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技术指南

Arduino技术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约翰·休斯(JohnMHughes) 著
图书标签:
  • Arduino
  • 单片机
  • 嵌入式系统
  • 电子制作
  • DIY
  • 硬件开发
  • 传感器
  • 物联网
  • 编程
  • 开源硬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泰州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1055
商品编码:25742013686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讲解了ArduiD开发板的物理特性与接口功能,ArduiD使用的各种AVR微控制器,ArduiD特有的编程环境,各种扩展板,可与ArduiD一起工作的传感器、继电器模块、小键盘以及其他附加组件,从零开始创建自定义扩展板的步骤,介绍各种分析设计问题、定义实体与可测试需求的方法,确保开发成功。

关联推荐
作为成功的开源硬件平台,ArduiD不但让普通人实现了工程师梦想,也被广泛应用在机器人、环境监测传感器、卫星等大大小小的正式项目中。 本书针对想了解ArduiD细节、追求个性和新鲜事物的爱好者,详尽介绍了使用ArduiD开发板与扩展板的过程中应该了解的技术细节、注意事项,并传达了一些FC重要的设计思想,旨在帮助读者实现创客梦想。 - ArduiD开发板的物理特性与接口功能 - ArduiD使用的各种AVR微控制器 - ArduiD特有的编程环境,包括“程序” - 各种扩展板,如闪存、以太网、蓝牙、ZigBee - 可与ArduiD一起工作的传感器、继电器模块、小键盘等附加组件 - 从零开始创建自定义扩展板 - 介绍如何分析各种设计问题、定义实体与可测试需求,确保开发成功 
目录
目录 前言 D 1 章 ArduiD 家族 1 1.1 ArduiD 简史.1 1.2 ArduiD 设备类型.2 1.3 ArduiD 实物展示.3 1.4 ArduiD 兼容设备.6 目录

前言

D 1 章 ArduiD 家族 1

1.1 ArduiD 简史.1

1.2 ArduiD 设备类型.2

1.3 ArduiD 实物展示.3

1.4 ArduiD 兼容设备.6

1.4.1 硬件兼容设备 6

1.4.2 软件兼容设备 7

1.5 ArduiD 命名约定.8

1.6 使用ArduiD 可以实现的目的9

1.7 更多信息 .11

D 2 章 AVR 微控制器 .12

2.1 背景.12

2.2 内部架构 .13

2.3 内部存储器 .16

2.4 外围功能 .16

2.4.1 控制寄存器 16

2.4.2 数字I/O 端口 .17

2.4.3 8 位定时器/ 计数器 18

2.4.4 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 19

2.4.5 定时器/ 计数器预分频器 .19

2.5 模拟比较器 .19

2.6 模数转换器 .20

2.7 串行I/O.21

2.7.1 USART 22

2.7.2 SPI .22

2.7.3 TWI .23

2.8 中断 24

2.9 看门狗定时器 .26

2.10 电气特性 .26

2.11 更多信息 .27

D3 章 ArduiD 专用AVR 微控制器 .28

3.1 ATmega168/328 29

3.1.1 内存 29

3.1.2 特性 29

3.1.3 封装 30

3.1.4 端口 31

3.1.5 引脚电路 31

3.1.6 模拟比较器输入 31

3.1.7 模拟输入 32

3.1.8 串行接口 32

3.1.9 定时器/ 时钟I/O .33

3.1.10 外部中断 33

3.1.11 ArduiD 引脚分配 34

3.1.12 基本电气特性 35

3.2 ATmega1280/ATmega2560 35

3.2.1 内存 35

3.2.2 特性 37

3.2.3 封装 37

3.2.4 端口 37

3.2.5 引脚功能 38

3.2.6 模拟比较器输入 38

3.2.7 模拟输入 39

3.2.8 串行接口 39

3.2.9 定时器/ 时钟I/O .40

3.2.10 外部中断 41

3.2.11 ArduiD 引脚分配 41

3.2.12 电气特性 44

3.3 ATmega32U4 44

3.3.1 内存 44

3.3.2 特性 45

3.3.3 封装 46

3.3.4 端口 46

3.3.5 引脚功能 47

3.3.6 模拟比较器输入 47

3.3.7 模拟输入 47

3.3.8 串行接口 48

3.3.9 定时器/ 时钟I/O .49

3.3.10 外部中断 50

3.3.11 USB2.0 接口 .51

3.3.12 电气特性 52

3.3.13 ArduiD 引脚分配 52

3.4 熔丝位 .53

3.5 更多信息 .55

D4 章 ArduiD 技术细节 .56

4.1 ArduiD 特性与功能.56

4.2 ArduiD USB 接口 57

4.3 ArduiD 物理大小.59

4.3.1 全尺寸基本ArduiD PCB 类型.60

4.3.2 Mega 类型的ArduiD PCB .61

4.3.3 小型ArduiD PCB62

4.3.4 特殊用途PCB 类型 .65

4.4 ArduiD 引脚布局.66

4.4.1 ArduiD 基线引脚布局 66

4.4.2 扩展基线引脚布局 67

4.4.3 Mega 引脚布局 72

4.4.4 非标准布局 74

4.5  更多信息 78

D5 章 对ArduiD 与AVR 微控制器编程 .79

5.1 微控制器交叉编译 .80

5.2 BootLoader 81

5.3 ArduiD IDE 环境 .83

5.3.1 安装ArduiD IDE 84

5.3.2 配置ArduiD IDE 85

5.4 使用ArduiD IDE 进行交叉编译 86

5.4.1 ArduiD 可执行映像 89

5.4.2 ArduiD 软件创建过程 89

5.4.3 程序标签卡 90

5.4.4 ArduiD 软件架构 91

5.4.5 运行时支持:main() 函数 92

5.4.6 程序示例 94

5.4.7 常量 97

5.4.8 全局变量 97

5.5 库 .98

5.5.1 在ArduiD 程序中使用库 .98

5.5.2 将库添加到ArduiD IDE 101

5.5.3 创建自定义库 103

5.6 ArduiD 源代码.103

D6 章 不使用ArduiD IDE 编程 .105

6.1 IDE 替换方案 .105

6.1.1 PlatformIO 105

6.1.2 ID .107

6.2 AVR 工具链 .108

6.2.1 安装工具链 111

6.2.2 make 112

6.2.3 avr-gcc.113

6.2.4 binutils 113

6.2.5 avr-libc 116

6.3 从零开始构建C 或C 程序 .118

6.3.1 使用avr-gcc 或avr-g 进行编译 118

6.3.2 多个源文件与make 程序 118

6.4 AVR 汇编语言 .120

6.4.1 AVR 编程模型 .121

6.4.2 创建AVR 汇编语言程序 123

6.4.3 AVR 汇编语言资源 .125

6.5 上传AVR 可执行代码 126

6.5.1 系统内编程 126

6.5.2 使用Bootloader 编程 .127

6.5.3 不使用Bootloader 上传 .127

6.5.4 JTAG .129

6.5.5 AVRDUDE .129

6.5.6 将ArduiD 用作ISP 131

6.5.7 Bootloader 运作 131

6.5.8 更换Bootloader 133

6.6 小结 .133

D7 章 ArduiD 库 .134

7.1 库组件 .134

7.1.1 EEPROM 136

7.1.2 Ethernet .138

7.1.3 Firmata 144

7.1.4 GSM 148

7.1.5 LiquidCrystal 157

7.1.6 SD .160

7.1.7 Servo .163

7.1.8 SPI .164

7.1.9 SoftwareSerial .165

7.1.10 Stepper 167

7.1.11 TFT .167

7.1.12 Wi-Fi .170

7.1.13 Wi-Fi 类 172

7.1.14 IPAddress 类 172

7.1.15 Server 类 172

7.1.16 Client 类 173

7.1.17 UDP 类 173

7.1.18 Wire .174

7.1.19 Esplora .176

7.2 D三方库 .179

D8 章 扩展板 182

8.1 扩展板的电气特性 .183

8.2 扩展板的物理特性 .184

8.3 堆叠扩展板 .186

8.4 常用ArduiD 扩展板186

8.4.1 输入/ 输出 .187

8.4.2 I/O 扩展板 187

8.4.3 I/O 拓展板 191

8.4.4 继电器扩展板 194

8.4.5 信号路由扩展板 196

8.4.6 存储器 199

8.4.7 通信 201

8.4.8 串行I/O 与MIDI .201

8.4.9 Ethernet .202

8.4.10 蓝牙 204

8.4.11 USB .205

8.4.12 ZigBee .207

8.4.13 CAN 208

8.4.14 原型 211

8.4.15 制作自定义原型扩展板 213

8.4.16 运动控制 214

8.4.17 DC 与步进电机控制 214

8.4.18 PWM 与舵机控制 216

8.4.19 显示器 217

8.4.20 仪表扩展板 223

8.4.21 适配器扩展板 225

8.4.22 混杂扩展板 226

8.5 FC见ArduiD 扩展板230

8.6 资源 231

D9 章 模块与I/O 组件 .233

9.1 模块234

9.1.1 物理外形 235

9.1.2 接口 235

9.1.3 模块来源 238

9.1.4 模块说明 238

9.2 Grove 模块 260

9.3 传感器与模块介绍 .261

9.4 传感器 .262

9.4.1 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 263

9.4.2 倾斜传感器 267

9.4.3 声音传感器 268

9.4.4 光线传感器 269

9.4.5 磁场传感器 272

9.4.6 振动与敲击传感器 273

9.4.7 运动传感器 274

9.4.8 接触与位置传感器 275

9.4.9 距离传感器 278

9.5 通信 279

9.5.1 APC220 无线模块 279

9.5.2 315/433 MHz RF 模块 .280

9.5.3 ESP8266 收发器.280

9.6 输出设备与元件 .281

9.6.1 光源 281

9.6.2 继电器、电机与舵机 285

9.6.3 模拟信号输出 287

9.7 用户输入 .288

9.7.1 键盘 288

9.7.2 摇杆 289

9.7.3 电位器与旋转编码器 289

9.8 用户输出 .289

9.8.1 文本显示器 290

9.8.2 图形显示器 291

9.9 支持功能 .291

9.9.1 时钟 292

9.9.2 定时器 293

9.10 连接 294

9.10.1 使用裸露跳线 294

9.10.2 模块连接系统 294

9.10.3 自己动手制作连接器 295

9.10.4 选择连接方法 297

9.11 供应商资源 .297

9.12 小结 .297

D 10 章 自己动手制作元件 .299

10.1 准备工作 .301

10.2 制作扩展板 .305

10.2.1 物理考虑 .306

10.2.2 堆叠扩展板 .307

10.2.3 电气考虑 .308

10.3 制作GreenShield 扩展板 .309

10.3.1 目标 .309

10.3.2 定义与规划 .309

10.3.3 设计 .310

10.3.4 制作原型 .316

10.3.5 **终软件 .322

10.3.6 装配 .328

10.3.7 **终验收测试 .332

10.3.8 运行 .333

10.3.9 后续步骤 .334

10.4 制作与ArduiD 兼容的PCB .334

10.5 Switchinator 335

10.5.1 定义与规划 .335

10.5.2 设计 .336

10.5.3 原型 .347

10.5.4 软件 .350

10.5.5 制造 .353

10.5.6 验收检测 .356

10.5.7 后续步骤 .356

10.6 资源 .356

D 11 章 项目:可编程信号发生器 358

11.1 项目目标 .360

11.2 定义与规划 .360

11.3 设计 362

11.3.1 功能 .362

11.3.2 外壳 .363

11.3.3 电路图 .364

11.4 搭建原型 .366

11.4.1 控制输入与模式 .367

11.4.2 显示输出 .368

11.4.3 DDS 模块 369

11.5 软件 .370

11.5.1 源代码组织 .371

11.5.2 软件描述 .372

11.5.3 DDS 库 378

11.5.4 测试 .379

11.6 **终组装 .382

11.6.1 上拉电阻阵列 .382

11.6.2 输入保护 .383

11.6.3 机箱外壳 .384

11.6.4 DC 电源.386

11.7 **终测试与结束 .386

11.8 削减开支 .387

11.9 成本明细 .388

11.10 资源 .389

D 12 章 项目:智能调温器 .390

12.1 背景 390

12.1.1 HVAC 概述 .391

12.1.2 温度控制基础 .392

12.1.3 智能温度控制 .394

12.2 项目目标 .395

12.3 定义与规划 .395

12.4 设计 .396

12.4.1 功能 .396

12.4.2 外壳 .397

12.4.3 电路图 .399

12.4.4 软件 .399

12.4.5 用户输入/ 输出 402

12.4.6 控制输出 .406

12.5 原型 406

12.5.1 DHT22 传感器 407

12.5.2 旋转编码器 .408

12.5.3 实时时钟模块 .409

12.5.4 LCD 扩展板 410

12.6 软件 .410

12.6.1 源代码组织 .410

12.6.2 软件描述 .410

12.6.3 测试 .413

12.7 **终版本 .413

12.7.1 组装 .414

12.7.2 测试与运行 .416

12.8 成本明细 .417

12.9 后续步骤 .417

12.10 资源 .418

D 13 章 模型火箭发射器:设计研究 419

13.1 概览 419

13.2 设计周期 .420

13.3 目标 421

13.4 选择与定义功能需求 .423

13.5 进行初步设计 .426

13.5.1 设计可行性 .429

13.5.2 初始元件列表 .432

13.6 原型 432

13.7 **终设计 .433

13.7.1 电气特征 .433

13.7.2 物理外形 .438

13.7.3 软件 .440

13.7.4 测试与运行 .442

13.8 成本分析 .443

附录A 工具与配件 444

附录B AVR ATmega 控制寄存器 455

附录C ArduiD 与兼容产品厂商 477

附录D 推荐阅读 482

附录E ArduiD 与AVR 软件开发工具 .484

关于作者.487

关于封面 487 显示全部信息

《Arduino技术指南》 是一本面向广大电子爱好者、学生、创客以及专业工程师的深度技术书籍。本书旨在系统地、全面地介绍Arduino这一开源硬件平台及其相关的软件开发环境,通过详实的理论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带领读者从零开始,逐步掌握Arduino的原理、编程技巧、传感器应用、通信协议以及项目开发流程。 第一部分:Arduino基础理论与入门 本书将首先为读者构建坚实的Arduino基础知识体系。我们会从Arduino的起源、发展历程、核心理念(开源、易用、低成本)出发,阐述其在创客运动和教育领域的独特价值。接着,详细介绍Arduino硬件平台的构成,包括微控制器(MCU)的核心架构、数字I/O引脚、模拟输入引脚、通信接口(如UART、SPI、I2C)等。对于初学者而言,至关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硬件组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本书将以清晰的图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避免艰涩的技术术语。 Arduino IDE(集成开发环境)是Arduino编程的入口,本书将详细指导读者完成IDE的安装与配置,并深入解析其界面布局、代码编辑器、编译器、上传器等关键功能。我们会从最基础的“Hello, World!”程序(点亮LED)开始,逐步引导读者理解Arduino程序的结构(`setup()`和`loop()`函数)、变量类型、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if-else, for, while)等C/C++编程语言的核心概念,以及Arduino特有的函数库。此外,本书还将重点讲解如何使用Arduino IDE进行代码调试,包括串口监视器的使用、代码断点设置(若IDE支持)等,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解决编程中的问题。 第二部分:传感器与执行器交互 掌握了Arduino的基本编程能力后,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Arduino与外部世界交互的奥秘——通过传感器采集信息,并通过执行器实现控制。 数字传感器与数字输出: 我们会从最简单的数字输入(如按钮、开关)和数字输出(如LED、蜂鸣器)开始。详细讲解如何连接这些基本组件,以及如何在代码中读取数字输入的状态并控制数字输出的开关。我们会提供不同类型的按钮(瞬时、切换)、开关的接线方法和代码实现。 模拟传感器与模拟输出: 讲解模拟输入的重要性,例如如何读取电位器、光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如LM35、DHT11/22)等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通过`analogRead()`函数将其转换为数字值。同时,介绍模拟输出(PWM)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analogWrite()`函数控制LED的亮度、直流电机的转速等。 进阶传感器应用: 本部分将涵盖更广泛的传感器类型,包括: 距离传感器: 如超声波传感器(HC-SR04)和红外测距传感器,讲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如避障、倒车雷达)。 运动传感器: 如PIR人体红外感应器,用于实现智能照明、安防报警等。 环境传感器: 如温湿度传感器(DHT系列)、气体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构建环境监测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IMU): 如MPU6050(陀螺仪+加速度计),讲解其数据读取和初步的数据处理,为姿态控制打下基础。 GPS模块: 讲解如何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用于定位和导航项目。 RFID/NFC模块: 实现身份识别和门禁控制等功能。 摄像头模块: 介绍基础的图像采集和处理,例如简单的物体识别或人脸检测。 执行器控制: 除了LED和蜂鸣器,我们还将深入讲解更多执行器的控制: 直流电机与步进电机: 详细介绍电机驱动模块(如L298N),讲解如何通过PWM控制直流电机的速度和方向,以及如何驱动步进电机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舵机(Servo Motor): 讲解舵机的原理和控制方法,实现精确的角度控制,应用于机械臂、云台等。 继电器: 介绍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用于控制大功率设备(如风扇、灯泡)。 LCD/OLED显示屏: 讲解如何连接和驱动字符型LCD显示屏、图形LCD以及OLED显示屏,用于显示传感器数据、状态信息等。 第三部分:通信协议与网络连接 现代智能设备离不开通信,本书将系统介绍Arduino支持的各种通信协议,并引导读者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串行通信(UART): 详细讲解TTL串行通信协议,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概念。演示如何通过Arduino的硬件串口与电脑(通过USB-TTL模块)或其他Arduino开发板进行数据交换,以及如何利用串口监视器进行调试。 I2C通信: 深入解析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协议,讲解其主从设备模型、地址寻址、数据传输流程。重点演示如何通过I2C总线连接和控制多个外设,如各种传感器(IMU、EEPROM)、显示屏等。 SPI通信: 讲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协议,分析其四线制(SCK, MISO, MOSI, SS)结构,以及其在高速数据传输中的优势。演示如何使用SPI与SD卡模块、一些高级传感器和通信芯片(如nRF24L01)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 蓝牙(Bluetooth): 介绍HC-05/HC-06等蓝牙模块,演示如何实现Arduino与手机、电脑之间的无线通信,用于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 Wi-Fi连接: 重点讲解ESP8266和ESP32等集成Wi-Fi功能的开发板,演示如何连接Wi-Fi网络,实现与互联网的交互,例如搭建Web服务器、访问云平台(如ThingSpeak, Blynk, MQTT服务器)。 射频通信: 介绍nRF24L01等2.4GHz射频模块,用于实现点对点或多对点的无线通信,适用于低功耗、远距离通信场景。 LoRa模块: 讲解LoRa(Long Range)技术的特点,以及如何使用LoRa模块构建远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有线网络通信: 介绍如何使用Ethernet Shield等硬件模块,实现Arduino与以太网的连接,构建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应用。 第四部分:高级主题与项目实践 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通信能力后,本书将带领读者挑战更复杂的项目,并介绍一些高级技术。 多任务处理与中断: 讲解Arduino的单线程特性,以及如何通过软件模拟多任务(如使用`millis()`函数替代`delay()`),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和效率。深入讲解中断的概念、类型(外部中断、定时器中断)及其在实时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实现高精度计时或响应外部事件。 嵌入式系统设计原则: 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硬件调试、软件集成和系统测试。 电源管理与低功耗设计: 探讨如何优化Arduino程序的功耗,延长电池供电设备的续航时间,介绍休眠模式、低功耗传感器选择等技巧。 常用库的深入应用: 除了Arduino自带的库,本书还将介绍一些社区开发的、功能强大的第三方库,例如用于数据处理、图形绘制、通信协议封装的库,并展示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硬件扩展与原型开发: 讲解如何使用面包板、洞洞板进行原型电路的设计和搭建,以及如何使用PCB设计软件(如KiCad, Eagle)设计自定义电路板,实现产品的工业化量产。 案例项目实战: 本部分将提供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由易到难的综合性项目案例,例如: 智能家居系统: 集成温湿度监测、光照控制、远程开关家电等功能。 机器人小车: 包含避障、循迹、遥控等功能。 环境监测站: 实时采集多项环境参数并上传至云平台。 DIY数码时钟/天气预报显示器: 结合LCD/OLED显示屏和网络通信。 动体感游戏控制器: 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实现体感交互。 自动灌溉系统: 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控制水泵。 本书特色: 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 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确保读者能够逐步掌握。 海量代码示例: 提供大量可运行、可复制的代码片段,方便读者学习和借鉴。 详细的硬件接线图: 配备清晰直观的电路连接图,指导读者正确搭建实验平台。 深入的原理剖析: 不仅介绍“怎么做”,更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帮助读者理解背后的技术原理。 丰富的项目实践: 通过实际项目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创新灵感。 面向读者群体广泛: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都能从中获益。 《Arduino技术指南》将是您踏入嵌入式开发、物联网(IoT)领域、机器人技术以及各类创意电子项目的得力助手。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真实的电子产品,体验创造的乐趣。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Arduino技术指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对“原理”的深度挖掘。很多Arduino的书籍可能侧重于教你如何“使用”,但这本书却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解释“为什么”。比如,在讲解PWM(脉冲宽度调制)的时候,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使用analogWrite()函数,而是详细分析了PWM波形的生成原理,以及它在控制电机速度、LED亮度等方面的应用。还有关于中断处理,它没有简单地说“这样写代码就行”,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中断的工作机制,以及在多任务场景下的重要性。我觉得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对于真正掌握Arduino技术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也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硬件连接,到数字和模拟信号的处理,再到复杂的通信协议(如I2C、SPI),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故障排除”的章节,它列举了很多常见的错误,并且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对我来说太有用了,以前遇到问题总是束手无策。这本书让我感觉我不仅仅是在学习Arduino,更是在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评分

这本《Arduino技术指南》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动手能力为零”的初学者量身定做的!以前我对Arduino的印象就是那些复杂的代码和烧坏的元件,总觉得遥不可及。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从最基础的Arduino Uno开发板介绍开始,详细讲解了每一个引脚的功能,以及如何通过USB连接电脑。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编程环境(Arduino IDE)的介绍,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教你如何安装、如何编写你的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并且详细解释了代码中每一个函数的作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字输入输出”的章节,它通过控制LED的亮灭,让我深刻理解了数字信号的原理。然后,书中又巧妙地引出了“模拟输入”,让我学会如何读取电位器的变化,进而控制LED的亮度,这简直就像施了魔法一样!我之前认为编程是枯燥的,但这本书用鲜活的例子,比如让LED以摩尔斯电码闪烁,让我觉得编程充满了乐趣和创造性。书中的每一个实验都设计得非常巧妙,既能帮助你掌握核心知识,又能让你获得实际操作的经验,让我感觉自己真的在学习一门实用的技术。

评分

这本书我真是拿到手里就放不下了!初初翻开,一股浓浓的技术气息就扑面而来,虽然书名是《Arduino技术指南》,但我感觉它更像是一本开启了我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我之前对电子制作完全是门外汉,看到那些电路图和代码就头疼。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的讲解方式非常生动,就像作者在身边手把手教你一样。开篇的几个小案例,从点亮第一个LED到让小灯闪烁出各种有趣的模式,都讲解得无比细致。特别是关于电阻、电容这些基础元器件的介绍,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实际的例子告诉你它们在电路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需要它们。我最喜欢的是书里关于传感器应用的章节,像是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作者不仅教你怎么连接,还给出了非常实用的代码示例,让我能快速理解如何读取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做出有趣的事情。比如,我跟着书里的步骤,很快就做出了一个简单的环境监测装置,能实时显示室温,这种成就感简直无法言喻!书中的插图和电路图也都非常清晰,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新手,也能一目了然。总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通往Arduino世界的大门,让我对电子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充满了探索的勇气。

评分

拿到《Arduino技术指南》这本书,我当时最关心的就是它在实际项目应用方面的深度。我之前断断续续接触过一些Arduino的教程,但往往停留在“点亮LED”、“读取传感器”这种比较基础的层面,很少有能让我真正做出一个完整、有用的东西。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难懂的概念,而是从一些非常接地气的项目入手,比如制作一个简单的智能小车、一个自动浇花系统,甚至是一个可以和你互动的音乐盒。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项目构建”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告诉你需要什么元器件,更重要的是讲解了如何规划项目、如何分步实现功能,以及如何调试和优化。书中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何处理复杂的数据流,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我跟着书中的步骤,成功地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智能家居”模型,能够通过手机APP控制灯光的开关和亮度,那种感觉太棒了!这本书让我明白,Arduino不仅仅是学习编程的工具,更是实现我们各种奇思妙想的平台。它鼓励你去尝试,去创造,让我觉得技术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语言,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创造工具。

评分

这本书《Arduino技术指南》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我之前尝试过不少技术类书籍,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过于碎片化,让我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以一种非常“沉浸式”的方式带领我进入Arduino的世界。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就像在讲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技术点都巧妙地融入到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无线通信”的章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NRF24L01模块实现两个Arduino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还提供了一个有趣的“遥控机器人”项目。我跟着书中的指导,亲手搭建了这个项目,并成功实现了通过遥控器控制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和转向。这种将抽象的代码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功能,真的让人非常有成就感。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更高级的主题,比如使用OLED屏幕显示信息,或者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进行交互,这些都为我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动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激发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