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

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濱下武誌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目錄
譯者的話
凡例
序——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角度與方法
第一章 清末財政與海關
第一節 清末之時代
一 時代的目錄學
二 中外交涉論
三 海防自強論
四 西洋、日本對於清末的認識
第二節 清末財政論
一 財政運營
二 中央與地方——關稅、厘金、幣製
第三節 海關與清末財政
一 經費增大與海關稅收
二 藉款政策與清末財政
三 財政整理與海關稅
第二章 馬士與中國海關
第一節 馬士與中國
一 與中國的關係
二 輪船招商局時期(1886年4月—1887年8月)
三 淡水關稅時期(1892年5月—1895年6月)
四 龍州、北海、嶽州時期(1896年6月—1900年3月)
第二節 馬士與上海統計局
一 上海時代(1903年—1907年)
二 海關貿易與H.B.馬士
第三節 馬士與中國國際收支問題
一 國際收支錶與華僑匯款
二 圍繞國際收支的論議
第四節 馬士的貿易報告——開放口岸與內地市場的關係
一 藉款返還與金融市場
二 開放口岸與內地市場
補論 中國海關時代以後的馬士
第三章 海關與貿易統計
第一節 海關的設立與運營
一 海關的位置
二 圍繞海關設立的諸問題
第二節 海關統計與統計方法的變遷
一 統計方法
二 統計項目的變遷
三 與統計相關聯的項目
第三節 亞洲區域內貿易與中國
一 朝貢、帆船貿易
二 廈門貿易網
第四節 香港與新加坡
一 作為轉口港的香港、新加坡
二 香港、新加坡與移民問題
第四章 通商口岸與地域市場
第一節 亞洲內部市場與中國
一 近代亞洲區域內貿易
二 進齣口額停滯與國內條件
第二節 海關與常關——地域市場與地域間關係
一 常關和海關
第三節 常關、海關與通貨、金融問題
一 廈門常關與通貨、金融問題
二 海關銀號與海關兩
結論——厘金、地域市場、金融市場圈
附:一 地圖
二 中國海關史資料
譯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是日本著名的東洋史學傢濱下武誌先生積10年心血完成的力作。與以往西方學者把“歐洲的近代”作為近代社會的代錶形態的觀點不同,作者提齣應該從各個地域自身的曆史過程來研究其曆史本來的發展規律。同時作者對“清朝之衰退”也持異議,認為這一時代的中國經濟狀況,既將外國事務有機地納入自身邏輯體係中,並充分發揮其作用,又與亞洲地域內部密切關聯,是充滿“活力”的。在本書中,作者從中國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研究入手,通過清末財政與海關、赫德與中國海關、海關與貿易統計和通商口岸與地域市場等問題,對中國地方經濟與中央財政的結閤與分離、地域經濟自律性的相互關係以及對外經濟關係等方麵的實際狀態作瞭深入研究,並嘗試把這一曆史過程作為一個時代來把握,通過國內外同時代人的觀察、論點和記錄來提示其整體麵貌。

用戶評價

評分

海關-厘金,對應中央-地方關係。厘金如何納入海關管理,顯示二者的關係。

評分

##本書可說是濱下武誌最好的一部著作,中國近代海關財政史研究必讀書目,內容極佳。

評分

##F129.5/3111 徐匯 參考 很全的資料集

評分

##他的這本書比較重要,後麵齣的書,很多內容都是從此齣發的。

評分

##本書可說是濱下武誌最好的一部著作,中國近代海關財政史研究必讀書目,內容極佳。

評分

##以海關為切入點來研究內陸尤其是沿海市場

評分

##這本書是濱下武誌先生論證其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亞洲視角的又一力作,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這一研究視角的轉變,恐怕就很難深層次讀懂這本書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評分

##基於“近代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將東西洋的影響納入中國自身的體係和邏輯的結果(如海關與常關),並且與亞洲地域內部密切關聯”(亞洲區域市場在近代的延續性)這一認識展開的研究。近代海關問題,一是中國的財政政策問題,二是因其而起的地域經濟的變化問題。前者涉及央地關係、通貨政策、貿易金融、稅製等具體問題;後者則基於稅關是區域市場中心並作為區域市場之間商品流通的中介這一認識,以求明確地域市場構造及與之相關的外部貿易網的聯係,並通過把握地域市場與海關(統攝通商口岸市場圈)、常關(與海關統攝內陸地域貿易)、厘金局(統攝地域末端市場)的關係,進一步說明地域市場的功能性意義。本書啓發主要在於地域市場圈視角的引入(打破以國境綫為界的標準),和以資金循環為綫索梳理貨幣、銀行、海關、稅關關係進而把握經濟動態特徵的方法。

評分

##要準備重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