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行为36"忌"
作 者张建 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2-1
ISBN9787010144894
所属分类图书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中国政治
商品详情:
版 次:1页 数:字 数:180000印刷时间:2015-2-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平装
机关行为36"忌"
自序
36"忌"之
"没有没有"
没有准备,没有尽责。
36"忌"之二
"我不行我不行"
真就不行了,那可是你自己说的。
36"忌"之三
事毕不回复01
可以不发,不能不回。
36"忌"之四
拖拉误事
误了人家事小,误了自己事大。
36"忌"之五
当场声辩
不服管理的错误表达。
36"忌"之六
不上问
学习型干部没有这 条。
36"忌"之七
越级行事
如果你被越级了,就知道越级行事的弊害。
36"忌"之八
逆反逞能
干部不成熟难免,机关不成熟难办。
36"忌"之九
触犯逆鳞
尊重底线,互利共赢。
36"忌"之十
皱眉苦脸
没有人待见皱眉苦脸。
36"忌"之十
低头含胸
做个有出息的公家人。
36"忌"之十二
低声细语
发言讲话都惜力,尽力服务难指望。
36"忌"之十三
唯唯诺诺
因为本人看不见,所以需要提醒他。
36"忌"之十四
时髦打扮
时髦打扮无可厚非,只是选错了地方。
36"忌"之十五
伶牙俐齿
能说会道总有理,但不能在机关里。
36"忌"之十六
视而不见
你的眼里没有我,我的心里没有你。
36"忌"之十七
说出格话
分清家庭的格、社会的格和机关的格。
36"忌"之十八
变脸表情
如果你能看见自己变脸表情的话。
36"忌"之十九
文稿露怯
"八股文"你能鉴别吗?
36"忌"之二十
逻辑不清
机关里说话写文章的不二法门。
36"忌"之二十
没有说法
没说法不如有说法,有说法不如有好说法。
36"忌"之二十二
会前不到位
会风是作风的集中反映。
36"忌"之二十三
开"小会"l
细微处见精神,小动作显品格。
36"忌"之二十四
监发信息1
出发点未 错,但效果未 好。
36"忌"之二十五
片面否定1 1
喜欢否定他人,自己 遭否定。
36"忌"之二十六
随性表现1 1
随人民的性,不随自己的性。
36"忌"之二十七
不演练l l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很适用机关。
36"忌"之二十八
小圈子l
公家人心里装的是天下。
36"忌"之二十九
不帮不教1
阢关里的"误人子弟"不亚于学校和社会。
36"忌"之三十
不让说话1
不让说话 定不是好领导。
36"忌"之三十
不沟通l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36"忌"之三十二
贬人损己1
损人不利己,有些人就这么蠢。
36"忌"之三十三
甘当另类1
另类的价值不在机关里。
36"忌"之三十四
以直为荣1
以直为荣不知误导了多少机关人。
36"忌"之三十五
不识他人1
不识他人,何以用人。
36"忌"之三十六
不知自己1
你为自己选四个正面的词,看大家认同吗?
后记
老实说,我一直认为公务员的工作离我有些遥远,但拿到这本书后,我发现其中很多关于“行为规范”的原则,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适用,甚至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运行的某些规律。比如,书中关于“效率原则”的论述,不仅仅是指工作效率,还包括了时间管理、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它提醒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思考清楚目标,然后制定合理的计划,避免盲目行动。这一点对我个人生活也很有帮助,我开始尝试用更系统化的方法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感觉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另外,关于“依法行政”的讨论,虽然是针对公务员,但也让我联想到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每个人都了解并遵守规则,这本书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让我更加理解了规则的意义和价值。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更加有条理地规划行动。
评分刚拿到这本《公务员机关行为36忌》,迫不及待翻阅了一下,虽说书名听起来一本正经,但内容却意外地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沟通艺术”的章节,里面举了好多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遇到的例子,比如开会时如何避免跑题,如何得体地向上级提出建议,以及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分歧。作者张建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把那些枯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让人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我之前总觉得在单位里跟人打交道是个技术活,有时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但看了这本书,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特别是关于“倾听的技巧”那部分,让我意识到原来听别人说话也有这么多门道,不能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还要适时地回应,甚至需要去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更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从根源上提升自己的行为能力。我特别看重这一点,因为只有理解了背后的逻辑,才能真正内化这些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耐心而细致地分享他的心得体会,让人感到亲切又受用。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回避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可能带来大麻烦的细节。比如,关于“文件处理的规范性”的讨论,我之前一直觉得只要文件内容准确,格式正确就万事大吉了,但书里却提到了很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像文件上传的命名规则,附件的压缩方式,甚至邮件发送的时间点,这些看似小事,却可能影响到整个工作的流程顺畅度,甚至会给其他同事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作者张建的观察力非常敏锐,他把这些细节都一一罗列出来,并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注意这些地方,以及不注意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很多工作中的“小摩擦”和“延误”都源于这些被忽略的细节。这本书就像一位“显微镜”,把那些隐藏在工作流程中的“病灶”都放大出来,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并学会如何去避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工作的严谨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开始注重“完美地完成任务”,从细节处展现专业素养。这种改变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也相信能在工作中做得更好。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洞见。在很多章节里,作者张建都反复强调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它们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形象,乃至整个单位的运作效率。我尤其被“时间管理”和“办公区域整理”这两个章节所打动。我之前总以为只要把工作做完就行了,对于时间安排和办公桌的整洁程度并不太在意,结果经常是手忙脚乱,甚至遗漏重要事项。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一个井井有条的工作环境,以及对时间的高度掌控,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体现出个人的专业度和责任心。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操作方法,比如如何利用待办事项清单来规划一天的工作,如何通过定期整理来保持办公区域的整洁。这些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能带来巨大的改变。这本书让我明白,要想在职场上有所成就,就必须从这些最基本、最细微的地方做起,只有把这些“小事”做好,才能为实现“大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一直对“人际交往”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恰好在这一点上给了我很多启发。它并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要友好相处”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一些非常具体的场景和人际互动模式。比如,书中关于“如何恰当地拒绝不合理要求”的部分,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之前常常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承担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最后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也可能耽误了事情。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拒绝方式,既能表达自己的立场,又不至于伤害到对方的感情。还有关于“如何建立良好的职业声誉”的章节,它强调了在工作中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承诺,也要认真对待。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职业声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点滴行为形成的。这本书就像一本“人际交往的百科全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应对各种职场人际关系,努力成为一个既有能力又受欢迎的职场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