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典 手绘插图修订版 2017年全新修订 中国古代香文化书籍 集传世香书香乘香谱陈氏香谱于

香典 手绘插图修订版 2017年全新修订 中国古代香文化书籍 集传世香书香乘香谱陈氏香谱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香文化
  • 香道
  • 古籍
  • 手绘
  • 插图
  • 传统文化
  • 陈氏香谱
  • 香乘香谱
  • 集传世香书
  • 中国古代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新脚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23987
商品编码:26136792246
丛书名: 香典(手绘彩图修订版)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香典 

作者:周嘉胄,洪刍,陈敬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版 次:1

页 数:

字 数:

印刷时间:2017年10月01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229123987

定价:88.00

内容简介

《香典》,集传世香书《香乘》《香谱》《陈氏香谱》于一体,从香料种类、产地考证、逸闻趣事说起,分别阐述香品的特性、提取方法、配置香方、焚熏之法;香炉、薰球、香囊、香盒、香盘等香器;与香有关的史料故事、逸事奇闻;历代文人墨客的咏香诗文。编者另补入香料真假鉴别、收藏,焚香礼仪等专题知识,全面反映我国古代香文化面貌。

作者简介

周嘉胄,扬州人,明朝收藏家。约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人,擅长装裱等工艺,其《香乘》一书集中国香学文化之大成。崇祯辛巳刊成。另著有《装潢志》。 洪刍,字驹父,北宋进士,黄庭坚的外甥。极富文采,著述颇丰。 

陈敬,字子中,北宋末年西京河南府(洛阳)人

目录

|香乘| 

原 序 / 2 

自 序 / 3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 / 4 

卷一 ·香品(随品附事实) …………………………(5) 

沉香 / 5 沉香之属 / 12 沉香事实/14 檀香/24 

檀香事实 / 27 熏陆香 / 30 鸡舌香 / 32 安息香 / 35 

安息香事实 / 35 诸香六品 / 37 郁金香 / 37 

龙脑香 / 39 龙脑香事实 / 41 麝香 / 45 麝香事实 / 47 

别类麝香三品 / 49 降真香 / 50 木香 / 50 苏合香 / 53 

苏合香事实 / 55 诸香十二品 / 55 草本香草 / 57 

龙涎香 / 72 龙涎香事实 / 74 甲香 / 74 

酴醿香露(蔷薇露)/ 75 蔷薇露事实 / 75 

诸香十六品 / 78

 

......................................................................................................................................................

...........................................................................................................................................................


《香典》手绘插图修订版:重温千年香韵,品读东方雅事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香,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气味,成为一种承载文化、寄托情感、提升精神的艺术。从皇室祭祀的庄严肃穆,到文人雅士的案头清赏,再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香,以其多姿的形态、馥郁的芬芳,浸润了中华文明的肌理,塑造了东方审美的独特气质。《香典》手绘插图修订版,正是这样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以精湛的编纂、考究的史料、细腻的笔触,为我们缓缓展开了一幅中国古代香文化的壮丽画卷,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亲炙那流淌千年的香韵。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古籍,而是将中国古代关于香的经典文献——《传世香书》、《香乘》、《陈氏香谱》等——进行了精心的梳理、考证与编排,犹如一位技艺高超的香道师,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香学智慧巧妙地融汇于一体,去芜存菁,发扬光大。它不只是书本的汇编,更是对中国香文化精髓的一次系统性提炼与深度解读,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香文化的权威视角。 溯源而上,探寻香的古老足迹 中国使用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香典》手绘插图修订版,首先带领我们回溯香的源头。从远古时期人类利用植物燃烧以祭祀神灵、驱散秽气的朴素尝试,到商周时期在祭祀、朝会中广泛使用香料以示敬意与威仪,再到春秋战国时期,香的应用已逐渐渗透到贵族阶层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品位的体现。书中详细考证了早期文献中关于香的记载,如《周礼》等,揭示了香在早期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为我们理解中国香文化的发展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史学基础。 技艺精进,解锁香的科学奥秘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香的认识也日渐深化,从简单的燃烧,到精妙的配方、复杂的工艺,香的制作与使用进入了一个更为科学和艺术的阶段。《香典》手绘插图修订版,重点阐释了中国古代香学在材料、炮制、配伍等方面的深厚学问。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天然香料的产地、特性、功效,如沉香的醇厚、檀香的温润、龙涎香的神秘、麝香的馥郁,以及艾草、佩兰、竹叶等本土植物的香气。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古代香师们如何凭借对香的敏锐洞察,通过“炮制”的技艺,如蒸、煮、烘、炒、研等,去除杂味、激发香气,使其达到更纯粹、更持久的境界。 对于香的配伍,《香典》更是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古人深谙“君臣佐使”的道理,将不同的香料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组合,以达到“香不宜烈,但宜清远;香不宜浓,但宜淡雅”的理想效果。书中对各种经典香方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分析了其配伍的独到之处,以及不同香方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养生之道。这些关于香的科学知识,不仅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也为现代香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文脉流转,品味香的艺术魅力 香,从来不仅仅是气味,更是连接人与自然、连接当下与过往的媒介。在中国古代,香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香文化”。《香典》手绘插图修订版,将香的艺术魅力融入到丰富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呈现。 案头清赏,文人雅士的的精神寄托: 文人雅士常常在书斋中焚香,以香为伴,沉浸于书海之中。香气能够宁神静心,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激发创作灵感。书中引用了大量文人墨客的诗词、笔记,生动描绘了他们在香烟缭绕中读书、写字、品茶、抚琴的雅趣,如唐代诗人杜甫的“香炉里,日日焚沉水”,宋代文人苏轼对“焚香品茗”的推崇,都展现了香作为文人精神寄托的重要地位。 宗教祭祀,祈福求祥的神秘仪式: 在佛教、道教等宗教仪式中,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焚香被视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能够净化心灵,表达虔诚。书中介绍了各种祭祀用香的规格、仪式,以及不同香材在宗教中的象征意义,如沉香常用于佛前供奉,檀香常用于祭祀神灵,这些都反映了香在人们的精神信仰层面的重要作用。 生活雅趣,日常起居的诗意点缀: 除了高雅的文人圈和庄严的宗教场所,香也早已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香典》手绘插图修订版,也描绘了古代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香,例如将香囊佩戴于身,以香皂沐浴,用香料熏衣,甚至在家中设置香室,将香的芬芳作为一种生活美学。这些细节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将自然之美融入日常的智慧。 医用养生,身心健康的和谐之道: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香料在养生方面的价值。《香典》手绘插图修订版,也深入探讨了香在古代医学中的应用。许多香料不仅气味芳香,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够安神定魄、舒缓情绪、调理身体。书中介绍了如“盘香”、“卧香”等不同的香的形态,以及它们在古代中医理论中的应用,例如用艾草熏蒸以祛湿驱寒,用檀香来安抚烦躁的神经,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强调通过自然之物来达到身心平衡。 手绘插图,重塑经典的视觉盛宴 本书最令人称道之处,便是其精心绘制的手绘插图。在传统书籍的基础上,本修订版增加了大量精美的手绘插图,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对书中内容的高度提炼与形象化。从各种香料的植物形态,到古代制香的工具和场景,再到各种香器的造型,每一幅插图都栩栩如生,细节考究,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古老而芬芳的世界。 这些插图不仅增强了本书的艺术观赏性,更重要的是,它们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理解。对于不熟悉古代香料植物的读者,手绘图能够清晰地展示其形态;对于不了解古代制香工艺的读者,图示能够形象地展现操作过程;对于对古代香器感兴趣的读者,精美的描绘更能让他们领略其古典韵味。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在欣赏美学的过程中,深入理解香文化的精髓。 传承与创新,面向未来的香学探索 《香典》手绘插图修订版,并非是对古代传统的简单复刻,而是在深刻理解古代香学精髓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解读和呈现。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古代香文化的辉煌成就,更启发我们思考香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在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的今天,如何从香中汲取宁静与力量,如何将这份古老的东方智慧融入现代生活,是本书留给我们的思考。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详实的史料考证和精深的学术研究,更在于它所传递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去体味自然的美好,去寻找内心的宁静。阅读《香典》,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次涤荡心灵、回归本真的旅程。 这是一部值得珍藏的香学入门与进阶的宝典,也是一本能够引领我们走进东方雅致生活的精神指南。无论您是香学爱好者,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亦或是渴望在繁忙的生活中寻觅一处心灵栖息之所,《香典》手绘插图修订版,都将是您不容错过的精彩选择。它将带您穿越时空的藩篱,亲身感受那缕缕清香中蕴含的千年故事,品味中国古代文化独有的细腻与深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和探究欲,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光是看书的装帧和纸张的质感,就能感受到编者对这份“香”的专注与珍视。我特别喜欢它在梳理古代香文化脉络时的那种条理清晰,既有宏观的文化背景铺陈,又有对具体香品、用香礼仪的细致描摹。读起来,仿佛能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到古代文人雅士焚香静坐、以香会友的雅致生活。尤其是那些手绘的插图,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配图,更是对文字描述的视觉化升华,每一笔一划都透露出古朴典雅的气韵,让抽象的香气有迹可循,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体验。这种将学术考据与艺术审美完美结合的出版方式,实在值得称赞。每次翻阅,都能发现一些新的趣味点,比如某个香方背后的历史典故,或是某种制香技艺的精妙之处,让人忍不住想去实践一番,感受指尖触碰到草木沉香时的那种宁静与满足。

评分

说实话,当我刚开始翻阅这本被誉为集大成的“香典”时,内心是有些许忐忑的,毕竟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如何能做到“集传世香书”之大成而不失精准,是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它给出的答案是如此令人信服。这种汇编的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它巧妙地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香学经典进行了有机整合,构建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香文化知识体系。它不是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注释,很多原本晦涩难懂的古文描述,在现代的解读和对照下,变得豁然开朗。我尤其欣赏它在文献考证上的严谨态度,那些引用的出处清晰明确,让人对书中的每一条论断都深信不疑。对于任何一个对中国传统香学有严肃研究意向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架设在案头必备的“基石”和“索引”,省去了无数在浩瀚古籍中大海捞针的辛劳。

评分

这本书的修订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完全体现了“全新修订”的价值。它不仅是对旧有经典的整理,更是一种面向当代读者的“现代化”转译和提升。细节之处见真章,比如它对一些传统术语的解释,既保留了原有的韵味,又加入了现代科学的视角进行辅助理解,使得内容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不至于脱离当代读者的知识结构。那些精心绘制的插图,尤其是在展现香炉器型、草药辨识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精准度,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古代用香器物和原料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能感受到编纂团队在力求还原古代香事场景的真实性上所付出的巨大心力,这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种享受,完全超出了我对传统文化类书籍的预期。它成功地在保持学术深度的同时,做到了极佳的可读性。文字的叙述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不会让人感到疲惫。比如,它在描述某个特定香方制作工艺时,那种娓娓道来的语气,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制香老匠正在耳边细语传授秘诀。而当它切换到对香文化在不同朝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时,文风又变得开阔而具有洞察力。这种风格上的灵活切换,让整本书读起来充满了活力和层次感,使得即便是对古代文化背景不甚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进入其构建的香气世界,并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美学的全新感悟。

评分

我必须说,这套“香典”在呈现中国古代香文化时,展现出了一种罕有的平衡美。它既尊重了传世香书如《香乘》和《陈氏香谱》等原典的权威性和精神内核,又通过现代出版技术的加持,比如清晰的排版和高质量的印刷,让这些珍贵的内容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特别是那些被重新绘制和考证的插图,它们不仅是对古代艺术风格的致敬,更是对古代香材、香具形态的精准复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觉参照系。阅读它,让人深刻体会到“香”在中国传统文人阶层中所占据的独特地位,它不仅仅是气味,更是一种哲学、一种艺术、一种修身养性的媒介。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当代人提供了一把解开古代雅致生活密码的钥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