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70年

机器7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曦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开篇章 重建 //001
文明重建和效率对决 //002
是什么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计算机带来的挑战 //006
漫长的白手起家与短暂的权利让渡 //009
数字殖民 //010
从技术加速到加速的技术 //013
工业4.0后机器与劳动力的博弈 //016
遥远的成熟期 //018
第一章 质疑 //025
机器的生命体征 //026
失速的“摩尔定律” //028
夜不闭户 //032
沉默的大多数 //035
年轻人的崛起 //036
社交网络对传播的全面改变 //038
第二章 势态 //041
停不下来的革命 //042
从效率工具到弥漫的空气 //043
我们已被数字化 //047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049
互联网是个有机智慧体 //051
网络世界充斥着数学的逻辑 //054
最了不起的生意 //056
网络世界中的“基础设施” //061
从虚拟到模仿真实 //064
第三章 进退 //067
保留精神,摆脱肉体 //068
“盲目”之下的技术迷信 //070
互联网确认了基于统计原则的社会形成 //074
世界站在了规则的肩膀上 //076
从PC到移动的数字鸿沟 //080
大脑和机器的对接 //083
第四章 接入 //087
快速发展的注意力经济 //088
从独享到分享 //091
从分享到免费 //096
从信息驱动到沟通驱动 //100
商业引擎 //103
信息的社交化 //105
第五章 预知 //109
互联网加速了权力崇拜 //110
小小世界,没有烦恼 //112
决策和影响集体的建议 //115
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我们重新审视“合作”的意义 //120
体系中的原体如何追逐互动 //124
网络时代“听话”意味着什么 //128
网络世界1+1<2的原理 //132
一个线上的前现代社会 //135
第六章 数据 //139
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闸门 //140
大数据改变我们的研究方式 //142
数据是世界语言 //145
大数据对商业的改造 //147
数据到底应该“值多少钱” //151
最不可替代的人和最稀缺的资源 //154
第七章 治理 //157
争论中的互联网治理 //158
互联网是否有罪 //159
从蛮荒到制度化 //161
IP:互联网协议和知识产权 //163
直到此刻我们才会注意安全 //166
不该看的不看 //168
关键互联网资源(CIR)的国际争端 //170
捍卫公共利益 //172
“ISIS成员行动安全手册”与网络治理边界的探讨 //174
第八章 争夺 //179
人类改造计划的路线之争 //180
技术和想象如何能塑造美好的虚拟世界 //182
关于虚拟技术(VR/AR)应用的诸多误解 //186
从“Google Cardboard VR 设计则例”解读出的不确定 //189
对虚拟体验的所有想象 //190
人类的小伙伴—人工智能(AI) //194
人工智能(AI)的理想 //196
人工智能(AI)的机会 //200
围绕AlphaGo我们还能想到些什么 //20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试图梳理我们的生活被一种社会实践力量改变的过程,这力量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尤其在ZUI近10年,技术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工具和平台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演进,这些演进反映到社会和实际生活中被放大、不被理解、或被误解,并被错用、滥用。我专门著书探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是因为这太重要了,足以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翻江倒海,换了人间”。

用户评价

评分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学

评分

##有好些震耳发聩的点,震醒梦中人。值得一看。但是关于大数据那一章,完完全全照搬《大数据时代》,连很多例子都一样,让我怀疑其他章节是否也是关于其他作者观点的总结。全篇有些地方重复冗余,只能给三星了。

评分

##对技术进行回顾梳理,对未来的技术简单说明,叙述略显杂乱。

评分

作者似乎懂得不少,但炫技味太重;叙事能力不强,条理显得杂乱。感觉写了很多东西,却让人收获寥寥。

评分

##有点内容,虽然每章都有点浅尝辄止。 喜欢《年轻人的崛起》,从《乡土中国》老年人的经验智慧,到这种经验受到两次巨大冲击(一是建国初期的红色运动,二是现在的计算机革命) 社会扁平化以后,家庭关系也变得扁平化了,老年人变成了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经验不再能解决年轻一代的困惑,反而成为了负担。 想起之前检索过的老年人被诈骗案例orz,如何保护这部分人的权益,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评分

##来回出差的路上把这本记不得谁推荐的书看完了,陷入了一个经典的读书迷思,感觉书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这是人文背景作者写科技史的大问题,就是如何控制按捺自己的点评欲,一旦个人注解太多,就容易产生负向解释。 第二个感受是,AI发展太快了,17年的成书,现在就已经让人觉得例子过去了好远。 结果是,我在飞机上看了三小时量子力学……

评分

##感觉作者不懂技术,东拼西凑了很多东西。

评分

##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互联网应用现状,也向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思考。作为一个每天使用互联网,但对背后的运作流程并不清楚的人来说,还从这本书里学到点互联网知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阻挡,但从整体上看,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捷的人仍是少数,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从现有的体会看,大多数人只是“被数据化”了,被数据化之后尚未得到,我们也离真正的大数据和智能时代还有不小的距离。

评分

##装逼的烂书,想采用大叙事结构,可惜没有让我爽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