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

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腐蚀
  • 腐蚀防护
  • 材料科学
  • 工程材料
  • 试验技术
  • 监测技术
  • 金属腐蚀
  • 电化学腐蚀
  • 腐蚀控制
  • 防护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盱眙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590291
商品编码:25964734695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9-01-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D1卷)(D2版)
作者: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开本:
YJ: 98
页数:
现价: 见1;CY =CY部 出版时间 2009-01-01
书号: 9787502590291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D1章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机理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从广义上讲,是指金属与导电介质因发生电化学作用而造成的破坏。也可以认为,它是依靠腐蚀电池的阴、阳J反应而进行的腐蚀过程。在腐蚀电化学中,通常是以腐蚀金属电J作为研究对象的电化学,例如:在没有外电流的情况下,腐蚀金属电J表面上同时进行着两个或多个电J反应,而腐蚀电位J是两个或多个电J反应相耦合的非平衡电位;从腐蚀金属电J上测得的动力学曲线是两个或多个电J反应的动力学合成曲线,即J化曲线;多电J腐蚀系统的形成和分布对腐蚀速率的影响;金属表面钝化膜的生成和破坏对腐蚀电化学行为的作用等这些电J过程都是按电化学腐蚀机理进行的,所以说电化学腐蚀是腐蚀电池的电J反应的结果。
实际中,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事例处处可见,如桥梁钢架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在潮湿大气中的腐蚀;船体、码头及海上采油平台在海水中的腐蚀;地下管道在土壤中的腐蚀;锅炉炉管及换热设备受锅炉水及酸、水冷介质的腐蚀;金属在熔盐中以及有熔盐覆盖层生成时的高温气体腐蚀等。这些腐蚀现象都是由于金属与某种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相互接触而发生的。然而,任何一种按电化学机理进行的腐蚀反应都至少包含一个阳J反应和一个阴J反应,并以流过金属内部的电子流和介质中的离子流联系在一起。其中,阳J反应是金属离子从金属表面转移到介子中并放出电子的过程,即阳J氧化过程。而与之对应的阴J反应是介子中氧化剂组分吸收了来自阳J的电子的过程,即阴J还原过程。例如碳钢在酸中发生腐蚀时,其阳J反应为铁被氧化为Fe抖,放出的电子自阳J(Fe)流到钢中的阴J(Fe3C),被酸中H十吸收而还原成氢气。
  …… 目录 绪言
 0.1 腐蚀的定义
 0.2 研究腐蚀的重要意义
 0.3 金属的腐蚀
 0.4 非金属的腐蚀
 0.5 腐蚀评价
  0.5.1 金属全面腐蚀评价
  0.5.2 金属局部腐蚀评价
  0.5.3 近几年新发展的金属腐蚀测量技术
  0.5.4 非金属材料的腐蚀评价
 0.6 腐蚀控制工程发展展望
 0.7 结语
 参考文献
D1章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机理
1.1 金属腐蚀的电化学机理
1.1.1 腐蚀电池
1.1.2 电解作用
1.2 电化学腐蚀的热力学电位.pH图
1.2.1 金属电化学腐蚀倾向性的判断
1.2.2 电位-pH图
1.2.3 电位-pH图在腐蚀中的应用
1.2.4 计算与实测电位-pH图的腐蚀状态图
1.2.5 电位-pH图的适用性和应用限制
1.3 电化学腐蚀的动力学·J化
1.3.1 腐蚀速率与J化作用
1.3.2 J化原因及类型
1.3.3 过电位与J化电流密度
1 3.4 J化曲线
1.3.5 腐蚀J化图的应用
1.3.6 理想J化曲线与实测J化曲线
1.3.7 电化学腐蚀过程的控制因素
 1.4 多电J腐蚀体系
 1.4.1 多电J反应耦合体系与多电J腐蚀电池
  1.4.2 多电J体系图解分析法
  1.4.3 多电J腐蚀体系图解分析法的应用
 1.5 氢去J化腐蚀与氧去J化腐蚀
  1.5.1 电化学腐蚀的阴J过程
  1.5.2 氢去J化腐蚀
  1.5.3 氧去J化腐蚀
  1.5.4 氢去J化腐蚀与氧去J化腐蚀的一般比较
  1.5.5 不同腐蚀情况下控制因素的特征
 1.6 金属的钝化
  1.6.1 金属钝化的原因及现象
  1.6.2 金属钝化条件下的J化曲线
  1.6.3 介质氧化能力和阴JJ化对钝化的影响
……
D2章 腐蚀的影响因素
D3章 金属材料环境腐蚀
D4章 金属的局部腐蚀
D5章 金属材料的高温腐蚀
D6章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 
D7章 金属的腐蚀试验
D8章 非金属材料的耐化学腐蚀性试验
D9章 腐蚀监测
D10章 腐蚀调查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腐蚀理论、试验与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二卷)(第二版) 前言 腐蚀,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化学现象,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基础设施的损毁到工业生产的效率低下,再到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无不与腐蚀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腐蚀带来的损失也愈发触目惊心。因此,深入理解腐蚀的本质,掌握有效的腐蚀控制与防护技术,对于保障工程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腐蚀理论、试验与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系列,旨在系统、全面地梳理和阐述腐蚀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本系列手册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力求为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学生以及所有关注腐蚀与防护领域的读者提供一本内容详实、体系完整、图文并茂的参考工具书。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二卷,聚焦于“试验与监测”这一关键环节。如果说第一卷侧重于腐蚀的机理、类型及宏观认识,那么本卷则将视角转向如何“看见”、“量化”和“预测”腐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干预”和“管理”策略。腐蚀的发生发展往往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脱离了有效的试验手段和精确的监测方法,我们便如同盲人摸象,无法真正掌握腐蚀的全貌,更遑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护方案。 本卷的出版,恰逢全球范围内对材料可靠性、设备寿命以及环境友好性要求日益提升的时代背景。在能源、交通、化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众多领域,腐蚀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对现有技术的革新和新方法的探索提出了迫切需求。因此,本卷不仅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梳理与更新,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与启示。 本书概览 本卷的编纂,汇聚了国内在腐蚀与防护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他们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和工程实践,对腐蚀试验方法、腐蚀监测技术以及相关应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腐蚀电化学测量到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从实验室模拟试验到现场在线监测,从数据分析方法到智能预警系统。 核心内容与章节亮点 本卷共分为若干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独立成篇,又与整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下将对主要章节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腐蚀试验方法 电化学试验技术: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腐蚀电化学测量中的核心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极化曲线技术: 详细介绍了动电位扫描(CV)、动电位恒电位(LPR)等方法的原理、操作规程、数据解释以及在不同腐蚀体系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极化曲线识别腐蚀过程中的阴极和阳极控制步骤,计算腐蚀速率,以及评估缓蚀剂的防护效率。 阻抗谱技术(EIS): 阐述了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在研究腐蚀过程中电荷转移、表面钝化膜形成、吸附过程等方面的应用。详细讲解了阻抗谱的测量原理、等效电路模型拟合方法、以及如何根据阻抗谱数据反演材料的腐蚀行为。 开路电位(OCP)和腐蚀电位(Ecorr)监测: 介绍了这两种基本但重要的测量技术,以及它们在指示腐蚀倾向、评估钝化状态和监测环境变化方面的作用。 电化学噪声(ECN)技术: 探讨了电化学噪声在监测腐蚀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如点蚀、缝隙腐蚀等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其在材料早期腐蚀诊断中的潜力。 非电化学试验方法: 除了电化学方法,本卷也详尽介绍了其他重要的腐蚀试验技术: 质量损失法: 这是最直接、最基本的腐蚀评估方法,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精确的质量损失测量,以及如何结合试验时间和材料密度计算腐蚀速率。 腐蚀产物分析: 强调了对腐蚀产物进行成分、结构和形貌分析的重要性,介绍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在揭示腐蚀机理中的应用。 环境模拟试验: 针对不同服役环境(如海洋、大气、土壤、高温、化学介质等),详细介绍了相应的模拟试验箱和试验方法,如盐雾试验、二氧化硫试验、高温高湿试验、化学品浸泡试验等,并重点阐述了如何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以模拟真实环境的腐蚀效应。 加速腐蚀试验: 介绍了各种加速腐蚀试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法在短时间内评估材料的长期耐腐蚀性能,并讨论了加速试验结果与实际服役性能之间关系的解读。 特定腐蚀形式的试验: 应力腐蚀开裂(SCC)试验: 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应力腐蚀试验装置和方法,如慢速拉伸试验、恒载荷试验、蠕变试验等,以及如何评估材料在特定介质和应力作用下的抗SCC能力。 点蚀与缝隙腐蚀敏感性试验: 介绍了用于评估材料对点蚀和缝隙腐蚀抵抗能力的各种试验方法,如临界点蚀温度(CCT)测定、临界缝隙腐蚀温度(CCT)测定等。 磨损腐蚀试验: 结合了磨损和腐蚀的复杂失效机制,介绍了相关的试验方法和评估指标。 高温氧化与热腐蚀试验: 针对高温应用环境,详细阐述了高温氧化和热腐蚀的机理,以及相关的试验方法,如热重分析(TGA)、高温循环试验等。 第二部分:腐蚀监测技术 腐蚀传感器与探头: 电化学探头: 详细介绍了电阻探头(ER probe)、电化学探头(ECS probe)等用于在线监测腐蚀速率的传感器,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安装要求以及数据解读。 腐蚀速率计: 介绍了不同原理的腐蚀速率计,包括电化学法和非电化学法,以及它们在现场监测中的应用。 表面形貌传感器: 讨论了用于监测表面形貌变化的传感器,如光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无损检测(NDT)技术在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超声波检测(UT): 重点阐述了超声波在检测材料内部腐蚀减薄、裂纹等缺陷方面的原理和应用。 射线检测(RT): 介绍了X射线和γ射线在检测金属材料内部腐蚀情况下的应用。 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阐述了涡流检测在检测导电材料表面和近表面腐蚀裂纹方面的原理和优势。 声发射(AE)技术: 介绍了声发射技术在监测腐蚀过程中裂纹萌生和扩展方面的应用。 电磁声学(EMAT)技术: 探讨了EMAT技术在高温、恶劣环境下的无损检测潜力。 腐蚀监测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现场在线监测: 详细介绍了各种现场监测方案的设计、实施与数据管理,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通信传输等。 智能腐蚀监测与预警: 探讨了如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应用于腐蚀监测,实现腐蚀行为的预测、风险评估和智能预警,从而实现预防性维护和寿命管理。 物联网(IoT)在腐蚀监测中的应用: 介绍了基于IoT技术的远程、分布式腐蚀监测解决方案,以及其在提高监测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 腐蚀数据分析与评估: 统计分析方法: 介绍了如何运用统计学工具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腐蚀趋势,评估可靠性。 腐蚀模型与寿命预测: 探讨了基于试验和监测数据的腐蚀模型建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模型预测材料的剩余寿命。 风险评估与寿命管理: 结合腐蚀数据和工程要求,阐述了如何进行腐蚀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设备寿命管理策略。 第三部分:应用实例与案例分析 本卷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各种腐蚀试验和监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成效。这些案例涵盖了: 海洋工程中的腐蚀防护: 如船舶、海洋平台、海底管道等的腐蚀监测与防护技术。 石油化工领域的腐蚀控制: 如炼油厂、化工厂设备和管道的腐蚀监测与失效分析。 桥梁与建筑材料的腐蚀评估: 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诊断与修复。 能源领域的腐蚀挑战: 如电力设备、核设施、新能源设备(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的腐蚀问题。 航空航天材料的腐蚀防护: 对高性能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评估。 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腐蚀试验与监测技术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避免潜在的失效风险。 本书特色与价值 1. 体系性与全面性: 本卷内容覆盖了腐蚀试验和监测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强调了试验和监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增强了内容的实用性。 3. 前沿性与创新性: 关注了近年来腐蚀监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的应用。 4. 权威性与专业性: 由多位腐蚀与防护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5. 实用性与指导性: 旨在为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实际工作中的指导和参考。 致谢 在此,我们衷心感谢所有为本卷撰写和审阅付出辛勤努力的专家学者,感谢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同时,也要感谢各相关单位对本书编纂工作的支持。 结语 我们坚信,《腐蚀理论、试验与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二卷)(第二版)的出版,将为腐蚀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注入新的活力,为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愿本书能够成为您在腐蚀与防护领域探索前进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庞大的篇幅,这让我意识到它涵盖的内容必然十分广泛,也预示着它将是一次深入的知识探索之旅。我个人对腐蚀的微观机理一直充满好奇,例如金属在不同介质中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杂质、应力等)是如何影响腐蚀速率的,以及不同材料之间可能存在的电偶腐蚀等现象。这本书的“理论”部分,我希望能够提供详尽的阐述,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介绍,而是能够深入到分子、原子层面,解释那些复杂的化学和物理过程。我希望能看到关于腐蚀动力学、热力学以及腐蚀产物形成的详细解释。同时,“试验”部分我也寄予厚望,因为理论的理解往往需要实验的验证。我希望这本书能介绍各种腐蚀试验的标准方法、设备以及数据分析技巧,比如电化学阻抗谱(EIS)、极化曲线测量、加速腐蚀试验等,这些都是评估材料腐蚀性能的常用手段。了解这些试验方法,不仅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献中的研究结果,还能指导我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设计或解读相关的试验数据,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材料的可靠性。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确实是很扎实的,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封面设计也比较经典,给人一种严谨、专业的视觉感受。我当初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标题所吸引:《腐蚀理论.试验及监测-腐蚀与防护手册(第1卷)(第2版)》。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与金属材料相关的腐蚀问题,尤其是一些关键设备和基础设施,腐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而且往往难以预料。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地梳理腐蚀机理,同时又能提供实际操作指导的书籍。这本书的“理论”、“试验”、“监测”这几个关键词,让我觉得它应该能够满足我对于深度和广度的需求。尤其是“手册”这个词,通常意味着它会包含很多实用的方法、数据和案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本工具箱一样,让我遇到问题时,能够从中找到解决思路和具体的技术手段。它的第二版也说明了这本书的生命力和更新迭代,这让我对其内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毕竟腐蚀科学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涌现,能够反映这些最新进展的书籍,其价值会更大。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时,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而生。它似乎为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再到长效监测。我一直对不同类型的腐蚀,比如均匀腐蚀、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开裂(SCC)等,有着深入了解的渴望。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剖析这些腐蚀形式的成因、发展机制以及它们的破坏特点,特别是那些难以察觉但后果严重的隐蔽性腐蚀。同时,“试验”部分,我期待它能提供各种腐蚀环境下材料性能评估的详尽指导。例如,在高温高压、酸碱腐蚀、含盐雾等复杂环境中,如何设计合适的试验方案,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以及如何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读和预测。这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我对这本书的“监测”部分尤其感兴趣,我希望它能介绍一些实用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腐蚀的迹象,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比如,如何通过腐蚀速率的在线监测来评估防护效果,或者如何利用声发射(AE)技术来检测应力腐蚀裂纹的萌生。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沉稳而渊博。我购买它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想解决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疑难杂症”。我们所在的行业,许多设备都暴露在严苛的环境中,例如海洋平台、化工厂管道、以及一些地下埋设设施,这些都极易遭受不同形式的腐蚀。我希望这本书的“监测”部分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体系,教会我如何有效地识别、评估和预测腐蚀的发生。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使用腐蚀传感器,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多手段的结合,例如无损检测技术(NDT)、现场巡检、数据分析等,来形成一个持续的监测网络。我特别希望它能介绍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比如物联网(IoT)在腐蚀监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警和优化防护策略。另外,这本书的“腐蚀与防护”这个大主题,我认为是核心所在。我希望它能系统地介绍各种防腐蚀措施,从材料选择、表面处理(如涂层、镀层、钝化)、电化学防护(如阴极保护、阳极保护)到缓蚀剂的使用,并详细分析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实施细节。

评分

这本书的问世,对于我们这些在实际工作中与腐蚀打交道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一直认为,解决腐蚀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经验,而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实践方法。这本书的“理论”部分,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我理解腐蚀现象背后深刻的科学原理,比如金属的电化学行为、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以及界面化学在腐蚀过程中的作用。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复杂的概念,使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腐蚀的本质。而“试验”部分,我更关注它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指南。我希望它能介绍各种腐蚀试验的规范、流程和注意事项,例如在进行盐雾试验、浸泡试验、电化学测试时,应该注意哪些关键参数,如何正确操作设备,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估。这对于我来说,是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最后,“监测”部分,我寄希望于它能为我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腐蚀状态监控和预警体系。我希望它能介绍各种腐蚀监测技术,比如腐蚀探针、电化学传感器、无损检测技术等,并指导我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从而实现对腐蚀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