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4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心智化理论之父”福纳吉作品首度引进中国市场!
“中德班”创始人曾奇峰作序力荐!
在《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一书的开始,福纳吉写下了如下评论:“精神分析与依恋理论互相敌视。如同许多家族世仇一样,你很难分辨问题从何而来。”回顾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这些年的发展,如果说在依恋理论提出之初,鲍尔比还试图向精神分析靠拢,得到精神分析学家的认可,那么当依恋理论发展到后来,得到越来越多其他领域的研究者的支持时,它与精神分析的矛盾冲突似乎变得难以调和。当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对整合两种理论提出了要求时,福纳吉——用著名的依恋研究者霍姆斯的话说——这位站在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两个领域的伟人,带着实力、谦逊和勇气,把整合两种理论的尝试写进了这本《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里,并迅速赢得了他应得的赞誉,与此同时,鼓舞了一批新时代的研究者。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一书是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彼得·福纳吉的经典作品之一。在本书中,作者首先用两章的篇幅对依恋理论进行了介绍,之后分别比较了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斯皮茨、埃里克森、科胡特、科恩伯格、克莱茵、比昂、温尼科特、桑德勒、莫德尔、斯特恩、沙利文等人代表的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与鲍尔比、安斯沃思、玛丽·梅因等人代表的依恋理论之间的异同。在本书的结尾,福纳吉就整合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作者还阐述了自己关于心智化能力发展的观点,将其与象征、现实检验、具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及妄想、病理性防御的起源联系起来。
彼得·福纳吉,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伦敦大学学院(UCL)教授,临床、教育和健康心理学系主任,安娜·弗洛伊德中心负责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主要成员,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获得魏宁格纪念奖。他涉足的研究领域包括边缘型人格障碍、暴力和早期依恋关系,致力于整合实证研究和精神分析理论。已出版包括本书在在内的16本著作。
如果说站在一个领域的顶端还能令人心生向往,那么站在两个领域的顶端则让人自觉难以望其项背。福纳吉就是这样一位伟人,站在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这两个领域的顶端。本书是他的每一个学生、同事甚至敌对的理论家期待已久的。凭借独特的哲思、高深的学识、极高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以及人性关怀,福纳吉简洁地描述了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的联系、区别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的核心是他关于心智化能力的起源的观点。福纳吉将心智化能力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关于表征、现实检验、游戏、具象思维的童年起源、妄想、边缘型人格障碍中的病理性防御的观点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本《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注定要成为一本核心的心理学图书。
——杰里米·霍姆斯
伦敦大学学院(UCL)名誉教授
英国精神病学家和依恋理论研究者
福纳吉的专业性保证了这本书在未来将成为一本重要的心理学参考图书。
——安妮`凯斯门特
英国心理治疗协会前任主席
国际分析心理协会(IAAP)伦理委员会主席
个人智力和人格缺陷向外投射,产生了学派之争。从防御的角度来说,学派之争是对人际冲突的掩饰。自我内部和人际关系都相当和谐的人,并不需要利用学派差异向外投射冲突,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幸好这个世界上有另外一种人,他们选择不被限定。他们觉得“在自由的土地上自由地劳作”(浮士德语),并且得出自己关于心灵的答案,是朂有价值的事情。鲍尔比就是这样的人。福纳吉在本书中详尽地描述了鲍尔比的实验和解释。我们看到,由此诞生的依恋理论,填补了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断层线,实现了数代心理学家的梦想:知行合一。
——曾奇峰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中方创始人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一章 对依恋理论的介绍 /001
第二章 依恋研究的主要成果 /017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模型与依恋理论 /051
第四章 结构学说:北美结构学说 /059
第五章 结构模型的修正理论 /073
第六章 克莱茵-比昂模型 /091
第七章 英国精神分析独立学派及其与依恋理论的关系 /107
第八章 北美客体关系理论家与依恋理论 /121
第九章 现代儿童精神分析治疗:丹尼尔·斯特恩的工作 /137
第十章 人际关系取向:从沙利文到米切尔 /145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家 /159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与依恋理论有哪些共同点? /183
第十三章 依恋理论如何吸收精神分析的思想? /215
第十四章 总 结 /221
参考文献 /225
安全型依恋的决定因素
根据鲍尔比-安斯沃思模型,安全型依恋的决定因素可分为近端因表和远端因素。近端因素影响着父母与婴儿之间关系的质量,主要涉及婴儿的气质与母亲的敏感性。远端因素会影响近端因素。但是,研究者较少研究这类中介模型,并且这类中介模型常常被证实是不准确的。
婴儿的气质一般不被认为是依恋安全感的有效决定因素。沃恩与博斯特(Vaughn & Bost,1999)在回顾文献后得出结论:“在对人格的解释以及对人际互动质量的解释上,我们不能认为安全型依恋与气质相比显得多余。”一般而言,父母关于孩子“难搞”、反应消极与情绪化的报告与孩子的依恋类型是否安全是无关的。尽管如此,当社会不利处境使看护者处于特定压力之下的时候,易激惹的婴儿的确会促使看护者做出不当行为(加强其影响),以致提高形成不安全型依恋的风险(Susman-Stillman et al.,1996;van den Boom,1994)。
母亲的悉心照料有助于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母亲的敏感性、响应性、协同性与热情、参与性在大量研究中已经被证实是婴儿是否会形成安全型依恋的预测因素(Belsky,1999a)。母亲对婴儿的干涉、过度刺激及控制则是婴儿是否会形成回避型依恋的预测因素。矛盾型依恋的形成似乎与无反应、低卷入的看护方式有关。尽管如此,这些因素相关的程度并不高。一项涉及66项研究、共包括4000对母婴的元分析的效应量?是0.17(De Wolff & van IJzendoorn,1997)。无论参照任何标准,这个效应量都是较小的。当把数据集缩减至30项专门考察父母敏感性的研究后,得到的效应量增至0.22。不过,“母亲的敏感性是形成安全型依恋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一论点目前似乎缺乏实证支持。
一项研究通过实验室操作提升了消极气质儿童的母亲的敏感性,这反过来使得这些儿童中具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数比例由28%增至68%(van den Boom,1994)。这表明母亲的敏感性对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超过12项研究中,这类干预的综合效应量是0.48(van Ijzendoorn et al.,1995)。父亲的敏感性与对父亲的安全依恋之间的相关性很低,但在统计上显著(van IJzendoorn & De Wolff,1997)。与之类似,如果非双亲的看护者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表现得敏感,他们更可能成为孩子依恋的对象,并且这种依恋是安全的(Goosens & van IJzendoorn,1990)。
关于“父母养育质量对安全依恋的意义”最重要的证据并非来自对父母看护的直接观察。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到目前为止,14项研究证明父母的成人依恋访谈结果不仅能预测孩子的依恋类型是否安全,还能预测孩子在陌生情境测验中表现出的确切依恋类型(van IJzendoorn,1995)。在成人依恋访谈中被评定为疏离型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陌生情境测验中一般会被评为回避型,而倾注型的父母的孩子一般会被评为矛盾型,未解决型的父母的孩子一般会被评为混乱型。在婴儿出生之前收集并编码的父亲或母亲的成人依恋访谈结果能预测12—18个月婴儿的依恋类型,而气质这一因素(儿童对父母的影响)似乎无法充分解释这一现象(Fonagy et al.,1991b;Steele et al.,1996a)。
斯莱德及其同事的最新研究结果为“安全型依恋的代际传递”这一谜题提供了重要线索。他们发现,与疏离型和倾注型母亲相比,成人依恋访谈中的自主型(安全型)母亲在描述她们与孩子的关系时更具条理,在关系中表达出更多的愉悦与快乐(Slade et al.,1999a)。我们认为父母对无意向性的婴儿采取意向性立场(intentional stance)的能力,即从婴儿内心与父母内心的想法、感受与欲望等方面思考婴儿及其心理状态的能力,是依恋传递的重要中介变量,并且能解释有关看护者的敏感性对婴儿的影响的经典观察结果(Fonagy et al.,1991a)。那些在成人依恋访谈中能思考自己及其看护者心理状态的父母更有可能让他们的孩子对他们产生安全型依恋(Fonagy et al.,1993b)。我们还发现,对于那些以单亲家庭、父母犯罪、失业、有精神疾病为特点的高压力组母亲,如果她们的思考能力够强,则更可能养育出具有安全型依恋的婴儿(Fonagy et al.,1994)。这是对弗洛伊德观点的初步支持。弗洛伊德(Freud,1920)认为那些忘记并忍耐过去的人注定要重复过去,至少在与他们的孩子相处时是这样的。
虽然孩子的社会处境在理论上属于远端因素,但也是决定依恋类型是否安全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拥有健全人格的父母更容易拥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婴儿(Del Carmen et al.,1993;Maslin & Bates,1983)。就像那些生活在严重不和谐家庭中的孩子(Erel & Burman,1995)以及那些与接受的社会支持不足的母亲一起生活的孩子(Crittenden,1985;Crnic et al.,1986)那样,那些与有严重抑郁症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更有可能形成不安全型依恋(Lyons-Ruth et al.,1986;Radke-Yarrpw et al.,1985;Teti et al.,1995)。贝尔斯基(Belsky,1999a)建议,依恋类型是否安全的预测因素应该被看作预测心理疾病的风险因素,应该被看作附加因素,或者相互作用的因素。不管怎样,目前的证据表明依恋的近端预测因素(例如母婴互动)的预测力是较弱的,远端预测因素(例如父母的心理疾病?)的预测力更弱。这暗示了遗传因素的强有力的影响,或者反映出多数社会心理研究的测量局限性(Maccoby,2000)。
……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书中讲述了一个个现实中的例子,值得一读。
评分书质量不错,翻译也不错。
评分确实不错,需要反复研读
评分书质量不错,翻译也不错。
评分书中讲述了一个个现实中的例子,值得一读。
评分书很好看,,很好的对比了精神分析理论,,棒棒哒!
评分书中讲述了一个个现实中的例子,值得一读。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