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化妆品原料(刘纲勇)
:58.00元
作者:刘纲勇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1223045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或结构的不同分成12章,每一章又根据其作用或结构分为若干节。每一节首先详细介绍各类原料的共性:包括原料的结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然后用主要篇幅介绍了*常用的化妆品原料,包括原料的名称、来源或制法、性质、功效、应用及安全性等知识。本书收录的化妆品原料既考虑经典的原料,又选取*的常用原料。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楚,以作用和结构为主线介绍了各种常用的化妆品原料,在内容上既兼顾了化妆品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考虑了企业技术人员对化妆品原料知识的需求。本书既可供化妆品专业学生作为教材,又可以作为化妆品初学者的培训教材,以及化妆品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乳化剂001
节非离子型乳化剂001
一、聚乙二醇类001
二、硅油类004
三、甘油酯类006
四、聚甘油脂肪酸酯007
五、山梨醇类009
六、糖类衍生物011
第二节离子型乳化剂012
一、阴离子乳化剂013
二、阳离子乳化剂015
三、两性乳化剂016
第2章增稠剂019
节增稠剂概述019
一、流变性简介019
二、增稠剂作用机理020
三、增稠剂的分类021
第二节常见增稠剂022
一、有机天然水溶性增稠剂022
二、有机半合成水溶性增稠剂027
三、有机合成水溶增稠剂030
四、微粉增稠剂034
第3章香料香精038
节香料038
一、天然香料038
二、合成香料065
第二节香精088
一、香精的分类089
二、香精(液体)的生产工艺089
三、日用产品的加香089
四、香气与物质的分子结构090
五、化妆品香精的相关标准091
第4章着色剂和粉092
节着色剂概述092
一、色彩学基本原理092
二、化妆品着色剂的分类094
三、化妆品着色剂的性质096
四、化妆品着色剂的命名方法097
第二节有机合成色素098
一、有机合成色素概述098
二、常见的合成色素101
三、常用的化妆品色淀110
第三节无机颜料111
一、无机颜料概述111
二、常见的无机颜料111
第四节珠光颜料113
一、珠光颜料的特性113
二、珠光颜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114
三、珠光颜料的常见种类115
四、珠光原料的生产流程116
第五节天然着色剂116
第六节一般粉体原料119
一、粉体原料的物理性质119
二、粉体填充剂120
三、天然粉体127
四、磨砂剂128
五、粉的表面处理130
第5章防腐剂135
节概述135
一、防腐剂的定义135
二、防腐剂的作用及机理135
三、影响化妆品防腐剂性能的因素135
四、防腐剂安全性137
五、防腐剂有效性评价137
六、防腐剂的理想功效137
第二节准用防腐剂138
一、醛类138
二、酯类140
三、季铵盐类142
四、酸及其盐类145
五、酚类148
六、醇醚类150
七、�み蛲槔�153
八、无机盐153
九、其他类154
第三节无受限抗菌原料155
一、1,2-二元醇类155
二、有机酸157
三、中等链长脂肪酸甘油单酯158
四、芳香酚及芳香醇160
五、植物提取物类161
第6章洗涤护肤助剂163
节溶剂163
一、概述163
二、常见溶剂164
第二节推进剂166
一、概述166
二、常见推进剂166
第三节珠光剂168
一、概述168
二、常用的珠光剂168
第四节增溶剂169
一、概述169
二、常用的增溶剂171
第五节螯合剂172
一、概述172
二、常用的螯合剂172
第六节pH调节剂173
一、酸174
二、碱176
第七节抗氧化剂178
一、油脂酸败的机理179
二、油脂酸败的影响因素179
三、抗氧化剂的基本原理180
四、抗氧化剂的分类181
五、常用的抗氧剂181
第八节无机盐183
第7章油脂187
节油脂的基本特性187
一、油脂的物理性质187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189
第二节天然油脂191
一、植物油脂192
二、动物油脂199
第三节合成脂肪酸酯类202
一、脂肪酸单酯202
二、脂肪酸双酯205
三、脂肪酸三酯206
第四节聚硅氧烷207
一、聚硅氧烷简介207
二、甲基硅油208
三、环甲基硅油210
四、聚二甲基硅氧烷醇211
五、烷基硅油212
六、苯基硅油213
七、氨基硅油214
八、聚醚(醚基)硅油215
九、有机硅树脂216
十、有机硅弹性体217
第五节其他油脂218
一、矿物油脂218
二、脂肪酸220
三、脂肪醇222
四、合成烷烃224
第8章保湿剂227
节天然保湿剂227
第二节合成保湿剂232
第9章清洁剂236
节阴离子清洁剂236
一、酯盐236
二、磺酸盐239
三、脂酰基氨基酸盐240
四、羧酸盐和脂肪醇醚羧酸盐242
五、磷酸酯盐244
六、磺基琥珀酸酯盐245
第二节两性清洁剂247
一、甜菜碱型清洁剂248
二、咪唑啉型清洁剂249
第三节非离子清洁剂250
一、烷基糖苷250
二、烷基乙醇酰胺251
三、氧化胺型清洁剂252
四、酯类253
第10章肤用功效原料254
节美白剂254
一、皮肤的颜色254
二、美白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255
三、美白祛斑类原料256
第二节抗衰老原料264
一、衰老简介264
二、抗衰老原料265
第三节防晒剂271
一、防晒剂简介272
二、无机防晒剂276
三、有机防晒剂276
四、天然防晒剂286
第四节收敛剂287
第五节抗过敏原料289
第六节抗粉刺原料291
一、痤疮产生的原因及祛粉刺剂的分类291
二、抗粉刺的机理及分类291
第七节功效辅助原料294
一、促渗透剂294
二、温感剂295
三、抗水成膜剂297
第11章发用功效原料300
节发用调理剂300
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00
二、阳离子聚合物301
三、蛋白质类调理剂305
第二节去屑剂307
一、去屑剂概述307
二、常用去屑剂307
第三节发用定型剂309
一、发用定型剂作用机理310
二、发用定型剂结构310
三、发用定型剂分类311
第四节染烫脱毛原料317
一、发用着色剂317
二、氧化剂321
三、卷发直发剂322
第12章天然活性物质325
节蛋白质325
一、蛋白质简介325
二、常见蛋白类原料326
第二节肽328
一、多肽的结构与命名328
二、多肽的分类与作用330
三、水解蛋白肽330
四、功能多肽331
第三节氨基酸339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339
二、氨基酸的分类340
三、氨基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340
四、常见氨基酸340
第四节糖343
一、单糖344
二、低聚糖346
三、多糖347
附录354
附录1化妆品限用组分354
附录2化妆品准用防腐剂365
附录3化妆品准用防晒剂371
附录4化妆品准用着色剂373
附录5化妆品准用染发剂393
参考文献40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对于理解化妆品配方的“协同效应”有着非常深刻的阐释。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单一原料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会涉及到不同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在配方中共同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最佳的功效。例如,在讨论抗氧化剂时,书中可能会介绍几种不同的抗氧化剂,并解释它们的作用机理,例如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等。更重要的是,它还会指出,某些抗氧化剂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例如维生素E可以帮助再生维生素C,从而延长其抗氧化活性。这让我意识到,一款真正有效的抗衰老产品,往往是多种活性成分巧妙搭配的结果,而非单一成分的“堆砌”。此外,书中对于某些“明星成分”的介绍,也并非盲目推崇,而是会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其功效,以及在实际配方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例如稳定性、渗透性等。这让我对市面上那些过度宣传的“神奇成分”,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我开始明白,很多时候,广告宣传往往会放大某个成分的功效,而忽略了它在整个配方中的实际作用。这本书,就像一个“拨云见日”的工具,帮助我剥离那些华丽的宣传,去看到产品背后真正的科学原理。我甚至开始尝试去分析一些产品的成分表,并结合书中的知识,去推测这款产品可能达到的效果,以及它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这种“解构”的过程,让我对化妆品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聪明”的消费者。
评分这本《化妆品原料(刘纲勇)》给我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它让我意识到,我之前对化妆品的理解是多么浅显。我一直以为,一款好的化妆品,无非就是明星代言、包装精美、价格昂贵,或者是某个超级热门的成分。但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更深层次认知的大门。书中对各种原料的介绍,从最基础的性质,到其在化妆品中的具体应用,再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比如,关于防腐剂的部分,书中不仅仅列举了常见的防腐剂种类,还详细分析了它们的防腐机理,以及不同防腐剂的适用范围和潜在的刺激性。这让我明白,选择一款温和且有效的防腐体系,对于化妆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我过去总是对“无添加”和“XXFree”的宣传颇为在意,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防腐剂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现代化妆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其种类、浓度和配方设计。书中对于香料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过去我只觉得香料只是为了增加产品的气味,但书中却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香料,它们的来源、性质,以及在配方中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这让我对那些“自带香味”的产品,多了一份审慎的考量。我开始学会去关注成分表,尝试理解那些我之前完全陌生的化学名称,它们究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有时候,我会对照着书中的描述,去分析我正在使用的产品,试图找到那些能够解释其效果的“幕后功臣”。这种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每次都能获得新的理解,让我对化妆品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介绍某些复杂化学反应和概念时,确实具有一定的门槛。但正因为如此,它所提供的知识价值才更加突出。它不像市面上一些“快餐式”的护肤指南,而是真正地在传授一套严谨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成膜剂”的章节所吸引。我一直觉得,很多底妆产品,比如粉底液、隔离霜,涂在脸上之后会形成一层薄膜,让皮肤看起来更平滑,妆容也更持久。这本书就详细解释了各种成膜剂的类型,例如聚合物类、蛋白质类等等,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皮肤表面形成连续的薄膜,从而达到修饰肤色、隔离外界刺激、以及延长妆效的作用。书中还会涉及到不同成膜剂对肤感的影响,例如有些成膜剂会带来丝滑的触感,而有些则可能让皮肤感觉略微紧绷。这让我对那些“柔焦”、“磨皮”效果的底妆产品,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我甚至开始关注配方中成膜剂的含量和类型,试图去预测它对妆效的影响。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知识的应用指南。它帮助我将抽象的化学概念,转化为对日常生活中化妆品功效的直观理解。虽然有时候我需要反复阅读某一段内容,或者查阅其他资料来辅助理解,但这种“钻研”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让我不得不对其专业性肃然起敬。它不仅仅是关于“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关于“为什么”和“如何”。例如,在介绍各种“增稠剂”时,书中会详细分析不同增稠剂的增稠机理,例如是利用其分子链的缠绕,还是通过形成胶体网络,抑或是利用其吸水膨胀的特性。书中还会涉及到不同增稠剂对产品质地、肤感、以及稳定性的影响。例如,某些天然胶类增稠剂可能会带来粘稠的肤感,而某些合成聚合物则可能让产品更加顺滑。这让我对那些“水润”、“丝滑”或者“Q弹”的乳液和凝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开始学会去关注成分表中那些以“-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己内酰胺共聚物”或者“卡波姆”为代表的增稠剂,并试图去理解它们在配方中扮演的角色。书中对于“乳化体系”的讲解也尤为精彩,它不仅仅介绍了油水两相如何通过乳化剂形成稳定的乳液,还会深入到不同乳化体系的类型,例如O/W(油包水)和W/O(水包油)乳液,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这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面霜质地轻薄易推开,而有些则更加滋润厚重。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获得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透过产品的外包装和宣传语,去洞察其内在的科学奥秘。
评分在我眼中,《化妆品原料(刘纲勇)》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参考,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它提供了入门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化妆品成分的认知。而对于更深入的读者,它则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和专业解读。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防晒剂”的章节,它不仅仅列举了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的种类,还会详细分析它们的作用机理,例如物理防晒剂是如何通过反射和散射紫外线来发挥作用,而化学防晒剂则是如何通过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来保护皮肤。书中还会涉及到不同防晒剂的稳定性、光稳定性,以及它们在配方中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这让我对“SPF值”和“PA值”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够理解这些数值背后所代表的科学原理。我开始关注那些以“氧化锌”、“二氧化钛”为代表的物理防晒剂,以及以“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阿伏苯宗”为代表的化学防晒剂。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肤质和防晒需求的防晒产品,而不是盲目听信广告宣传。这种知识带来的“安全感”,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
评分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化妆品并非简单的“香精+色素+基质”的混合物,而是一门高度精密的科学。书中对于“表面活性剂”的论述,就充分展现了这一点。它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例如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各自的清洁能力、发泡能力、以及刺激性。书中还会分析不同表面活性剂在配方中的应用,例如在洁面产品中,如何选择既能有效清洁,又不会过度剥夺皮肤天然油脂的表面活性剂。这让我对市面上各种“温和”、“氨基酸”、“皂基”洁面产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过去可能只知道氨基酸洁面“温和”,但书中会解释其温和的原因,例如其pH值接近人体皮肤,以及其清洁能力相对温和。而对于皂基洁面,书中也会解释其高pH值和强清洁力,以及为什么它更适合油性皮肤。这种基于科学原理的解释,让我能够做出更适合自己的产品选择。我甚至开始关注那些以“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或者“椰油酰两性乙酸钠”为代表的表面活性剂,去理解它们在产品中的作用。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探索者”,对化妆品的使用和选择,都有了全新的视角。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化妆品研发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它不仅仅是将各种成分简单地混合在一起,而是需要对每一种原料的性质、功效、以及相互作用有深入的了解。书中关于“活性成分”的章节,让我对那些能够真正改善肤质、解决皮肤问题的成分有了更深的认识。例如,在讨论“维生素C”时,书中会详细介绍其作为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提亮肤色,淡化色斑。但同时,书中也会指出维生素C的不稳定性,以及在配方中如何对其进行稳定化处理,例如使用其衍生物,或者将其与其他抗氧化剂搭配使用。这让我对市面上那些宣称含有“高浓度VC”的产品,有了更理性的判断。我开始关注那些以“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等为代表的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并试图去理解它们在产品中的实际功效。这本书,让我成为一个更“懂行”的消费者,不再被那些浮夸的宣传所迷惑,而是能够基于科学的知识,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评分刚拿到这本《化妆品原料(刘纲勇)》,翻开就被厚重的篇幅和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给镇住了。老实说,我并不是科班出身,纯粹是因为对化妆品成分的“好奇心”驱动,总觉得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产品背后,一定藏着许多我不知道的秘密。我一直有个朦胧的想法,就是能更深入地了解那些被写在成分表上、却又让我一知半解的英文字母和化学名称。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库,里面似乎囊括了各种你想知道的、或者压根没想过的化妆品原料。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消化前面几页,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踏入陌生城市的新人,被高楼大厦和纵横交错的街道弄得有些眼花缭乱。但是,当我看到关于一些常见原料的详细介绍,比如保湿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等,开始能慢慢将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平时使用的产品联系起来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我开始琢磨,原来我脸上那款号称“深层滋润”的面霜,里面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有某种特定的保湿剂在发挥作用;而我夏天爱用的清爽型洗面奶,之所以不会洗完紧绷,可能与它温和的表面活性剂有关。这种感觉,就像是突然拿到了一本“解密手册”,让我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有了全新的认知。当然,这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很多时候我都需要查阅其他资料才能理解其中的某些概念,但正因如此,它也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科学世界。我甚至开始对一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成分,比如一些听起来很“化学”的酯类或聚合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去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合成、又是如何被应用在化妆品中的,它们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像我这样想要深入了解化妆品背后真相的普通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权威且详实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深度,让我意识到它绝非一本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一部可以伴随使用者不断深入学习的专业参考书。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每一种原料时,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化学结构和功能描述,而是会深入到其作用机理、应用范围、以及在配方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例如,在提到某些天然提取物时,书中会详细阐述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是什么,这些成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例如抗氧化、舒缓、美白等等,并且还会涉及到这些天然提取物在提取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稳定性问题。这对于那些希望理解产品功效背后的科学依据,或者想要自己动手DIY一些简单护肤品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知识。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原料的分类也做得非常细致,比如将各种乳化剂按照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进行区分,并详细解释不同HLB值范围的乳化剂适用于哪些类型的配方,如何影响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逻辑的梳理,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化妆品配方的构建原理。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书中的案例,虽然有些案例的复杂性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但我仍然尝试去捕捉其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比如,书中可能会分析一款高端抗衰老精华液的配方组成,并解释为什么会选择某几种特定的活性成分搭配,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协同作用。这种深入的解析,让我对化妆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甚至开始关注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例如关于防晒剂的SPF和PA值测试,或者关于刺激性测试的各种方法。这让我意识到,一款合格的化妆品,背后需要经过多少严谨的科学验证和质量控制。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意识到化妆品配方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它精妙的结构中,蕴含着对各种原料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我被书中关于“保湿剂”的讲解所吸引。书中不仅仅列举了各种保湿剂的类型,例如天然保湿因子(NMF)、吸湿剂、封闭剂等等,还会详细分析它们的作用机理,例如NMF是如何维持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平衡,吸湿剂是如何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并将其锁在皮肤中,而封闭剂又是如何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屏障来减少水分的流失。书中还会涉及到不同保湿剂与皮肤的亲和力,以及它们在配方中可能产生的不同肤感。这让我对那些“长效保湿”、“深层滋润”的产品,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我开始关注那些以“透明质酸”、“甘油”、“角鲨烷”为代表的保湿成分,并试图去理解它们是如何为我的皮肤带来充沛水分。这种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而获得的“洞察力”,让我觉得自己的护肤之路,变得更加清晰和有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