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 书名: | 家庭刮痧轻松学(含光盘+挂图) |
| 作者: | 毛德刚 | 开本: | |
| YJ: | 35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 =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08 |
| 书号: | 9787518000029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毛德刚,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WY,山东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WY会副主任WY,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 精彩导读 D一章
刮出健康正能量
——从零开始学刮痧
刮痧,中医治疗**法
大多数人都适合的刮痧
中医治疗主要有六大技法,分别是砭、针、灸、药、按跷和导引。刮痧古称“砭法”,是六大技法之1,为**法。刮痧集穴位刺激、局部按摩、药物外治于一体,适应证广泛,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且较少毒副作用,FC适合大众保健。
刮痧刺激人体体表络脉,改善气血流通状态,具有以下功效:
1.活血化瘀,通畅气血,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运行。
2.促进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的循环。
3.舒筋通络,消除疼痛,解除肌肉紧张。
4.改善脏腑功能,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刮痧有什么功效
问:什么是“痧”?
答:“痧”是经络气血中的“淤秽”,俗称痧毒,是形成诸多疾病和加速人体衰老的毒素,它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故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问:出“痧”会损害皮肤吗?红红的皮肤何时能恢复正常?
答: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J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J出得少,颜色也较浅。一般情况下,“痧”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刮痧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问:刮痧真的是越痛越黑才有效吗?
答: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也不是非要刮得又黑又紫才好。正常情况下,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J可以停止。不健康的部位刮起来会感到不平滑,痛也只是一般的痛,而不是死去活来的疼痛。
问:刮痧难学吗?
答:刮痧并不难学,刮痧对皮肤的刺激主要是以线与面的形式进行的。虽然也包括对穴位点的刺激,但是刮痧对穴位点的刺激往往不要求像针灸治那样准确,WQ可以在学习后自己操作。
6大提高效果的黄金刮痧技巧
技巧一:做好卫生准备
刮痧施术者在刮痧之前要将双手洗净,注意刮痧用具的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技巧二:心中有数,了解需刮拭的大概范围
刮痧前,可以先阅读书中的相关内容,了解大致的刮痧范围,确定后,再进行刮痧。注意刮痧一般采用线与面的方式进行。
技巧三:以*合适的体位进行刮痧
仰卧位:适用于前头部、头1;CY =CY部、面部、胸腹部、四肢前侧的刮痧。
俯卧位:适用于头部、颈、肩、背、腰、四肢后侧的刮痧。
注意:俯卧位时腹部下垫一软枕,以托起腹部,避免腰部下陷。
侧卧位:适用于侧头部,面颊一侧,颈项和侧胸、侧腹以及上下肢该侧的刮痧。
仰靠坐位:背靠椅背坐位。适用于前头、颜面、颈前和上胸部的刮痧。
俯伏坐位:面向椅背骑坐,双臂放在椅背上。适用于头1;CY =CY、后头、项背部的刮痧。
技巧四:控制好刮痧力度与速度
在刮拭操作时始终保持一定的按压力,速度、用力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忽轻忽重。要不时地询问患者的感受,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
技巧五:灵活掌握刮痧角度
刮痧板与刮拭方向的角度应小于45°。在疼痛敏感的部位,**小于15°。
技巧六:了解刮痧时限与疗程
刮痧应根据不同疾病的性质及患者体质状况等灵活控制时间。一般说来,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总体治疗时间以20~25分钟为宜,以使人能耐受或出痧为度。
初次治疗时间不宜过长,手法也不宜太重。**次刮痧治疗完毕,出痧部位应待痧消退后,方可进行D二次治疗。通常连续刮痧治疗7~10次为一疗程。
祛 除 常 见 小 病 小 痛
感冒 ——调补元阳,驱除风邪
刮痧治疗本病效果很好
感冒是指感受风邪而致的常见外感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冬较为多见。如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似,称为流感。
症状自诊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具体如下:
◎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咽痛,咳嗽。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相对增多。
原因
感冒的发生是感受风邪所致。秋冬多感风寒,春夏多感风热,长夏多夹暑湿。感冒风邪自口鼻而入肺,故呈现一系列的肺部不适症状。
刮痧调补步骤
全程线路指导
颈部—背部—上肢
以面刮法刮拭头颈部及颈椎两侧。
以单角刮法刮拭颈部从风府穴至大椎穴,再刮拭双侧风池穴至风门穴,约20次。
风府穴:在颈项部,D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大椎穴:在颈项部,D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池穴:在颈项部,D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各一穴。
风门穴:在背部,D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
以双角刮法刮拭背部胸椎两侧,约20次。
以单角刮法刮拭背部双侧,从肺俞穴至至阳穴,约20次。
以单角刮法刮拭上肢双侧,从尺泽穴至少商穴,约20次。
肺俞穴:在背部,D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
至阳穴:在背部,后正中线上,D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
尺泽穴:在肘部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凹陷中,左右各一穴。
少商穴:在手拇指,拇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左右各一穴。
疗程
**次刮痧治疗完毕,待痧消退后,可进行D二次治疗。通常连续刮痧治疗7次为一疗程。
医师提示
◎患感冒后不宜洗澡,应多喝水、多休息,睡眠充足。
◎刮痧后,喝一点热粥或一大杯温开水,卧床休息,稍稍发汗,见效更快。
辨证分型
暑湿袭表型:常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体虚感冒型:平时体虚,反复感冒。气虚则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阳虚则自汗或无汗,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无力;血虚则面色不华,头晕心悸,舌淡苔白,脉细无力;阴虚则干咳少痰,手足心热,咽干舌红,脉细数。
随症加减
暑湿袭表型
以单角刮法刮拭腹部中脘穴,约20次。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方4寸。
以单角刮法刮拭背部从脾俞穴至胃俞穴,约20次。
脾俞穴:在背部,D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
胃俞穴:在背部,D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
以单角刮法刮拭下肢从足三里穴至丰隆穴,约20次。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约一横指处,左右各一穴。
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处,左右各一穴。
体虚感冒型
以单角刮法刮拭腹部从气海穴至关元穴,约20次。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1.5寸。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3寸。
以单角刮法刮拭背部从膏肓俞穴经脾俞穴至肾俞穴,约20次。
膏肓俞穴:在背部,DD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左右各一穴。
肾俞穴:在腰部,D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
脾俞穴:在背部,D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
以单角刮法刮拭下肢从足三里穴至三阴交穴,约20次。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约一横指处,左右各一穴。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左右各一穴。 目录 D一章 刮出健康正能量
——从零开始学刮痧
刮痧,中医治疗**法
8 大多数人都适合的刮痧
8 刮痧有什么功效
8 看“痧”知健康问与答
9 如何解决刮痧时的突发状况
9 刮痧工具准备123
10 6大提高效果的黄金刮痧技巧
11 不可不知的刮痧补泻手法
12 刮痧之后,休息一下
一学J会的刮痧经穴知识
12 宁失其穴,勿失其经
12 刮痧路线图解
13 简单精准的取穴法
D二章 刮痧治疗常见病
——自诊、调补一刮搞定
祛除常见小病小痛
16 感冒——调补元阳,驱除风邪
22 头痛——补中益气,疏经通络
28 咽喉肿痛——疏风清肺,清利咽喉
33 咳嗽——解表宣肺,化痰止咳
37 落枕——舒筋散寒,通络止痛
39 肩周炎——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44 腰痛——补肾壮腰,活血止痛
48 胃痛——疏肝和胃,降气止痛
52 腹泻——固肠止泻,调节脏腑
56 便秘——生津润燥,润肠通便
60 耳鸣——疏肝利胆,补肾聪耳
66 眩晕——平肝潜阳,缓解症状
70 颈椎病——通经活络,散风止痛
74 失眠——益气定惊,宁心安神
78 空调病——强身健体,增强体质
让中老年人更健康
80 围绝经期(更年期)综合征——滋养肝肾,补益心脾
87 前列腺炎——补益脾肾,固摄精室
让女性更舒适
91 痛经——理气行经,调血止痛
97 月经不调——疏肝理气,补肾调经
D三章 10分钟刮痧保健
——由外及内,全面提升身体状态
刮去身体小烦恼
106 疲劳乏力、发懒——调节脏腑,补身益气
111 眼睛干涩、视疲劳——滋补肝肾,养眼明目
114 脑袋发木、易健忘——增强记忆力,开窍聪脑
118 心慌气短、易劳累——调理气血,缓解疲劳
121 食欲不振、消化不好——健脾和胃,增进食欲
124 焦虑烦躁、易上火——平复情绪,泻火解忧
128 手足冰凉、体寒——提升阳气,畅通气血
TX刮痧美容术
131 减肥瘦身——“燃烧”脂肪,美化身材
136 去粉刺——祛风清热,健脾祛痘
141 治色斑——补肾健脾,活化细胞
145 改善黑眼圈——畅通血脉,补肝益气
四季应时养生刮痧
149 春季——调理情志,应肝养生
152 夏季——充足气血,应心养长
155 秋季——解郁散结,应肺养收
158 冬季——补肾壮阳,应肾养藏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筋骨舒缓,气血通畅:刮痧养生之道 当身体的疲惫与日俱增,当筋骨的僵硬成为日常的困扰,你是否渴望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来舒缓身心,重焕活力?《筋骨舒缓,气血通畅:刮痧养生之道》将为你开启一扇通往健康的大门,带你领略古老而神奇的刮痧疗法,让你在家就能轻松掌握,享受由内而外的舒畅与活力。 传统瑰宝,现代实践:刮痧的古老智慧与科学阐释 刮痧,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起源于上古时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早已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疗法。其核心在于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在人体特定体表部位施以刮动,从而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邪排毒,达到调和气血、增强脏腑功能、缓解疼痛、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刮痧的手法与穴位,而是深入浅出地为你解析刮痧的科学原理。我们将从经络学说、气血运行、阴阳平衡等中医基本理论出发,阐释刮痧如何通过刺激体表穴位和经络,诱导身体产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反应。例如,刮痧如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刮痧如何调整神经传导,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刮痧如何激发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我们还将引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从生理生化层面解释刮痧的疗效,让你在实践中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更加自信地运用刮痧来调理身体。 精准定位,高效调理:常见病症的刮痧解决方案 你是否正饱受颈椎不适、腰背酸痛的折磨?是否被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问题困扰?《筋骨舒缓,气血通畅:刮痧养生之道》将为你提供一套系统而实用的常见病症刮痧解决方案。 本书将针对不同类型的身体不适,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刮痧方案。我们会详细介绍针对颈椎病的刮痧手法,包括如何缓解肩颈肌肉僵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颈椎压力;针对腰背疼痛,我们将教授如何疏通腰背部经络,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腰肌力量;针对头痛,本书将指导你如何通过刮拭头部、颈部和特定穴位来舒缓神经,缓解疼痛;针对失眠,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刮痧来调节心神,安神助眠;针对消化不良,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刮拭腹部和相关穴位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每一个方案都将附带清晰的图文演示,让你能够准确地找到需要刮拭的部位,掌握正确的刮痧方向、力度和频率。我们还会强调个体差异,提示你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确保刮痧的安全与有效。 循序渐进,安全上手:刮痧入门者的贴心指南 对于初次接触刮痧的朋友,我们深知你们可能会有一些顾虑:如何选择合适的刮痧器具?刮痧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哪些情况不适合刮痧?《筋骨舒缓,气血通畅:刮痧养生之道》将为你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本书将从基础的刮痧知识讲起,帮助你全面了解刮痧的基本概念、原理、功效和禁忌。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材质、形状的刮痧器具的特点和适用性,指导你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刮痧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为你提供详尽的刮痧前、刮痧中、刮痧后的注意事项。这包括如何清洁消毒刮痧器具,如何选择合适的刮痧介质(如刮痧油、刮痧液),如何控制刮痧的力度和速度,如何应对刮痧后的“出痧”现象,以及刮痧后需要注意的饮食和休息。 我们将特别强调刮痧的安全性,详细列出不适合刮痧的人群和情况,例如患有严重疾病、皮肤损伤、出血倾向、孕妇以及特定生理期等。我们会告诉你,刮痧是一种辅助疗法,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诊断和治疗。通过本书的学习,即使是没有任何刮痧经验的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安全地将刮痧融入日常生活。 全身调理,养生保健:刮痧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刮痧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强大的养生保健方式。《筋骨舒缓,气血通畅:刮痧养生之道》将带领你探索刮痧在日常保健方面的无限可能。 本书将从全身经络的梳理讲起,教你如何通过全身性的刮痧来畅通气血,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对头面部、颈部、肩部、背部、腹部、四肢等身体主要区域进行刮痧,讲解不同区域的刮痧重点和功效。例如,面部刮痧如何提升肤色,淡化细纹;头部刮痧如何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背部刮痧如何舒缓脊柱压力,改善体态;腹部刮痧如何促进消化,调理肠道。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刮痧在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中的作用。例如,如何通过刮痧来缓解工作压力导致的疲惫感、情绪低落;如何通过刮痧来改善久坐不动引起的身体僵硬、血液循环不畅;如何通过刮痧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季节性疾病。本书将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用建议,帮助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刮痧养生计划,让刮痧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助手。 实用技巧,细节精进:让你的刮痧效果事半功倍 要让刮痧达到最佳效果,掌握一些实用的小技巧至关重要。《筋骨舒缓,气血通畅:刮痧养生之道》将为你分享诸多细节上的精进方法,让你的刮痧体验和效果都得到显著提升。 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根据“出痧”的颜色、形态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根据“出痧”情况调整后续的刮痧方案。我们会分享一些辅助刮痧的技巧,例如结合温敷、艾灸等方法,增强刮痧的疗效。本书还将指导你如何根据不同的节气、气候,调整刮痧的频率和重点,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 我们还将探讨一些特殊的刮痧部位和手法,例如在特定穴位进行点按刮痧,或者在身体的某些反射区进行刮痧,以达到更集中的调理效果。通过这些实用技巧的学习,你将能够更精准、更有效地运用刮痧,最大化地发挥刮痧的益处,真正实现筋骨舒缓,气血通畅,身体健康。 《筋骨舒缓,气血通畅:刮痧养生之道》,将是你踏上健康之路的得力助手,是你拥抱自然疗法的智慧之选。拿起本书,跟随我们一起,用这古老而神奇的技艺,呵护你的筋骨,畅通你的气血,让健康与活力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