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

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松尾芭蕉 著,莊因 绘
图书标签:
  • 俳句
  • 旅行文学
  • 日本文学
  • 古典文学
  • 松尾芭蕉
  • 奥之细道
  • 奥羽
  • 北陆
  • 江户时代
  • 随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聯經
ISBN:9789570837438
版次:1
商品编码:16029795
包装:平裝
丛书名: 聯經經典
出版时间:2011-01-01
页数:224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奧之細道」除了美,其餘不用再說了。《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是一致公認的世界文學經典巨作與《源氏物語》同享盛名擁有十多種不同語言的譯本魅力永垂不朽它的絕美,它的毓秀使得《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必須由絕佳三大名家來闡釋:第一位:松尾芭蕉(日本俳諧大師、世界聞名俳句大家,享有「俳聖」之譽。是「元祿文化」的旗手。在日文學史上地位,可媲美中國的「詩聖」杜甫)第二位:鄭清茂(美國麻州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日本文學研究專家)第三位:莊因(知名作家、書畫家、史丹福大學退休教授)日本三大景之一「松島」,景色依地點與季節幻化而令人讚嘆;兩岸林木扶疏山色奇美的日本三大急流之一「最上川」以及擁有絢爛華麗殿宇群的日光東照宮、四周古木參天的鹽□神社、法像莊嚴的瑞巖寺、矗立於幽靜山林中的立石寺等景點,除了本身所具備的自然人文觀賞價值之外,更因出現於《奧之細道》旅程中而聲名大噪。松尾芭蕉借助中國古典文學與哲學思想,將俳句的和諧性與詩歌的高雅兼容並蓄,使得俳句成為與漢詩、和歌相媲美的雅俗共賞詩體文學。俳句中時而加入與季節相關的字詞及作者心境,這樣的文體正好能將奧之細道旅程中的點點滴滴完整地呈現出來。
《奧之細道》屬於「俳諧紀行文」類,是日本俳諧大師松尾芭蕉(1644-1694)的代表作,日本俳諧文學的瑰寶。它不僅體現日本人自豪的日本文學特色,也具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藝術價值。目前已有十多種不同語言的譯本。譯文配合精簡古雅之俳句風格採用淺易之文言體,譯注評釋佐以朗朗上口之中日名家詩句,使讀者更能體會原文字裡行間之精妙,隨文神遊於松尾芭蕉這段經典旅途中。《奧之細道》不僅為日本文學史上之經典紀行文學,此一旅程亦因俳句愛好者追尋芭蕉腳步而成為觀光旅遊之熱門參考路線。

作者简介

松尾芭蕉,日本德川時代的俳諧大師,有日本「俳聖」之譽。是日本德川時代燦爛的「元祿文化」的旗手之一。俳諧是一種最具日本特色、極為重要的文學類型。芭蕉在日本俳諧史上,遠承日本和歌與中國詩文的古典傳統,提出枯淡、閑寂、輕妙等美學概念,融匯人生即旅、諸行無常的存在哲學。所創蕉門蕉風,影響深遠,不僅在日本歷久不衰,至今依然,而且波及世界各地,仍在擴大中。芭蕉(Basho)的名字幾乎變成了俳句的同義詞。現在有所謂英俳、漢俳之作,追本溯源,也應與芭蕉的典範不無關係。
莊因,名作家、書畫家、史丹福大學退休教授
鄭清茂,台灣嘉義縣牛斗山人。1933年生。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加州大學、麻州大學,東華大學等校。2003年退休。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寄意於中日文學關係(或和漢比較文學)與日本漢文文學,著有《中國文學在日本》,譯有《宋詩概說》等書。另有中日英文相關論文多篇。

内页插图

目录

晚晴——推介鄭清茂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奧之細道》∕莊因
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譯者序∕鄭清茂
凡例
奧之細道
1、漂泊之思
2、啟程
3、草加
4、室八島
5、佛五左衛門
6、日光山
7、那須野
8、黑羽
9、雲巖寺
10、殺生石、遊行柳
11、白河關
12、須賀川
13、安積山、信夫里
14、飯塚里
15、笠島
16、武隈松
17、宮城野
18、壺碑
19、末松山、鹽□浦
20、鹽□明神
21、松島
22、瑞巖寺
23、石卷
24、平泉
25、尿前關
26、尾花澤
27、立石寺
28、最上川
29、出羽三山
30、鶴岡、酒田
31、象潟
32、越後路
33、市振
34、那古
35、金澤
36、小松
37、那谷寺
38、山中溫泉
39、全昌寺
40、汐越松、天龍寺、永平寺
41、福井
42、敦賀
43、種濱
44、大垣
45、素龍跋
芭蕉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晚晴──推介鄭清茂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奧之細道》
今夏,老友鄭清茂教授自台來信,稱說近期已完成松尾芭蕉先生17世紀所著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奧之細道》一書之迻譯,刻交聯經出版公司出版,囑我為其譯本配圖插畫。此等工作理當由專業朋友充任,然師兄寵愛,既已降旨,不敢有違。
對於繪事,自幼受故宮文物長期薰染,及長,復因三弟莊(吉吉)從事繪畫藝術,經其介紹解說,對西方繪藝的流風淵源略有所悉;再加上我個人對中國近代水墨漫畫大家豐子愷先生的偏愛,無師指點,有意無意間竟也抓起毛筆,以童子舞耍大刀的蠻勇大膽
浮世绘下的尘世旅程:日本文学的浪漫与现实 书名:风雅物语:江户文人与他们的世界 作者:[虚构作者名] 出版社:[虚构出版社名] ISBN:[虚构ISBN号] --- 内容简介 《风雅物语:江户文人与他们的世界》并非一部简单的历史编年史,它是一幅用文字精心勾勒的江户时代(1603-1868)风雅画卷。本书深入剖析了这一独特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艺术家、俳句诗人、小说家以及游艺文人阶层的生活哲学、创作动机与他们在动荡社会中的精神图景。 本书的核心在于探索“风雅”这一概念在江户社会中的多重含义——它既代表着对自然之美的精致追求,也暗含着对幕府秩序下社会压力的微妙反抗,更是一种在物哀(Mono no aware)与物尽其用(Mottainai)之间寻求平衡的生活态度。 全书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每一部分都聚焦于江户文化的一个重要面向,通过对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的细致解读,展现出那个时代独有的文化张力与生命力。 第一部:市井的低语与文学的勃兴 江户时代是平民文化爆发的时代。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城市人口的激增,以町人(Chōnin)为主要受众的娱乐形式和文学体裁应运而生。本部分将着重考察“读本”(Yomihon)、“草双纸”(Kusazōshi)以及新兴的浮世绘版画是如何共同构建起一个光怪陆离的都市景观。 我们将探讨井上金圣(Kinsē Inoue,一位虚构的早期小说家代表)如何在其长篇小说中,细腻地描摹了江户日本桥周边的茶馆、歌舞伎座与烟花巷的众生相。这些作品不仅是娱乐消遣,更是对武士阶层僵硬道德观的一种温和挑战。它们记录了町人的日常俚语、服饰风尚以及他们对财富、情爱与短暂享乐的追求。我们分析了这些早期文学形式如何打破了此前由贵族和僧侣主导的文学传统,将笔触下沉到更广阔的社会肌理之中。 特别地,本书会深入剖析日本古典文学中“物哀”精神在市民文学中的转化——从宫廷的哀婉转变为对转瞬即逝的繁华的深情凝视。 第二部:俳谐的形而上学:从形式到禅意 俳句(Haiku)的成熟与流派纷争,是江户时代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本部分不再仅仅聚焦于俳句的格律要求,而是探讨俳句如何成为一种高度浓缩的、近似于禅宗公案的艺术表达方式。 我们对比分析了不同学派在“季语”(Kigo)运用上的分歧,探讨了“幽玄”(Yūgen,深远、幽秘之美)在短小精悍的十七音节中如何得以体现。书中详细阐述了诗人如何在极其有限的字数内,捕捉到宇宙瞬间的永恒,例如对季节更迭中某一微小元素的精确捕捉——一片苔藓上的露珠,或是一声遥远的蛙鸣。 这一部分会引入一位虚构的、与主要流派并存的“山野派”诗人——“空山道人”,他的作品风格更倾向于对人与荒野关系的哲学思辨,揭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文人对于回归自然本真的深切渴望。 第三部:游历者的足迹与地方文化的发现 江户时代的交通网络的改善,催生了独特的“纪行文学”(Kikō Bungaku)。与专注于特定朝圣路线的古代旅行文学不同,江户的游历更具有探索地方风土人情和满足文人猎奇心理的色彩。 本书将详细考察这一时期内,文人对日本列岛各地(不涉及特定东部路线)的考察记录。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旅行者如何在陌生的地方文化中,辨识出与江户/京阪文化之间的共通点与差异性。他们笔下的地方城市,并非仅仅是地理坐标,而是承载着独特的方言、宗教习俗和饮食传统的“活的博物馆”。 我们会探讨一位专注于西日本诸藩的旅行家——“潮州先生”——是如何记录他对于地方大名庭院的审美判断,以及他对不同地区酿酒工艺的赞叹。纪行文学的价值在于其展现了一种更为多元化的日本面貌,挑战了以首都为中心的文化霸权,强调了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 第四部:最后的挽歌:幕末与文人的选择 随着西方势力的介入和幕府统治的动摇,江户末期的文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时代抉择。他们的创作也从日常的享乐主义转向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 本部分关注那些在时代巨变前夜,试图用笔墨来挽留或批判现状的知识分子。我们分析了如“明石流山”(一位虚构的末代儒士)这样的思想家,如何将传统的儒家伦理与对时局的敏锐洞察相结合,创作出带有强烈政治寓意的戏剧或讽刺散文。 本书最后探讨了文化上的“殉道”现象:一些文人选择隐退山林,以保持其精神的纯洁性;而另一些则积极参与到政治论辩中,试图以其学识影响变革的方向。他们的挣扎与最终的结局,构成了江户时代一个复杂而充满张力的尾声。 本书特色 《风雅物语》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超越了单一的文学流派分析,它将文学创作视为一种社会行为。通过对大量私人信件、日记片段以及罕见版画的交叉引用,本书力求还原一个充满烟火气、同时又极度追求精神高度的江户文人世界。读者将从本书中获得对日本古典文化深层结构、审美情趣以及历史转折点中文人精神状态的全面而富有洞察力的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无疑是一部等待被细细品味的佳作。我通常喜欢在午后,泡上一壶清茶,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慢慢翻阅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书籍。而这本书,从书名就预示着它将是一场静谧而深刻的旅程。我特别好奇,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一位诗人是如何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的专注的?奥羽和北陆,这些地方对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它们承载着怎样的历史记忆,孕育着怎样的自然风光,又滋养出了怎样的文化底蕴?书中提到的“行脚”,不仅仅是简单的旅行,更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体验,一种对世界最直接的感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触摸到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质朴,感受到一种不加修饰的真实。它或许会引领我思考,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是否正在逐渐失去与自然的连接,与内心的对话?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门,一扇通往过去、通往自然、通往心灵深处的门,等待着我去推开,去探索那未知的风景。

评分

这部《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在我手中,沉甸甸的,带着一种古老的气息,仿佛是时间留下的印记。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一位身披斗笠、手持锡杖的旅人,在连绵的群山中跋涉,他的脚步不疾不徐,他的眼神深邃而宁静。我想象着,他会如何观察脚下的泥土,如何聆听风的声音,如何感受每一缕阳光的变化。这本书,我把它看作是一次心灵的远足,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奥羽和北陆,这两个名字在我听来,就充满了遥远而神秘的色彩,它们承载了怎样的故事,孕育了怎样的风景?我渴望通过这本书,去感受那种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去体会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少有机会去放慢脚步,去真正地感受周遭的一切。这本书,或许能成为一个提醒,一个引子,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静谧与纯粹。

评分

拿起《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这本书,一股古老而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把它想象成一张泛黄的地图,上面标满了模糊的记号,指引着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芭蕉,这个名字自带光环,他的俳句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无数后人。而“奧之細道”,更是充满了探索的诱惑,我仿佛能看到,在古老的日本,一条蜿蜒的小路,串联起无数动人的风景和深刻的哲思。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跋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修行。我期待着,在字里行间,能捕捉到芭蕉的独特视角,感受他如何将旅途中的见闻,化为永恒的诗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很少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去感受生命本身的质朴和美好。这本书,或许能够带我逃离尘嚣,去体验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去探寻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它是一次对美的寻觅,一次对人生的感悟,一次与经典的对话。

评分

刚拿到这本《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书名就让我心潮澎湃。芭蕉,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气息,仿佛能唤醒内心深处对古典文学的向往。而“奧之細道”,更是充满了探索未知的魅力。想象着在千年以前,一位伟大的俳句诗人,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漫漫征途,去丈量山川,去感受风物,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灵感。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颇为考究,古朴的色调,精致的插画,无不透露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历史感。我甚至能从中感受到一股来自江户时代的风,拂过脸颊,带着淡淡的松木和雨后的泥土气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次精神上的跋涉,是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追问。我迫不及待地想跟随芭蕉的足迹,去感受他笔下的世界,去体会那些寥寥数字中蕴含的万千气象。虽然还没有阅读正文,但光是这前期的想象,就已经让我对这次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置身于那条神秘的“細道”之上,准备与一位古老的大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

作为一名对日本古典文学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松尾芭蕉这位俳句大师充满敬意。《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这个书名,光是听着就觉得充满了诗意和意境。我设想,在书中,我将跟随芭蕉,一同踏上那条充满传奇色彩的“細道”,穿越崎岖的山峦,走过辽阔的原野,感受旅途中的风霜雨雪,品味沿途的风土人情。我期待能够通过文字,看到那些被芭蕉凝练成俳句的瞬间,理解他如何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不朽的诗意。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旅行的记录,更是一次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体验。我希望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遗世独立的宁静,一种与天地精神相契合的境界。它或许会让我反思,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細道”,去静心体会生活的美好,去沉淀内心的浮躁?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关于美学和哲学的人生探索。

评分

差评,平装本,还这么薄。。简直不值这么多钱。。。。!

评分

之前看过一部分,终于咬牙买了~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装帧印刷纸张都是极好的,芭蕉不愧是大师,即使是翻译过的,文字仍是极富魅力,冲淡清和。感谢译者。

评分

这样一本小书竟然卖160多 而且没有任何地方有定价 很失望 希望书的内容会值,等了一个多星期才收到

评分

之前看过一部分,终于咬牙买了~

评分

在这是《苏菲的世界》里的哲学家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在很多人眼里,《苏菲的世界》恐怕是一部很具有魔幻色彩的小说——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我说的魔幻指的是托尔金魔戒上铭刻的咒语或者某个男孩头上的闪电疤痕,那也不是伊斯兰世界中神秘的苏菲主义,这只不过是个名称上的巧合罢了。我们所说的魔幻,是指它看起来严肃而温馨情节里却充满了荒诞与匪夷所思。故事发生在挪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在一个陌生的哲学家的引导下,学习欧洲哲学,并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被某个作家创造出来的过程。这不是一本high书,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它按照有关欧洲哲学的历史与文化而展开,平淡,虽悬念重生却波澜不惊。

评分

台版书真是贵,这本尤其是,比较薄的一本,因为彩印,定价都八十多了,活动下来也六十多。书内容不错,只是插图风格不是很喜欢,模仿丰子恺确又不像,没有丰老的厚度。

评分

芭蕉著名的北陆之行的纪录,台版翻译清雅,插图绢秀,是上佳之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