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欧洲发展报告:2016-2017:欧盟60年:困境与反思 |
| 作者: | 黄平 周弘 程卫东 |
| 定价: | 89.0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ISBN: | 9787520107808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本书从政治、经济、社会与对外关系四个方面对欧盟形势进行了的回顾与分析;关注英国退欧公投、德国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德国自身政治生态的变化、意大利的修改宪公投、西班牙的“政府悬空”与大选,以及法国的“黑夜站立”运动等;探讨欧洲一体化在银行业联盟与能源联盟领域的重要发展、在应对恐怖主义方面的政策及其进展,以及引起广泛关注的民粹主义问题;对2016年的中欧关系进行了整体回顾与分析,并对两个具有典型性的事件——欧盟对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和中欧钢铁贸易案进行了评析。 |
| 目录 | |
| 前言【程卫东】/001 Ⅰ 主题报告 1 欧盟60年:困境与反思【陈 新】/001 Ⅱ 欧盟形势篇 2 欧盟政治: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风险增加【李靖堃】/029 3 欧盟经济:艰难复苏,面临挑战【杨成玉】/038 4 欧盟社会:社会局势日益复杂【张金岭】/049 5 欧盟对外关系:在挫折中回归现实【赵 晨】/058 Ⅲ 国别与地区篇 6 从德国选择的兴起看德国政治生态变化【杨解朴 黄萌萌】/066 7 德国在欧洲的角色:未成熟而又不可或缺的 【〔德〕米歇尔·施塔克(撰) 黄萌萌(译)】/078 8 英国退欧公投:民主与宪政困境【李靖堃】/090 9 法国“黑夜站立”运动观察与分析【张金岭】/101 10 宪法改革公投后意大利政治经济形势展望【孙彦红】/115 11 西班牙大选及政治经济新生态【张 敏】/126 Ⅳ 专题报告篇 12 欧盟银行业联盟的进展与展望 ——兼议德意志银行与意大利银行业危机【胡 琨】/138 13 能源联盟:一个新的欧洲能源治理框架【曹 慧】/152 14 欧洲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与影响【田德文】/164 15 危机下欧盟反恐政策的演进【魏怡然】/175 Ⅴ 中欧关系篇 16 中欧关系:扩大合作和共同发展【赵纪周】/187 17 欧盟对华“市场经济地位”立法案:问题与对策【胡建国 叶 斌】/199 18 中欧钢铁贸易争端解析【杨成玉】/212 19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进展与挑战【鞠维伟 马骏驰】/231 Ⅵ 附录 20 2016年欧洲大事记【牟 薇】/245 Abstract/261 Foreword/264 Contents/273? ? |
从这本书的命名来看,它显然是试图对一段特定历史时期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与“会诊”。这份“盘点”的深度,往往决定了报告的生命力。我所期待的,是那种历史的纵深感——即如何将近期的危机与更早期的制度构建和意识形态基础联系起来。一个成功的欧洲研究,必须能够解释“为什么”某些看似合理的政策在实践中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力。这份阻力,往往就隐藏在历史的幽微之处。我希望报告中能有对欧洲内部社会契约的重新审视,探讨技术变革、人口结构变化等长期因素如何侵蚀了原有的稳定基础。这种从宏大叙事中抽离,转而关注社会微观肌理的分析,往往能带来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厚重的篇章甫一入手,便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与深沉的思辨之意。尽管我尚未完全沉浸于其中详尽的文本细节,但从其外在的气质和所承载的议题深度来看,它绝非泛泛而谈的通俗读物。我能预感到,作者群必然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去梳理和剖析那个横跨了数个关键历史节点的宏大叙事。它似乎在尝试构建一个多维度的观察框架,用以解构一个持续演变、充满张力的复杂有机体——欧洲一体化的历程。我期待看到那种对宏观趋势的精准把握,那种穿透日常新闻噪音、直抵核心矛盾的洞察力。好的研究报告,不只是对既有事实的简单罗列,而是对“为什么会如此”的深刻追问。我尤其好奇,在处理那些敏感的、关乎主权与合作的微妙平衡时,报告会采用何种叙事策略,是偏向批判的解构,还是侧重建设性的修正路径。
评分每一次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严肃审视,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永恒张力的哲学辩论。我非常好奇,这份报告是如何界定“发展”的内涵的。它是否仅仅局限于GDP增长和贸易平衡,还是更进一步,探讨了社会公平、文化认同、以及环境可持续性这些更具挑战性的“软性指标”?我期望看到的是一种超越传统经济学范式的分析框架,一种能捕捉到欧洲在保持其独特价值体系的同时,如何在日益同质化的全球市场中重新定位自身的复杂努力。能够将宏大的政策分析与具体的个体经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既能理解布鲁塞尔的决策逻辑,又能感受到普通欧洲公民的忧虑与希望,那将是一部极具洞察力的作品。
评分拿起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枯燥的数据图表,而是一幅幅动态的欧洲社会经济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那种感觉,就像是站在一个高处,俯瞰着大陆上各个国家如何时而并肩前行,时而又因内部的摩擦而阵痛。我推测,优秀的欧洲研究报告,必然要在“共识的脆弱性”与“共同命运的必然性”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我渴望看到作者如何精妙地编织不同国家案例,比如东欧的转型阵痛与西欧成熟经济体的结构性挑战,如何汇集在一起,共同定义了近年的欧洲议程。这不是一次轻松的阅读旅程,它要求读者具备相当的背景知识储备,才能跟上报告中那股对欧洲治理模式深层逻辑的探寻步伐。如果报告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模型或理论工具来解释当前的“停滞”或“迷茫”,那它的价值就非同一般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标题所蕴含的张力,已经暗示了其内容的严肃性与紧迫感。在当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动的背景下,任何对欧洲的审视都带有一种强烈的“十字路口”的意味。我预感,报告不会回避那些尖锐的问题:从内部的民粹主义抬头,到外部的全球化逆流,欧洲是如何消化这些冲击的?我更关注的是其方法论上的严谨性。是否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在处理复杂的政治决策过程时,是否能跳出单一的国家利益藩篱,去探讨共同体的内在动力学?它给我的期待是,它能提供一份诚实的诊断书,不美化成绩,也不夸大危机,而是基于扎实的文献和事实,描摹出一个有血有肉、正在经历深刻自我调适的欧洲政治经济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