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学(第6版)思考题分析与拓展

普通物理学(第6版)思考题分析与拓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盘新,汤毓骏,钟季康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普通物理学
  • 大学教材
  • 习题解析
  • 思考题
  • 拓展题
  • 第6版
  • 理工科
  • 学习辅导
  • 教材辅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高淳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42584
商品编码:26923654026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8-11-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为配合程守洙、江之永主编的《普通物理学》(D六版)而编写的配套辅导书。本书按各章顺序对全部思考题在普通物理的范围内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分析,除了主教材的思考题外还挑选了若干师生有兴趣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了拓展讨论。本书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培养自学的能力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也有助于一线教师通过“讨论式教学”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本书适合于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特别是使用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D六版)的师生作为参考书。

目录
D—章力和运动 1—1质点运动的描述 1—2圆周运动和—般曲线运动 1—3相对运动常见力和基本力 1—4牛顿运动定律 D二章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2—1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2—2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2—3功动能动能定理 2—4保守力成对力的功势能 2—5质点系的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2—7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D三章 刚体和流体的运动 3—1刚体模型及其运动D—章力和运动
1—1质点运动的描述
1—2圆周运动和—般曲线运动
1—3相对运动常见力和基本力
1—4牛顿运动定律
D二章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2—1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2—2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2—3功动能动能定理
2—4保守力成对力的功势能
2—5质点系的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2—7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D三章 刚体和流体的运动
3—1刚体模型及其运动
3—2力矩转动惯量定轴转动定律
3—3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3—4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D四章 相对论基础
4—1狭义相对论基本定理洛伦兹变换
4—3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4—4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D五章气体动理论
5—1热运动的描述理想气体模型和状态方程
5—4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5—5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5—7分子碰撞和平均自由程
5—8气体的输运现象
D六章 热力学基础
6—1热力学D零定律和D—定律
6—2热力学D—定律对于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的应用
6—3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6—4热力学D二定律
6—5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卡诺定理
6—6熵玻耳兹曼关系
6—7熵增原理热力学D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D七章静止电荷的电场
7—1物质的电结构库仑定律
7—2静电场电场强度
7—3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7—4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
7—5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7—6静电场中的导体
7—7电容器的电容
7—8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7—9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电位移
7—10静电场的能量
D八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
8—1恒定电流
8—2磁感应强度
8—3毕奥—萨伐尔定律
8—4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8—5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8—6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8—7磁场中的磁介质
8—8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律磁场强度
8—9铁磁质
D九章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
9—1电磁感应定律
9—2动生电动势
9—3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场
9—4自感应和互感应
9—5磁场的能量
9—6位移电流电磁场理论
D十章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10—1谐振动
10—2阻尼振动
10—3受迫振动共振
10—5—维谐振动的合成
10—6二维谐振动的合成
D十—章 机械波和电磁波
11—1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11—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11—4波的能量波的强度
11—5声波超声波次声波
11—8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驻波
D十二章光学
12—1几何光学简介
12—2光源单色光相干光
12—3双缝干涉
12—4光程与光程差
12—5薄膜干涉
12—6迈克耳孙干涉仪
12—7光的衍射现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2—8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12—9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12—10光栅衍射
12—11 x射线的衍射
12—13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
12—14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12—15光的双折射
12—16偏振光的干涉人为双折射
D十三章 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
13—1热辐射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13—2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13—3康普顿效应
13—4氢原子光谱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3—5德布罗意波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3—6不确定关系
13—7波函数及其统计诠释薛定谔方程
13—8—维定态薛定谔方程的应用
13—10电子的自旋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D十四章 激光和固体的量子理论
14—1激光
14—2固体的能带结构
14—3半导体
14—4超导体
14—5团簇和纳米材料
D十五章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
15—1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5—2原子核的结合能裂变和聚变
15—4粒子物理简介
拓展思考题
—、有没有加加速度
二、雨中快跑能少淋雨吗
三、在引力作用下。人造卫星和行星作什么运动?为何卫星可以回收而行星不会掉到太阳上
四、地球卫星受阻后,动能会减小吗
五、荡秋千时怎样能越荡越高
六、小球紧贴大球自由落地后,小球能弹跳多高
七、乒乓球向前运动后,怎么会后退呢
八、列车会被雷电击中吗
……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7—1—4带电棒吸引干燥软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往往又剧烈地跳离此棒。试解释此现象。   答:假定带电棒带有正电荷,处于该正电荷电场中的干燥软木屑被J化,木屑靠近带电棒一端被J化出负电荷,木屑背着带电棒的一端被J化出正电荷,它们分别受到带电棒正电荷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但因木屑上负电荷更靠近带电棒,受到的吸引力大于木屑上正电荷的排斥力,所以木屑总是被吸引移向带电棒,一旦木屑接触到带电棒后,木屑上负电荷被带电棒上的正电荷中和,吸引力同时消失,而木屑上正电荷仍旧存在,它受到带电棒上的正电荷排斥,便又立即跳离带电棒,若带电棒带有负电荷,除了木屑两端J化电荷的J性相反以外,整个过程都与上述情况相同,木屑总是先被吸引,接触到棒以后,又剧烈地跳离带电棒。   7-2静电场 电场强度   7—2—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方向J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2)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E一定很大;(3)在以点电荷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电场强度E处处相等。   答:(1)不一定,取决于该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如果该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它的引入几乎不会改变原场源电荷所激发的电场分布,而且所带电荷是正电荷的话,那么该点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方向J是其所在点的电场方向,但是,如果该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大,它的引入破坏了原场源电荷所激发的电场分布,那么该点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J不能反映原来电场的性质,其方向D然J不能代表其所在点的电场方向,尤其是所带电荷是负电荷的话,电场力方向J更不能说是所在点的电场方向。   (2)不一定,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电场力不仅取决于该电荷所在处的电场强度,而且还与该电荷的电量有关,即F=qE。另一方面,用电场力来确定某点的电场强度,受力的电荷是带电量不太大的点电荷,如果该电荷可以D作是点电荷处理(即该电荷在电场中的线度足够小),那么该点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越大,说明点电荷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也越强;但是,如果该电荷在电场中的线度比较大,不能D作点电荷处理,那么它所受到的电场力J无法说明是哪一点的电场强度。   (3)不准确,因为电场强度是一矢量,J其大小来说,在真空中一点电荷所激发的电场具有球对称,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同一球面上的点都有相等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同一球面上不同的点其径向不同,所以J电场强度方向来说不同点有不同的方向(电场强度方向沿半径方向)。   ……
《科学之旅:探索宇宙的奥秘与物质的规律》 序言 自古以来,人类便对周遭的世界充满好奇,仰望星空,探寻脚下的土地,试图理解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从对天地日月的朴素观察,到对原子微观世界的精妙洞察,科学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求知史诗,更是一次次挑战认知边界的伟大冒险。本书,《科学之旅》,便是希望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时空、探索物质与能量、理解宇宙运行原理的知识旅程。我们并非要简单罗列物理学的知识点,而是致力于引导读者理解科学思维的形成,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并认识物理学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塑造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第一章:世界的基石——运动与力 我们将从最基本、最直观的现象出发,探讨物体如何运动,以及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运动。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理解宏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基石。我们将深入解析惯性、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生动的实例,如车辆的启动与刹车、抛射物的轨迹、行星的绕日运行,来阐释这些定律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 惯性:静者恒静,动者恒动。我们将解释为什么物体会保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并探讨惯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例如系安全带的重要性,以及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特殊运动方式。 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我们将区分不同种类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支持力,并学习如何运用矢量来描述和合成力,从而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对力的概念的深入理解,将为我们后续学习能量、动量等概念奠定坚实基础。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我们将探索每一个作用力都伴随着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一普适的规律如何解释火箭的升空、游泳的推进,以及我们行走时的蹬地动作。 第二章:能量的流转——守恒与转化 能量是宇宙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之一。本章将围绕能量的守恒定律展开,阐释能量如何以各种形式存在,以及在各种物理过程中是如何相互转化而不消失的。 动能与势能:运动的潜能与位置的能量。我们将学习动能(物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和势能(物体因其位置或状态而储存的能量)的概念,并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我们将通过自由落体、弹簧振子等经典案例来展示这一原理。 功与功率:能量转化的度量。功是力在物体移动方向上的累积效应,而功率则衡量了做功的快慢。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功,以及功率在描述机器效率、人类体能等方面的意义。 热能与内能:微观世界的运动。我们将触及热学,了解热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而内能则是物体内部储存的总能量。温度与热量的区别,以及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也将是本章的重点。 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我们将强调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最深刻、最普适的规律之一,它不仅适用于机械能,也涵盖了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为我们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利用提供了框架。 第三章:波动的世界——信息的传递者 波动是物质世界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它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本章将探索各种类型的波动,从机械波到电磁波,理解它们的产生、传播和相互作用。 机械波:介质的振动。我们将介绍横波和纵波的概念,以及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我们将通过对水波、声波的分析,来理解波长、频率、波速等基本概念,并探讨共振现象,例如乐器发声的原理。 声波:听觉的奥秘。我们将深入了解声波的特性,包括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回声、多普勒效应等有趣的声学现象也将得到阐释。 光波:可见世界的使者。作为最重要的一类电磁波,光波的性质将是本章的重点。我们将探讨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并引入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超越可见的通信网络。我们将介绍电磁波的谱系,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并解释它们在通信、医疗、天文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四章:电与磁的交织——现代文明的驱动力 电和磁是相互关联的两种基本自然力,它们共同构成了电磁学,是现代科技和文明的基石。本章将带领读者领略电场、磁场以及它们之间的奥秘。 静电学:电荷的静止。我们将介绍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以及电场线的概念,理解带电体如何产生电场,并影响周围的电荷。电势和电势能的概念,以及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原理,也将得到介绍。 电流与电路:电荷的流动。我们将探讨电流的形成,欧姆定律,电阻的概念,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池、开关、灯泡等基本电路元件将帮助我们理解电流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方式。 磁场与磁性:物质的另一面。我们将介绍磁极、磁场线,以及通电导线、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磁力如何作用于运动电荷,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如何揭示电与磁相互转化的关键,都将是本章的亮点。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基于对电和磁的理解,我们将进一步阐释电磁波是如何由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并不断向前传播的,这为无线通信和广播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五章:热力学的世界——能量的宏观规律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学科,它揭示了物质在宏观尺度上的行为规律,对我们理解自然过程和工程应用至关重要。 温度与热量:微观运动的宏观表现。我们将深入理解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平均动能的体现,而热量是能量在温度不同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延伸。我们将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即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外界对它做的功加上外界传递给它的热量。它强调了能量的不可创造与不可毁灭。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逆过程与熵增。我们将探索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自然过程具有方向性,即宏观上不可逆转的趋势——熵(系统的混乱度)总是趋于增加。这将解释为什么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以及为什么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热机与效率:能量利用的极限。我们将讨论热机的工作原理,如蒸汽机和内燃机,并学习卡诺循环等概念,理解热机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现代物理的曙光——量子与相对论的革命 进入20世纪,物理学迎来了两次颠覆性的革命: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它们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重塑了我们对空间、时间和物质本质的理解。 量子力学:微观世界的奇异规则。我们将接触到波粒二象性、量子叠加态、量子纠缠等概念,理解微观粒子行为的概率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它如何解释原子结构、光电效应等现象。 相对论:时空的相对性。我们将探索狭义相对论,理解时间膨胀、长度收缩、质能方程(E=mc²)等概念,认识到速度对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广义相对论将引导我们理解引力并非一种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 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我们将初步了解原子核的结构、放射性衰变,以及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夸克、轻子等,并触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等前沿科学。 结语 《科学之旅》希望通过对这些基本物理概念的梳理和阐释,点燃读者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我们坚信,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宇宙,洞察科技发展的脉搏,并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愿这段旅程,能为您的认知之旅开启新的篇章,激发您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对探索永不停息的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那些对物理学充满好奇,但又对传统教材望而生畏的同学们的福音!我一直觉得物理学是个既迷人又让人头疼的学科,公式和概念堆积如山,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把那些抽象的概念一点点剥开,用非常贴近生活、甚至带点幽默感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不是那种一味讲授理论的书,而是更注重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物理规律是如何体现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的。比如,当它讲到惯性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牛顿第一定律,而是先让你想象一下在公交车突然刹车时身体的反应,再引出“惯性”这个概念,让你在体验中理解。这种“教”与“悟”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学习物理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而是变成了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乐趣。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生活中的物理学”小专栏,简直是意外之喜,每次读到都能让我惊叹:“原来这个也跟物理有关!”它彻底改变了我对物理学的刻板印象,让我觉得它无处不在,而且非常有意思。

评分

作为一名对物理学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在校生,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巩固和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这本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仅仅是把课本例题重新编排一遍的书,而是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尤其是针对那些容易混淆或者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部分,更是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讲解和辨析。我最看重的是它在“拓展”部分的处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一些高难度的题目,而是通过对基础概念的灵活运用,构建出各种新颖的解题情境,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关于“反直觉”现象的分析,比如一些看似违背常理的物理现象,在书的引导下,我能够找到其中的逻辑,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定律的普适性。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物理不仅仅是掌握公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严谨、逻辑的思维方式,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的书名听起来很有“深度”,希望能通过它来挑战一下自己。果然,它并没有让我失望。这本书不是那种“保姆式”的教学,它更像是提供了一个“思维训练营”。每一道思考题的分析都像一次深度挖掘,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多角度的审视、假设、推导,让你自己去构建解决问题的路径。它鼓励你去质疑、去探索,甚至去犯错,然后在错误中学习。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物理难题的“另类解读”,它会跳出教材的框架,从更根本、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问题,从而揭示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刻物理原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学习物理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它让我不再害怕难题,反而开始享受那种抽丝剥茧、拨云见日的乐趣。我还会时不时地翻阅这本书,每次都能有新的收获,感觉自己对物理学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评分

这本《普通物理学(第6版)思考题分析与拓展》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物理学的腹地。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教材的简单“翻译”或“解读”,而是真正地在“拓展”和“深化”读者的理解。每一道思考题的背后,都蕴含着作者对该章节核心概念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困惑的精准把握。它不会给你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你主动去思考,去联想,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我曾经被一道关于能量守恒的题目卡住,书中的分析却从一个看似不相关的宏观现象入手,层层剥离,最终巧妙地将能量守恒原理运用其中,让我豁然开朗。这种“授人以渔”的学习方式,远比直接背诵解题步骤要有效得多。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会提供一些与题目相关的拓展知识,比如物理学家的故事、最新的研究进展,甚至是一些哲学思考,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视野,让我看到了物理学背后更广阔的天地。

评分

我是一位多年不接触物理学的社会人士,最近因为工作原因需要重新拾起一些物理学概念,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本书。老实说,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觉得这种“思考题分析”的书可能会非常枯燥。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我彻底被它吸引了。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语言流畅易懂,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而非严肃的学术讲座。当我看到那些思考题的分析时,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在和我一起探讨问题,他会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我一步步地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会将一些看似复杂的物理现象,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让我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例如,在解释液体压强时,作者用了“水饺的饺子皮”来类比,瞬间就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物理学的兴趣,而且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了智慧和趣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