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一生未参加任何政党,但他对政治有“不感兴趣的兴趣”,并将之视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曾经参与主编《每周评论》,创刊《努力周报》、《新月》、《独立评论》等刊,发表了大量政论时评文章。本卷主要收录了胡适论述五四运动及与青年、个人等相关的文章。
----------------------------
你们应该做些什么?你们应该努力做个不受人惑的人。
你们能够做个不受人惑的人吗?这个全凭自己的努力。
如果你们不敢十分自信,我这里有一件小小法宝,送给你们带去做一件防身工具。这件小法宝只是四个字:“拿证据来!”
这里还有一只小小锦囊,装着这件小法宝的用法:“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做定论。”
必须自己能够不受人惑,方才可以希望指引别人不受人惑。
——《北大哲学系毕业纪念赠言》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评分##文集有点不好就是,很多重复再重复。。。。
评分##对大学生的讲话。
评分##个人觉得最有趣的一篇是胡适为《东方杂志》新年号写的“新年梦想”,几乎完全脱胎于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的构思,由此亦可见出梁启超对胡适的影响之一斑。
评分##“一个开明的政府应该努力做到使青年人心悦诚服的爱戴,而不应该滥用权力去摧残一切能纠正或监督政府的势力……我们这个国家今日所缺少的,不是顺民……近年政府钳制独立舆论和压迫好动的青年的政策,我们都认为是国家的不幸。”胡适的书值得推荐,并非这些浅显而直白的文字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这个人的性情、信念以及突出的常识理性。胡适推崇一种健全的个人主义:一是有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的责任。而一种假的个人主义只是一种只顾自己利益的“为我主义”。那种避世型的独善的个人主义也是胡适所排斥的,因为他深信“个人是社会上种种势力的结果”,只有把制度、习惯、思想等造成社会的种种势力给改了,人才能改良。
评分再读胡适,神清气爽,旧识仍新知。
评分##我习惯性的把胡适的书打上五星,不是因为他的每本书都是精品,也不是他的学术水平精妙绝伦,主要是因为我对他的思想的高度认同。他与同时代的大家不同的是,他始终不回避任何问题,他是一个严格的批评者,但同时也是一个热心的建议者,在揭露社会问题的时候同时提出很负责的建议,他是个渐进论者,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有一种孟子所说的“舍我其谁”的担当。如果与鲁迅做一比较,后者对旧社会旧文化的批评更严厉,但有一种悲观的情绪在有一点避世的态度在,所以他对青年一代寄托了深深的期望,所以对当时的社会改造也较倾向于以激烈的方式。我只是觉得,看到了很多的黑暗仍然认为黑暗中孕育着光明,与觉得自己禁锢在一个黑屋子中认为要打破那个黑屋子相比,前者也许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耐力,还有,更可贵的信心。
评分##胡适真是热情啊
评分##说实话,读着读着不免与现实对号入座。然掩卷而思,方知其实一切都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