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器一线维修速查手册+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完全精通教程
9787122246523 9787122224804 9787111581147
定价:¥69.90
作者:阳鸿钧
I S B N :978-7-111-58114-7条码书号:9787111581147上架日期:2017/11/15出版日期:2017/11/1版 次:2-1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丛 书 名: 页 数:317
《伺服驱动器一线维修速查手册》介绍了伺服驱动器元器件检测判断与选择、常见零部件、应用与维修、元器件维修即查、几十种型号(系列)伺服驱动器的故障信息与维修代码等维修知识与资料。《伺服驱动器一线维修速查手册》信息量大、携查方便、简明实用,适合作为广大伺服驱动器维修人员、机电工程人员、相关师生与维修人员的一本速查读物。
前 言
第1 章 元器件检测判断与选择 1
1. 1 概述 1
1. 1. 1 伺服驱动器一些电路的特点 1
1. 1. 2 伺服驱动器板块的结构 2
1. 2 元器件 3
1. 2. 1 固定电阻的检测 3
1. 2. 2 熔断电阻的检测 3
1. 2. 3 电位器的检测 4
1. 2. 4 压敏电阻的检测 4
1. 2. 5 10pF 以下固定电容的检测 4
1. 2. 6 电解电容的检测 4
1. 2. 7 电感的检测 4
1. 2. 8 二极管极性的判断 5
1. 2. 9 二极管好坏的判断 5
1. 2. 10 开关电源中二极管的选择 5
1. 2. 11 存储器好坏的判断 5
1. 2. 12 比较器好坏的判断 5
1. 2. 13 运算放大器好坏的判断 6
1. 2. 14 光耦合器件的一般属性 6
1. 2. 15 光电编码器的特点 6
1. 2. 16 增量编码器好坏的判断 6
1. 2. 17 微处理器的检查 6
第2 章 常见零部件 7
2. 1 伺服驱动器模块、接头(口) 7
2. 2 伺服驱动器常见配件的类型 10
2. 3 电缆截面积的选择 11
2. 4 伺服驱动器主回路常见端子的功能 11
2. 5 伺服驱动器控制信号输入/ 输出端子
的功能 12
2. 6 伺服驱动器编码器反馈信号端的
功能 14
2. 7 伺服驱动跳线、拨码开关的特点 14
2. 8 伺服驱动器控制回路端子的布局与
连接的特点 16
第3 章 应用与维修 18
3. 1 应用 18
3. 1. 1 伺服驱动参数的特点 18
3. 1. 2 伺服驱动器软件的特点 18
3. 1. 3 伺服驱动器的应用情况 19
3. 1. 4 伺服驱动器过电流保护的阈值 21
3. 1. 5 伺服驱动器过电压、欠电压保护
阈值 22
3. 1. 6 伺服驱动器保护温度的阈值 23
3. 1. 7 使用伺服驱动器的注意事项 24
3. 2 维护与维修 24
3. 2. 1 伺服驱动器的日常检查 24
3. 2. 2 伺服驱动器的定期检查 25
3. 2. 3 伺服驱动器与电动机部件替换的
周期 26
3. 2. 4 伺服驱动器的故障类型 26
3. 2. 5 伺服驱动器常见故障与其处理
方法 26
3. 2. 6 伺服驱动器时好时坏故障的
检修 27
3. 2. 7 伺服驱动器故障检修实例 27
第4 章 元器件维修即查 29
4. 1 8050 晶体管 29
4. 2 8550 晶体管 29
4. 3 IRF2807 场效应晶体管 30
4. 4 IRF640 场效应晶体管 30
4. 5 CM100DU.24H IGBT 模块 31
4. 6 6MBP20RTA060.01 IGBT.IPM 模块 32
4. 7 MIXA60WB1200TEH IGBT 模块 34
4. 8 PS21867 IPM 34
4. 9 SKM75GB128DE IGBT 模块 36
4. 10 25C040 存储器 38
4. 11 25LC040 存储器 38
4. 12 4052 模拟多路复用器/解复用器 39
4. 13 6N137 光耦合器 39
·Ⅳ
4. 14 74ACT04 反相器 40
4. 15 74ACT20 与非门 41
4. 16 74HC05 反相器 42
4. 17 74HCT74 双D 触发器 42
4. 18 74HCT86 异或门 43
4. 19 78L05 三端电压调节器 43
4. 20 78M15 三端正电压调节器 44
4. 21 79L15 负电压稳压器 45
4. 22 89C51 微处理器 45
4. 23 A42MX09 可编程门阵列 47
4. 24 AD7888 模.数转换器 48
4. 25 AD977A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 48
4. 26 ADM2582E/ ADM2587E 隔离RS 485
接口电路 50
4. 27 ADM2483 隔离RS 485 接口集成
电路 50
4. 28 ADM2486 高速隔离型的RS485
收发器 52
4. 29 ADMC401 处理器 53
4. 30 ADS2181 数字信号处理器 55
4. 31 ADS7818 高速低功耗采样模.数
转换器 56
4. 32 ADS8322 并行接口16 位模.数
转换器 57
4. 33 AM26LS31 差分线驱动电路 58
4. 34 AM26LS32 四差动线路驱动器 59
4. 35 AT24C01 存储器 60
4. 36 AT89S52 微控制器 61
4. 37 AT89S8252 单片机 62
4. 38 CHV.25P 霍尔电压传感器模块 63
4. 39 DAC7625 DAC 转换集成电路 63
4. 40 EPM7032 单片机 64
4. 41 HCPL4504 光耦合器 65
4. 42 HCPL.7840 光耦合器 66
4. 43 HCPL.3120 光耦合器 66
4. 44 HD6417032F20 处理器 67
4. 45 IB0505LS 隔离DC/ DC 电源集成
电路 69
4. 46 INA133U 高速精密差分放大器 70
4. 47 IR2103 驱动器 70
4. 48 IR2111 MOSFET/ IGBT 半桥驱动
电路 71
4. 49 IR2130 MOS、IGBT 功率器件专用
栅极驱动芯片 72
4. 50 IR2132 桥式驱动器 74
4. 51 IR2136 桥式驱动器 76
4. 52 IR2175 线性电流传感器 78
4. 53 ISO122/124 精密隔离放大器 79
4. 54 LA.100P 霍尔电流传感器 80
4. 55 LF353 运算放大器 81
4. 56 LM2576 降压型开关稳压器 81
4. 57 LM358 双运算放大器 81
4. 58 LM393 运算放大器 82
4. 59 MA1010 开关电源集成电路 83
4. 60 MA4810 开关电源集成电路 83
4. 61 MA4820 开关电源集成电路 84
4. 62 MAX232 RS232 通信接口集成电路 84
4. 63 MC33035 控制器 85
4. 64 MC34081 运放 85
4. 65 MC3486 四EIA.422/423 接收器 86
4. 66 MC3487 接口RS422 四路差动线路
驱动器 86
4. 67 PC929 光耦合器 87
4. 68 PIC18C452 微处理器 87
4. 69 PS2702 光耦合器 89
4. 70 PS2705 光耦合器 89
4. 71 PS9113 光耦合器 90
4. 72 PS9701 光耦合器 90
4. 73 SN65HVD05 高输出RS485 收发器 90
4. 74 SN74HCT14 六路施密特触发器 90
4. 75 SN74HCT573 具有三态输出D 类
锁存器 91
4. 76 SN74LVC14 六路施密特触发反相器 91
4. 77 SN75175 四路差动线路接收器 92
4. 78 TL16C550 串口接口芯片 92
4. 79 TL431 可调分流基准芯片 93
4. 80 TLP181 光耦合器 94
4. 81 TLP550 光耦合器 95
4. 82 TMS320C242 系列DSP 控制器 96
4. 83 TMS320F240 DSP 控制器 99
4. 84 TMS320F2802 DSP 控制器 99
4. 85 TMS320F2808 DSP 控制器 101
4. 86 TMS320F2812 高速DSP 芯片 106
4. 87 TMS320LF2407A 数字信号处理器 110
4. 88 TOP225 三端单片电源集成电路 112
4. 89 TOP227Y 单片开关电源芯片 113
·Ⅴ
4. 90 TOP246YN 单片开关电源芯片 114
4. 91 TPS3823 电源电压监控器 114
4. 92 TPS70351 双路输出低压降(LDO)
稳压器 115
4. 93 TPS7333Q 带集成延时复位功能的
低压差稳压器 116
4. 94 UA791 集成运放 117
4. 95 UC3844 电流模式控制器 117
4. 96 VPC3+C 处理器 119
4. 97 X25163 存储器 120
第5 章 故障信息与维修代码 121
5. 1 阿尔法系列 121
5. 1. 1 阿尔法ALPHA AS100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21
5. 1. 2 阿尔法ALPHA 6800 系列、6810
系列无感伺服器 121
5. 2 埃斯顿系列 123
5. 2. 1 埃斯顿ProNet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23
5. 2. 2 埃斯顿EDA 系列伺服驱动器 125
5. 2. 3 埃斯顿EDB 系列交流伺服
驱动器 125
5. 2. 4 埃斯顿EDC 系列交流伺服
驱动器 126
5. 2. 5 埃斯顿EDS 系列伺服驱动器 127
5. 2. 6 埃斯顿EHD 系列伺服驱动器 128
5. 2. 7 埃斯顿ETS 系列交流伺服
驱动器 129
5. 2. 8 埃斯顿FlexDrive.S 系列交流
伺服驱动器 130
5. 3 艾默生系列 131
艾默生MP1850A4R 直流驱动器 131
5. 4 安川系列 133
5. 4. 1 安川E.V 系列伺服驱动器 133
5. 4. 2 安川伺服驱动器 136
5. 5 博美德系列 137
博美德系列伺服驱动器 137
5. 6 步科系列 138
5. 6. 1 步科ED 系列伺服驱动器 138
5. 6. 2 步科Kinco CD120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39
5. 6. 3 步科Kinco CD420/ CD430/ CD62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40
5. 6. 4 步科Kinco CD2S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41
5. 6. 5 步科Kinco FD2S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41
5. 7 同步系列 142
5. 7. 1 同步GH 系列交流伺服
驱动器 142
5. 7. 2 同步GS 系列伺服驱动器 143
5. 8 大成系列 144
大成DCSF.C 系列伺服驱动器 144
5. 9 丹佛系列 144
丹佛DSD 系列伺服驱动器 144
5. 10 递恩系列 146
递恩DNV516YA 系列伺服驱动器 146
5. 11 东元系列 149
5. 11. 1 东元JSDAP 系列伺服驱动器 149
5. 11. 2 东元JSDEP 系列伺服驱动器 149
5. 11. 3 东元TSTA 伺服驱动器 149
5. 12 富士系列 150
富士alpha.5.smart 伺服驱动器 150
5. 13 海德系列 151
海德H2N 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 151
5. 14 合康系列 151
5. 14. 1 合康HID618A.T4.132C 伺服
驱动器 151
5. 14. 2 合康HID619A.T4.55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52
5. 15 汇川系列 153
5. 15. 1 汇川IS10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53
5. 15. 2 汇川IS30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53
5. 15. 3 汇川IS36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54
5. 15. 4 汇川IS50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54
5. 15. 5 汇川IS56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62
5. 15. 6 汇川IS620P 系列伺服驱动器 162
5. 15. 7 汇川IS650P 系列伺服驱动器 163
5. 15. 8 汇川IS70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65
5. 15. 9 汇川MD380M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68
5. 16 佳鸿威系列 169
佳鸿威DS2 系列伺服驱动器 169
5. 17 金保孚系列 170
金保孚BBF.S (H) A 系列交流伺服
驱动器 170
·Ⅵ
5. 18 京伺服系列 170
京伺服(Kingservo) G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70
5. 19 开通系列 172
5. 19. 1 开通KT270.H 系列交流伺服
驱动器 172
5. 19. 2 开通KT290.A 交流伺服
驱动器 172
5. 20 科沃系列 173
5. 20. 1 科沃AS850Z 液压伺服驱动器 173
5. 20. 2 科沃AS85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76
5. 21 蓝海华腾系列 179
5. 21. 1 蓝海华腾TS.I 伺服驱动器 179
5. 21. 2 蓝海华腾TS.K 伺服驱动器 179
5. 21. 3 蓝海华腾VA.M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80
5. 21. 4 蓝海华腾VY.JY 异步伺服
驱动器 181
5. 22 乐邦系列 181
乐邦LB90ZS.4T0750BEV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81
5. 23 雷赛系列 182
雷赛L5 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 182
5. 24 力川系列 183
5. 24. 1 力川380V 驱动器LCDB2
型伺服驱动器 183
5. 24. 2 力川A 系列伺服驱动器 184
5. 24. 3 力川B2 系列伺服驱动器 185
5. 24. 4 力川B 系列伺服驱动器 185
5. 24. 5 力川DS503 系列全数字式单通
道交流伺服驱动器 186
5. 25 迈信系列 187
5. 25. 1 迈信EP10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87
5. 25. 2 迈信EP1C 系列伺服驱动器 188
5. 25. 3 迈信EP1 系列(TL08F/ TL12F/ TL16F)
交流伺服驱动器 189
5. 25. 4 迈信EP2 系列伺服驱动器 190
5. 25. 5 迈信EP3 E 系列交流伺服
驱动器 190
5. 25. 6 迈信EP3 系列伺服驱动器 190
5. 26 麦科系列 192
麦科MV60/ MV80 系列伺服驱动器 192
5. 27 欧姆龙系列 194
5. 27. 1 欧姆龙DRAGON 系列伺服
驱动器 194
5. 27. 2 欧姆龙伺服驱动器 196
5. 28 欧瑞系列 199
5. 28. 1 欧瑞SD10.Z 系列伺服驱动器 199
5. 28. 2 欧瑞传动SD10 伺服驱动器 202
5. 28. 3 欧瑞传动SD20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02
5. 28. 4 欧瑞传动SDE10 伺服驱动器 203
5. 28. 5 欧瑞传动SDP10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03
5. 29 全职系列 203
5. 29. 1 全职USB 型QZ.DCC9010 系列
伺服驱动器 203
5. 29. 2 全职USB 型XH.DCC8005 直流
伺服驱动器 204
5. 30 日鼎系列 204
5. 30. 1 日鼎DHE.SF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04
5. 30. 2 日鼎DHE 系列伺服驱动器 205
5. 30. 3 日鼎DHS 系列伺服驱动器 205
5. 30. 4 日鼎DMS 系列伺服驱动器 205
5. 31 三菱系列 206
5. 31. 1 三菱M60、M65、M66、M50、M520A、
M500 系列伺服驱动器 206
5. 31. 2 三菱MR.J2.B 系列伺服
放大器 208
5. 31. 3 三菱EZMOTION MR.E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09
5. 31. 4 三菱S51、S52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12
5. 31. 5 三菱60/60S 系列伺服驱动器 213
5. 31. 6 三菱MR.J2S.B 系列伺服
放大器 215
5. 31. 7 三菱MR.J2S.Jr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19
5. 31. 8 三菱MR.J2S 系列伺服驱动器 219
5. 32 森创系列 219
5. 32. 1 森创HS 系列伺服驱动器 219
5. 32. 2 森创MS.E 伺服驱动器 220
5. 33 森兰系列 220
森兰SV1000 系列伺服驱动器 220
5. 34 山洋系列 221
·Ⅶ
山洋电气R 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 221
5. 35 盛迈系列 222
5. 35. 1 盛迈SM10 系列通用伺服
驱动器 222
5. 35. 2 盛迈SM20 系列伺服驱动器 222
5. 35. 3 盛迈SM22 系列伺服驱动器 224
5. 36 施耐德系列 225
5. 36. 1 施耐德Lexium23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25
5. 36. 2 施耐德LXM32M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26
5. 37 四方系列 238
四方CA500 系列伺服驱动器 238
5. 38 松下系列 239
5. 38. 1 松下A5 系列伺服驱动器 239
5. 38. 2 松下Minas A4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40
5. 38. 3 松下伺服驱动器 244
5. 39 苏强系列 244
苏强SN2000 系列伺服驱动器 244
5. 40 台达系列 244
5. 40. 1 台达ASDA.A+系列伺服
驱动器 244
5. 40. 2 台达ASDA.AB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45
5. 40. 3 台达ASDA.A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45
5. 40. 4 台达ASDA.B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48
5. 40. 5 台达ASDA.M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53
5. 41 西门子系列 258
5. 41. 1 西门子SIMODRIVE 611U 伺服
驱动器 258
5. 41. 2 西门子SINAMICS V80 系列伺服
驱动器 287
5. 42 威科达系列 289
5. 42. 1 威科达VB.C 系列伺服驱动器 289
5. 42. 2 威科达VB 系列伺服驱动器 290
5. 43 微秒系列 290
微秒AC系列伺服驱动器 290
5. 44 伟创系列 293
5. 44. 1 伟创SD600A.SMM 系列交流
伺服器 293
5. 44. 2 伟创SD610、SD620 系列交流
伺服器 293
5. 45 信捷系列 294
5. 45. 1 信捷DS2 系列380V 级伺服
驱动器 294
5. 45. 2 信捷DS3 系列伺服驱动器 295
5. 46 亿丰系列 295
亿丰KRS 系列伺服驱动器 295
5. 47 易能系列 296
易能EDS6000 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 296
5. 48 永宏系列 296
5. 48. 1 永宏FSD.A2 系列伺服驱动器 296
5. 48. 2 永宏FSD.E2 系列伺服驱动器 297
5. 49 英威腾系列 297
5. 49. 1 英威腾CHS 系列交流伺服
驱动器 297
5. 49. 2 英威腾SV.DB100 系列交流
伺服驱动器 297
5. 50 正弦系列 298
5. 50. 1 正弦EA100 系列0. 4~1. 5kW 交流
伺服驱动器 298
5. 50. 2 正弦EA100伺服驱动器 298
5. 51 之山系列 299
5. 51. 1 之山G 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 299
5. 51. 2 之山G2 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 300
...
5. 55. 10 Rexroth.Ecodrive03 系列DKC
驱动器 312
5. 55. 11 Rexroth 伺服驱动器 313
基本信息
书名: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完全精通教程
:58.00元
作者:向晓汉、宋昕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1222248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将以三菱和西门子变频器和伺服系统为例介绍,将力求尽可能简单和详细,用较多的小例子读者入门,让读者读完入门部分后,能完成简单的工程。应用部分精选工程的实际案例,供读者模仿学习,提高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我们在总结长期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联合相关企业人员,共同编写了本书,力争使读者通过“看书”就能学会变频器、伺服驱动和步进驱动技术。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用实例引导读者学习。该书的大部分章节用精选的例子讲解。例如,用例子说明通信的实现的全过程; (2)重点的例子都包含软硬件的配置方案图、接线图和程序,而且为确保程序的正确性,程序已经在PLC上运行通过。 (3)该书实用,实例容易被读者进行工程移植。
内容提要
《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完全精通教程》从基础和实用出发,详细讲解了变频器与步进驱动、伺服驱动技术。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异步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和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的外围电路;三菱和西门子变频器的速度给定;步进驱动系统及其应用;三菱和西门子伺服驱动系统及其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几乎每章中都配有实用的例题,便于读者模仿学习,另外每章配有习题供读者训练之用。大部分实例都有详细的软件、硬件配置清单,并配有接线图和程序,这些实例程序的下载网址:download.cip..,在“配书资源”一栏中,欢迎读者下载学习使用。
本书可供学习变频器、步进驱动和伺服驱动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院校的机电类、信息类专业的教材。
目录
第1章 电气传动和变频器基础
1.1 电气传动概述
1.2 交流调速基础
1.3 变频器概述
小结
习题
第2章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2.1 电力电子器件
2.2 变频器的变频原理
2.3 变频器的主电路
2.4 变频器的控制电路
小结
习题
第3章 通用变频器的常用功能
3.1 频率控制功能
3.2 U/F控制功能
3.3 矢量控制功能
3.4 运行控制与保护功能
3.5 变频器的PID闭环控制功能
小结
习题
第4章 西门子变频器的技术应用
4.1 西门子变频器的接线与参数设置
4.2 西门子变频器的速度给定
4.3 西门子变频器的正反转和制动控制
4.4 西门子变频器应用实例
小结
习题
第5章 三菱变频器的技术应用
5.1 三菱变频器的接线与参数设置
5.2 三菱变频器的速度给定
5.3 三菱变频器的正反转和制动控制
5.4 三菱变频器的其他应用
小结
习题
第6章 变频器的常用电路
6.1 变频器启动与正反转控制
6.2 变频器并联控制电路
6.3 变频器制动及保护控制电路
6.4 工频-变频切换控制电路
小结
习题
第7章 变频器外围器件与变频器的选型
第8章 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维护
第9章 步进驱动系统原理及应用
第10章 伺服系统及原理
第11章 伺服系统工程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
:38.00元
作者:杜增辉,孙克军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222465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维修经验的总结,讲解细致,注重操作,案例丰富。
教会读者运用科学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电机的维修
内容提要
全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步进电机原理、伺服电机原理、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选型、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维护与保养、步进电机及驱动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伺服电机及伺服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本书分别从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原理入手,介绍了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选型及经常应用的电机规格和参数,还介绍了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维护要点和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步进电机及其配套驱动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以及典型维修实例。
本书突出了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本书即可供从事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相关设计、维修、调试、实用的各类技术人员学习,又可作为相关专业在校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章 步进电机原理
1.1 步进电机的用途与特点
1.1.1 步进电机的用途
1.1.2 步进电机的特点
1.1.3 步进电机的种类
1.2 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1.2.1 反应式步进电机
1.2.2 永磁式步进电机
1.2.3 混合式步进电机
1.3 反应式步进电机的特性
1.3.1 步进电机的静态运行特性
1.3.2 步进电机的动态特性
1.4 步进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源
1.5.1 对驱动电源的基本要求
1.5.2 驱动电源的组成
1.5.3 驱动电源的分类
1.5.4 单电压型驱动电源
1.5.5 高、低压切换型驱动电源
1.5.6 电流控制的高、低压切换型驱动电源
1.5.7 细分电路电源
1.5.8 双极性驱动电源
1.6 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与应用
1.6.1 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
1.6.2 步进电机的加减速定位控制
1.6.3 步进电机的应用
第2章 伺服电机原理
2.1 伺服电机概述
2.1.1 伺服电机的用途与分类
2.1.2 自动控制系统对伺服电机的基本要求
2.2 直流伺服电机
2.2.1 直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2.2.2 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方式
2.2.3 直流伺服电机的静态特性
2.2.4 直流伺服电机的动态特性
2.3 交流伺服电机
2.3.1 概述
2.3.2 两相交流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3.3 两相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方式
2.3.4 两相交流伺服电机的静态特性
2.3.5 两相交流伺服电机的动态特性
2.3.6 两相异步伺服电机的额定值
2.3.7 两相异步伺服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4 伺服电机的应用
第3章 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选型
3.1 步进电机选型
3.1.1 步进电机选型步骤
3.1.2 步进电机选型实例
3.2 伺服电机选型
3.2.1 伺服电机选型步骤
3.2.2 伺服电机选型实例
第4章 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维护与保养
4.1 步进电机维护要点与保养步骤
4.1.1 步进电机检查维护要点
4.1.2 步进电机连接保养要求和步骤
4.2 伺服电机维护要点与保养步骤
4.2.1 伺服电机维护要点
4.2.2 伺服电机保养要求与步骤
第5章 步进电机及驱动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
5.1 步进电机及驱动故障类型分析
5.1.1 反应式步进电机及驱动故障类型分析
5.1.2 永磁式步进电机及驱动故障类型分析
5.1.3 混合式步进电机及驱动故障类型分析
5.2 步进电机及驱动故障维修实例
5.2.1 反应式步进电机及驱动维修实例
5.2.2 永磁式步进电机及驱动维修实例
5.2.3 混合式步进电机及驱动维修实例
第6章 伺服电机及伺服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
6.1 直流伺服电机及伺服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
6.1.1 直流伺服电机及伺服系统故障分析
6.1.2 直流伺服电机及伺服系统故障维修实例
6.2 交流伺服电机及伺服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实例
6.2.1 交流伺服电机及伺服系统故障分析
6.2.2 交流伺服电机及伺服系统故障维修实例
附录 C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孙克军,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学、电力拖动方面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曾经在工厂从事电动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编写了多本有关电机使用与维修的图书。并积累了一些编写经验。
文摘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专业技术书籍之一,让我对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和变频器这些原本觉得有些神秘的技术有了豁然开朗的认识。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维修技术人员,我常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处理伺服和步进电机相关的故障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给我指明了方向,它以一种极其贴合一线维修人员需求的方式,将晦涩的技术原理变得浅显易懂。 首先,其“速查手册”的定位非常准确,很多时候我只需要快速翻阅,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书中对于各种典型故障的分析,详尽到让我惊叹,不仅仅是列出故障现象,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维修步骤。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大量的图解,无论是电路图、原理图还是实物照片,都非常清晰、准确,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各种元器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此外,书中对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的结合,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常常混淆这两种电机的特性,对它们的适用场景也不甚了然。这本书通过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区别、优点、缺点以及各自最适合的应用领域。在维修方面,它更是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从基本的故障判断到复杂的电路板维修,都给出了详尽的攻略。我曾经遇到一个伺服驱动器反复出现过载报警的问题,查阅了大量资料都无果,后来翻到这本书中关于过载故障的章节,按照图解指导排查,最终找到了一个隐藏的连接不良问题,顺利解决了困扰我多日的难题。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变频器技术的阐述,也同样深入浅出。变频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内部结构和控制原理往往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这本书将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一一呈现,让我对变频器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曾因为对变频器控制逻辑的理解不够透彻,在调试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通过阅读本书,我不仅掌握了变频器的基本参数设置,还能更准确地分析其输出信号,从而更好地配合伺服和步进电机进行系统调试。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指导我一步步攻克技术难关。它涵盖了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和变频器这些核心技术,并且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成就感。强烈推荐给所有在自动化领域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相信都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帮助。这本书已经成为我工作台上的必备工具,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厚重的手册式图书抱持着一丝怀疑,毕竟“速查”这个词往往意味着内容的浅尝辄止。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内容之详实,分析之透彻,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从一线维修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将那些复杂、抽象的技术概念,通过清晰的图示和生动的语言,变得触手可及。 我尤其赞赏其在故障排除部分的细致入微。书中列举了大量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和变频器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故障,并且对每一种故障都给出了多角度的分析。它不只是告诉你“是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以及“如何才能最快、最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种由表及里,由根究本的分析方法,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很少见到的。我曾经遇到的一个棘手的伺服驱动器启动延迟问题,就是通过书中关于“启动延时故障”的详细分析,结合其提供的判断流程,最终定位到了一个微小的元器件老化问题,并成功修复。 关于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的章节,更是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讲得淋漓尽致。过去我对它们总是模棱两可,不知道在什么场景下应该选用哪种电机,也不知道它们各自的维修侧重点在哪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让我对它们的优劣势有了清晰的认知,也对不同类型的电机故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书中关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分析,就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时候步进电机指令丢失,以及如何通过检查驱动电路来排除故障。 同时,变频器部分的讲解也同样出色。它并没有回避变频器复杂的控制策略和高频开关技术,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这些概念一一拆解。通过书中的图解,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变频器内部的功率模块、控制电路以及各种信号的传递过程。这对于我过去仅仅停留在“会用”而“不解其内”的状态,是一个巨大的提升。尤其是在遇到变频器报出各种错误代码时,这本书提供的详细代码解析和对应的排查建议,极大地缩短了我诊断故障的时间。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始终保持着一种“解决问题”的导向。它不会让你迷失在晦涩的理论海洋中,而是始终引导你走向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书中提供的许多维修技巧和经验分享,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财富,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它已经成为我工作台上的“秘密武器”,每当我遇到疑难杂症时,总能在这里找到灵感和解决方案。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所有从事自动化维护和调试人员拥有的经典之作。
评分坦白讲,我拿到这本书时,内心是有些忐忑的。市面上关于伺服驱动器、变频器的技术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做到“一线实用”、“图文并茂”的却不多。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仿佛承诺着一种高效、直接的学习路径。而事实证明,它确实兑现了它的承诺,并且远远超出了我的期望。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接地气”。它没有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去阐述深奥的原理,而是紧密结合实际维修工作中的常见场景,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一个具体的案例和图示之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的部分。过去我对这两种电机的区别和联系总是有些模糊,感觉它们都是“旋转的电机”,但看完这部分内容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它们的内在差异,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逻辑。 书中的图解部分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无论是元器件的实物照片,还是复杂的电路原理图,都被处理得极其清晰、直观。我尤其欣赏书中为每一个故障点都配上了对应的图示,让我能够非常容易地理解故障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维修人员应该如何着手。我曾经因为对一个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信号故障感到束手无策,查阅了大量资料,但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后来偶然翻到这本书中关于编码器故障的章节,一个详细的图解立刻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按照图中的步骤进行排查,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并成功修复。 另外,关于变频器和伺服伺服驱动技术的部分,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它并没有将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割裂开来讲解,而是将它们放在一个统一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框架下进行阐述,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合方式。书中对变频器工作原理的讲解,尤其让我受益匪浅。它通过分解各个模块的原理,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变频器是如何将直流电转换为可变频率的交流电,以及在控制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关键环节。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合理,使得我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快速检索到所需的信息。无论是遇到特定的故障代码,还是需要理解某个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关的章节。这种“速查”的能力,对于一线维修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像是我的“随身技术顾问”,随时随地都能提供有效的帮助。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籍,它用最实用、最直接的方式,帮助我提升了在自动化领域的维修技能。
评分这本《伺服驱动器一线维修速查手册+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完》简直是我近期技术学习生涯中的一剂“强心针”。我一直觉得伺服驱动器和变频器这类东西,要么就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要么就是极其零散的维修经验,很难找到一个能够系统性地、又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所有关键点的资源。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白,而且它的内容覆盖面之广、实用性之强,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于“一线维修”这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它不像某些学术性的著作,上来就堆砌一堆公式和抽象的模型,而是直接从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一步步引导读者去分析和解决。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一个伺服驱动器报“编码器异常”的故障,各种尝试都失败了。后来看到这本书中专门针对这个故障列出的详细检查步骤,从最简单的物理连接检查,到更复杂的编码器信号时序分析,都给出了清晰的图示和说明。按照书中的方法,我不仅解决了那个问题,还学到了很多关于编码器工作原理和故障判断的宝贵经验。 关于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部分,更是让我如获至宝。我之前对这两种电机的区别仅仅是停留在“一个是连续旋转,一个是步进旋转”的模糊认识。这本书通过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它们的驱动方式、控制精度、扭矩特性以及在不同工业场景下的优缺点。例如,书中关于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的讲解,就让我理解了为什么通过细分技术可以提高步进电机的平稳性和分辨率。而伺服电机部分的讲解,也让我明白了 PID 控制在伺服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变频器部分的阐述也毫不逊色。它并没有回避变频器复杂的IGBT模块、PWM调制等核心技术,而是用非常形象的图解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复杂原理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变频器参数设置和常见故障代码的解析。很多时候,面对变频器屏幕上的一串代码,我们往往束手无策,但有了这本书,我就能快速找到对应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专业且实用”。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是一套解决问题的工具箱。它用一种非常有条理的方式,将复杂的自动化技术分解成易于理解的部分,并且始终围绕着“如何去维修”、“如何去应用”这个核心展开。这本书已经成为我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内容丰富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对值得我为它打高分。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将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和变频器这些核心技术融会贯通,并且以一种非常实用、贴近一线维修人员需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书籍。幸运的是,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它在很多方面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堪称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具有价值的专业技术读物之一。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线维修”这个定位的坚持。它没有去纠结于过于宏观的理论框架,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实际操作和故障排除上。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仿佛是从实际工作中提取出来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清晰、可靠的解决方案。我曾经因为一个伺服驱动器在频繁启停时出现异常,而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摸索。后来翻到这本书中关于“动态启停故障”的分析,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了详细的检查步骤。通过按照书中的指引,我最终发现了驱动器内部一个功率器件的微小损坏,并且成功修复。 关于“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的部分,更是让我对这两种电机有了全新的认识。过去我常常将它们混淆,不知道在何种应用场景下选择哪种电机。这本书通过生动的图示和对比分析,清晰地阐述了它们的驱动原理、控制精度、动态响应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例如,书中关于伺服电机闭环控制原理的讲解,就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伺服电机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控制,而步进电机虽然简单,但在某些场景下也会有其独特的优势。 另外,书中关于变频器和伺服驱动技术的整合讲解,也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它并没有将这些技术割裂开来,而是从一个整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角度去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变频器内部电路结构的图解,以及对各种常见故障代码的详细解析。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原因。 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技术原理,通过非常直观、形象的图示和生动的语言,转化为一线维修人员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指导你一步步解决问题。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自动化领域工作的朋友,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工程师,相信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一线维修人员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书籍,而不是那些堆砌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材。而这本《伺服驱动器一线维修速查手册+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完》,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得非常出色。 我最欣赏的是它“速查手册”的定位,这使得我在面对紧急的故障处理时,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书中将各种常见的故障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且提供了清晰的排查流程和维修建议。我曾经因为一个伺服驱动器在运行时突然报“制动电阻过热”的故障而手足无措,后来翻阅这本书,找到了关于制动电阻故障的章节。书中不仅解释了故障原因,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检查制动电阻本身以及制动单元的性能,通过按照书中的步骤,我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并且顺利解决了。 关于“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的部分,简直是我的“救星”。我过去常常在选择电机类型时感到困惑,不知道哪种电机更适合特定的应用场景。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分析,让我对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特性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它不仅讲解了它们的原理,还列举了它们在不同工业自动化应用中的典型案例,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和应用电机。 此外,书中对变频器和伺服驱动技术的整合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没有将这两个看似独立的领域进行分割,而是将它们放在一个统一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框架下进行讲解。这有助于我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潜在的故障关联。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变频器输出信号的图解,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变频器是如何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的,以及在故障诊断时,如何去分析这些信号。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操作性强的维修技巧。它没有回避技术难点,而是用最直观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并且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我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工作台上的必备工具,它不仅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自动化技术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其内容之丰富所吸引,一本涵盖了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以及变频器三大核心技术的综合性手册,这在同类书籍中实属难得。我是一名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作的技术员,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设备,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首先,我必须强调的是“速查手册”的定位非常准确。在我遇到突发故障需要快速诊断时,这本书总能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书中对于各种典型故障的分类清晰,排查步骤详细,并且配有大量精美的图解。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台伺服驱动器突然出现了“外部急停”的报警,导致生产线停滞。我第一时间翻阅了这本书,找到了关于“外部急停”故障的章节,书中详细列出了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了检查急停按钮、急停电路以及控制信号的图示和步骤。按照书中的指导,我很快就发现了控制柜内一个虚接的急停信号线,及时修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关于“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的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过去我对这两种电机的区别理解不够深入,有时在选择和应用上会有些犹豫。这本书通过生动的图解和对比分析,清晰地阐述了它们的驱动方式、控制精度、动态响应等关键特性。例如,书中关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分析,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步进电机指令丢失,以及如何通过检查驱动电路来排除故障。而伺服电机部分的讲解,也让我对闭环控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书中对“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的整合讲解,也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它没有将这些技术孤立开来,而是从一个整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角度进行阐述。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变频器是如何与伺服和步进电机配合工作的,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变频器参数设置的详细说明,以及对各种常见故障代码的解析。这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进行变频器的调试和维护。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像是我工作中的一位得力助手。它用最直接、最实用的方式,将复杂的自动化技术呈现出来,并且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自动化领域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它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样的“现场工程师”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在苦苦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书籍,而不是那些写得高高在上、理论大于实践的教材。而这本《伺服驱动器一线维修速查手册+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完》,恰恰完美地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而且内容之详实,讲解之深入,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线维修”理念的极致贯彻。它没有故作高深地去阐述过于抽象的概念,而是直接将最常见、最棘手的故障场景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且提供了非常详尽、一步步的排查和维修指南。我曾经在一个设备上遇到了伺服驱动器报“过压”的故障,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我翻阅了这本书,找到了关于“过压”故障的章节,书中不仅详细分析了过压产生的原因,还提供了检查直流母线电压、制动单元功能以及电源输入的详细图示和检查方法。按照书中的指导,我最终发现是电源不稳定导致了问题,及时采取了措施,顺利解决了故障。 关于“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的部分,更是让我对这两种电机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过去我对它们的区别只是模糊的认识,而这本书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解和对比分析,让我深刻理解了它们的驱动原理、控制精度、扭矩特性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例如,书中关于步进电机驱动方式的讲解,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步进电机在低速运行时会抖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驱动参数来改善。而伺服电机部分的讲解,也让我明白了闭环控制的精髓。 此外,书中对“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的整合讲解,也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它并没有将这些技术割裂开来,而是从一个整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角度去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变频器内部功率单元的图解,以及对PWM调制原理的简化说明。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变频器是如何工作的,并且在遇到故障时,能够更准确地判断问题出在哪里。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宝藏”。它用最直观、最实用的方式,将复杂的自动化技术变得触手可及。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我工作中的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时刻为我指点迷津。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自动化领域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无论你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还是刚刚入门的新手,相信都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帮助。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应该能够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并且能够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本《伺服驱动器一线维修速查手册+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完》,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相当出色。它的内容之丰富、实用性之强,让我对它赞不绝口。 首先,书名中的“一线维修”四个字,就足以说明它的定位。这本书没有讲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紧密结合实际维修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伺服驱动器报“内部通信错误”的故障,反复尝试都无法解决。后来翻阅这本书,找到了关于“内部通信错误”的章节。书中详细列出了可能的原因,并且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图解,说明了如何检查驱动器内部的PCB板连接、总线接口等。按照书中的步骤,我最终发现了一个焊接点松动的问题,并成功修复。 关于“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的部分,更是我的“福音”。我过去对这两种电机的区别总是有些模糊,不知道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应该如何选择。这本书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解和对比分析,让我对它们的驱动方式、控制精度、动态响应等有了清晰的认识。例如,书中关于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的讲解,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通过细分技术可以提高步进电机的平稳性和分辨率。而伺服电机部分的讲解,也让我对闭环控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书中对“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的整合讲解,也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它并没有将这些技术孤立起来,而是从一个整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角度去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变频器输出信号波形的图解,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变频器是如何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的,以及在故障诊断时,如何去分析这些信号。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和易读性于一体的优秀技术书籍。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让我们对自动化技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自动化领域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它绝对是你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应该能够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并且能够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本《伺服驱动器一线维修速查手册+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完》,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相当出色。它的内容之丰富、实用性之强,让我对它赞不绝口。 首先,书名中的“一线维修”四个字,就足以说明它的定位。这本书没有讲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紧密结合实际维修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曾经遇到过一个伺服驱动器报“内部通信错误”的故障,反复尝试都无法解决。后来翻阅这本书,找到了关于“内部通信错误”的章节。书中详细列出了可能的原因,并且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图解,说明了如何检查驱动器内部的PCB板连接、总线接口等。按照书中的步骤,我最终发现了一个焊接点松动的问题,并成功修复。 关于“图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应用与维修”的部分,更是我的“福音”。我过去对这两种电机的区别总是有些模糊,不知道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应该如何选择。这本书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解和对比分析,让我对它们的驱动方式、控制精度、动态响应等有了清晰的认识。例如,书中关于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原理的讲解,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通过细分技术可以提高步进电机的平稳性和分辨率。而伺服电机部分的讲解,也让我对闭环控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书中对“变频器与步进伺服驱动技术”的整合讲解,也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它并没有将这些技术孤立起来,而是从一个整体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角度去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变频器输出信号波形的图解,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变频器是如何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的,以及在故障诊断时,如何去分析这些信号。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和易读性于一体的优秀技术书籍。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让我们对自动化技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自动化领域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它绝对是你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