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产业革命+案例解读
? 详细解读技术**变革的先锋之声
? 系统介绍智慧产业体系的前沿之作
? 快速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的明智之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先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快速渗透,新型智慧城市的理念火热推进,“互联网+”行动遍及各地,这些都给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技术变革、创新创业、惠民便民为主旋律的智慧经济时代正席卷而来,智慧产业将蓬勃发展。
本书旨在推动中国智慧产业建设的发展,论述智慧产业的理念、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全书分为基础理念篇、核心技术篇、未来展望篇。第一篇主要介绍智慧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社会背景,阐述智慧产业的定义、特点,创造性地勾勒出智慧产业的总体框架体系。第二篇主要介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机器人、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第三篇主要介绍智慧产业在未来除了核心技术产业依靠自身发展外,还需要国家在政策、资本、人才等方面的支撑,尤其需要资本的助推和孵化的护航。
本书的编写力求内容全面、观点前瞻、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点面结合,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可供管理者、建设者、行业协会、规划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行业公司等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王辉,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中国经济建设杰出人物、中国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家,首届科技新浙商、2016年度风云浙商。现任银江集团董事长,兼任浙江大学MBA企业硕士导师、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新经济研究院理事、中国创业家俱乐部执行主席、科技新浙商促进会会长。在智慧经济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实战经验,先后承担云计算工程、物联网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市级奖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智慧经济》《智慧城市》等著作。
目录
序_Ⅺ
前言_ⅩⅢ
第一篇
基础理念篇_001
引言驱动产业变革的力量_003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加速器_003
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助推产业发展_003
二、“一带一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_007
第二节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法宝_011
一、技术革命的演变_011
二、新阶段新技术_014
三、信息技术产业_017
第一章智慧产业的前世今生_020
第一节起源于智慧城市_020
一、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发展_021
二、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产业_026
三、产业视角里的智慧产业_030
第二节发展于智慧经济_032
一、智慧城市的“退”与智慧经济的“进”_032
二、智慧经济的探索_035
三、智慧产业的兴起_037
第三节智慧产业“说”_042
一、知识产业“说”_042
二、高端服务业“说”_045
三、复合型产业“说”_047
第二章智慧产业:一个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_052
第一节智慧产业新说:体系“说”_052
一、智慧产业的定义_052
二、智慧产业的特征_061
三、智慧产业细说_065
第二节智慧产业图:一览风华_068
一、绘制智慧产业构成图_068
二、总览智慧产业发展地图_080
三、描写智慧产业发展路径_084
第二篇
核心技术产业篇_089
第三章云计算产业:IT界的“水电气”_091
第一节认识云计算技术_091
一、追溯云计算的产生背景_091
二、了解云计算的定义及特征_094
三、详解云计算的基本架构_097
第二节图解云计算产业_102
一、云计算产业链全图_102
二、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图_104
三、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_106
第三节云计算案例_110
一、IBM:混合云SoftLayer_110
二、亚马逊:专业云服务平台_114
三、阿里云:基于飞天系统的全行业云解决方案_116
四、百度云:以生态用户为中心的云服务_120
五、京东云:全产业链云方案_123
六、优橙科技:智慧停车云平台_125
七、杭州天迈:浙江省旅游云号簿_129
第四章大数据产业:数据金矿挖掘机_132
第一节认识大数据技术_132
一、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_132
二、详解大数据技术参考模型_134
三、介绍大数据的技术标准_136
四、点评几种主流的大数据技术_139
第二节图解大数据产业_142
一、大数据产业链全图_142
二、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图_145
三、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_148
第三节大数据案例_151
一、谷歌:最强大的数据存储系统_151
二、甲骨文:Oracle大数据云平台_153
三、华为:FusionInsight大数据平台_156
四、银江股份:ENLOOP大数据平台_160
五、未来教育:教育大数据平台_166
第五章物联网产业:万物互联新生态_169
第一节认识物联网技术_169
一、了解物联网的定义与特点_169
二、解构物联网参考体系_175
三、梳理物联网技术链_179
四、说说物联网技术标准_187
第二节图解物联网产业_191
一、物联网产业链全图_191
二、物联网产业解剖图_195
三、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图_198
四、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图_201
第三节物联网案例_204
一、智尔信息:医疗物联网_204
二、高科物联网:环境监控物联网_208
三、哲勤科技:疫苗冷链全流程监控物联网_213
四、博耳电力:电力管理物联网_215
五、上海秀派:城域物联网_218
六、中科芯:物联网的“安全卫士”_222
第六章移动互联网产业:全球信息掌上通_225
第一节认识移动互联网技术_225
一、互联网思维概述_225
二、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定义与特点_228
三、解构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结构_231
四、说说移动互联网技术标准_233
五、点评几种主要的移动互联网技术_235
第二节图解移动互联网产业_238
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全图_238
二、移动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图_241
三、移动互联网应用全景图_244
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图_247
第三节移动互联网案例_251
一、Apple:App Store_251
二、Twitter:社交网络平台_255
三、国美在线:全渠道电商平台_258
四、海尔:互联网工厂_261
五、滴滴出行: 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_263
六、动享网:智慧健康运动公社_270
七、智游宝:智慧旅游平台_274
第七章人工智能产业:人工大脑_278
第一节认识人工智能_279
一、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_279
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掠影_280
三、详解人工智能的技术门类_284
四、人工智能“天使论”与“魔鬼论”_289
第二节图说人工智能产业_293
一、人工智能产业链图_293
二、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图_297
三、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图_301
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_304
第三节人工智能案例_308
一、AlphaGo:最强大的围棋棋手_308
二、WaveNet:全新语音合成系统_310
三、沃森医疗:人工智能医生_313
四、Unanimous A�盜�保杭�群人工智能_315
五、华为海思: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芯片_316
六、浙江大学:探索混合智能_318
第八章区块链产业:信任的机器_320
第一节认识区块链技术_320
一、从比特币看区块链_320
二、简说区块链发展史_321
三、剖析区块链信任机制_323
四、简览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_329
五、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路线_331
第二节说说区块链产业_333
一、区块链产业发展生态_333
二、国内外区块链重要组织_337
三、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_342
四、展望区块链产业发展_347
五、区块链产业的机遇与挑战_351
第三节区块链案例_352
一、OpenBazaar:去中心化电商平台_352
二、银链科技:区块链公共技术开发平台_354
三、趣链科技:供应链金融平台_357
四、浙金网:投融资理财平台_362
五、华夏微电影:区块链版权服务平台_365
第九章虚拟现实产业:让梦想照进现实_370
第一节认识虚拟现实技术_370
一、再造一个更丰富的世界_370
二、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特点_372
三、详解虚拟现实关键技术_375
四、说说虚拟现实技术标准_379
五、展望虚拟现实技术发展_381
第二节图说虚拟现实产业_383
一、虚拟现实产业链图解_383
二、虚拟现实产业解剖图_387
三、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图_390
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趋势图_393
第三节虚拟现实案例_398
一、谷歌:Earth VR _398
二、Rendever:VR医疗系统_402
三、上海曼恒:VR模拟飞行系统_403
四、国泰安教育:VR实训室_407
五、映墨科技:儿童VR益智平台_410
六、瑞立视:VR多人互动游戏系统_413
第十章机器人产业:替身_416
第一节了解机器人技术_416
一、解剖机器人的技术构成_416
二、说说机器人的三大关键技术_420
三、漫谈机器人的“进”与人的“退”_426
第二节图说机器人产业_428
一、机器人产业链图_428
二、机器人产业解剖图_430
三、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图_432
四、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图_440
第三节机器人案例_443
一、ABB:工业机器人_443
二、AethonTug:医疗机器人_446
三、百度:无人驾驶汽车_448
四、仁盈科技:商用服务机器人_450
五、艾米机器人:生活服务机器人_454
六、特奥特劳尼克:弹钢琴机器人_456
第十一章信息安全产业:智慧产业守护神_458
第一节回顾几则骇人听闻的事件_458
一、希拉里邮件门事件_458
二、特斯拉汽车系统攻击案例_461
三、WannaCry勒索软件_463
第二节了解信息安全保障体系_465
一、总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_465
二、细说信息安全技术体系_468
三、了解信息安全其他体系_472
第三节简览信息安全产业_474
一、信息安全产业链图_474
二、信息安全产业市场规模图_476
三、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趋势_480
第四节信息安全案例_483
一、杭州安恒:G20杭州峰会安保系统_483
二、智慧沈阳:信息安全保障体系_485
三、安天智甲:工控防护方案_488
第三篇
未来展望篇_493
第十二章智慧产业:未来的主导产业_495
第一节智慧产业发展新趋势_495
一、技术应用的深入化_495
二、创新升级的常态化_499
三、驱动因素的多样化_500
四、生态体系的完善化_503
五、产业竞合的全球化_505
第二节智慧产业发展新现象_508
一、机器人风靡全球_509
二、虚拟现实全面应用_511
三、区块链极具潜力_513
第十三章智慧产业发展三大抓手_516
第一节人才:智慧产业创新驱动力_516
一、智慧产业的人才诉求_517
二、以人才优势促产业发展_519
第二节资本:智慧产业升级助推器_522
一、智慧产业的资本诉求_522
二、产业成长中的资本印记_525
三、资本助力产业发展_528
第三节孵化:智慧产业发展护航者_530
一、智慧产业的孵化诉求_531
二、孵化助力智慧产业发展_533
参考文献_539
人工智能“天使论”与“魔鬼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工智能应用得好、把握得好,“魔鬼”就不会出现。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还难以超越人类智能,但是它对人类社无疑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几乎从人类幻想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的时刻起,关于“人工智能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便从未停止。人们期望人工智能将自己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又恐惧人工智能一旦拥有智慧,将取代自己“万物之长”的地位。不过,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安检员、机器人同事等可能性虽让人恐惧,但不可否认,也很美妙。
(一)人工智能“天使论”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在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包括工作的性质、学习的方法、政府的结构、战争的手段、艺术的创作以及人类对自我的概念等方向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对各门学科的融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工具性的技术,它对人的能力也是一种强化和提升。
1�比斯ぶ悄芊⒄勾俳�各学科融合
人工智能是多种学科和领域叠加作用的产物,同时它也导致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和融合。人工智能融合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等学科,还有专家将哲学的思维并入了智能体系中,认为人工智能不仅仅建立在科学机制上,而是哲学思维和科学机制的产物。
人工智能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其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各个相关学科的相互交融。文字理解、图形解读、科学计算、音效控制、信息获取、机械制造,各项能力和功能都需要各个学科的深度交互。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各学科的融合。
2�比斯ぶ悄芊⒄骨炕�了人的能力
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工具的制造史,从原始社会石器的使用,到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制造,到现代社会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的普及,任何一个时期都伴随着各种工具的产生。可以说,正是使用工具的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由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现代工业的主导力量。人们把重心转移到用高科技手段制造智能型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机器不断向人脑接近。由于人工智能的根本目的是用物化智能延伸和扩展人脑和机体的某些功能,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人。人工智能不仅提升了人的认识能力,而且使人可以更简单地制造用于强化体力的工具。人工智能对人的能力的强化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真正实现了智力的优化和加强。
(二)人工智能“魔鬼论”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原先的体系结构正在发生微妙的改变,智能机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占据的比重开始增大,过去只能由人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多地交给机器去执行。人类享受从劳动中解脱的愉悦,同时又担心人工智能是否会变成“魔鬼”,取代自己的社会地位,毁灭地球家园。
1�比斯ぶ悄芊⒄苟�摇人的主体性地位
人类的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人类作为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其思维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的改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运用于机器人,足以使其实现以假乱真。它不仅在外表上与人具有极高的相似度,而且具备的智能程度,可以在选择正确场景时让人们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觉得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可以相信,如果人们不断地将各种场景下机器人的适应能力进行综合,再建立起一套场景选择机制允许机器人自行选择场景,那它就是一个具有人类行为的机器人。我们生活中这样的机器人越来越多,可能会动摇人的主体性地位。
2�比斯ぶ悄芊⒄苟愿鋈艘�私的破坏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由人控制机器的“人—机器”的社会结构,慢慢地被由智能机器充当中介代理的“人—智能机器—机器”的社会结构所取代。在个人生活中,人工智能机器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加,智能机器接触个人隐私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样不可避免地会被机器捕捉到人的一些个人情况,隐私的保护便成了一项难题。现代生活中就已经出现了许多实际的例子,表明人工智能对隐私的泄漏。
3�比斯ぶ悄芊⒄苟怨�众安全的挑战
人工智能开始在社会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代替了人的绝大部分体力劳动,也代替了人的某些脑力劳动,有时甚至行使着本应由人担任的社会职能。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与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在现代社会,医疗和经济领域使用专家系统已经出现,而针对未来战争所研发的军事专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也成为趋势。
但是专家系统并不是完美的,某个领域的专业水平是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更迭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日新月异的专业理论的出现和专业技术的应用,在一个领域内的知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专家系统受制于设计者的局限,其内部结构的更新总会出现一定的滞后性。同时,系统存在法律及道德风险,如果诊断专家系统出现失误,导致医疗事故,应怎样处理呢?因此,将人工智能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专家系统,风险是非常大的。一旦处理不当,或者系统无法及时更新,将会造成严重的决策和错误,这对社会公众来说也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对人工智能的理性思考
人工智能发展的问题日趋严峻,在人的隐私和社会安全保护方面缺陷明显。智能机器作为辅助性的工具,在强化人的能力的同时,也对人的权利造成了威胁,甚至会对整个社会的安全提出挑战,这样的人工智能发展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像任何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样,在面对它带来负面效应之时,应该制定一套健全的解决策略来加以治理。从人工智能自身的技术发展到建立具体的监督体制,只有内外结合的引导方式才能使人工智能健康地成长。
1�鼻炕�人工智能自身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所引起的问题,有其自身的原因,技术上的缺陷使智能机器不能很好地执行对人的权利的保护,而自主构建保护规则和选择保护方向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人工智能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才是正确的解决途径。
2�奔岢帧耙匀宋�本”的发展原则
一切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是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离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切发展将变得毫无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高原则和根本要求。
3�苯�立健全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制度
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工具,它本身无所谓善恶,即它是中立的。每一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都会伴随大量弊端的出现,大到可能危害人类的生存安全,小到日常应用的网络,都如同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危害。科技所带来的后果的好坏依赖于使用科技的人。好人可用它为善,坏人则可用它为恶。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约束人的行为,因此我们要研究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通过专门机构立法并监督实施来规范科技成果的应用,消除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使科技发展更好地服务人类、造福人类。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各国纷纷将智慧型、知识型高端产业领域作为打造经济新引擎、带动经济新发展的重中之重。智慧产业作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形成的新经济形态,在产业变革浪潮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深度应用为重点,加速智慧产业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智慧产业核心领域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面对智慧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群体突破,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从各自优势领域切入智慧产业,积极抢占新的科技与产业制高点。
近年来,中国新经济快速发展,以“创新、高增长、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标签的新经济领域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而作为新经济代表的智慧产业正掀起全球浪潮,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国不断推进实施“制造业双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战略,以推动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激发生产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经济运行水平和效率。虽然我国智慧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如区域发展不均衡、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等问题,但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在全球创新和中国创新的背景下,很多大集团和大公司需要进行自己的产业布局,将各智慧产业细分领域整合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合理布局。而一些传统企业也需要转型升级,以创新思维为驱动力,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打破现有的结构体系,将传统产业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促进产业的智慧化发展。
基于自身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们认为智慧产业既不只是知识产业,也不只是高端服务业,更不是相关产业的简单复合,而是一个以技术和知识双核心创新驱动,由技术核心产业及其带动的智慧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组成的有机产业体系。智慧产业的核心由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新一代智慧技术刺激下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成,并在此基础上与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要素相融合,形成一个庞大的有机产业体系。本书剖析了智慧产业的特征,努力构建智慧产业的全景图,揭示其发展情况和发展路径,以期推动智慧经济的蓬勃发展。
目前,系统介绍智慧产业的书籍还比较少,本书将成为系统介绍智慧产业体系的开山之作。整体上,本书吸收了当下智慧产业的理念发展、现实需求、实践经验等内容,按照基础理念篇、核心技术产业篇和未来展望篇的思路进行创作,全书共三篇十三章。
第一篇基础理念篇
本篇包括引言、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介绍了智慧产业的背景、驱动力量、发展历程和产业体系,其次分析了智慧产业的前世今生,细数其发展阶段,并从体系搭建的角度,描绘出智慧产业的发展路径。
第二篇核心技术产业篇
本篇包括第三章至第十一章。这是全书的核心篇,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机器人、信息安全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核心,详细分析了智慧产业的细分领域,同时介绍了各核心技术产业的技术构造、产业链、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案例,全面展示了智慧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第三篇未来展望篇
本篇包括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首先阐述了智慧产业是未来主导产业的这一趋势,其次分析了人才、资本和孵化三个方面对智慧产业发展的影响。其中,人才是智慧产业创新的驱动力,资本是智慧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孵化是智慧产业发展的护航者,它们共同推动未来智慧产业的长足发展。
《智慧产业》是银江集团在致力于智慧产业建设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积淀,它对当前智慧产业的理念和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希望能够使读者对智慧产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我国智慧产业事业尽绵薄之力。
本书的编者深受智慧产业领域知名专家的启发,并吸取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互联网+”产业的解读。本书还借鉴了国内部分“互联网+”产业领域的典型案例,在此,向所有给予帮助的专家、同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在筹划、编辑和出版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中信出版集团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写汲取了大量的行业前沿观点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一并深表谢意!
由于智慧产业是全新的理念与实践的尝试,本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不胜感激。
我们的联系邮箱是smartercitybooks@enjoyor�眓et。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