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莱维的最后一部作品,如手术刀般切开了那些渐被遗忘却极其致命的人类道德病痛
◆最具思辨性、对大屠杀提出的道德问题讨论最深入的著作
···
【内容简介】
1984年《被淹没与被拯救的》第一次出版时,距离大屠杀已有四十余年,物证被销毁,记忆已模糊,有人刻意回避,也有人拒绝承认,而莱维写作本书的目的即是记忆和见证这段历史,让人类避免重蹈覆辙。
在本书中,莱维极其冷静地分析了集中营和集中营之后的一些关键问题:人类记忆所具有的欺骗性、纳粹摧毁囚犯意志的诸种手段、集中营中的特殊语言,以及暴力的本质。同时,他怀着幸存者的羞耻感和罪恶感,对善与恶、正与邪、加害与受害的绝然区分始终抱持怀疑,对道德的灰色地带与人性的缺陷进行反思,努力呈现了那个极端环境下错综复杂的真相与事实。
···
【名人及媒体推荐】
以二十世纪文学巨擘的精神毅力和镇静头脑,这个瘦弱的、恭顺的、谦卑的化学家系统地回忆了德国的人间炼狱,他稳步细致地推进,之后用明晰、朴素的散文语言让那段经历为世人所了解。
——菲利普•罗斯
·
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塔罗•卡尔维诺
·
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索尔•贝娄
·
莱维的证词超出一般体验。他的叙事是复杂、敏感、沉静的。它通常比其他人的回忆录“更冷静”——这就是为什么当它突然带着抑制愤怒的能量而迸发热情与闪光时,比所有的回忆录都有力的原因。
——托尼·朱特
·
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
——《洛杉矶时报》
·
普里莫•莱维不仅仅是一个大屠杀幸存者或者一个“了不起的大屠杀作家”。他是一个坚持公义的人。一些人杀戮无辜,却仍要说这罪恶存在于所有地方和所有文化,莱维在用他锋利的言语与之对抗。
——《纪事报》
·
普利莫•莱维将语言交还于我们,正如他在暴虐的角落与缝隙之间努力寻找真正的自由一样。他的幸存让我们得以在屋顶上高喊:“永不重来!”
——《社会主义评论》
##侵犯、剥夺以及压迫,一切的羞辱与无用的暴力只为将人变成畜牲再集体性的谋杀。奥斯维辛以及纳粹以其惊人的高效与现代性彻底地将人与人性割裂,并予两者毁灭。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最突如其来的黑暗,它证明了人类究竟能如何缺乏思考、混沌的进行每一场骇人听闻的屠杀而无动于衷。并时刻警醒当代的人,我们绝不该再让这样的罪恶重现。
评分##春节假期读物。此书越读越有种“我虽不在集中营生活,但我所处的社会生活就是一个无墙的集中营”的想法,以至于读着读着就想走神,想溜号,想要逃避那种难受的感觉。
评分##莱维是深刻的,然而我现在想的是,人究竟有多少能力去承担他自己的愧疚和羞耻?其实没有多少能力。莱维从集中营里走出来以后,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意图将道德伦理复杂化,暧昧化,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集中营的洞见。但他做了那么多,却唯独做不到一点,就是承认这些羞愧和耻辱其实是极其自然且普遍的。一个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会饶恕自己,从这个尺度上讲,拿道德作为尺度去评判他人和评判自己一样没有必要,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明白吗?在这里,道德这把尺不够用。用道德对付集中营是不够的。只有承认了罪的普遍必然性,个体才能真正做到在宽释自己的同时,趋向于脱离它,但请注意,只是趋向。道德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一种骄傲,虽然它深刻,但人运用它往往是觉得自己有能力把握它。只有对这种能力进行彻底的自我否认,并明白罪的必然性,人的处境才有可能改变
评分##侵犯、剥夺以及压迫,一切的羞辱与无用的暴力只为将人变成畜牲再集体性的谋杀。奥斯维辛以及纳粹以其惊人的高效与现代性彻底地将人与人性割裂,并予两者毁灭。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最突如其来的黑暗,它证明了人类究竟能如何缺乏思考、混沌的进行每一场骇人听闻的屠杀而无动于衷。并时刻警醒当代的人,我们绝不该再让这样的罪恶重现。
评分##春节假期读物。此书越读越有种“我虽不在集中营生活,但我所处的社会生活就是一个无墙的集中营”的想法,以至于读着读着就想走神,想溜号,想要逃避那种难受的感觉。
评分##翻译是个大问题…
评分##用如此冷静的文笔讲述着这段痛入骨髓的历史
评分##这毫无疑问是一本可以一直翻一直获得收获的书。
评分##可以打十星!关于集中营,关于加害者与受害者,关于对纳粹罪行的记忆和反思,莱维的克制让其观点更加深刻和更具说服力,分析实在太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