的史书,而是充满了故事性,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和精彩的情节设计,将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能够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体命运巧妙地结合,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起伏。我被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谋略、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最终的胜利所深深打动。这本书不仅讲述了军事上的围困,更描绘了心理上的较量,以及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非凡勇气与智慧。它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这本书对于我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让我认识到,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个关键节点和无数普通人的奋斗所共同谱写,而《围困长春》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深入品读和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