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东方编译所译丛)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东方编译所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约瑟夫· 奈 著
图书标签:
  • 国际关系
  • 冲突解决
  • 国际合作
  • 政治学
  • 历史
  • 全球化
  • 理论
  • 外交
  • 安全研究
  • 国际政治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唐人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09421
商品编码:1335284940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9版)》出自*名学者小约瑟夫· 奈及其新的合作者戴维·韦尔奇之手,它简明扼要深入透彻地介绍了复合式相互依赖时代的世界政治。该书运用历史与理论的知识,考察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经久耐用的分析框架。《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9版)》一书原先的书名为《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它阐述了从20世纪、21世纪的战争到全球金融与治理的诸多内容,这部从一本经典*作大大扩展而来的教科书,一如既往地就当今的国际关系提出发人深省的看法。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世界政治中存在着**的冲突与   合作逻辑吗?/1   什么是国际政治? /3   伯罗奔尼撒战争/18   伦理问题和国际政治/29  第二章 解释冲突与合作的工具与技巧/44   基本概念/44   分析层次/62   范式与理论/73   反事实推理与“虚拟历史”/85  第三章 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92   管理大国冲突:均势/96   19世纪的均势体系/10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110  第四章 集体安全制度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30   集体安全制度的兴与衰/1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141  第五章 冷战/163   威慑和遏制/164   解释冷战/165   遏制行动:越南战争/184   冷战的其他方面/190  第六章 冷战后的合作、冲突与热点/219   管理冲突/219   国内冲突/235   当今热点/250  第七章 全球化和相互依存/290   全球化的各个方面/291   相互依存的概念/298   石油政治/314  第八章 信息革命与跨国行为体/325   权力和信息革命:从书写的起源到   “阿拉伯之春”/325   跨国行为体/342   结论/356  第九章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360   有关未来世界的各种构想/360   新的世界秩序? /385   对未来的思考/395  术语解释/399  第九版译后记/407

世界格局的演变:冲突与合作的百年图景 人类历史并非一条笔直的直线,而是一幅由无数交织的冲突与合作编织而成的复杂画卷。从国与国的边界争端,到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从区域性的武装冲突,到席卷全球的大战;从战火硝烟的摧残,到和平谈判的曙光;从孤立主义的藩篱,到全球治理的尝试——这些动态的交互塑造了我们所处的当下世界。本书旨在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剖析驱动世界格局演变的深层力量,探寻冲突的根源,理解合作的可能性,从而为我们认识和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提供一个更为宏观和深刻的视角。 冲突的基因:权力、利益与意识形态的角力 冲突,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其根源错综复杂。权力的追求是永恒的主题。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最主要的行动者,其扩张野心、对资源和战略要地的争夺,往往是冲突的导火索。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帝国兴衰,无不伴随着一场场以权力为核心的较量。当一个国家的实力迅速增长,挑战现有国际秩序时,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警惕与戒备,从而加剧紧张局势,甚至演变为直接的军事对抗。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此有深刻的阐释,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以及国家追求生存和安全的本能,是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 利益的冲突则更加具体和直接。经济利益,特别是对稀缺资源的争夺,如石油、水资源、关键矿产等,是引发地区冲突和国际摩擦的重要因素。地缘政治的考量,如对战略水道的控制、对关键贸易路线的保障,也常常成为国家间博弈的焦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市场份额的争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制裁和贸易战,虽然不直接表现为军事冲突,但其潜在的破坏力和对全球经济稳定的影响不容忽视。这些利益的博弈,往往涉及复杂的经济模型和地缘政治分析,需要我们理解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逻辑和外部性效应。 意识形态的差异,更是将冲突推向了更为深刻的层面。历史上,宗教改革引发的宗教战争,民族主义的兴起导致的一战,以及冷战时期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对垒,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当国家将自身意识形态视为普世价值,并试图向外传播时,必然会与其他持有不同观念的国家产生摩擦。这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往往具有极强的动员能力,能够将国家内部的矛盾转化为外部的对抗,使得冲突的解决更加困难,因为它触及的是更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理解不同意识形态的起源、演变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对于认识当代世界的纷争至关重要。 从世界大战到冷战:冲突的升级与转型 二十世纪是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仅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更彻底地改变了全球的政治版图和力量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的扩张、民族主义的狂热以及复杂的军事同盟体系。战争的惨烈催生了国际联盟的尝试,希望通过集体安全机制来维护世界和平,但最终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对凡尔赛体系的否认以及绥靖政策失败的综合结果。战后,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崛起,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冷战并非直接的军事对抗,而是以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种形式进行的长期对抗。核武器的出现,为冲突增添了新的维度,使得直接的全面战争变得难以承受。取而代之的是代理人战争、军备竞赛、情报战以及在不同地区爆发的局部冲突。冷战时期,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阵营,各国被迫选边站队,地缘政治的博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 合作的曙光:全球治理与共同挑战 然而,人类并非只能沉浸在冲突的泥沼中。面对共同的威胁和挑战,合作的种子也一直在萌芽和生长。全球治理的理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便是合作的重要平台。联合国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等领域的合作。尽管联合国的效力时常受到挑战,但它依然是国际社会寻求共识、解决争端、推动多边主义的重要机制。 除了联合国,还有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盟、非盟、东盟等,它们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地区稳定、应对共同挑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组织通过制定共同的规则和政策,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联系,减少潜在的冲突点,并共同应对跨国犯罪、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等问题。 共同的挑战,如气候变化、全球疫情、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更是前所未有地凸显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气候变化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环境,需要各国共同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全球性流行病,如COVID-19,要求各国共享信息、协调疫苗研发和分配;恐怖主义,作为一种跨国威胁,需要各国携手打击其资金来源、情报网络和宣传渠道。这些挑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强制性地推动了国际合作的进程。 理论的视角:理解冲突与合作的框架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现象,我们需要借助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框架。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利益和权力平衡,认为国家是理性的行为者,追求自身安全最大化。自由主义则更关注国际合作、制度和民主的价值,相信通过建立和完善国际规则,可以减少冲突,增进共同利益。建构主义则强调观念、身份和文化在塑造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认为冲突与合作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和观念的演变而改变。马克思主义则从经济基础和社会阶级关系的角度分析国际冲突,强调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导致冲突的根源。 本书将引导读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审视历史上的冲突与合作事件,从而形成对国际关系多维度、立体化的理解。我们将探讨权力转移如何引发冲突,经济相互依赖是否能促进和平,意识形态的传播如何影响国家行为,以及国际制度在约束国家行为、促进合作方面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历史的回响:经验与教训 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冲突与合作史,我们既能看到人类在战争的泥潭中挣扎,也能看到在合作的道路上留下的深刻足迹。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促使国际社会思考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和平机制。冷战的结束,带来了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机遇,但也催生了新的地区冲突和挑战。 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机制、发展脉络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我们预测未来、制定政策至关重要。历史并非简单的重复,但其中蕴含的规律和经验,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我们能够从中看到,当国家间的猜疑和不信任达到一定程度时,冲突便难以避免;而当国家能够超越狭隘的民族利益,以更长远的眼光审视共同挑战时,合作的曙光便会显现。 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单边主义的抬头、地缘政治的紧张、技术革命的冲击,都为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然而,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全球贫富差距的扩大等,这些都需要国际社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合作。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希望读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冲突与合作并非截然二元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理解冲突的根源,是为了更好地避免和管理冲突;而探索合作的可能性,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世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唯有深刻理解历史的经验,运用前沿的理论,才能更有效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人类共同的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因为“全球冲突与合作”这个主题本身就非常宏大且充满现实意义。我一直对国际关系理论如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感到好奇,而“理论与历史”的组合更是让我看到了它试图在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历史事件之间建立联系的野心。我尤其期待的是,它是否能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理解为何某些国家之间会走向对抗,而另一些国家又能找到合作的途径。这种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新闻报道的表层,而是要深入到驱动这些行为的深层动因。比如,国家利益的考量、意识形态的差异、权力结构的变迁,亦或是文化和历史的积淀,在冲突与合作的博弈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本书的译丛背景也让我对其翻译质量有所期待,希望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的精髓,并且语言流畅,易于阅读。如果它能像一本详尽的指南,带领我穿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迷宫,揭示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规律,那我将非常欣慰。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能引发我的思考,让我从新的角度审视当下正在发生的全球性事件,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有所预判。

评分

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尤其关注近代以来全球格局的演变。这本书的书名“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我深信,任何当代的全球性议题,都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根基。这本书如果能将抽象的国际关系理论,有效地嫁接到具体的历史案例分析中,那将是极具价值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历史事件,而是能够深入剖析这些事件背后的理论逻辑。例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间的竞争是如何升级为全面冲突的?战后,又有哪些理论和实践促进了国际合作的建立和发展?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对立如何塑造了全球冲突的格局?后冷战时代,新的挑战如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又催生了哪些新的合作模式?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鲜活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透过历史的尘埃,看到驱动人类社会走向冲突或合作的那些永恒力量。一本好的历史类图书,不应该只是讲述“发生了什么”,更应该探讨“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这些事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东方编译所的译丛背景,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抱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它能为我带来一场深刻的历史思想盛宴。

评分

我对“全球冲突与合作”这个主题的研究一直很有热情,尤其关注那些能够提供创新视角和深刻见解的学术著作。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理论与历史”的结合,让我看到了它试图构建一个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框架。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宏观描述,深入到微观层面,分析个体国家、非国家行为体,甚至关键人物在塑造全球冲突与合作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在国际组织的设计与运作方面,有哪些理论可以解释其成功与失败?在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碰撞中,如何理解和弥合分歧,从而促进合作?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有效合作”的宝贵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应该来源于对历史事件的细致梳理和对相关理论的严谨运用。对于“冲突”的探讨,我也希望能够看到对根源性问题的剖析,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的呈现。这本书若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政治的复杂性,并为我们提供理解和应对挑战的工具,那无疑是一次成功的阅读体验。

评分

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和发展脉络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书名,“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听起来就像一本试图梳理人类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如何在竞争与协作之间寻找平衡的百科全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视角,将人类社会由小到大、由分散到聚合的演进过程,与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紧密联系起来。例如,早期部落间的冲突如何演变为国家间的战争?又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人类社会走向更大范围的合作,例如建立国家、形成国际联盟?这本书是否能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冲突”和“合作”的内涵是否有所差异?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跨文化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不同文明在处理彼此关系时的独特模式。此外,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触及一些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例如,历史的周期性是否真的存在?冲突和合作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东方编译所的翻译,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品质有了信心,希望能带来一场思想上的启迪。

评分

作为一个对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发展动态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这本书的题目“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无疑正中我的下怀。我特别好奇这本书如何能够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国际关系理论,与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理解大国博弈”的深刻洞察,以及“如何处理地区性冲突”的实用性分析。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诸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主流理论,并且用具体的历史事件来佐证这些理论的解释力?例如,冷战的结束,是哪些理论的胜利?当前的国际格局,又受到哪些理论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跳出新闻报道的碎片化信息,建立起一个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认知框架。如果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预测未来冲突风险”或者“如何推动可持续的国际合作”的思路,那将是极大的收获。这本书的译丛背景,也让我对它的翻译质量和学术严谨性充满期待,希望能为我打开一扇理解全球政治的新窗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