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养气质男孩养志气》:气质是女孩一生的修行,志气是男孩一生的根基。助力中国父母扫除无差别教养的迷障。
★立足于染色体的天然差异,让每一个家长都应该了解:女孩细心、安静、敏感、温柔等天性,男孩逞英雄、好竞争、探索欲望强的特质。
★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将会决定孩子一生的成败,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性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孩子成功的品格。
★分享孩子成长的秘密,其实,教养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
所谓女孩养气质,就是:
1培养女孩的善良品格
2培养女孩的温柔性格
3培养女孩的艺术素养
4培养女孩的文化内涵
5培养女孩的社交礼仪
6培养女孩的独立意识
7培养女孩的强大内心
……
所谓男孩养志气,就是:
1让男孩过点“苦日子”
2让男孩体验挫折感
3让男孩学会独立生活
4让男孩适当受点委屈
5让男孩学会承担责任
6让男孩多点乐观心态
7让男孩培养善良品质
……
男孩和女孩,天生就不一样!雄性激素让男孩容易成为淘气包、捣蛋鬼、好动分子,而雌性激素使得女孩温柔、有很强的同情心、会体谅和关心他人……作为家长,到底该怎么养育才能培养出阳光、快乐、富有爱心且才华横溢的男子汉呢?又如何培养出独立、坚强、优雅的女孩呢?
本书就是针对男孩和女孩的先天不同,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归纳、总结了家长培养男孩和女孩的传统观念与盲点,并提供具体且全方位的建议与做法。相信按照书中的建议去做,定能培养出家长自己心目中的好男儿和好女儿。
导读篇 家有儿女——相同的成长,不同的轨迹
第一章 从小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染色体设计的性别差异 / 003
睾丸激素催生的调皮男孩 / 007
雌性激素催生的甜美女孩 / 010
正面管教:让孩子远离娘娘腔与假小子 / 013
第二章 走出无差别教养的误区
不可忽视的中性化危机 / 018
时时把控孩子的性取向 / 022
男孩女孩的差异化教育 / 025
正面管教:找到合适的教养方式 / 028
上篇 女孩养气质
第三章 有气质的女孩zui高贵
找准女孩的教育点 / 035
利用现有资源对女孩因势利导 / 038
培养女孩灵魂上的富足感 / 042
公主气质是富养出来的 / 045
养育女孩:从细节开始,教会女儿学会感恩 / 048
第四章 气质高贵的女孩别有韵味
气质优雅源于对生命的化妆 / 052
帮助女孩树立良好形象意识 / 055
心灵美是永不褪色的外衣 / 059
给女孩讲特蕾莎修女的故事 / 062
养育女孩:拓宽女儿的内心世界 / 066
第五章 自信自主的女孩笑傲一生
教会女孩树立强大的自信 / 070
让女孩坚信自己的独一无二 / 074
告诉女孩,别做没出息的哭巴精 / 077
让女孩做个娇而不弱的公主 / 081
养育女孩:一定要让女孩知道的几件事 / 084
第六章 好性格让女孩受益终生
告诉女孩不要随意发脾气 / 088
将女孩的任性培养成耐性 / 091
害羞的女孩也会大方起来 / 098
养育女孩:不要忽视对女孩的性教育 / 101
第七章 打造多才多艺的全能型女孩
爱学的女孩拥有优质人生 / 105
在熏染中让女孩爱上读书 / 108
带女孩走进艺术的殿堂 / 111
有才华的女孩更高贵 / 115
养育女孩:兴趣是导师,鼓励是力量 / 118
下篇 男孩养志气
第八章 饱经挫折的男孩更有出息
溺爱出的男孩不会有发展 / 123
经历艰辛的男孩更有前途 / 126
吃过苦的男孩才会承担责任 / 130
苦难zui能磨炼男孩的意志 / 133
养育男孩:让男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 136
第九章 “穷”养的男孩更知奋进
教会男孩自力更生的能力 / 140
父母不要成为男孩的取款机 / 144
让男孩通晓适者生存的法则 / 147
对男孩要严而有格,宽而有度 / 150
养育男孩:培养积极乐观的男孩 / 153
第十章 乐观的男孩才能自立于世
培养做事有主见的男孩 / 157
让男孩觉得自己被重视 / 161
不容忽视的忧郁男孩 / 164
培养富有幽默感的男孩 / 168
养育男孩:正确引导男孩的暴力倾向 / 171
第十一章 美德是男孩的二重身份
教男孩谨记百善孝为先 / 175
给男孩竖起忠诚的旗帜 / 178
宽容的男孩能成大器 / 182
让男孩懂得尊重的意义 / 186
养育男孩:教会男孩明辨是非 / 189
第十二章 成就男孩一生的好习惯
好习惯是男孩成功的阶梯 / 193
好习惯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 197
及早发现男孩的“坏苗头” / 200
帮助男孩戒除对网游的沉迷 / 203
养育男孩:21天习惯养成法 / 207
男孩女孩的差异化教育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家长都希望他们会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勤劳的人。与此同时,还希望女孩更加温柔富有同情心,希望男孩能更加坚定、果断。家长们都抱有这样的愿想,差异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如果在孩子小时候不能为这些品质打好基础,当他们在成人之后很可能就负担不了家庭和社会的角色。比如,男孩在小的时候如果没有经受过锻炼,成家之后就干不了zui起码的家务活,把家庭的责任推卸开。同理,女孩如果过于独立自主,缺少温和、耐心和宽容,将来便不可能照料好家庭。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是为他们的一生着想,为他们做长远的规划,这样他们才能赢得一生的幸福。
著名思想家卢梭说:
既不能说一种性别完全不同于另一种性别,又不能说两种性别完全一样,也不能说某种品质隶属于某种性别,男性和女性具有这些品质的程度应有所不同,因此培养男孩和女孩的目标、方法和途径应有所不同。
男孩女孩的发育很早就表现出生理上的差异,体能也不一样。男孩一天的能量总消耗略高于女孩,他们通常会跑得比较快,臂力也比较好。而女孩的平衡感比较好。男孩的游戏通常比女孩的游戏更紧张激烈,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女孩则主要是玩和生活有关的比较平静的游戏,比如过家家等。
如果问一个女孩将来想做什么,女孩会说想当医生、老师、芭蕾舞演员,而男孩的回答则是宇航员、飞行员、科学家、警察等。孩子所倾向的职业与他们的性别有很大的关系。
在成人看来,女孩对成年人有很大的依赖性,而男孩则有很大的攻击性和独立性。虽然孩子将来的发展与先天因素有很大关系,但是教育却起着决定的作用。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对待男孩女孩的教育都是一样的,实际上不是的。
男孩与女孩这些天生的差异促使家长不得不去思考:怎样促进不同孩子的心理发展。当男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父母习惯于和孩子进行交流,而女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父母则给予更多的安慰。在家庭中,女孩似乎总会比男孩得到更多的温暖、关怀和鼓励,受到表扬的时候也比较多,而男孩受到惩罚的时候相对更多。可见,在对待男孩与女孩的教育问题上,还是需要遵从他们的性别特点,找到zui适合的教育方式:
方式一:父母分别做男孩女孩不同的偶像
通常来讲,女孩性格的形成受母亲的影响是zui大的,男孩性格的形成受父亲的影响是zui大的。
有的妈妈喜欢乱发脾气,经常对家人大喊大叫,给家庭制造一种不祥和的气氛。而有的妈妈对待家庭成员都很亲热,对丈夫很尊重,并且尽力教育孩子,让家庭有凝聚力。两个不同的妈妈肯定会培养出两个不同的女儿,第一个妈妈培养出来的女儿肯定不能把家庭照顾得细致周到,而第二个妈妈培养出的女儿在将来一定是个好妈妈,她会把一种宽大友爱的气氛带到自己的家庭中。
同样的道理,如果作为父亲总是逃避对家庭的责任,对待家人粗暴且漫不经心,那男孩在将来长大之后也会具有这些特点,不能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如果父亲在家中能够很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耳濡目染下的男孩在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当然,母亲对儿子的影响,父亲对女儿的影响也同样重要。母亲那种鲜明的女性气质同样有助于男性气质的影响,父亲的那种男性气质则有助于女儿表现出女性气质。因此,双亲对子女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
方式二:分配给男孩女孩不同的家务劳动
父母在给孩子安排家务时也要考虑到孩子的性别。对于男孩,可以让他做一点力气活,女孩则可以帮助妈妈摆摆餐具,洗洗毛巾。
妈妈可以带上女儿让她一起来做饭,还可以教她学一点纺织、刺绣方面的知识,教她发现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并尽可能地把美带到家庭生活中来。在与女孩的劳动过程中,妈妈要鼓励女孩爱护小动物和植物,教给女儿用温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而对于男孩,家长可以让他到黑灯的房间去取眼镜,让他帮妈妈背书包,帮爸爸修理椅子等等这样的活动。家长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他是未来的男子汉,是家庭的支柱,所以对他不要娇惯,要给他展示意志和勇气的机会。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对一般育儿书籍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行为管理,而是深入挖掘了家庭教育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能量流动和情感连接。作者对于“心流”在亲子互动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点非常新颖。她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才能创造出一种让孩子和父母都能全身心投入、感到愉悦的互动环境,这才是真正高质量的连接。书中对于“界限设定”的论述也十分精妙,它不是僵硬的规则,而是一种充满爱意的引导,教导孩子如何在自由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这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规则,远比恐惧驱动的服从要有效得多,也更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扎实,却又非常接地气,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
评分从包装到内容,这本书都透露着一种精心打磨的质感。装帧设计典雅大气,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但内容却丝毫没有沉重感,反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男孩气质”与“女孩气质”时所采取的平衡视角,她没有落入刻板印象的陷阱,而是鼓励父母去发现和滋养孩子身上独特的光芒,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阳刚”还是“阴柔”,都值得被珍视和发展。书中关于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章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提供了一套在孩子开始“疏远”父母时,如何巧妙维系亲密关系的实用策略。读完整本书,我感觉自己像完成了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和家庭关系梳理,它不仅仅是育儿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有智慧的成年人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读起来非常舒服,仿佛春日里拂过脸颊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作者的文笔细腻而富有哲理,她总能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最深刻的道理。我尤其喜欢她描述亲子关系时所使用的那些充满诗意的比喻,让原本严肃的教育话题变得充满了人情味和艺术感。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反复品味某些句子,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本书不像某些教育指南那样急于求成,它更注重过程的美好和长期影响的深远。它教会我们放慢脚步,去欣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微小瞬间,去享受成为父母这份沉甸甸却又无比珍贵的旅程。对于那些在育儿过程中感到焦虑和迷茫的父母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清凉的镇静剂,它能帮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和初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柔和,给人一种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感觉,立刻让我联想到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内页的排版清晰易读,字体大小适中,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育儿理念时所采用的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它不像传统的教育书籍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分享她的智慧和心得。书中穿插的许多小故事和生活实例,更是让抽象的教育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常常在阅读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自己孩子日常生活的画面,从而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书中的方法。整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有条理,从基础的亲子沟通技巧,到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再到父母自身的成长与调整,层层递进,逻辑性非常强,让人感觉每翻开一页都是新的收获和启发。特别是关于“高质量陪伴”的那几个章节,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与孩子相处的模式,受益匪浅。
评分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且具有操作性的育儿框架,而不是零散的建议。作者似乎对现代家庭教育的痛点有着深刻的洞察,她没有简单地指责父母的不足,而是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可落地的工具箱。比如,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和回应孩子不同情绪阶段的信号,并给出了实用的“情境模拟对话”,这对于我这种在孩子情绪爆发时容易手足无措的家长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几个小技巧,比如“暂停三秒钟再回应”,效果立竿见影,孩子明显感受到了被理解和尊重,亲子冲突的频率也降低了不少。此外,书中对“榜样力量”的强调也让我印象深刻,它提醒我们,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我们自己先成为想让孩子成为的那种人。这种由内而外的自我提升,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效和持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