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手帐 断舍离 生活方式 笔记 整理术 日式简单生活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手帐 断舍离 生活方式 笔记 整理术 日式简单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柳川艳 编,张谷若 译
图书标签:
  • 生活整理
  • 手帐
  • 断舍离
  • 生活方式
  • 笔记
  • 整理术
  • 日式生活
  • 极简生活
  • 家居收纳
  • 时间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与子偕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8828
商品编码:25872654228
丛书名: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具体描述

书名: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定价:42.00元

作者 :苏静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页码:160页

装帧:平装

开本:16

ISBN:9787508648828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是《日和手帖》MOOK的第2本特集。
我们相信,好的生活在于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与周遭的环境,而不在于品、,以及常人难以接触的新奇和刺激。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特集,整理经典有用的时间管理术、生活整理术,专访多位国内外设计师、艺术家、导演、音乐人、杂志人、料理人、企业管理者,启发我们如何拥有高效、丰富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日和”,就是好天气,美好的。什么是“手帖”,就是记录本。“日和手帖”,就是记录下美好一切的本子。我们期望成为生活美学的记录者和造物者。
“日和手帖”,或者说本身并无意义,它被赋予的是:一个有关日系生活方式的MOOK。一个众筹造物的全新生活品牌。探讨人与物的关系。一起寻找适合日常的生活美学。

【群访】
你有拖延症吗?

【聚会】
改革,工作的日常,没边儿

【生活方式】
效率生活实验室 从“GTD”到“断舍离”,一些你需要的原料
书写情结 to do ,doing, done 经典手账全记录
指缝间的魔法 不可思议的文具整理术
效率生活入门 用APP优化生活
大象永bu会忘记 “人脑外挂”Evernote的补丁包
606通用搁架系统 我们的管家,是我们的家具
去逛农夫市集 以“食”改变的新潮流
一泊两食 绝景、温泉与美食的感性之旅

【人物】
卢广仲 吃早餐是件很摇滚的事情
张永锡 工作第二、生活diyi的时间管理法
Janet Lau 我们无法控制自身,又如何控制外物?
韩硕的魔幻时间 “游乐园”的有72小时
黄威融 老台北人的“小日子”
邓一平 Julien Tang 在25岁时我同时有7个身份
老爷Samuele 没有所谓“正确”的人生
相场正一郎 开心地与重要的人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间

【食帖】
和风简餐 一周七日私房菜
料理研究家樋口正树的食事创作
南食召 不只是个卖吃的

【造物】
日常早餐轮 寓于日出的悠闲,唯有早餐不可辜负
肌触 接触肌肤的相性
无负担的清洁感
寻一只好缶 配一味好茶
阳崖阴林紫者上 顾渚紫笋 千年古茶山茶考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是《日和手帖》MOOK的第2本特集。
佐藤可士和说过:“整理的核心在于抓住本质。”在《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合理的生活整理方案。从本质上,改变生活的节奏,让生活美好而丰满。
如果你有拖延症,如果你听说过“GTD”“断舍离”“番茄工作法”,如果你向往“晨型人”“农夫市集”“一泊两食”的生活方式,想用Moleskine、Filofax手账管理生活,想学会文具活用术、日常实用瑜伽术,想用Evernote和ToDoList等APP来管理时间,《生活整理术》帮你全面整理。
此外,专访卢广仲、原研哉、田原、林糊糊、张永锡、古奇高、黄威融、邓一平、老爷Samuele、相场正一郎,分享他们的生活整理术、超ji工作术和时间管理术。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一次对生活的彻di整理。


受访人
田原,歌手、演员、导演。
张亮,创新工场投资经理。
吴诗源,理想生活实验室创始人。
庄仔,雕刻时光创始人庄崧冽。
于海成,战胜拖延症咨询师。
林曦,水墨画家。
金浩森,摄影师、模特。
Skelly,服装设计师。
喵子,手账达人。
陈天灼,影像艺术家。
原研哉,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形学部基础设计系教授、日本设计中心董事长。无印良品艺术指导。
古奇高,独立家具品牌“梵几”创始人、主设计师。2009年开始从事室内设计,同时开始积累家具设计。2010年成立“梵几”家具品牌。
苏静,“日和手帖”创始人。“知日 ZHIJAPAN”为其2012年创办的专门关注日本的内容品牌。
松峰莉璃,舞台导演、演员。中央戏剧学院2003届表演系研究生毕业。担任张永和、鲁力佳非常建筑服装品牌系列时装秀导演、编舞。梵几话剧导演、编剧。
早川绫子,灯光师,活动策划执行。2005年起和伙伴共同经营设计公司,同时做国际品牌时装秀、汽车展、发布会、晚会等的灯光设计统筹。2014年创建“一二三(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创意儿童教育项目。
段旻哲,Evernote Market中国区总监。
男子野菜部,田中佑资、竹田润平与若菜公太三人组成。Farmer’s Market@UNU运营、企划。
卢广仲,台湾独立音乐人。曾获第20届台湾金曲奖新人奖和作曲人奖。
张永锡,台湾时间管理讲师,自2010年至今开办时间管理课程。
Janet Lau,注册瑜伽教师,东南亚首批获得专业认证的正念瑜伽导师。2014年被LifestyleAsia.com选为香港zui的五位瑜伽老师之一。
韩硕,摄影师,2002~2006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西班牙语文学、国际金融学双学位。2006~2010年在南美居住。2011~2013年就读于欧洲设计学院,获得摄影艺术硕士学位。
黄威融,1998年与四位好友集体创作《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2006~2011年担任《Shopping Design》总编。2012年创办《小日子》担任创刊总编。现任编辑顾问。2014年担任《无印良品 台湾十周年》专刊总编。
邓一平,法国实验电影人。2009年搬迁北京居住至今。曾成功创办diyi、二届“法国-中国独立电影节”。中法文化交流协会创始人兼负责人。独立杂志《垃圾杂志》创办人。树音乐旗下电子摇滚乐队“We Are Not Invited”键盘手。
老爷Samuele,信报《Lifestyle Journal》艺术指导Samuele Or。
相场正一郎,2003年在东京代代木八幡开设意大利餐厅“LIFE”,并担任主厨。随后陆续出版食谱书、制作杂志、做产品等。2012年在参公桥开设“LIFE”的姊妹店“LIFE son”。
樋口正树,2008年开设美食博客“The Last Order”,自学成才且致力于有趣的美食烹调。2011年作为料理研究家展开事业,进行食谱开发,以及创建与食物相关的网站等工作。
山岛,来自青岛崂山。广告人和生活摄影师,“寂境”品牌主理人。

撰稿人
小山Hitomi,2003~2005年在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负责介绍中国文化的节目。从2005年起,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担任撰稿人、翻译与协调者。2009~2011年担任《艺术世界》撰稿人。2010年到现在在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负责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剧团的演出与项目。


《生活之简:慢品日常,重塑空间》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无尽的物质和信息所裹挟,生活的棱角在日积月累的堆积中变得模糊不清。那些曾经充满期待的物品,如今却成为压在我们心头的负担;那些想要记录的美好,则淹没在凌乱的思绪中。我们渴望找回那份宁静与纯粹,渴望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让每一天都充满意义与自在。 《生活之简:慢品日常,重塑空间》并非一本单纯的收纳指南,它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你一同踏上一段探寻内心、重塑生活方式的旅程。这本书将带你深入理解“减法”的力量,不仅仅是在物理空间上,更是在精神层面。它鼓励我们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区分“需要”与“想要”,从而摆脱不必要的占有欲,找回真正珍视的事物。 第一章:物质的低语——倾听物品的真实心声 我们被教导要努力拥有,却很少被引导要懂得放下。这一章,我们将一同学会倾听那些静默的物品。它们是否还在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它们是否还承载着我们最初的喜悦?还是已经变成了沉默的牢笼,束缚着我们前行的脚步? 审视与分辨: 我们将学习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来审视家中每一件物品。从衣柜里的旧衣,到书架上的闲书,再到厨房里未曾使用的工具,都将被重新审视。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情感价值以及是否符合当下生活的需求,来做出明智的取舍。 情感连接的解绑: 许多物品之所以难以割舍,是因为它们承载着过往的回忆和情感。这一章将引导我们理解,真正的回忆并非依赖于实体物品,而是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将学习如何温和地与“过去”告别,感谢它们曾经带来的陪伴,然后将珍贵的记忆珍藏于心,而非堆积在空间。 “断”的智慧: 告别“断舍离”字面上的断与舍,我们深入探讨“断”的本质——识别并拒绝不必要的进入。从源头控制,学会理性消费,抵制冲动购物,让新的物品进入生活时,都能经过深思熟虑的筛选,确保它们能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价值,而不是成为新的负担。 第二章:空间的魔法——让家成为心灵的港湾 一个整洁有序的空间,是内心平静的基石。本章将带领你探索如何通过简单的调整,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居住环境,转化为一个令人舒心、能够让身心得到休憩的港湾。 “舍”的艺术: 在“断”的基础上,“舍”是清理与释放的过程。我们将学习如何系统地清理不再需要、不再喜爱,或者已经失去功能性的物品。这不仅仅是丢弃,更是一种对生活能量的重新引导。我们将探讨各种“舍”的方式,从捐赠、转售到妥善处理,让每一件被“舍”去的物品,都能找到新的价值归宿,也为我们的生活腾出更多呼吸的空间。 “离”的哲学: “离”是摆脱对物品的过度依恋,是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它意味着我们不再用物质来定义自我价值,而是从内在的丰盈中获得满足。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那些让我们产生“执念”的物品,并逐步与之和解,实现精神上的“脱离”。 收纳的进阶——不只是藏匿: 告别“眼不见为净”的简单收纳,本章将聚焦于“可视化收纳”与“习惯化收纳”。我们将学习如何让物品“各归其位”,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让每一次使用后都能物归原处。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整理,更是对生活流程的优化,让日常的每一个动作都变得高效而流畅。 打造“零压力”的家: 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去规划家居布局。从动线的优化,到收纳工具的巧用,再到空间的视觉延伸,每一个细节都旨在让家成为一个真正舒适、放松、充满能量的空间。这个空间,将不再是物品的博物馆,而是承载生活美好瞬间的舞台。 第三章:时间的梳理——规划而非束缚 时间是比金钱更宝贵的资源,然而,我们却常常在忙碌与琐碎中,让时间悄悄溜走。本章将邀请你一同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让每一分每一秒都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手帐的重塑: 手帐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思想的整理与生活的导航。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最适合自己的手帐体系。这可能是一本年度计划本,一本每日待办清单,一本灵感收集册,或者是一个承载生活点滴的“时光胶囊”。 目标的确立与分解: 模糊的目标只会让我们原地踏步。我们将学习如何将宏大的愿景分解为可执行的小步骤,并通过手帐等工具,清晰地记录与追踪。无论是学习新技能,养成新习惯,还是完成一个项目,都能变得触手可及。 “番茄工作法”与“深度工作”: 告别低效的“一心多用”,本章将介绍一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帮助你提高专注力,进入“心流”状态,从而以更少的精力和时间,完成更多有价值的工作。 留白的艺术: 真正的充实并非无休止的填满。我们将学习如何为自己留白,预留放松、思考、甚至“无所事事”的时间。这些“无用”的时光,往往是孕育灵感、恢复精力的最佳时刻。 第四章:心灵的整理——看见真实的自己 物质与时间的整理,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内心。这一章,我们将深入探索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达到心灵的宁静与丰盈。 “断”的意义: 审视内心,识别那些不必要的“杂念”。这包括对外界评价的过度在意,对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执着,以及那些让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的担忧。学会“断”掉这些负面情绪,是通往内心平静的第一步。 “舍”的勇气: 勇敢地放下那些限制我们成长的旧有观念和思维模式。我们可能被固有的“应该”和“必须”所束缚,本章将鼓励我们打破这些枷锁,拥抱新的可能。 “离”的觉察: 练习“活在当下”,减少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焦虑。通过正念冥想、感恩练习等方式,去觉察当下的美好,体验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日式简单生活的精髓: 借鉴日式生活哲学中对“侘寂”美学的理解,它并非追求极致的简陋,而是欣赏事物在时间流逝中展现出的自然之美,以及对不完美之处的包容。我们将学习如何在生活中融入这种“静”与“简”,体会“少即是多”的智慧。 重塑生活方式: 这包括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以及与家人朋友的真诚沟通。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能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生活之简:慢品日常,重塑空间》 是一次关于“归零”的实践,一次关于“取舍”的修行,更是一次关于“生活”的重新发现。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与方式。愿这本书,能点亮你心中那盏最简单、最明亮的灯,让你在纷繁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让每一天,都因为这份“简”,而变得更加丰盛而美好。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对收纳整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带来启发和实用技巧的书籍。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它的名字就足够吸引人:《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手帐 断舍离 生活方式 笔记 整理术 日式简单生活》。光看书名,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有序的生活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整洁有序的日式空间,让人心生向往。我一直觉得,整理不仅仅是把物品堆砌起来,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是将过多的杂物剥离,只留下真正需要和热爱的事物,让生活回归本质。这本书似乎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仅关注物质的整理,更强调心灵的净化,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找到属于自己的整理哲学,并将它融入日常生活中,打造一个真正舒心、高效的生活环境。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断舍离”的部分,这个概念听起来很吸引人,希望能学到如何有效地处理不需要的物品,释放生活空间,也解放内心的压力。同时,我也对“手帐”和“生活方式”的内容充满好奇,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将整理技巧与个人生活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让整理的过程变得更有趣,也更有意义。

评分

我是一位对极简主义和正念生活充满探索欲的读者,一直在追寻能帮助我实现更清爽、更有意义生活方式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日式简单生活”和“生活方式”几个字,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手帐 断舍离 生活方式 笔记 整理术 日式简单生活》,这个标题本身就像一股清流,暗示着一种返璞归真、注重内在品质的生活理念。我曾经尝试过一些收纳技巧,但总觉得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指导,或者说,缺少一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日和手帖》系列听起来就很有深度,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摆放物品,更可能触及到我们为何需要这些物品,以及如何与物品建立更健康的关系。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将“断舍离”这个理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它是否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辨别真正重要的事物,并舍弃那些占据空间、消耗精力的“负累”。另外,作为一名喜欢记录生活的人,“手帐”和“笔记”的关键词也让我对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学习到如何将整理的思考和实践,融入到我的手帐中,让我的手帐不仅是生活的记录,更是生活方式的指南。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空间变得更加舒适和高效。工作之余,我喜欢阅读一些能带来启发和实用建议的书籍,而《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手帐 断舍离 生活方式 笔记 整理术 日式简单生活》这个书名,简直是我近期一直在寻找的关键词的集合。我一直对“整理术”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很多整理方法都过于表面化,缺乏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这本书将“生活方式”和“日式简单生活”结合在一起,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整理物品,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种更有品质、更少负担的生活。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如何解读“断舍离”的,它是否提供了一些哲学层面的思考,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物质的关系,从而真正做到“舍弃”?此外,我一直认为整理和记录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手帐”和“笔记”的出现让我非常兴奋,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将整理理念融入手帐创作的方法,让我的手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能成为我个人整理旅程的有力工具。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指导我如何构建更具美感和秩序感的居住环境的书籍。《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手帐 断舍离 生活方式 笔记 整理术 日式简单生活》这个书名,瞬间点燃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生活的美学不仅仅体现在外部的装饰,更在于内部的秩序和平衡。这本书中提到的“生活整理术”和“日式简单生活”,让我联想到了一种宁静、雅致、不落俗套的生活态度。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断舍离”的精髓,它不仅仅是物品的清理,更是对人生价值观的一种梳理和筛选。我渴望从中学习如何分辨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想要”,以及如何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和处理那些不再适合我的物品。同时,“手帐”和“笔记”的出现,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些将整理的感悟和实践,转化为个性化生活记录的灵感,让我的生活笔记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真正成为我生活方式的体现。

评分

我对“慢生活”和“生活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回归内心平静、提升生活品质的书籍。《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手帐 断舍离 生活方式 笔记 整理术 日式简单生活》这个书名,就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它所传递的“日式简单生活”的理念,让我联想到一种更加注重内在体验、摒弃浮华的追求。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整理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清洁,更是心灵空间的净化。这本书中提到的“生活整理术”和“断舍离”,无疑是我渴望了解的核心内容。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套系统的方法,帮助我审视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羁绊,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并学会如何有效地“舍弃”,从而为真正重要的事物腾出空间。此外,“手帐”和“笔记”的字眼也让我倍感亲切,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将整理的思考和实践,巧妙地融入到我的手帐创作中,让我的手帐成为我记录生活、反思成长、并不断优化生活方式的有力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