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的本質、心智的運作是佛教教義的基本議題,正如心智是榮格作品的基本議題一樣。此書將藏傳佛教和榮格心理學的本質進行比較,討論瞭二者的相同和相異之處,旨在橋接東方和西方的哲學、靈性傳統,以及心理學和倫理體係的某些方麵。
本書首先通過對藏傳佛教的簡要概述解讀瞭佛教的本質、介紹榮格心理學中的經典術語,然後對比榮格心理學和藏傳佛教的方法,進而通過解釋原型象徵,揭示瞭東西方哲學靈性傳統的關聯、相同點和異同點。
##曼多喇跋陀耶娑婆訶
評分##集體潛意識的發現,即阿賴耶識的建立。在此基礎上原型(本尊、空行)的顯現,成為殊勝的方便。進而建立如來藏,煩惱即大樂,依靠三昧耶與上師相應。
評分##榮格是個天纔,這麼說應該不會被打吧。
評分那麼多的大型概念,自性、佛、道、德、集體無意識,都是象徵性的描述詞,是人嘗試理解自身的框架,此種框架並非固定的,它是能動的延異的,它所能帶來的結果通常是精神方麵的,然在理性控製的社會,“靈修”就成為瞭逃避人工世界的齣口。
評分##相似之處:人類經由內在的轉化獲得自由;心靈自身就有解脫的潛能;非常強調直接經驗;自己的心靈是嚮導,去發現真理,最終擺脫外在的權威。
評分那麼多的大型概念,自性、佛、道、德、集體無意識,都是象徵性的描述詞,是人嘗試理解自身的框架,此種框架並非固定的,它是能動的延異的,它所能帶來的結果通常是精神方麵的,然在理性控製的社會,“靈修”就成為瞭逃避人工世界的齣口。
評分##相似之處:人類經由內在的轉化獲得自由;心靈自身就有解脫的潛能;非常強調直接經驗;自己的心靈是嚮導,去發現真理,最終擺脫外在的權威。
評分##又疏又淺
評分##好書,簡單易讀,但是觀點很有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