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中)》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源节约、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从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发展之痛”到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中)》较为全面地涵盖了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低碳智慧城市、绿色消费、应对气候变化和贡献全球可持续发展等广阔的主题。从过去与自然抗争的“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观念到今天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中国正在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和现代西方的工业文明,加速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数据,向海内外读者展现出一个全景式的绿色大转型,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
作者简介
解振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1982年起从事环境保护工作,1993年以来先后担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2002年获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领导奖”,2003年获联合国环境保护奖“联合国环境署笸川环境奖”及世界银行“绿色环境特别奖”,2009年获全球节能联盟“节能增效突出贡献奖”,2015年获世界自然基金“宜居星球领袖奖”,2017年获“吕志和奖”。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咨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年鉴》主编、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曾应邀在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时讲解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2005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05)、“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4)。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和二等奖(2000、2016)、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11/12)、中华(宝钢)环境奖(2016)。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国经历发展之痛
一、中国遭遇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压力
二、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
三、中国正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第二章 生态建设
一、中国的生态资源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三、中国生态建设的政策与行动
第三章 循环经济
一、中国迈向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和经验
第四章 建设低碳韧性、智慧宜居城市
一、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渊源及时代价值
三、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政策实施与成效
第五章 从不平衡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
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二、从不平衡到协调发展、共治共享的理念演变
三、中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举措与成效
第六章 绿色消费
一、中国绿色消费的现状
二、通过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转型
三、中国为推进绿色消费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第七章 应对气候变化
一、中国通过低碳转型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中国方案
三、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与行动
第八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历程
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进展
二、可持续发展实践背后的中国理念
三、中国政策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第九章 中国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一、中国绿色发展的全球贡献
二、中国参与全球绿色治理的历程及理念
三、中国助力全球绿色发展的行动
第十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自然资源保护被纳入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二、自然资本也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为推进保护自然资本采取的政策手段措施
四、展望未来:“老虎正在回来”
第十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正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精彩书摘
《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中)》:
虽然中国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未来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处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上。发达国家上百年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快速发展的30多年中集中显现,使得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以及生态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采取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重点地区和流域污染等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自然区保护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在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没有同步增加,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了初步控制,生态保护和建设也得到了加强。但是,中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还在继续,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尤其是环境质量的改善与人民的期盼之间仍然存在显著差距。
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中国进入快速工业化进程后,资源消耗快速增长。从总量看,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不仅资源的品种丰富,一些重要资源拥有量还位居世界前列。但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总的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为1.5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3%。中国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和淡水等战略性资源虽然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55%、17%和28%,即使是中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7%。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加。1993年,中国由石油的出口国变成石油的净进口国。2015年中国进口原油已高达3.34亿吨,对外依存度突破60%,占世界石油贸易的12%。中国煤炭进口量在2015年已达到2.04.亿吨,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居世界第一,超过第二名的日本近亿吨。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2015年,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所占的比重已达到64%,远高于30%的世界平均水平,消费总量为39.65亿吨,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一半②。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中国的大气和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带来雾霾、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环境灾难。
在资源禀赋不足的同时,中国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比较低,这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为14.84%,但能源的消耗却占全球的近21.8%,水泥、钢铁、氧化铝、精炼铜等消费分别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中国的单位产值资源消耗也很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合计40.7公斤,是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
环境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中国严峻的环境压力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分不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刚刚开始工业化进程,由于人口相对较少,生产规模不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大多是局部性的环境污染,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最先遭遇到重金属污染、水源安全和垃圾围城等环境污染问题的挑战。随后,随着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使得流域污染、工业超标排放等现象屡见不鲜。
……
前言/序言
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有一个总题目,叫做:读懂中国。
为什么要提出“读懂中国”的问题呢?
你看,当今世界发生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令人目不暇接。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中国。
从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这40年时间,就使一个多达十三亿多人口的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们自然会问:在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国快速发展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人们自然也会问:一个正在强起来的中国,和世界怎么相处?
于是乎,问题套问题,疑虑叠疑虑,“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这“论”那“论”,这“陷阱”那“陷阱”,纷纷指向中国。
毫无疑问,中国人应当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而这本身就包含着,为了回答人们的关切、问题和疑虑,必须做好一件事:“读懂中国”。
为此,由我主持的国家创新和发展战略研究会发起,联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国际知名智库“21世纪理事会”合作,在2013年11月和2015年11月先后举办了两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这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视和支持,亲自到会同与会外国嘉宾座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张高丽分别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开幕演讲。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许多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到会同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和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会议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只要直面问题,只要心诚意真,只要实事求是且生动具体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和世界相处的故事,将大有利于关心中国的人获得新知,怀疑中国的人逐步释惑。
为此,我们设想,把“读懂中国”的国际会议搬到书本上,搬到视频上,搬到网络上,在更大的场合,用更加生动的形式,回答人们的关切、问题和疑虑。
这一设想,不仅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得到了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了一批对这些问题有亲身实践经验和较深研究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为丛书撰稿。
这就是读者面前这套丛书的由来。现在编辑出版的还只是这套丛书的第一辑,以后还会有第二辑、第三辑以至更多的好书问世;现在这一辑主要是中国作者的作品,以后还会有其他国家作者的作品。
不仅是丛书,以后还会有配套的电视专题片和网络视频,陆陆续续奉献给大家。
在我们看来,“读懂中国”,包括“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宏大的事业。
让我们共同以极大的热情,来关注这一事业、参与这一事业!
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中)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