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 全四册

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 全四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文明
  • 文化
  • 哲学
  • 社会
  • 思想
  • 西方史
  • 通史
  • 人文
  • 启蒙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句容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8569
商品编码:24579161085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文明之光全4册    

开本:    4

作者:    吴军    

页数:    

定价:246    

出版时间:    2017-04-01

ISBN号:    

9787115358547

9787115358530

9787115377098

9787115448569 

 

印刷时间:    2017-04-01

出版社:    人民邮电    

版次:    1

印次:    1

 

内容简介

 

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吴军博士写作《文明之光》系列,希望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文明。虽然JT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从SJ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影响,并且成为了奠定我们***发达SJ的基石。

     吴军博士从来不坐在书斋里编书。为了创作《文明之光》,他走遍SJ各地寻访D年文明的遗迹,并到各大博物馆参观了大量的文物。加上他在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下科研工作的积累,这一切赋予了他难得的史料厚度和相关知识底蕴;而从科学家向投资家身份的成功转型,使得他常常能道出***同侪的见识。

     书中文字轻松优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毫不夸张地讲,这是一本在***快速消费时代,适合人们拿在手上慢慢欣赏品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在谷歌,他和Amit Singhal(谷歌院士,SJ***搜索专家)、Matt Cutts(谷歌反ZB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ZB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QQ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D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D时公司1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年回到谷歌,领导创新项目。目前任谷歌公司的Principal Engineer。 吴军博士在GN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佳论文奖。他还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GJ专利。他撰写的《浪潮之巅》(***版)和《数学之美》深受业界的HP。 吴军博士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他还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以及该校GJ事务WY会的顾问。他曾经是***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在线试读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年龄缩短成一年,那么人类则出现在这一年***后***的***后半个小时。在距今约2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现代人在东非诞生了。

    从DNA分析,现代人的祖先应该是早期智人,再往前是直立人。在现代人诞生时,和现代人竞争的其他人类还有很多,其中***有竞争力的J是前面提到过的尼安德塔人。而现代人之间也在竞争,他们在捕猎的同时,互相杀戮,***后只有很少的部落生存了下来。

     在《山海经》中记述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在《圣经》中记述了类似的亚D和夏娃的故事,都是讲述人类来自于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这些神话***居然找到了一些科学根据。我们不妨用亚D和夏娃作为人类男性和女性始祖的代名词。科学家对SJ各地不同地区和民族进行大量女性线粒体的研究发现,人类共同的母系祖先一“线粒体夏娃”出现在20万年前的东非(此前认为是15万年前的一位女性)。对于不同种族和地区男性Y染色体的研究表明,人类可能也拥有共同的男性始祖“亚D”,他生活的年代应该比“夏娃”晚一些,大约在12—16万年之前。在那个年代,女性的现代人显然不止“夏娃”一个,只是其他女性的后代“断子***孙”了。其他男性的后代也是如此。在人类产生和进化的初期,并没有仁慈,只有为了生存而展开的竞争乃至杀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蒂姆·怀特(Tim white)教授是SJ上******的古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团队在中东非埃塞俄比亚发现了15-16万年前很多现代人生活的痕迹,包括他们的遗骸和饮食。一个颇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现象J是,人头骨被锐利的石器砍开,而颅骨则被钝器砸开,这种痕迹不知道是人吃人留下的,还是死后举行特殊仪式留下的。虽然人们不愿意直说,但是心知肚明的是,这些头骨***有可能是被人吃了肉后的战俘的!这篇论文发表在2003年的《自然》杂志上。

     夏娃和亚D的后代在非洲大陆上繁衍,大约在10万多年前,开始从东非向四周迁徙。至于迁移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气候变迁和为了狩猎寻找食物,这和后来游牧民族追逐水草的迁徙颇为相像。

    而迁徙的路线包括走向南部非洲和向北走出非洲。走出非洲,也不是一年两年或者一两个世纪J能完成的壮举,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有科学家认为人类走出非洲的过程实际上是两次,先后相差万年,不管怎么样,这个过程FC漫长。走出非洲的现代人,人数少得可怜,可能只有150—1000人。他们大约在5.5万—9万年前跨过红海(D时的红海比现在要窄很多),走到了阿拉伯半岛。人类的祖先大约在5万年前到达南亚,4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中国和欧洲,3万年前(一说1.4万年前)到达美洲。

     不过,现代人的迁徙和活动对其他物种,包括其他人类来讲是个灾难。研究表明,多种大型动物的灭***,与现代人走出非洲后的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吻合。不仅如此,现代人每到一处,那里其他人类的近亲也J渐渐灭***了。而在人类所有的近亲中,被灭***的***近的一支J是前面提到的尼安德塔人。

    尼安德塔人也是源于非洲,但是他们***早地到达了欧洲。尼安德塔人的遗骸和生活遗迹***早发现于德国尼安德塔地区,这个人种因此而得名。

    相比现代人,尼安德塔人脑容量***大。他们的身高和现代人差不多,但是相对上身较长,下肢尤其是小腿较短。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为了适应欧亚大陆相对寒冷气候(血液循环到四肢的距离较短),并且有利于在山地行走。尼安德塔人在早期进化过程中,进化的速度和现代人应该不相上下,但是在欧洲的日子里,他们进化的速度明显减慢,从他们使用的工具来看,在几万年里并无明显的改进。尼安德塔人以肉食为主,他们发明了长矛捕猎和围猎的方式,但始终没有发明弓箭。也许是因为下肢短小,他们也没有发明避寒的衣物,而是生活在洞穴中靠火来取暖。

    在现代人到来之前,他们是欧亚大陆的主人,过着相对悠闲的生活,并且开始懂得了用贝壳装饰自己。

     尼安德塔人和现代人在欧洲大陆共存了大约一万年,这中间有混血和融合。我们***非洲以外人类的基因中大约有1-4%来自于尼安德塔人,而在南部非洲人的基因中则找不到尼安德塔人的痕迹。在西班牙发现了尼安德塔人和现代人共同生活的痕迹。但是在一万年左右的生存竞争中,尼安德塔人***终被现代人淘汰了。分析了各种人类的脑结构后,古人类学家认为,只有现代人脑子富有想象力,尼安德塔人可能有想象力,而其他人种则缺乏这种能力。如果没有现代人的影响,让这些人类自行进化,他们或许也能发展出想象力,但是现代人的到来使得他们没有时间进化了。

     SJ各国都流行着类似黄帝战蚩尤的传奇故事,或许这J是以现代人和尼安德塔人或者其他人类战争为背景的。尼安德塔人是和现代人***接近的一支,他们消失在2.5-3万年前,而在这以前,现代人已经掌握了弓箭。P11-13

目录

 

 

序一 跨界协作的勇气

序二 大数据时代感受人文和科技的跨界之美

前言

引子 一年与半小时—年轻的人类

***节 我们的星球

D二节 生命的诞生和进化

D三节 ***后的半小时

***章 金字塔和死者之书—古埃及文明

***节 偶然的伟大发现

D二节 ***古老的文明

D三节 金字塔

D四节 灿烂的古埃及艺术

D五节 埃及文明和青花瓷

D二章 轮子、拼音文字和铁器—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

***节 轮子和楔形文字

D二节 汉 谟拉比法典

D三节 冶铁的发明和人类***早的条约

D四节 亚述——血型与文明

D五节 ***后的辉煌——空中花园

D三章 垄耕种植法和科举——中国的农业文明

***节 水利、垄耕种植法和农具

D二节 XJ的选官制度

D三节 宋代——幸福的农业社会的***

D四章 科学之路——从毕达哥拉斯到托勒密

***节 几何学

D二节 物理学

D三节 天文学

D五章 罗马人三次征服SJ——罗马法

***节 罗马的崛起与司法制度的形成

D二节 罗马法的体系和法学的发展

D三节 罗马法的复兴和影响

D六章 人造的奇迹——瓷器

***节 陶和瓷

D二节 上天的眷顾

D三节 宋代青瓷

D四节 青花瓷器

D五节 风靡SJ

D六节 日本的崛起

D七节 从炼金术士到月光社成员的尝试

D八节 瓷器在***

D七章 一个家族的奇迹——文艺复兴

***节 佛罗伦萨的往昔

D二节 ***珍贵的财富

D三节 昼夜晨昏

D四节 复兴走向全欧洲

D五节 科学的曙光

D六节 宝贵的遗产

D八章 香料的诱惑——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

***节 东方的诱惑

D二节 先驱者

D三节 新大陆

D四节 地球是圆的

D五节 QQ贸易时代的到来

索引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文明之光》系列丛书,历时五年精心打磨,现终于全四册汇聚成册,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并非一部简单的通俗读物,而是一次深刻的文明探索之旅,一次对人类历史长河中那些璀璨星辰的追溯与凝望。本系列以其宏大的叙事视角、扎实的史料考证,以及独具匠心的解读方式,旨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抱有浓厚兴趣的求知者,提供一份详实而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 《文明之光:起源的序曲》作为系列的第一卷,我们将目光投向人类文明的曙光初现之时。从远古人类的漫长演化,到第一个城市、第一个国家的萌芽,再到文字、宗教、法律等文明基石的奠定,这一卷将带领读者穿越蒙昧的时代,见证那些塑造了我们当下生活方式的伟大创举。我们将深入探讨早期人类如何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如火的使用、工具的制造)实现突破,进而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到古希腊的城邦文化,再到古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本卷将逐一呈现这些伟大文明的独特之处,分析它们如何孕育出独特的艺术、哲学、科学和政治思想,以及它们之间早期可能存在的交流与影响。我们将重点关注那些伟大的发明和发现,例如农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金属冶炼技术如何改变战争与生产,以及最早的文字系统如何记录人类的经验与智慧。这一卷的写作,力求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人类文明从无到有、从分散到聚集的壮丽画卷,让读者深刻理解文明之所以为文明的关键要素是如何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 《文明之光:思想的潮涌》是本系列的第二卷,将视角转向了人类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当物质基础逐渐稳固,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内心,对宇宙、生命、道德、政治等根本问题的追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卷将重点剖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希腊古典时代的哲学繁荣,以及早期印度哲学与宗教的深刻洞见。我们将深入探讨孔子的仁者爱人、老子的道法自然、墨子的兼爱非攻,以及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流派的独特贡献。在西方,我们将在苏格拉底的诘问中感受智慧的光芒,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探寻政治哲学的深度,在亚里士多德的体系中理解逻辑与科学的开端。同时,本卷也将不会忽略佛教的慈悲与解脱,以及印度教的轮回与梵我等深刻的宗教哲学思想。我们将尝试揭示这些不同文明在面对相似哲学命题时,是如何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异彩纷呈的思想火花,以及这些思想如何深刻影响了各自文明的走向,并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卷旨在引导读者思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类是如何通过思想的力量来理解世界,构建价值体系,并指导社会的发展方向。 《文明之光:变革的轨迹》作为第三卷,聚焦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那些关键的转折点和剧烈的变革。从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落,到基督教的传播与中世纪的形成,再到伊斯兰文明的辉煌,以及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到来,本卷将带领读者审视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力量。我们将分析罗马帝国如何从一个城邦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其法律、工程、军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其最终走向衰亡的原因。我们将探讨基督教如何在罗马帝国晚期成为主导宗教,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结构,而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教会权力又带来了怎样的深刻印记。与此同时,本卷也将不吝笔墨描绘伊斯兰文明在科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辉煌成就,以及它在中世纪欧洲扮演的角色。我们将详细解析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人文主义的重新发现,以及宗教改革如何挑战教会的权威,为近代社会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本卷着重于揭示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适应和变革的能力,以及那些看似颠覆性的变革,往往是长期孕育和酝酿的结果。 《文明之光:世界的交织》是本系列的第四卷,将目光聚焦于近代以来,特别是大航海时代以后,全球化进程加速,不同文明之间互动日益频繁的历史时期。本卷将审视地理大发现如何连接起过去相对孤立的各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种、技术、思想和疾病的交流。我们将分析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它对被殖民地区带来了深远的改变,既有破坏也有融合。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探讨工业革命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何催生了新的社会阶级和政治思潮,如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本卷还将关注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达尔文进化论到量子力学,科学的进步如何不断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并深刻影响了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在这一时期,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及那些为连接不同文化、促进理解而付出的努力,例如传教士的翻译活动,探险家的地理发现,以及思想家对跨文化对话的呼唤。本卷的目的是展现人类文明在近代以后,如何从分散走向交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文明的特色与共性如何显现,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明之光》系列丛书,以其贯穿始终的史诗般叙事,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人类文明整体发展脉络的框架。我们相信,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明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内在的联系。本系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我们当下所处时代的深刻反思。理解文明的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愿这套《文明之光》能点亮您对人类文明探索的求知之火,为您打开一扇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身的新窗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真的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充满了好奇,但市面上大多数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流于表面,缺乏深度。这本书却恰到好处地找到了平衡点。它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亲临那些塑造了今日世界的重大时刻。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的哲学思辨,从罗马帝国的辉煌到文艺复兴的艺术浪潮,作者都信手拈来,娓娓道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拘泥于单一的文化视角,而是力图展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碰撞与融合,这一点在“自由组套”这个概念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让人能更全面地理解文明是如何在多元交流中不断前行的。每册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精美,纸张的触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属上乘,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对于想要系统性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又不想被枯燥文字淹没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首选。它不仅提供了知识,更激发了思考,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回味古人的智慧,并反思当下的社会。

评分

我必须说,《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系列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个通往浩瀚历史长河的入口。我尤其欣赏的是其独特的“组套”理念,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拥有了极大的灵活性。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阅读的顺序,甚至可以跳跃式地深入某个特定时期或主题,这种自主性极大地增强了我的阅读乐趣和参与感。我花了很多时间沉浸在关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部分,作者对技术革新如何颠覆社会结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描写,细致入微,引人入胜。它让我看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惊人创造力和求知欲。同时,我也被书中对艺术、哲学、宗教等精神层面文明的探讨深深吸引。文明的璀璨,绝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于人类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传承。这本书很好地捕捉到了这一点,让我对“文明”二字有了更深刻、更立体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套能够激发深度思考、拓展视野的优秀读物,绝对值得细细品味,反复阅读。

评分

作为一名对历史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满足我求知欲,同时又不至于过于艰深的书籍,《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系列无疑是近年来我最大的发现之一。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叙事的宏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相结合。它能够在一个广阔的框架下,勾勒出不同文明演进的脉络,同时又能深入到每一个重要节点,讲述那些鲜活的人物故事和关键的事件。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冲突的解读,它打破了那种单一线性发展的历史观,展现了文明互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书中关于丝绸之路的描述,就不仅仅是商品的流通,更是思想、文化、宗教的交汇,这种多维度的视角让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自由组套”的设计更是人性化,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兴趣点,灵活地选择阅读的章节和顺序,这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每一册书的排版都清晰合理,配图也恰到好处,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

评分

坦白讲,我购买《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系列时,并没有抱有过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同类题材的书籍实在太多了。但这部作品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自由组套”的编排方式,这是一种非常现代化的图书呈现形式,打破了传统线性阅读的束缚。我可以通过翻阅目录,直接跳到我对某个文明或历史时期最感兴趣的部分,这种随心所欲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像是身处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可以随心所欲地探索。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书中关于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章节,作者对于工业革命、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变革的分析,既有宏观的把握,又不失对细节的描绘,让我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也对书中对于古代文明,如古印度、古希腊的论述印象深刻,它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早期萌芽是如何孕育出璀璨的文明之光。总的来说,这套书在内容深度、叙事方式和编排设计上都可圈可点,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

当我拿到《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全四册的时候,就被它厚重而又充满质感的封面所吸引。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便是流畅而引人入胜的文字,让我立刻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将不同文明的叙述巧妙地“自由组套”,不再是单一路线,而是呈现出一种网状的、互联互通的图景。我喜欢作者在讲述某个文明时,会穿插提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让我对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在读到关于中世纪欧洲社会变迁的部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骑士和封建制度,而是深入探讨了当时东方文明(如阿拉伯和中国)对欧洲的知识传播和技术影响。这种跨文化、跨时空的连接,是这本书最独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每一个文化现象的出现,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栩栩如生。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文明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也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了敬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