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戴维雷诺兹(David Reynolds) 著,马俊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18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6414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大国外交三部曲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596
字数:40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六场峰会透视20世纪进程,见证战争世纪中的和平努力
20世纪,突如其来的大战催生了前所未见的外交努力,大国元首的艰难会谈成为推动历史前行的力量。数十亿人的命运,就在一次次冲突后的谈判中定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中东冲突……种种危机与转机的背后,是或成功或失败的斡旋,明智与不明智的妥协,战场和谈判场上的较量。借助飞机这一20世纪的新发明,掌控历史的关键人物跨越重洋,试图阻止灾难从天而降。张伯伦、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里根、戈尔巴乔夫……十四个元首,六场会谈,历史关键点上的绥靖、遏制、缓和、改变,塑造了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

2.纪录片手法重建历史现场
身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雷诺兹在二战史和冷战史领域深耕多年,哪怕政府文件被删改得规规矩矩,他也能比照日记、回忆录等历史资料,从字里行间读出隐藏的真相。读《峰会》,有如观看历史纪录片。雷诺兹仿佛对各大峰会全程跟拍,台前幕后无不顾及,时而近景拍摄手握重权的各国元首,观察他们在交手中展现的性格和手腕,时而远景展现宏大的历史进程,时而切换视角,透露当初与会者所无法了解的事实。张伯伦的误判、希特勒的狡诈、罗斯福的敏锐、贝京的强硬、萨达特的灵活……在那个充满仇恨又不乏希望的战争世纪里,影响着命运的轨迹。

3. 观看峰会上的妥协与谈判,理解决策背后的动力
国家元首在国内呼风唤雨,在外交峰会上追求和平时却有如攀登珠峰。众目睽睽之下,他们艰难前行,为的是在峰顶会面,再带着各自的成果回到山下。他们爬得很高,很危险,相信能在峰会上改变世界。他们无不想创造历史,却不得不受制于时势。
六场峰会上,有许多精明的算计,许多艰苦的谈判,有过于软弱的妥协,也有事后看来毫无必要的强硬。《峰会》回到历史现场,深入当时决策者的内心,研判大国的实力对比,探究那些带给他们恶名或美名、带给世界苦难或福祉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这串联起20世纪的六场峰会,既是已有秩序的缩影,又在旧秩序上打开缺口,以待新秩序的创生。

内容简介

曾经,几个大国元首会面,就足以左右全世界人的命运。
1938年,慕尼黑会议,张伯伦和希特勒会面,此后纳粹更加肆无忌惮,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生灵涂炭。
1945年,雅尔塔会议,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密会八日,确立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会议是希望的序曲,也被视为冷战的前奏。
1961年,维也纳会议,这是冷战开始后首度重启峰会,在肯尼迪与赫鲁晓夫火药味十足的碰撞之后,是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
1972年,莫斯科会议,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互相让步,冷战走向缓和。
1978年,戴维营会议,卡特、贝京和萨达特分别代表美国、以色列和埃及,为中东和平斡旋。成果斐然,却未能持久。
1985年,日内瓦会议,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破冰会晤,冷战走向和平结束。
六场峰会,十四个站在权力之巅的人各怀心事,为利益,为野心,为理念,或为实现战争的企图,或为达成和平的愿景,在外交场上展开竞逐。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顶着政治、身体、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在现实政治和理想主义间权衡,施展各样手段来摆布对手,达成目标。他们究竟是创造了历史,还是败给了时势?无论如何,20世纪的历史,都因他们而改变。
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戴维?雷诺兹用这六场峰会,串联起20世纪的国际大事。从被删改得规规矩矩的庞杂政府文件中,他读出了鲜活的历史真相,他考察字里行间的深意,还原当初与会者因不知道对方筹码而无法了解的事实,带我们重回六大峰会的历史现场,重新审视那些塑造了当今世界的力量。

作者简介

英国不列颠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研究员,哈佛大学、日本大学访问学者。他著有数十部关于20世纪世界史的著作,主要有《看得见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世界史》《掌控历史:丘吉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掌控历史》荣获2004年沃尔夫森奖。

精彩书评

★用精到分析支撑的精彩叙事。
——《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

★雷诺兹用这本有趣的书带我们回到峰会的历史现场,让我们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阿肯色民主党公报》(Arkansas Democrat-Gazette)

★从几场重要峰会透视20世纪的危机与冲突,这个想法很妙。身为剑桥大学教授,雷诺兹此前已经出版了八部研究“二战”和一部研究冷战的著作,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想法。他用丰富的学识、流畅而自信的文笔写成了《峰会》。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峰会》引人入胜,富有创见,很有分量,激发我们重新审视20世纪的国际关系史。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目录

引 言
第1 章 通向峰会之路:从巴比伦到凡尔赛
第2 章 慕尼黑,1938 年:张伯伦和希特勒
第3 章 雅尔塔,1945 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
第4 章 维也纳,1961 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
第5 章 莫斯科,1972 年: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
第6 章 戴维营,1978 年:贝京、卡特和萨达特
第7 章 日内瓦,1985 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
第8 章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峰会外交:从G7到布什和布莱尔
参考资料来源和致谢
注 释

精彩书摘

第1章 通向峰会之路(节选)

尽管丘吉尔在1950 年首创了“summit”(峰会)这一词语,但峰会这种活动古已有之。确实,峰会活动和外交本身一样古老,发源于远古时代部落首领之间的谈判。但是事实上,历史上举行过的峰会往往规则不明、成败难料,也往往被斥为毫无益处、极不明智甚至是十分危险的举动。要想理解峰会外交在20 世纪的繁荣兴起,我们就需要弄清在之前的历史中,它为什么毫无发展。
外交行为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至青铜时代的近东地区。公元前18 世纪中期,幼发拉底河(Euphrates)流域的各国和公元前14 世纪古埃及阿肯那顿(Akhenaton)王朝所遗留下的档案都记载了各国与其邻国经常性的使节往来,使节们带来的往往是贸易需求或者是战争威胁。这种交往很难称为成熟的外交“制度”—使节们并未驻留在对方国家,也没有受到豁免权的保护—但已经是被认可的外交形式。然而按照我们的定义看,那时候的外交峰会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事情大多数也都是小国的统治者去向大国的国王效忠。仔细想来,这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因为从时间上看,在那个年代,一位腿快的信使从埃及前往巴比伦也需要走上六个星期,同时,还要提防路途上的种种危险。一位小国国王要冒险走过如此长的路程就已经是低声下气了。大国的统治者们虽然在信件中称兄道弟,但从不直接会见小国来者,除非是在战争中成为对方的战利品。不过那就不是一场外交峰会,而是一次归降仪式。
……德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峰会是1077 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Pope Gregory VII)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卡诺萨(Canossa)的会面,这次会面生动地诠释了地位平等的重要性。这次峰会在德语中被称为“der canassagang”,意为“卡诺萨之行”,而在意大利语中则是“l’umiliazione di Canossa”,意为“卡诺萨之辱”。确实,这次会议就是一场羞辱。在主教叙任权这一问题上,皇帝和教皇展开了权力斗争。亨利四世宣布废黜教皇,结果被教皇宣布开除其教籍。这一教皇敕令不仅危及了皇帝不朽的灵魂,还使他面临德国贵族的叛乱。于是皇帝试图和教皇见面,但教皇因为惧怕流血而选择在帕尔马(Parma)南部的安全之所—卡诺萨城堡中静修,迫使皇帝前来拜见他。当年的历史场景传说颇多,但人们一般认为,亨利四世在深深的积雪中跣足褐衣等了足足三天,期待和教皇见面。1077 年1 月28 日,亨利四世终获召见,这位君主在教皇面前跪求宽恕。教皇赦免了皇帝,这两位基督教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物还一起做了弥撒。两个人的和解很短暂—亨利四世在第二次被宣布开除教籍后带领大军横跨阿尔卑斯山脉进军教廷,还拥立一位“ 伪教皇”取代了格列高利七世—围绕这些事件的传说远远比事件本身精彩。在德国宗教改革过程中,亨利四世被奉为国家权利的捍卫者,天主教教皇的灾星常常被封为“新教第一人”。在对抗天主教会的文化斗争(Kulturkampf)中,德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在1872 年5 月14 日于国会大厦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们不会去卡诺萨,肉体和灵魂都不会去。”这被视作新德意志帝国在政治上和宗教上都不接受外部势力干涉的决心。亨利四世站在卡诺萨城堡门外瑟瑟发抖的形象成为19 世纪晚期德国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形象,那句“去卡诺萨”(nach Canossa gehen)在德语里成了被迫赎罪的代名词。对于德国人来说,“卡诺萨”一词就相当于英美两国民众心中慕尼黑会议所代表的意义。
对于峰会的参加者来说,安全问题和地位平等问题一样重要。1419 年,因为和英国的战争、国王查理六世(Charles VI)不时发作的精神错乱,再加上和他的远亲勃艮第公爵约翰(John,Duke of Burgundy)的权力斗争,法国国内陷入了动荡之中。同年9 月10日,公爵和王太子(Dauphin)相约在鲁昂(Rouen)附近的一座桥上会面。双方都由侍卫重重保护,桥中间立有栅栏,栅栏上开有一扇门,门的两边都有门闩,只允许双方都认可的人通过。但在会谈过程中,公爵被说服穿过了那扇门,结果被王太子殿下的侍卫们乱刀砍死。王太子殿下后来登基称王,是为查理七世(Charles VII)。他从英国人手中收复了大部分的法国领土。他的儿子路易十一(Louis XI)于1475 年和来自约克家族(Yorkist)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四世(Edward IV)前往法国亚眠(Amiens)附近的皮基尼(Piquigny)签署和平条约之时,约翰公爵的遭遇仍然历历在目。编年史家菲利普?德?康米尼(Philippe de Commines)如此描写在索姆河(Somme)桥上的这次峰会:路易十一坚持要他的工匠们在桥的中间搭建一排“ 木头格栅,结实得要像关狮子的笼子一样,格栅的栏间距不能宽于一个人的手臂”。不过两位国王还是设法隔着格栅拥抱了对方,安全融洽地展开了会谈。
中世纪晚期是前现代峰会外交的全盛时期,其原因和我们在后面要讲述的故事息息相关。在1500 年左右,欧洲大陆上已经出现了几个强大的民族国家,当然,它们的国运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君主的作为。在当时,峰会外交的核心就是个人的能力。最负盛名的碰撞之一就是1520 年英国的亨利八世(Henry VIII)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 在被后世称为“金锦之地”(Field of the Cloth of Gold)的会面。英国这位仍然拥有着“法兰西国王”头衔的年轻君主于1512 年与法国重开战端。在他的顾问—红衣主教托马斯?沃尔西(Cardinal Thomas Wolsey)—的斡旋下,双方停战,并决定举行峰会,希望达成一项完美的、长久的和平协议。会议的地点就位于英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后一块飞地加来(Calais)的边界上(就在如今的海底隧道出口附近)。那是一处浅浅的谷地,名叫瓦勒多尔(Val d’Or)。峡谷两边的地面被小心翼翼地重新修整,确保任何一方都不会居高临下。特别修建了一座大帐,周围环绕着数千顶帐篷和一座300 平方英尺(约28 平方米)的木城堡。国王的会议和宴会都会在大帐中进行,而其他的与会人员则会待在那座木城堡之中。光是亨利八世的随员就有5 000 人以上,而法王则用了10 年才还清这场峰会的花费。不单单是峰会的会场,峰会的程序也是小心谨慎地拟定的。1520 年6 月7 日,那天恰好是圣体节(Feast of Corpus Christi),两位国王在约定的时间带领部下全副武装地分别到达峡谷的两侧。双方都害怕对方布有埋伏,气氛紧张而沉闷,双方都一言不发。两位国王催马向前,来到了约定的位置——由立在地上的一支矛做标记,他们相互拥抱,沉默终于被打破,两个人下马携手走进大帐开始会谈。在之后近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双方相互比武,不停地宴饮,举办一场场的舞会。会议的最后,在英法双方合唱的赞美诗中,一场大弥撒(High Mass)露天举行,布道的内容就是和平的价值。当时有人认为,这场峰会可称得上世界第八大奇迹。

……

1919 年的巴黎和会常常被认为是现代峰会外交的开端,但也许是曲解。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次峰会仅仅是偶然。在头两个月里,十人理事会(Council of Ten,由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的首脑和外长组成)和他们的顾问以及秘书们在运作和会。3 月24日,这个人数激增到50 人(消息泄露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威尔逊提议加速会议进程,四巨头抛开日本,只带着一名口译员单独会商。直到4 月中旬,他们才在会议上增加了一名会议记录员莫里斯?汉基(Maurice Hankey,英国内阁秘书)来保证已经取得一致的议题被记录下来。63 即使如此,会议议题也常常要通过专门的委员会而不是政治家们来解决。还有就是,《凡尔赛和约》(Treaty of Versailles)仅仅是和各战败国签署的五个条约中的一个而已,和会在此后仍然继续进行,直到距会议开始时间一年之久的1920 年1 月。从很多方面来看,巴黎和会其实是一场混合式会议,是峰会与旧式和会不稳定的嫁接产物。在20 世纪20 年代,各国对巴黎和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强烈反应。按照一位大失所望的英国前外交官哈罗德?尼克尔森(Harold Nicolson)的说法,“民主外交”的“超级缺陷”就是代表国家的使节们“ 必须降低自己预想的标准去迎合其他人的感受”。为此,“自由开明”的劳合?乔治不得不向下议院做出回应,而那里充斥着被尼克尔森嗤之以鼻的“《每日邮报》(Daily Mail)式的想法”。
巴黎和会激发了劳合?乔治出访的热情,他之后也有几次个人的外交出访(尤其是当会议地点安排在宜人的地中海度假胜地的时候),顶点是在1922 年4 月的热那亚会议上,他希望把德国和苏维埃俄国拉回欧洲政治圈。劳合?乔治得到了新成立的内阁秘书处的支持—秘书处因位于唐宁街10 号首相官邸中临时处所,被俗称为“花园别墅”。秘书处成员与外国领导人见面和起草文件都极少和外交部沟通,菲利普?克尔(Philip Kerr)就曾是其中一员。外交大臣柯曾(Curzon)爵士有好几次想用辞职来抗议“ 劳合?乔治的独裁”。1922 年10 月,“威尔士巫师”(Welsh Wizard)辞职之后,外交部才重新掌握了外交事务的执行权和决定权。除了1929 年10月拉姆齐?麦克唐纳(Ramsay MacDonald)和赫伯特?胡佛总统为尝试解决英美海军竞赛举行的会晤之外,已经不再是政府首脑而是外交大臣统领外交事务了。这很像是1815 年之后的那段时期:世界局势似乎再次进入足够安全的状态,可以把外交事务放心地交托给外交官们了。
20 世纪20 年代最著名的会议于1925 年10 月在意大利北部马焦雷湖(Lake Maggiore)湖畔的洛迦诺(Locarno)举行。参加者是外交大臣和部长们—英国的奥斯汀?张伯伦(Austen Chamberlain)、法国的阿里斯蒂德?白里安(Aristide Briand)、德国的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Gustav Stresemann)—会议的主要成就是保持了法德两国莱茵河西岸的边界现状,并同意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这些协定在几个月之前就开始磋商,大多由张伯伦协调安排,几个月后他获得了1925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白里安和施特雷泽曼在1926 年同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看上去同样重要的还有在洛迦诺会议上的友好气氛。尽管“和乡巴佬一样迟钝和淡漠”,英国外交官迈尔斯?兰普森(Miles Lampson)承认,他被“ 白里安和施特雷泽曼的雄辩和显而易见的真诚”“感动到极点”。所谓的“洛迦诺精神”成了会议外交模式的参照基准。
然而,回顾一下,洛迦诺会议的成果看上去更是模糊不清。不用放弃任何东方的领土要求,施特雷泽曼成功地使德国重整旗鼓;对东方,特别是波兰的领土要求,为下次大战提供了借口。然而,大多数的荣誉都归于张伯伦。在维多利亚车站(Victoria Station)举行了特别的欢迎仪式,而且更像1878 年迪斯累里的是,他立即就获得了嘉德勋章。首相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称赞他解决了“难倒自大战以来所有政治家”的问题。鲍德温的前任之一贝尔福(Balfour)伯爵说,张伯伦的名字将和这个很可能的“文明转折点”“ 密不可分”。对一位在父亲“激进的乔”(Radical Joe)的盛名之下成长起来的政治家来说,这种赞美令人欣喜若狂。张伯伦这样告诉他的妹妹:“我对我所取得的圆满成功和紧随其后的褒奖大吃一惊,甚至有点害怕。”1925 年10 月22 日,在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内维尔(Neville)单独进餐的时候,内维尔注意到奥斯汀的日记:“ 从早上8 点到夜里11 点,他在洛迦诺的磋商几乎没有停顿过。也许对他来说,其他的东西都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回顾会议,他发现自己自始至终没犯过任何错误。”内维尔难以掩饰他对奥斯汀的嫉妒,我们在此后也会看到,他没忘记哥哥的成绩。
1919 年的巴黎和会的混合特征和20 世纪20 年代对个人外交的反对是巴黎和会无法被明确地称为现代峰会开端的两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缺少构成现代峰会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之中最重要的就是飞机。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在1903 年开创性地飞上了天,但第一班定期客运航班(始于佛罗里达)和第一条空中邮政航线(始于德属非洲)到1914 年才开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岁月里,飞行器逐渐成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冲突的主要力量已经开始使用大规模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编队,法国人再次走在前列。1917—1918 年,德国戈塔(Gotha)轰炸机对伦敦的突袭造成了恐慌和暴乱,让诸如意大利的朱利奥?杜黑(Giulio Douhet)、英国的休?特伦查德(Hugh Trenchard)、美国的比利?米切尔(Billy Mitchell)这样的飞行员在推断之后做出了战略轰炸将在未来的战争中成为决定性武器的预言。空袭误导了对伤亡数字的估计,20 世纪30 年代,火力和航程都有极大提高的单翼机让军事计划的制订者对伤亡数字的估计飙升。飞机可以用来打仗,也可以是一种交通工具。航空邮政便是主要的促进因素,不过航空旅行也有所发展:根据1934 年的记录,世界航空客运里程已经达到近20 亿英里(约32 亿公里),各国的主要航空公司都已经成立,在美国有美国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在欧洲则有法国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公司和英国的帝国航空公司。1927 年5 月,航空旅行进入了神话时代,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首次单人单机飞越大西洋,成了国际偶像。政治家们也抓住了航空旅行的潜力。1932 年3 月的德国大选第二轮中(政府限定的选举时间只有一个星期,以此将纳粹党的暴力活动降到最低),阿道夫?希特勒包下一架飞机以便在21 座城市进行演讲,他甚至还顶着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在全国停飞的情况下前往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这种前所未有的航空旅行带有未来主义的色彩,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赋予了纳粹党的口号“元首统治德国”(The Führer over Germany)另外一层含义,仿佛这位自称为救世主的人真的从天堂降临,向他的人民发表演讲。几个月之后的7 月间,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效仿了希特勒在德国的飞行。他打破传统(候选人应该在“前廊”等候党派代表的通知),直接飞往芝加哥向民主党大会发表演讲。这是步好棋,向党内显示了他不会被身体上的伤残束缚,也凸显了他的承诺——“给美国人民的新政”。次日的一幅漫画上,一个虚弱的农夫正抬头望着一架腹部喷上了醒目的“ 新政”字样的飞机飞过。另外一方面,在顶风飞行而且中间落地两次的情况下从纽约州的奥尔巴尼(Albany)到芝加哥才用了9 个多小时。一直到他和丘吉尔在1943 年的卡萨布兰卡峰会之前,罗斯福再没坐过飞机。
飞机本身的表现就能证明,它是现代峰会的必要前提。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政治领导人们想去拜访外国同行只需要几个小时而不是好几天(正如蒸汽机车时代和蒸汽轮船时代),更不是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个月(卡诺萨之行便是如此)。作为一种军事武器,飞机也是现代峰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原因就是飞机能向平民投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1938 年的9月间,一位英国首相坐飞机去阻止灾难从天而降。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中信出版的新书据此居然也参加活动,满减加返券大约30多到手,京东买书真是便宜,虽说今年活动不如去年,但也很不错了。

评分

系列丛书,参加活动购买的,价格超给力,内容也还好

评分

改变世界的几天,发人深思。

评分

抢券毫无意义,没券就上别家买。

评分

盒装完好,装帧精美,中信的书籍质量一向不错,喜欢看这类题材

评分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充满了乐观的希望,他们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尔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协和谅解,将成为战后盟国关系的基础。然而,1947年,铁幕降下,冷战开始。雅尔塔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

评分

物流很快,头天下单,第二天下班就收到了,包装很好,四个书角完好无损。买这种闲书还得是京东。

评分

大国外交的这三本书挺好的。但是感觉另外一个作者写得的《大国外交》(2本)更有深度。

评分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带着精明的谈判代表,在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短短八天里,三巨头手握大小不等的筹码,时而两两联手,时而互相背叛,时而强硬,时而妥协,在理念与现实、道义与利益、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之间摇摆权衡。他们想尽快结束战争,想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还想遏制一切战争的根源,而这一切,都是以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波兰、德国、中国……许多国家的战后轨迹就此改变。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