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 书名: | Wireshark网络分析实战 |
| 作者: | (以色列)奥扎赫|译者:古宏霞//孙余强 | 开本: | |
| YJ: | 79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 =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02-01 |
| 书号: | 9787115377715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Yoram Orzach 毕业于色列技术学院(Israel Institute of TechDlogy),持有该校科学学士学位。1991-1995年,以系统工程师的身份J职于Bezeq公司,从事传输及接入网相关工作。1995年,从Leadcom集团(Leadcom group)加盟Netplus公司,并转型为技术管理者。自1999年起,开始担任NDI通信公司(NDI Communications,http://www.ndi-com.com/)的CTO,负责并参与该公司在QQ范围内的数通网络的设计、实施及故障排除工作。Yoram对大型企业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及Internet服务提供商网络J有心得,Comverse、Motorola、Intel、 Ceragon networks、Marvel以及 HP等公司都接受过他提供的服务。Yoram在网络设计、实施及故障排除方面浸淫多年,在研发(R&D;)、工程、IT团队的培训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 精彩导读 目录 D1章 Wireshark简介
1.1 Wireshark简介
1.2 安置Wireshark(程序或主机)
1.3 开始抓包
1.4 配置启动窗口
1.5 配置时间参数
1.6 定义配色规则
1.7 数据文件的保存、打印及导出
1.8 通过Edit菜单中的Preferences菜单项,来配置Wireshark主界面
1.9 配置Preferences窗口中的Protocol选项
D2章 抓包过滤器的用法
2.1 简介
2.2 配置抓包过滤器
2.3 配置Ethernet过滤器
2.4 配置主机和网络过滤器
2.5 配置TCP/UDP及端口过滤器
2.6 配置复合型过滤器
2.7 配置字节偏移和净载匹配型过滤器
D3章 显示过滤器的用法
3.1 简介
3.2 配置显示过滤器
3.3 配置Ethernet、ARP、主机和网络过滤器
3.4 配置TCP/UDP过滤器
3.5 配置协议所D有的显示过滤器
3.6 配置字节偏移型过滤器
3.7 配置显示过滤器宏
D4章 基本信息统计工具的用法
4.1 简介
4.2 Statistics菜单中Summary工具的用法
4.3 Statistics菜单中Protocol Hierarchy工具的用法
4.4 Statistics菜单中Conversation工具的用法
4.5 Statistics菜单中Endpoints工具的用法
4.6 Statistics菜单中HTTP工具的用法
4.7 配置Flow Graph(数据流图),来查看TCP流
4.8 生成与IP属性有关的统计信息
D5章 GJ信息统计工具的用法
5.1 简介
5.2 配置与显示过滤器结合使用的IO Graphs工具,来定位与网络性能有关的问题
5.3 用IO Graphs工具测算(链路的)吞吐量
5.4 IO Graphs工具的GJ配置方法(启用Y轴Unit参数的Advanced选项)
5.5 TCP StreamGraph菜单项中Time-Sequence (Stevens)子菜单项的用法
5.6 TCP StreamGraph菜单项中Time-Sequence (tcp-trace)子菜单项的用法
5.7 TCP StreamGraph菜单项中Throughput Grap子菜单项的用法
5.8 TCP StreamGraph菜单项中Round Trip Time Graph子菜单项的用法
5.9 TCP StreamGraph菜单项中Window Scaling Graph子菜单项的用法
D6章 Expert Info工具的用法
6.1 简介
6.2 如何使用Expert Info工具执行排障任务
6.3 认识Errors事件
6.4 认识Warnings事件
6.5 认识Notes事件
D7章 Ethernet、LAN交换及线LAN
7.1 简介
7.2 发现广播及错包风暴
7.3 生成树协议分析
7.4 VLAN和VLAN tagging故障分析
7.5 线LAN(WiFi)故障分析
D8章 ARP和IP故障分析
8.1 简介
8.2 与ARP有关的连通性网络故障分析
8.3 IP流量分析工具的用法
8.4 利用GeoIP来查询IP地址的归属地
8.5 发现IP包分片问题
8.6 路由选择故障分析
8.7 发现IP地址冲突
8.8 DHCP故障分析
D9章 UDP/TCP故障分析
9.1 简介
9.2 配置Preferences窗口内protocol选项下的UDP和TCP协议参数,为排除排障做准备
9.3 TCP连接故障
9.4 TCP重传现象——源头及原因
9.5 重复确认(duplicate ACKs)和快速重传(fast retransmissions)现象
9.6 TCP报文段失序现象
9.7TCP Zero Window、Window Full、Window Change以及其他包含Window字样的提示信息
9.8 TCP重置(reset)及原因
D10章 HTTP和DNS
10.1 简介
10.2 筛选DNS流量
10.3 分析DNS协议的常规运作机制
10.4 DNS故障分析
10.5 筛选HTTP流量
10.6 配置Preferences窗口中protocol选项下的HTTP协议参数
10.7 HTTP故障分析
10.8 导出HTTP对象
10.9 HTTP数据流分析及Follow TCP Stream窗口
10.10 HTTPS协议流量分析——SSL/TLS基础
D11章 企业网应用程序行为分析
11.1 简介
11.2 摸清流淌于网络中的流量的类型
11.3 FTP故障分析
11.4 E-mail协议(POP、IMAP、SMTP)流量及故障分析
11.5 MS-TS 和Citrix故障分析
11.6 NetBIOS协议故障分析
11.7 数据库流量及常见故障分析
D12章 SIP、多媒体和IP电话
12.1 简介
12.2 使用内置于Wireshark 的IP电话及多媒体流量专用分析工具
12.3 SIP故障分析
12.4 RTP/RTCP故障分析
12.5 视频及视频监控应用排障场景
12.6 IPTV应用排障场景
12.7 视频会议应用排障场景
12.8 排除RTSP协议故障
D13章 排除由低带宽或高延迟所引发的故障
13.1 简介
13.2 测量通信链路的总带宽
13.3 测量每个用户及每种应用所占用的通信链路的带宽
13.4 借助Wireshark,获悉链路上的延迟及抖动状况
13.5 发现因高延迟/高抖动所引发的应用程序故障
D14章 认识网络安全
14.1 简介
14.2 发现异常流量模式
14.3 发现基于MAC地址和基于ARP的攻击
14.4 发现ICMP和TCP SYN/端口扫描
14.5 发现DoS/DDoS攻击
14.6 发现GJTCP攻击
14.7 发现暴力破解(brute-force)攻击
附录 链接、工具及阅读资料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深入探秘互联网的脉络:一份现代网络通信的探索指南 在我们这个高度互联的时代,信息如同血液般在无形的网络中川流不息。每一秒钟,无数的数据包穿越光纤、无线电波,连接着世界各地的个体、设备和系统。然而,这庞大的通信体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运作机制?当我们发送一条消息,下载一个文件,或者进行一次视频通话时,数据究竟是如何被打包、传输、解析的?本指南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深入探秘现代网络通信的旅程,揭示其内在的奥秘,并教授如何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一样,理解、诊断乃至优化这一复杂而迷人的系统。 一、 架起沟通的桥梁:网络协议栈的层层解析 理解网络通信,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模型。本指南将从最基础的网络协议栈(OSI模型与TCP/IP模型)入手,逐层剖析数据通信的整个生命周期。我们将深入了解: 物理层: 数据如何以电信号、光信号或无线电波的形式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传输介质(如铜缆、光纤、Wi-Fi),它们的特性以及它们如何编码和解码原始比特流。从电信号的电压变化到光脉冲的闪烁,理解最底层的信号传输原理,是掌握整个网络运作的基础。 数据链路层: 如何在相邻的网络节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我们将深入MAC地址的作用,以太网的帧结构,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如何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以及交换机如何在局域网内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理解这一层,就能明白设备在本地网络中是如何“找到”彼此的。 网络层: 如何在不同网络之间路由数据包。IP协议(互联网协议)将是核心,我们将详细讲解IPv4和IPv6的地址结构、子网划分、路由表的构建与查找过程,以及路由器在数据包转发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了解IP路由,才能理解数据如何跨越千山万水,从源头抵达目的地。 传输层: 如何在端到端之间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TCP(传输控制协议)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将是重点。我们将详细解析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以及TCP如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顺序性和完整性。同时,我们也会探讨UDP的无连接、高效特性,以及它适合的场景。理解传输层,就理解了应用程序之间如何“对话”。 应用层: 各种具体的网络应用协议,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网页浏览,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传输,DNS(域名系统)用于域名解析,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与POP3/IMAP(邮局协议)用于电子邮件通信等。我们将逐一剖析这些协议的工作原理,理解它们如何为我们的日常网络活动提供服务。 二、 剖析数据流的奥秘:深入理解网络数据包 网络通信的本质是数据的流动,而这些数据以“数据包”(packets)或“帧”(frames)的形式存在。本指南将带领读者深入剖析这些数据包的内部构造,理解其中蕴含的信息。我们将重点讲解: 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数据从应用层到物理层,每经过一层协议,都会被添加上相应的头部信息,这个过程称为封装。反之,数据到达目的地时,这些头部信息会被逐层剥离,这个过程称为解封装。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示这一过程,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数据在网络中“打包”与“拆包”的直观认识。 头部信息的解读: 每个数据包的头部都承载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信息,例如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协议类型、序列号、确认号等。我们将详细解读这些头部字段的含义,以及它们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掌握这些,就像掌握了解读密码的钥匙。 数据载荷的意义: 数据包的载荷部分才是真正承载着我们发送或接收的信息。我们将探讨不同应用层协议如何组织其数据载荷,以及这些载荷如何被应用程序所解析和使用。 三、 洞悉网络中的“沉默的守护者”:网络设备与通信原理 除了协议,网络设备也是网络通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指南将深入探讨: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如何基于MAC地址在局域网内部构建通信,实现高效的数据转发,以及如何避免广播风暴。我们将讲解MAC地址表的工作机制,以及VLAN(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如何连接不同的网络,并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我们将深入理解路由表的作用,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协议(如RIP, OSPF, BGP)的基本概念,以及NAT(网络地址转换)在解决IPv4地址不足问题中的作用。 集线器(Hub)与交换机(Switch)的区别: 简单介绍集线器的广播机制,以及交换机如何提供更高效的端口隔离和带宽利用。 无线网络(Wi-Fi)的通信机制: 了解无线信号的传播,SSID(服务集标识符),加密方式(如WPA2/WPA3),以及AP(无线接入点)在无线网络中的作用。 四、 诊断与优化的利器:网络分析技术概览 理解了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数据包的结构,我们便有了诊断和优化网络性能的基础。本指南将为您介绍: 常用的网络诊断工具: 介绍ping(测试网络连通性)、traceroute/tracert(追踪数据包路径)、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等)、nslookup/dig(进行DNS查询)等命令行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输出的解读。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快速定位网络问题。 网络流量分析的基本概念: 讲解流量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网络中的异常流量、高带宽消耗的应用和服务。 常见网络问题的分析思路: 针对网络延迟、丢包、连接中断、速度缓慢等常见问题,提供一套系统的分析流程和排查方法。我们将引导读者逐步缩小问题范围,从物理层到应用层,逐个排查可能的原因。 五、 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指南将穿插丰富的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将通过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网络通信,例如: 一次网页加载的全过程: 从浏览器发起请求,到DNS解析,到HTTP请求的发送,服务器的响应,以及最终网页内容的渲染,我们将全程剖析其中涉及的网络协议和数据交互。 一次文件下载的体验: 理解TCP如何保证文件传输的可靠性,以及在下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带宽限制和网络波动。 一次即时通讯的流畅对话: 探讨UDP在实时通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证低延迟的通信体验。 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初步认知: 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端口扫描)的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网络通信,为理解网络安全打下基础。 结语 互联网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复杂性与抽象性。本指南的目标是化繁为简,揭示这层层抽象的帷幕,让读者能够真正“看见”数据在网络中跳跃的轨迹,理解不同设备之间的悄然对话。无论您是网络爱好者,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网络世界,还是IT从业者,希望提升自己的网络诊断与优化能力,亦或是对信息安全充满好奇,渴望理解其底层逻辑,这份探索指南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伙伴。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揭示互联网脉络的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