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現代酶動力學和機理
定價:188.00元
作者:(美)珀裏奇著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030325280
字數:1050000
頁碼:683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作為“實驗室解決方案”係列叢書的一本,珀裏奇編寫的《現代酶動力學和機理(原著第3版導讀版原版引進)(精)》提供的方法是本領域世界一流科學傢呈獻的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技術,易於使用、值得信賴和尊重,本書各章都由本領域的短小精悍的評論和易於實際操作的實驗方案組成,而且隻要有可能,都由原作者對該章徹底更新,使其包括新研究成果、新文獻和中肯的提示。每一章開頭有描述當前進展的內容,保持前沿性,還有概括性總結本章內容的結語。Purich教授編寫的附錄是一套精心選擇的問答題,對閱讀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均有詳盡的解答,這些材料無疑便於讀者更好地瞭解和掌握本書的重點內容。
內容提要
珀裏奇編寫的《現代酶動力學和機理(原著第3版導讀版原版引進)(精)》的目錄和前言已經譯成中文,正文部分保留英文原版。另附吉林大學分子酶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羅貴民教授所作精彩導讀一篇。
作為“實驗室解決方案”係列叢書中的一本,本書更新瞭選自《酶學方法》的63、64、87、249、308和1354各章內容。酶作用的動力學研究不僅能為酶反應過程提供必要信息,而且是洞察酶催化作用和調節作用機理的強有力工具。本書描述的方法在下述情況下特彆有用:1.考察新發現酶的催化行為;2.考察定嚮進化酶突變體的動力學行為;3.設計並優化新奇的治療用藥物。
作為忙碌的研究人員的必需工具,本書將幫助讀者設計、執行和分析酶的動力學實驗,既能為初學者也能為專業科學傢提供好的實驗方法和應用這些技術的忠告,以及適閤其實驗室的具體方法。
《現代酶動力學和機理(原著第3版導讀版原版引進)(精)》特點:作者為資深酶動力學研究專傢,在酶學領域頗具性;新增加的研究成果、新文獻和有用的提示多由原作者執筆;實驗方案脈絡清楚、易於實際操作;酶學研究的經典著作,不可或缺。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深度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但同時也充滿瞭挑戰的樂趣。它就像一座精心設計的迷宮,每當你以為掌握瞭某個分支的脈絡時,作者又會引入一個新的變量或一個未曾考慮的副反應路徑。那些關於異構酶和變構調控的章節,其邏輯跳轉之精妙,結構之復雜,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學術寫作的典範。我特彆欣賞作者在介紹復雜係統時所采用的層層遞進的手法,他從最基礎的米氏方程齣發,逐步引入濃度依賴性、溫度效應、離子強度影響,最後匯聚到對生物體內復雜網絡調控的宏觀理解。這種從微觀到宏觀的視野轉換,讓我對“調控”二字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是簡單的開關,而是一個由無數速率常數精確平衡的動態係統。閱讀此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知識,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智力上的攀登,每嚮上一步,視野就開闊一分。
評分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敘事的節奏感。作者在處理那些極具技術性的內容時,依然保持瞭一種近乎文學作品的流暢性。他沒有將酶動力學描繪成一堆冰冷的數字,而是將其塑造成一場場發生在納秒尺度的精彩“化學劇”。特彆是關於酶反應機理的解析部分,作者擅長構建場景,將底物分子、活性位點、輔因子之間的互動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電子的轉移和鍵的斷裂。這種敘事風格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疲勞感,使得即使是在麵對高強度的數學推導時,我的注意力也能保持高度集中。這本書無疑為該領域樹立瞭一個標杆——證明瞭科學的深度與閱讀的愉悅感可以完美結閤,它讓原本高高在上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激發瞭我對後續研究的無限熱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本身就透露齣一種嚴謹與深邃的氣息,那種深藍與灰白色的組閤,仿佛在暗示著內裏內容的復雜與精密。初次翻開,我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所震撼。盡管我不是這個領域的頂尖專傢,但那些詳盡的圖錶和公式,那種一絲不苟的邏輯推演,都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在梳理這個龐大體係時的功力。特彆是關於酶活性中心微環境的描述,作者似乎能穿透分子層級的迷霧,將那些動態的、轉瞬即逝的相互作用清晰地勾勒齣來。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悅那些定義和假設,那種感覺就像是站在一個巨大的鍾錶前,試圖理解每一個齒輪如何協同工作,驅動著生命的化學反應。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知識的堆砌,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思考問題的框架,一種深入探究生命奧秘的哲學視角。它不僅僅是教科書,更像是一份獻給對生命科學抱有無限好奇心的探索者的指南,引領我們穿越那些晦澀難懂的數學模型,直抵酶催化反應的核心魅力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對於我這樣一個在實驗室裏摸爬滾打瞭一陣子的研究者來說,無疑是經曆瞭一次知識體係的重塑。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隻羅列結論,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闡述“為什麼”和“如何證明”。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不同動力學模型的適用邊界和局限性的探討,這一點在實際的實驗設計中至關重要。很多時候我們套用一個固定的公式,卻忽略瞭實驗體係的特殊性,而這本書卻旗幟鮮明地指齣瞭這一點。作者的筆觸極其冷靜且客觀,沒有絲毫感情色彩的渲染,但正是這種純粹的科學敘事,反而更具感染力。讀到關於過渡態理論的章節時,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努力平衡理論的完備性和實際操作的可行性之間的張力。這使得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大大超越瞭純粹的理論參考書,它更像是一位資深導師,在你感到睏惑時,提供最堅實的理論後盾,引導你走齣數據分析的迷宮。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處理堪稱一絕。在如此密集的文本和公式中,圖錶的齣現總是恰到好處,它們不是簡單地對文字內容的重復,而是對復雜概念的視覺化提煉。我注意到,很多關鍵的動力學麯綫,例如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雙麯綫,作者都用不同的標記和注釋方式來強調不同生理條件下的差異,這極大地幫助我這種視覺學習者快速掌握瞭核心概念。此外,書中的參考文獻引用也極其紮實,每一項重要的實驗結論似乎都能追溯到最初的文獻齣處,這體現瞭一種對科學曆史的尊重。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所依賴的這些動力學模型,都是前人無數次實驗和辯論的結晶。因此,這本書不僅傳授瞭“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它培養瞭一種追根溯源的科學素養,讓人在應用理論時,也能心存敬畏,不忘來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