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微观:2:政协工作理论创新研究 |
| 作者: | 范笑天 |
| 定价: | 60.0 |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513914390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全书以“从严用权”到在“共享”中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开篇,对人民政协工作相关理论和政协发挥统战职能等前沿问题做了探索和性研究,提出的提高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政协进一步发挥统战职能必须直面的问题,通过统一界别标准、拓展界别活动范围、提升政协的包容性、适当调整界别结构等优化政协组织结构等建议,都有难能可贵和可圈可点之处。 |
| 目录 | |
| 篇 不忘合作初心 不忘初心,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 002 严以用权应以强化性意识培养为 // 009 G20 中国方案的意义 // 017 政商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清” // 019 政商关系的特殊性 // 020 政商关系中“亲”与企业家本身的努力 // 021 政商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清” // 023 从里约残奥看中国体育精神教育 // 028 文化自信当有切实载体 — 以《中国民歌大会》为例 // 032 民主监督如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 // 036 一、民主监督的成败维系于机制 // 037 二、确立完善灵活开放的民主监督机制 // 039 CONTENTS 三、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 044 中国应该是永恒的示范 // 048 第二篇 协商议政 全面理解“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 // 054 一、政协委员是荣誉还是责任 // 054 二、当前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 问题 // 056 三、政协委员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 060 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要点 // 063 政协组织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理论研究 // 067 一、政协组织体现一致性和多样性 // 067 二、政协发挥统战职能应该切中几个方面 // 072 政协协商年度计划意义的理论研究 // 076 一、政协协商活动必须有严谨的计划可依 // 076 二、政协协商计划形成本身就必须协商 // 080 三、政协协商计划形成的规范化、程序化保障 // 082 四、政协协商计划的落实要有评估 // 085 政协协商与委、政府工作有效衔接的理论研究 // 089 一、政协协商与委、政府工作有效衔接之目标认同 // 089 二、政协协商与委、政府工作有效衔接之思想一致 // 094 三、政协协商与委、政府工作有效衔接之步调整齐 // 097 四、政协协商与委、政府工作有效衔接之机制融合 // 100 政协与政协商理论研究 // 103 一、政协与政协商理论研究必须反映社会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 103 二、政协与政协商理论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 105 三、政协与政协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 // 108 四、推进政协与政协商理论研究必须实现创新与突破 // 112 政协工作为什么要重视网络议政 // 117 一、网络议政概念 // 117 二、政协网络议政的复杂作用及原因 // 120 三、政协如何应对网络议政新动向 // 123 当代中国政协商之理论意义 // 127 一、中国是政协商的核心 // 128 二、核心的优势资源不断扩展的重要方式 // 129 三、社会政治动员的阶段 // 130 四、制度化协商有利于避免、缓冲各人群利益的冲突。 // 131 五、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内核 // 131 六、促进协商各方政本身的民主化制度建设 // 132 政协商与统一战线理论研究 // 134 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协商与政协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 139 一、人民政协组织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作用的历史评价与现 实评价 // 139 二、问题的症结:原有的政治制度设计中政协的作用没有 实现 // 142 三、优化政协制度、改进政协工作机制的要点 // 148 探索人民政协组织结构优化的可行之道 // 155 一、政协组织结构必须与功能履行相结合 // 156 二、政协界别构成及其演变 // 159 三、政协界别结构改革的几点建议 // 162 政治协商活动制度化设计的理论研究 // 166 一、政治协商活动制度化设计的重要性和必 |
我是一名在公共管理领域工作的研究者,一直试图寻找能够解释中国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复杂现象的理论框架。在阅读《微观:2:政协工作理论创新研究》之前,我对“协商”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字面意思,或者局限于某些具体的实践场景。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作者以极其深邃的理论功底,对“协商”进行了高度概念化和理论化的处理,将其上升到了理解社会治理和政治发展的新高度。书中对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述,并不是简单地谈论技术或效率,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文化土壤和历史根源。尤其在关于“社会资本与治理绩效”的分析中,作者提出的模型和解释力,让我看到了理解基层治理瓶颈的新视角。他并没有简单地将社会资本视为一种资源,而是将其置于复杂的社会网络和信任机制之中进行考察。阅读的后期,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视野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政协工作”,而是触及了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工具,帮助我们去理解那些“看得见”的制度安排背后,那些“看不见”的社会力量是如何运作的。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在概念丛林中的漫步。我原本以为会是关于具体的政治协商案例分析,或者某种“政协工作方法论”的罗列。然而,它所呈现的是一系列关于“权力”、“合法性”、“社会资本”等核心政治概念的再审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有时如同抽丝剥茧般细致,将一个看似熟悉的词语,挖掘出其多重含义和演变轨迹;有时又如同宏大的史诗叙事,将分散的概念串联成一张描绘社会运行逻辑的宏伟图景。在探讨“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这一主题时,作者并没有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而是深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张力与融合的可能性。这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看似“高效”但缺乏群众基础的决策,以及那些看似“民主”却效率低下的过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讨论“公共信任的培育”时,从微观的个体互动,到宏观的制度设计,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这并非一本需要快速阅读的书,而更适合反复品味,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它挑战了我既有的思维定式,迫使我以一种更加精微和全面的视角去理解复杂的政治现象。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有“政协工作”字样,但读起来更像是一次跨学科的探索。我原本以为会看到大量关于会议流程、提案撰写的实操指南,但它显然不是。相反,作者仿佛是一位带着显微镜的哲学家,在审视着“协商”这个概念本身。书中对“民主”的定义进行了深刻的解构,不再局限于西方的多党竞争模式,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挖掘了中国特有的、强调共识和协调的民主实践的理论基础。读到关于“民意汇聚”的那一部分时,我被作者的洞察力深深折服。他并没有简单地将民意看作是简单的加总,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被社会各方力量塑造和影响的过程。他对“政治参与”的讨论也极具启发性,不回避其复杂性和潜在的矛盾,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群体参与的动机、方式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整本书的逻辑严谨,论证充分,尤其在关于“社会协同”的章节,作者提出的模型和分析框架,让我对如何理解和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合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并非一本易读的书,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批判性思维,但一旦沉浸其中,你会发现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理解中国政治运作方式的全新窗口。
评分我是一位对基层治理和社区发展颇感兴趣的读者,抱着学习如何提升居民参与度的目的翻开了这本《微观:2:政协工作理论创新研究》。不得不说,书名确实有误导性,它提供的并非直接的“如何做”的指南,而是更偏向于对“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情境下”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作者在论述“社会共识的构建”时,并没有提供现成的“锦囊妙计”,而是带领读者回溯了历史,从不同文化和哲学流派中寻找构建共识的逻辑源泉。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常常追求的“高效决策”是否在无形中牺牲了“广泛认同”。书中对“协商民主”的定义和解读,与我以往接触到的狭隘理解截然不同。作者强调了在实践中,协商的过程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提升参与者的政治素养,促进个体对集体利益的理解。我在阅读“利益协调机制”这一章时,尤其感到耳目一新。作者没有将利益视为一成不变的固定块,而是将其置于动态的社会互动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引导和化解潜在的利益冲突,最终实现更为广泛的社会和谐。尽管书中的案例分析并不算密集,但其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足以让我为之思考良久。
评分说实话,当初被书名吸引,以为能读到不少关于如何写好政协提案,如何组织好政协会议的“干货”。然而,这本《微观:2:政协工作理论创新研究》给我的惊喜,或者说,是意料之外的“挑战”。它并没有提供一套现成的操作手册,而是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带领我进入一个更深邃的思想世界。书中对“公共理性”的探讨,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平时所追求的“民意”是否真的代表了公共理性的最高形态,还是说,公共理性需要一个更加复杂和动态的构建过程。作者在分析“制度的生命力”时,也没有止步于制度的形式,而是深入探究了制度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深层动因,包括文化认同、利益驱动和社会期望等。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社会动员与参与的边界”的论述印象深刻。它并没有简单地鼓吹参与,而是理性地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员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以及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尺度。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思维的“微创手术”,它精细地切开了我固有的认知,暴露了其中一些可能被忽视的角落,然后,又用严谨的逻辑为我一一缝合,留下的是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