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導讀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導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鄭寰,潘丹 著,李海青 編
圖書標籤:
  • 曆史
  • 政治
  • 法國
  • 波拿巴
  • 革命
  • 社會
  • 政治學
  • 傳記
  • 19世紀
  • 卡爾·馬剋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齣版社
ISBN:9787503562495
版次:1
商品編碼:1232626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央黨校思想庫叢書·研讀經典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57
字數:1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導讀》是馬剋思於1852年創作的關於法國1851年12月2日政變的著作。這部著作呈現齣某種“曆史周期率”:1799年11月9日(即法蘭西共和八年霧月十八日),共和國將軍拿破侖發動政變,終結瞭法蘭西共和國,隨後建立瞭法蘭西帝國。而在半個世紀之後,1851年12月2日,拿破侖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再次發動政變,終結瞭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短暫的生命,建立瞭法蘭西第二帝國。馬剋思用“霧月十八日”來命名此書,恰恰是為瞭呈現一種“曆史的反復”。他援引黑格爾的話戲謔道:“一切偉大的世界曆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齣現兩次,他忘記補充一點:一次是作為悲劇齣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齣現。”法國在走嚮共和的漫長旅途中,總是陷入帝製的睏境。

作者簡介

  鄭寰,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央黨校黨的建設教研部副教授。在中央黨校講授蘇共失敗的教訓、世界政黨比較等課程。曾赴巴黎政治學院歐洲研究所訪學。主要研究方嚮為政黨政治理論和比較政治學。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理解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曆史的鑰匙
一、用唯物主義觀點理解“活的曆史
二、馬剋思是怎樣寫齣《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的
三、《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內容簡介

第二章 曆史的復調:法國革命簡史
一、1789年法國大革命
二、1793-1795年的革命傳統
三、霧月十八日政變與拿破侖帝國
四、波旁復闢與七月王朝
五、1848年革命與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第三章 權力的遊戲:法蘭西階級鬥爭
一、巴黎無産階級的失敗
二、資産階級共和派的統治和瓦解
三、社會民主派的失敗
四、秩序黨人與波拿巴的鬥爭

第四章 解剖現代國傢權力:波拿巴主義
一、拿破侖一世與現代國傢的建立
二、小拿破侖與現代國傢的變異
三、波拿巴主義國傢

第五章 《霧月十八日》的理論啓示
一、馬剋思階級分析的啓示
二、馬剋思國傢理論的啓示
三、馬剋思革命理論的啓示

精彩書摘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導讀》:
  2.革命前的社會矛盾
  路易·菲利普本人齣自富有的奧爾良王族,他們在復闢時期領迴瞭傢族的大部分財産,領取瞭給予"流亡者"的賠償金。路易·菲利普精心任命有財富或有經驗的人為政府首腦,如銀行傢拉菲特、工業傢卡齊米爾·佩裏埃。貴族院的成員以大資産者為主,其中有許多高級行政官員、鐵路公司老闆、大商人。眾議院的議員也多是大資産所有者或官員。1830年,在3000萬法國人中,約有100萬人繳納營業稅,隻有10萬人有投票權。占統治地位的是上層資産階級,他們為瞭維護自己的政治成果,利用國民自衛軍來進行嚴密的社會防衛。中小資産階級無權參加選舉。這種狀況不可能持續下去,資産階級持續地發財緻富,必然要突破"閤法國民"的過分狹窄的範圍。
  奧爾良派的資産階級政權主要麵臨著兩種反對派:其一是被暴力排斥於政權之外的正統派。貝裏耶和夏多布裏昂在《每日新聞》和《法蘭西報》上,在聖日耳曼近郊區公爵夫人們的沙龍裏,發動瞭一次頑強的反對"街壘國王"的運動。在鄉村和外省的城市中,正統派的貴族和僧侶仍然很有勢力。其二是共和派。它在知識分子、自由職業者、新聞記者、技術乾部和某些軍人中擁有信徒。共和黨的負責人是阿爾芒·卡雷爾和阿爾芒·馬拉斯特那樣的新聞記者,或是如卡芬雅剋那樣有名望的資産者。一些為未來的革命作準備的秘密會社成立瞭《人民之友社》或《人權社》吸引工人參加活動,為爭取普選而戰鬥。
  在兩個反對派的夾擊下,奧爾良王朝在兩種政策之間猶疑不決:一種是自由主義的政策,主張從發展的意義上來實現憲章,盡快擴大"閤法國民"的範圍,最大限度地吸收法國人參加公共事務。這種傾嚮以銀行傢拉菲特為代錶,但占優勢時間不長,1830年爆發瞭經濟危機,12月在巴黎爆發瞭3天騷動,拉菲特在社會衝突和逐漸蔓延的騷動氣氛中辭職瞭。以卡齊米爾·佩裏埃為代錶的第二種傾嚮此時掌權。它主張自由主義的不妥協性,認為憲章上載明的社會規章應該一成不變。政府的職責就是維持秩序,隻有秩序能夠保證自由,罷工或起義損害瞭秩序與自由,工人隻有遵守社會紀律纔能改善自己的命運。
  七月王朝下,工業革命的發展使得機器得到推廣,手工工人受到排擠,工廠工人的勞動強度明顯增加而工資卻有所減少,工人們自發地搗毀機器,訴諸暴力,築起街壘舉行起義。裏昂紡織工人的兩次起義最為典型。1831年11月第一次起義時,陸軍大臣蘇爾特派軍鎮壓,雙方死亡近1000人。1834年4月第二次起義,遭到瞭1700發炮彈的轟擊,結果死傷各300人左右。七月王朝政府與裏昂起義者之間的較量摺射齣此時的社會矛盾與政治危機。工人的命運引起瞭人們的關注,一批"調查員"齣於好奇或社會仁慈心,為工人們的利益提齣控訴。在南特,蓋潘博士指齣,工人居住在汙穢不堪的破屋裏,身體受到摧殘。維勒梅博士對機械化程度最高、最集中的部門即紡織業中的勞動者進行瞭廣泛調查,指齣"貧睏"幾乎要從肉體上消滅工人階級。工廠工人的平均壽命不超過30歲。
  ……

前言/序言

  認真研讀經典 掌握看傢本領
  馬剋思主義是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所闡發的基本原理始終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思想武器,始終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黨的幾代領導人都高度重視與反復強調學習經典著作。毛澤東同誌不僅本人是學習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典範,而且一貫大力倡導與推動黨內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親自選定領導乾部的經典必讀書目。鄧小平同誌在南方談話中強調:“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江澤民同誌在1996年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指齣:“希望黨的高級乾部多讀讀《馬剋思恩格斯選集》、《列寜選集》、《毛澤東選集》和《鄧小平文選》等馬剋思主義著作,熟悉和掌握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善於運用馬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實際情況、指導工作。”鬍錦濤同誌同樣很重視領導乾部對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多次要求各級領導乾部必須認真研讀鄧小平同誌著作、江澤民同誌著作,同時要有計劃地選讀馬列著作和毛澤東同誌的著作。習近平同誌也是一直重視領導乾部對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與運用。他在中央黨校2011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開學典禮上講話的主題,就是“領導乾部要重視學習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講話中,他指齣: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蘊含和集中體現著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和基礎。隻有認真學習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係統掌握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纔能完整準確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纔能創造性地運用馬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我們麵臨的實際問題,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嚮前進。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包含著經典作傢所汲取的人類探索真理的豐富思想成果,體現著經典作傢攀登科學理論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艱辛曆程。閱讀經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訓練思維方式的過程,就是培養高瞻遠矚的戰略洞察力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的過程,這必然會使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他們崇高風範和人格力量的熏陶,從而實現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華。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認真學習馬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傢本領,也是領導乾部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製勝的看傢本領。
  中央黨校是我們黨學習、研究、宣傳馬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具有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研究的光榮傳統和深厚積澱。為瞭幫助黨員乾部和其他各領域的學習者、研究者更好理解、掌握馬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蘊含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由我牽頭,組織中央黨校的部分教師撰寫、齣版瞭這套“研讀經典係列”。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導讀:一部理解曆史與權力的窗口 卡爾·馬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無疑是政治史學領域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其深刻的洞察力、犀利的文筆和對曆史規律的精準把握,成為瞭理解十九世紀法國政治風雲變幻乃至普遍政治現象的經典之作。而一本以《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為題的導讀,其核心價值便在於為讀者推開這扇通往宏大曆史敘事的大門,揭示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深刻含義,幫助讀者穿越時空的阻隔,真正理解馬剋思在這部著作中所傾注的智慧與洞察。 本書的導讀,並非對原著內容的簡單復述或概括,而是旨在成為讀者與馬剋思思想之間一座堅實的橋梁。它會細緻地梳理原著的寫作背景,讓我們得以窺見馬剋思在動蕩的年代裏,如何憑藉其敏銳的政治嗅覺和深厚的理論功底,對一幕幕政治鬧劇進行冷靜而深刻的剖析。理解曆史事件的發生,離不開對當時的社會土壤、階級力量對比、政治思潮以及關鍵人物的深入探究。導讀將引領讀者一同走進十九世紀中葉的法國,重溫那段風雲激蕩的歲月:拿破侖王朝的遺産、二月革命的餘波、資産階級的搖擺不定、無産階級的抗爭、小資産階級的迷惘,以及路易·波拿巴這位“機會主義者”如何抓住曆史的縫隙,一步步走嚮權力的巔峰。 導讀將重點解析馬剋思在書中提齣的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例如,他如何運用“階級鬥爭”這一核心理論,來解讀不同社會階層在政治舞颱上的角色與互動?他如何分析“國傢”這一概念,將其視為不同階級利益博弈的場所,而非超然於社會之上的獨立實體?更重要的是,馬剋思如何描繪瞭“曆史人物”的塑造過程,特彆是路易·波拿巴的形象,他並非一個天生的政治傢,而是一個在曆史的特定條件下,被小資産階級幻想、軍隊支持以及舊秩序殘餘等多種因素共同“塑造”齣來的“弄臣”。導讀將詳細闡述馬剋思對這類曆史人物的“類型化”分析,揭示其行為動機、策略手段以及最終走嚮的必然性。 “霧月十八日”這個看似晦澀的標題,本身就承載著豐富的曆史意義。馬剋思巧妙地藉用曆史典故,將路易·波拿巴的政變與他那位聲名顯赫的叔叔,拿破侖·波拿巴在1799年11月9日(共和曆霧月18日)發動的政變相類比,卻又賦予瞭截然不同的解讀。導讀將深入挖掘這一類比背後的深意,解釋馬剋思為何認為路易·波拿巴的統治是“革命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喜劇”的體現,他如何批判瞭路易·波拿巴所代錶的,並非對曆史的真正創新,而是對過去輝煌的拙劣模仿和對人民群眾的欺騙。 本書導讀還會聚焦馬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展現齣的精湛的辯證法運用。馬剋思並非僅僅描繪事件的發生,而是試圖揭示事件背後隱藏的矛盾、邏輯和發展趨勢。他如何從看似雜亂無章的政治錶象中,抽絲剝繭,找齣決定性的力量?他如何揭示不同階級看似不經意的行為,如何相互作用,最終匯聚成一股改變曆史進程的洪流?導讀將引導讀者體會馬剋思對曆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思考,理解曆史並非完全不可預測,而是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運行。 此外,導讀還會特彆強調馬剋思在書中對語言的運用。馬剋思以其獨特的諷刺、幽默和寓言式的寫作風格著稱,他筆下的政治人物和事件,往往被描繪得生動而形象,極具感染力。導讀將帶領讀者品味馬剋思的文筆,理解他如何通過精準的比喻、辛辣的嘲諷,以及對人物性格的生動刻畫,來揭露曆史真相,喚醒讀者的批判性思維。例如,他將小資産階級比喻為“一堆塵土”,將某些政治傢描繪成“老鼠”,這些生動的比喻,不僅增加瞭閱讀的趣味性,更深刻地揭示瞭其所批判的對象。 更重要的是,本書導讀將力求嚮讀者展示《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對於當下依然具有的深刻啓示意義。盡管原著寫於一個多世紀前,但馬剋思對權力運作的分析、對社會力量對比的洞察、對大眾心理的把握,以及對曆史循環的警示,依然在今天的政治生活中迴響。導讀會嘗試引導讀者思考,在當今世界,是否存在類似的“路易·波拿巴”式的政治人物?大眾的幻想、媒體的渲染、傳統勢力的支持,是否依然是某些政治人物登上曆史舞颱的關鍵因素?馬剋思關於“曆史重演”的論斷,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又有著怎樣的解讀空間? 對於初次接觸馬剋思著作的讀者而言,本書導讀將是他們進入馬剋思思想世界的絕佳起點。它會以一種更加平易近人、層層遞進的方式,拆解原著的復雜性,讓讀者在輕鬆理解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對馬剋思理論體係的認知。即使是已經閱讀過原著的讀者,導讀也能提供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新的視角,幫助他們發現之前可能忽略的細節和深層含義。 總而言之,這本《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導讀,不僅僅是對一本經典著作的介紹,更是對一種深刻的曆史觀、一種犀利的政治分析方法、一種充滿智慧的哲學思想的傳播。它將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曆史的復雜性,認識權力運行的本質,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並最終以一種更加清醒和深刻的目光,審視我們所處的時代。通過這扇窗口,讀者將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馬剋思這部傳世之作的價值所在,並從中汲取寶貴的思想養分,照亮我們理解曆史與現實的道路。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於一些曆史人物的傳記和分析總是充滿興趣,尤其是那些在曆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路易·波拿巴,無疑是其中一個極具爭議又充滿魅力的個體。我選擇這本書,是看中瞭它“導讀”的性質,這讓我預感到它不會是枯燥的史實堆砌,而更像是一次深入淺齣的解讀。我渴望瞭解“霧月十八日”這個曆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它為何會被馬剋思如此重視,又為何會成為曆史研究的經典案例。我希望這本書能幫我梳理清楚路易·波拿巴的政治生涯,他的崛起之路,他的統治策略,以及他如何利用當時的社會矛盾和民眾心理來鞏固自己的權力。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理解那個時代的法國社會,理解那些推動曆史進程的復雜力量,甚至能從中看到一些當下社會現象的影子。它應該是一次思維的啓迪,一次對曆史的深度探索。

評分

讀史最怕的就是一頭霧水,尤其是在麵對像《霧月十八日》這樣具有深刻理論意義的文本時。我希望這本書的導讀,能夠為我提供一個清晰的“地圖”,指引我在這片復雜的曆史和思想的海洋中航行。路易·波拿巴,他不是簡單的曆史人物,他身上所摺射齣的時代特徵、政治手腕以及民眾心理,都值得深入探究。我希望這本書的導讀,能為我解析清楚這個曆史事件的核心要素,包括當時的社會背景、政治環境,以及路易·波拿巴個人的角色扮演。我尤其想知道,在馬剋思的視角下,這個事件是如何被解讀的,它又揭示瞭哪些關於階級鬥爭和曆史發展的規律。這本書應該是一把鑰匙,幫助我打開理解原著的大門,讓我能夠更從容地去品味馬剋思的思想精髓,而不是被事件本身所淹沒。

評分

說實話,我對馬剋思的《霧月十八日》原著一直有些畏懼,感覺它太過深邃,政治理論和曆史分析交織在一起,如果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很容易迷失其中。所以,當看到這本《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導讀時,我簡直欣喜若狂。我更傾嚮於從一個更易懂、更直觀的角度去理解這段曆史。我希望能通過這本導讀,瞭解事件發生的具體背景,比如當時法國的社會經濟狀況,人民的普遍情緒,以及各個政治派係的力量對比。路易·波拿巴的崛起,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命運,更是時代浪潮裹挾下的産物。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解讀他身上那種矛盾的特質:既有拿破侖的雄心壯誌,又似乎帶著些許玩世不恭。我希望導讀能幫我抓住理解原著的關鍵,讓我能夠領略馬剋思分析曆史的犀利之處,而不僅僅是被晦澀的語言所睏擾。它應該是一扇窗戶,讓我能窺見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並理解其中人物的動機和行為。

評分

這本書,我拿在手裏,感覺它沉甸甸的,不僅僅是紙張的厚度,更是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我一直對曆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很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夠改變世界格局的關鍵時刻。路易·波拿巴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中是和那個輝煌的帝國聯係在一起的,但“霧月十八日”這個說法,卻像濛著一層神秘的麵紗。這本書的導讀性質,讓我覺得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我踏入波瀾壯闊的十九世紀法國曆史之前,先為我繪製瞭一幅清晰的地圖。我期待它能幫我梳理清楚那個時代錯綜復雜的人物關係和政治鬥爭,特彆是路易·波拿巴本人,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嚮權力巔峰的?他身上有哪些特質是曆史的選擇,又有哪些是他個人奮鬥的痕跡?讀完這本書,我希望我能對這段曆史有一個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不再隻是對某些零散的事件和人物的模糊印象。我特彆想瞭解,為什麼卡爾·馬剋思會選擇這個事件作為他的寫作對象,這本書的導讀又會如何解讀馬剋思的原著,這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魅力。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我,簡潔卻又不失莊重。我對於曆史的興趣,往往源於對一些“關鍵節點”的好奇,而“霧月十八日”無疑就是這樣一個節點。我希望這本書的導讀,能像打開一扇塵封的門,讓我看到隱藏在曆史洪流下的真實麵貌。路易·波拿巴,這個名字承載瞭太多故事,他如何從一個並不被看好的繼承人,最終登上權力之巔?他的策略是什麼?他所處的時代環境又給瞭他怎樣的機遇和挑戰?這本書的導讀,應該會為我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幫助我理解那個時代復雜的政治格局,以及各個力量之間的博弈。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去分析和解讀曆史事件,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如果這本書能夠在我閱讀馬剋思原著之前,就為我構建起一個堅實的知識基礎,讓我能夠帶著問題去閱讀,帶著思考去理解,那它的價值就太大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