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昆德拉说,在这个格言的启发下,他喜欢想象:弗朗索瓦?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诞生了。小说艺术来到世界正是上帝笑声的回响。小说的智能不同于哲学的智能,它不是从理论蕴含,而是从幽默精神中产生的。这本作品是昆德拉对小说艺术思考的总结,藉由此书,我们可以了解这位作家的艺术观点、风格、技巧,和他对写作的态度、对文学传统的理解,以及在这个态度背后对人和世界的想法。
首先说一句:不懂捷克语,我觉得我失去了小说意义上最伟大的音乐。 但同比下,译本也征服到我了。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那时我就像听古典乐一样,一次次被他带入托马斯的房间、床上、对女人的欣赏和自我的孤独中。还有特蕾莎洗衣服时候被手打湿的书页,都曾那么感动我,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到小说中所存在的超越现实生活而更高的真实性。我觉得特蕾莎的灵魂就是我,就是距离一步勇气就可以实现的我的理想。稳妥。说回这本书,密度很大,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语言意义的浓缩,逻辑缜密而科学。从昆德拉对福楼拜的推崇不难看出这一点,而对卡夫卡的部分,也说了卡夫卡超越超越政治学/社会学的小说的“彻底自主性”。昆德拉是一个让人可堪信任的小说家,他的感官和理性,对于我都可以以高度准确评价。我追求鲁尔福的小说氛围和昆德拉的音乐写作美学工程。
评分##昆德拉以他的视角,说明了,小说到底是什么,是对存在的发现
评分##其实是有些跟不上昆德拉的节奏的。按他讲,小说应该讲只有小说能够探寻的内容,探求存在的根本与可能性,并且留下余地与拓展空间。反观昆德拉自己的小说,我得承认,的确有延展到自己的阅读体验。只一点,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译文文本的僵硬,看来我的阅读也还“未完成”
评分##充满甜蜜的阅读体验,我和昆老师的心紧紧相贴(有点无耻了)。真的崇拜“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这个思考角度,被完美地说服了,虽然这似乎在某个层面上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夺胎换骨而来。某种意义上说,昆老师的小说也是一种境遇小说,但小说的形式已经大大地改变――文体驳杂化。对抽象词语定义的描述性探询,对人体手势姿态的长久凝视。昆老师对“诗意”的把握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动人!对交响乐的分析爱了,昆老师高傲而锐利……(被甜蜜冲昏了头脑的赞美之词还有很长就不说了被强烈情感逼迫成某种丧失理智的nc粉)
评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或许上帝看见了人类的思考 初步见识了米兰昆德拉很深刻的思想和谈论
评分##昆德拉的妙语连珠一如他极力“否认”的他小说里的哲学和心理论述,尽管华丽并力求显得客观,却无法掩饰在不加限定时(在我看来至少得有时期、文体、范围的限制)的诡异——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反问——除了他所认为的小说和他所处的时代,难道其他体裁就不思索人的存在问题吗?放大的问题和这一时代的热门文体并不等同于已有的抹去。就像每一位作为作家的批评者,文章很好看,但这“好看”的背后总带有不揭谜底的叙诡、所处派别的针对性看法和有限的正确。看看昆德拉怎么严格掌控自己文本的解释权和他所希望批判的,以及在“小说”之名下插入随笔、报道等却希求自圆其说,大抵就可以明白了。 这是“小说”的一种解释,仅仅一种。
评分##“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才是小说唯一存在的理由”。 读这本是有些费劲,主要困境在于文艺理论和阅读量的储备不足,值得反复多读。
评分首先说一句:不懂捷克语,我觉得我失去了小说意义上最伟大的音乐。 但同比下,译本也征服到我了。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那时我就像听古典乐一样,一次次被他带入托马斯的房间、床上、对女人的欣赏和自我的孤独中。还有特蕾莎洗衣服时候被手打湿的书页,都曾那么感动我,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到小说中所存在的超越现实生活而更高的真实性。我觉得特蕾莎的灵魂就是我,就是距离一步勇气就可以实现的我的理想。稳妥。说回这本书,密度很大,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语言意义的浓缩,逻辑缜密而科学。从昆德拉对福楼拜的推崇不难看出这一点,而对卡夫卡的部分,也说了卡夫卡超越超越政治学/社会学的小说的“彻底自主性”。昆德拉是一个让人可堪信任的小说家,他的感官和理性,对于我都可以以高度准确评价。我追求鲁尔福的小说氛围和昆德拉的音乐写作美学工程。
评分##我们生活的空间的一极是跟权力的同化,甚至受害者跟自己的刽子手产生默契,另一极则是对权力的拒不接受,其方式就是不把任何事当回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