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Studio 2015(C#)Windows数据库项目开发

Visual Studio 2015(C#)Windows数据库项目开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建华 著
图书标签:
  • Visual Studio 2015
  • C#
  • Windows Forms
  • 数据库开发
  • SQL Server
  • ADO
  • NET
  • 数据绑定
  • 数据库设计
  • 项目实战
  • 开发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3393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484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字数:3328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讲解如何使用Visual Studio 2015(C#)开发基于数据库(SQL Server)的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主窗体界面设计、数据集、多种数据维护(录入、修改、删除)开发、统计查询、RDLC报表设计、自定义控件开发(简单控件、复合控件)、控件使用技巧(如DataGridView拖放技术、自定义绘制技术)、LINQ技术应用、智能客户端部署ClickOnce等技术。本书附录通过网上购物系统介绍了使用Visual Studio 2015开发Web项目的强大功能,有利于读者进一步学习Visual Studio 2015开发工具。本书项目完整实用,既涉及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又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知识点。在讲解方面,本书力求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指导读者完成项目的开发,并期望读者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作者简介

曾建华,199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华南农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对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都有深刻的了解,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高校任教的同时,本人从未间断过项目的开发,本人使用的过软件工具包括:SubLime、Visual Studio、SQL Server、Delphi、Foxbase等。具备丰富的数据库项目开发经验和自学新技术的能力。

目录

第1章 项目简介 (1)
1.1 项目和开发环境介绍 (1)
1.1.1 为什么学习该项目 (1)
1.1.2 开发环境介绍 (2)
1.2 系统运行 (2)
1.2.1 准备项目所需数据库 (2)
1.2.2 运行学生选课系统 (5)
1.3 认识项目 (6)
1.3.1 项目功能介绍 (6)
1.3.2 熟悉项目数据库中的表 (13)
1.3.3 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 (15)
实训 (17)
第2章 主窗体开发 (21)
2.1 项目构成 (21)
2.1.1 创建项目 (21)
2.1.2 认识Program.cs文件 (23)
2.2 主窗体设计 (24)
2.2.1 主菜单(MenuStrip) (24)
2.2.2 工具栏(ToolStrip) (27)
2.2.3 状态栏(StatusStrip) (29)
2.2.4 多文档界面(MDI)应用程序主窗体设计 (31)
实训 (33)
第3章 数据维护窗体开发 (34)
3.1 系部数据维护 (34)
3.1.1 创建数据集并添加到系部表 (34)
3.1.2 设计系部信息窗体并维护数据 (37)
3.2 班级数据维护 (42)
3.2.1 修改数据集并添加到班级表 (42)
3.2.2 设计班级信息窗体并维护数据 (43)
3.3 学生数据维护 (49)
3.3.1 修改数据集并添加到学生表 (49)
3.3.2 设计学生信息窗体并维护数据 (49)
3.4 课程数据维护 (54)
3.4.1 设计课程信息窗体 (54)
3.4.2 维护课程数据 (55)
实训 (60)
第4章 系统登录及权限管理 (61)
4.1 系统登录 (61)
4.1.1 设计登录窗体 (61)
4.1.2 编写静态类供全局使用 (62)
4.1.3 编写登录相关代码 (65)
4.2 权限管理 (67)
4.2.1 登录信息 (67)
4.2.2 操作权限控制 (68)
实训 (69)
第5章 学生选课 (70)
5.1 选课填报志愿 (70)
5.1.1 界面设计 (70)
5.1.2 实现选课业务逻辑 (78)
5.1.3 实现DataGridView拖放行确定选课志愿顺序 (83)
5.2 查询报名结果 (87)
5.2.1 界面设计 (87)
5.2.2 相关代码编写 (87)
实训 (90)
第6章 选课抽签及抽签结果查询 (92)
6.1 随机抽签产生选课结果 (92)
6.1.1 设计存储过程 (92)
6.1.2 调用存储过程 (95)
6.2 按课程查看选课结果 (96)
6.2.1 界面设计 (97)
6.2.2 相关代码编写 (97)
实训 (100)
第7章 统计查询 (102)
7.1 按班级性别统计学生人数 (102)
7.1.1 界面设计 (102)
7.1.2 相关代码编写 (103)
7.2 未选课学生统计 (106)
7.2.1 界面设计 (106)
7.2.2 相关代码编写 (107)
实训 (110)
第8章 RDLC报表 (111)
8.1 打印来自原始表的数据 (111)
8.1.1 创建报表 (111)
8.1.2 准备预览报表窗体 (124)
8.1.3 调用报表 (125)
8.2 打印来自自定义表的数据 (127)
8.2.1 修改数据集,准备报表所需的DataTable (127)
8.2.2 创建报表 (129)
8.2.3 调用报表 (132)
实训 (134)
第9章 系统完善 (135)
9.1 设计关于窗体 (135)
9.1.1 设置项目属性 (135)
9.1.2 设计窗体 (137)
9.2 异常 (139)
9.2.1 异常的概念 (139)
9.2.2 异常的处理 (139)
9.3 DataGridView单击列标题时取消排序 (141)
9.3.1 通过可视化方式设定DataGridView的所有列不排序 (141)
9.3.2 通过编写通用方法设定DataGridView的所有列不排序 (142)
9.3.3 调用方法禁止DataGridView单击列标题时排序 (142)
9.4 Singleton模式 (142)
9.4.1 Singleton模式的概念 (142)
9.4.2 用Singleton模式防止MDI子窗体的多实例化 (143)
实训 (144)
第10章 控件开发 (145)
10.1 用户控件 (145)
10.1.1 开发用户控件 (145)
10.1.2 使用用户控件 (150)
10.2 复合控件 (151)
10.2.1 开发登录系统的复合控件 (152)
10.2.2 使用复合控件实现系统登录 (154)
实训 (156)
第11章 LINQ查询技术 (157)
11.1 LINQ TO Object (157)
11.1.1 LINQ TO Object简介 (157)
11.1.2 使用LINQ TO Object (158)
11.2 LINQ TO DataSet (163)
11.2.1 LINQ TO DataSet简介 (163)
11.2.2 使用LINQ TO DataSet (163)
11.3 LINQ TO SQL (165)
11.3.1 LINQ TO SQL简介 (165)
11.3.2 使用LINQ TO SQL (165)
实训 (168)
第12章 使用ClickOnce部署项目 (170)
12.1 发布前的准备 (171)
12.1.1 配置IIS (171)
12.1.2 更改项目图标 (173)
12.2 发布 (174)
12.2.1 发布项目 (174)
12.2.2 测试发布项目 (175)
实训 (176)
附录A 网上购物系统及其数据库简介 (177)
A.1 网上购物系统介绍 (177)
A.1.1 网上购物系统功能介绍 (177)
A.1.2 为什么通过网上购物系统学习SQL Server (177)
A.2 运行网上购物系统 (178)
A.2.1 准备网上购物系统所需数据库 (178)
A.2.2 运行网上购物系统 (180)
A.2.3 网上购物系统功能介绍 (183)
A.3 网上购物系统使用的数据库eShop (195)
A.3.1 初步认识网上购物系统使用的数据库eShop (195)
A.3.2 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 (198)

前言/序言

Visual Studio 2015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可用于开发生成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ASP.NET Web 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和移动应用程序。

Visual Studio 2015支持Visual Basic、Visual C#和Visual C++,都使用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IDE),这样就能够进行工具共享,并能够轻松地创建混合语言解决方案。

本书主要讲解使用Visual Studio 2015(C#)开发基于数据库应用的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

为什么开发Windows项目呢?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具备界面友好、功能丰富的特点,加上智能客户端部署功能,可使客户端自动升级更新到最新程序。

为什么使用数据库项目呢?市场上需求的软件,如各种ERP软件、财务软件、游戏软件等基本上都和数据库有关,所以开发数据库系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本书以实训为主,力求步骤明确,指导读者完成项目的开发,对单个知识点并不做详细介绍,对某项具体技术或概念的阐述读者可参考相关的MSDN。

本书主要由以下各章构成。

第1章 项目简介,准备好开发环境,认识本书教学所用项目的功能,了解项目使用的数据库中各表的含义以及表之间的关系。

第2章 主窗体开发,通过创建新的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和主窗体的开发,让读者熟悉Visual Studio 2015集成开发环境(IDE)的常用元素;通过主窗体的开发,读者将学会如何使用菜单、工具栏、状态栏、MDI窗体。

第3章 数据维护窗体开发,通过学习各种常用数据维护的方式掌握使用类型化数据集。以系部数据维护为例,学会以DataGridView的方式维护单表数据;以班级数据维护为例,学会在DataGridView中使用下拉列表维护带主外键关系表的数据;以学生数据维护为例,学会使用详细信息的方式维护数据,熟练使用数据绑定类型的下拉列表和固定值的下拉列表,以及DateTimePicker(日期)控件的使用;以课程数据维护为例,学会自己控制新增、修改、删除等数据维护方式。

第4章 系统登录及权限管理,学习开发系统启动窗体,开发登录验证窗体以及权限的控制。

第5章 学生选课,通过该功能的学习,希望读者能灵活编程来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以及学习DataGridView的一些使用技巧。

第6章 选课抽签及抽签结果查询,通过该功能的实现,让读者学会如何通过调用存储过程的方式实现业务逻辑。

第7章 统计查询,通过该功能的学习,希望读者能灵活使用SQL语句,学会编写代码对DataSet进行细节的控制。

第8章 RDLC报表,学习如何设计RDLC报表,如何为报表提供数据,如何调用并运行报表,包括如何实现打印来自原始表、自定义表的数据。RDL(Report Definition Language)是报表定义语言的缩写。微软后来又提出RDLC,即在RDL基础上加C,C代表Client-side processing完善的结果,同时也凸显了RDLC的客户端处理能力。

第9章 系统完善,学习如何开发系统“关于”框、使用程序集信息、异常处理、DataGridView单击列标题时取消排序、用Singleton模式防止MDI子窗体的多实例化等小技巧。

第10章 控件开发,学习开发用户控件和复合控件,设置控件开发过程中的属性(Property)和事件(Event),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适合的控件。

第11章 LINQ查询技术,掌握LINQ 的常用技术,包括LINQ TO DataSet、LINQ TO SQL、LINQ TO Object。

语言集成查询(LINQ)是Visual Studio 2015中的一组功能,可为C#和Visual Basic语言语法提供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对其技术进行扩展,以支持几乎任何类型的数据存储,而不仅限于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第12章 使用ClickOnce部署项目,读者可学会使用ClickOnce技术部署智能客户端。

ClickOnce是一项部署技术,我们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创建基于Windows的自行更新的应用程序。安装和运行这类应用程序所需的用户交互最少。

ClickOnce应用程序可以自行更新,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在较新版本可用时检查是否存在较新版本,并自动替换所有更新后的文件。

附录A 网上购物系统及其数据库简介,介绍Visual Studio 2015开发Web项目的强大功能,帮助读者了解网上购物系统的各项功能,认识网上购物系统配套的数据库eShop。

本书所要求的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5、SQL Server 2005/2008/2012/2014。考虑到读者机器环境的通用性,本书所带示例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5版本,在SQL Server 2005/2008/2012/2014下都可使用。

本书附录所要求的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5、SQL Server 2014。

本书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曾建华、赵明编写。曾建华负责本书各章的结构及内容的编写和项目开发,本书各章节的代码由赵明调试并通过。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徐人凤老师的指导和支持。此外,李斌、杨丽娟、李云程、王梅、杨淑萍、范新灿、肖正兴、裴沛、袁梅冷、梁雪平和庄亚俊等,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内容的编写和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本书配有电子教学课件及程序源代码,请有此需要的教师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注册后免费进行下载。如有问题可在网站留言板留言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E-mail:hxedu@phei.com.cn),也可与作者联系(E-mail:237021692@qq.com)。

本书是在编者总结多年教学、项目开发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编者在探索教材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也对书稿进行了多次审校,但由于编写时间及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希望同行专家和读者能给予批评和指正。


编 者



《Visual Studio 2015 (C) 嵌入式系统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 前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渗透到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石。在这些系统中,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是核心功能,它们不仅关乎系统的稳定运行,更是进行故障诊断、性能优化、智能化决策的关键。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往往面临着资源受限、实时性要求高、接口复杂多样等挑战。而借助强大的Visual Studio 2015开发平台以及C语言的优势,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构建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嵌入式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学习教程,讲解如何利用Visual Studio 2015集成开发环境和C编程语言,开发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应用。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高级技术和实际应用案例,帮助读者掌握从硬件接口通信、实时数据处理到用户界面设计、系统部署的全过程。无论您是嵌入式开发新手,还是希望拓展C在嵌入式领域应用的资深开发者,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参考。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概述 本章将为读者构建一个关于嵌入式系统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的宏观认识。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定义与重要性: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深入解析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如资源受限、专用性强、实时性要求高等)以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场景(如工业控制、物联网设备、消费电子、医疗仪器等)。 实时监控的含义: 详细阐述实时监控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包括状态监测、参数测量、异常检测、安全预警等,并强调其对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直接影响。 数据采集的流程与目的: 剖析数据采集的完整流程,从传感器信号的获取,到信号的转换、数字化,再到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分析。明确数据采集的根本目的,例如用于过程控制、性能评估、研发优化、故障诊断、商业智能等。 2. 关键技术与挑战: 硬件接口通信: 介绍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接口,如UART (串行通信)、SPI (串行外设接口)、I2C (集成电路互联总线)、CAN (控制器局域网)、Ethernet (以太网)、USB (通用串行总线)等。讨论不同接口的特点、适用场景以及在数据传输速率、可靠性、功耗等方面的权衡。 实时性要求: 探讨嵌入式系统中“实时性”的含义,区分硬实时和软实时。分析导致实时性问题的常见原因(如中断延迟、任务调度、资源竞争、算法复杂度等)以及保障实时性的常用方法(如优先级抢占调度、中断服务例程优化、无锁编程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讲解在嵌入式环境中进行数据处理的技术,包括数据滤波(如滑动平均滤波、中值滤波)、数据转换(如单位换算、归一化)、数据压缩等。初步介绍实时数据分析的意义,为后续章节的数据可视化和决策支持奠定基础。 资源约束: 详细讨论嵌入式系统面临的典型资源限制,包括CPU处理能力、内存(RAM和ROM)大小、存储空间、功耗以及硬件成本。分析这些限制如何影响软件设计和开发策略。 可靠性与鲁棒性: 强调嵌入式系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讨论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如错误检测与纠正机制、异常处理、容错设计、系统重启与恢复策略。 3. Visual Studio 2015与C在嵌入式开发中的应用潜力: 为何选择C? 尽管C传统上常用于桌面和Web开发,但随着.NET Micro Framework、.NET Core/.NET 5+在嵌入式领域的不断发展,C在嵌入式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书将重点关注如何在Visual Studio 2015环境下,通过特定的框架或库,将C的强大功能应用于嵌入式设备的监控和数据采集。 Visual Studio 2015的优势: 介绍Visual Studio 2015作为一款成熟的集成开发环境,为嵌入式C开发带来的便利,包括强大的代码编辑器、调试器、项目管理工具、UI设计器(若适用)等。 本书的定位与目标读者: 明确本书将聚焦于利用Visual Studio 2015和C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应用,而非通用的嵌入式硬件开发或操作系统原理。目标读者包括希望将C技能扩展到嵌入式领域的软件工程师、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感兴趣的C开发者,以及需要为嵌入式设备设计监控界面的技术人员。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通信接口的C编程实现 本章将深入讲解如何使用C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5环境中,通过各种通信接口与嵌入式硬件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读取和控制。 1. 串行通信 (UART): UART原理简介: 简要介绍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概念。 C中的`System.IO.Ports.SerialPort`类: 详细介绍`SerialPort`类及其核心属性和方法,如`PortName`、`BaudRate`、`Parity`、`DataBits`、`StopBits`、`Open()`、`Close()`、`Read()`、`Write()`、`ReadLine()`、`DataReceived`事件等。 配置与打开串口: 演示如何创建`SerialPort`对象,设置串口参数,并成功打开串口连接。 发送与接收数据: 讲解如何使用`Write()`方法发送指令或数据到嵌入式设备,以及如何使用`Read()`系列方法或订阅`DataReceived`事件来接收来自设备的数据。 数据解析: 重点讲解接收到的原始数据(通常是字节流或字符串)如何在C中进行有效解析,将其转换为有意义的数值或状态信息。例如,解析ASCII码、二进制数据、特定协议格式的数据。 异常处理: 讨论在串口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异常(如端口不可用、设备未连接、数据格式错误等),以及如何通过try-catch块进行健壮的错误处理。 实际案例: 演示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连接一个带有UART接口的传感器模块(如温湿度传感器),读取其输出的数据并在控制台显示。 2. SPI和I2C通信: SPI与I2C原理对比: 简要介绍SPI(串行外设接口)和I2C(集成电路互联总线)的工作原理、特点(如通信方式、主从设备、地址机制、通信速度等),以及它们与UART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第三方库或硬件抽象层 (HAL): 重点说明,在标准的.NET Framework(尤其是在Windows桌面应用场景下)中,直接操作SPI和I2C硬件通常需要依赖特定的硬件抽象层(HAL)或第三方库。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找到并集成适用于Visual Studio 2015和目标嵌入式平台的HAL或库。例如,针对某些嵌入式Windows版本(如Windows IoT Core)或使用特定的GPIO扩展卡,可能存在相应的API。 使用SPI/I2C API: 演示如何调用HAL或第三方库提供的API来: 初始化SPI/I2C控制器。 选择从设备(SPI的片选,I2C的总线地址)。 配置通信参数(如SPI的模式、时钟频率)。 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数据格式与协议: 讲解在SPI/I2C通信中,数据通常以字节序列的形式传输,需要理解特定芯片的数据手册,才能正确地读写寄存器和解析数据。 实际案例: 举例说明如何使用SPI接口读取一个AD转换器(ADC)的数据,或使用I2C接口控制一个OLED显示屏。 3. 网络通信 (Ethernet/Wi-Fi): TCP/IP与UDP协议: 简要回顾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基本概念、通信模型、优缺点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C中的Socket编程: 详细介绍C中用于网络通信的`System.Net.Sockets`命名空间,重点讲解`Socket`类、`TcpClient`、`TcpListener`、`UdpClient`等类。 客户端与服务器模型: 演示如何构建TCP客户端和服务器,实现设备之间或设备与PC之间的通信。 数据传输: 讲解如何使用`NetworkStream`或`Socket`的`Send()`和`Receive()`方法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数据格式化: 讨论在网络传输中,数据通常需要序列化(如JSON、XML、Protocol Buffers)或采用自定义二进制格式。 Web API与RESTful服务: 简要介绍如何利用C和ASP.NET Web API(虽然ASP.NET Web API主要用于服务器端,但其核心概念和数据格式化技术同样适用于构建嵌入式设备作为服务器端提供服务)在嵌入式设备上搭建简单的Web服务,允许其他设备或应用程序通过HTTP协议进行数据交互。 实际案例: 演示一个通过以太网将传感器数据发送到PC端的应用程序,或一个通过Wi-Fi接收PC指令控制嵌入式设备执行动作的例子。 4. 其他通信接口 (USB, CAN等): USB通信: 介绍USB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C进行USB通信。这通常需要依赖特定的USB驱动程序、DLL库(如libusb-win32)或Windows的WinUSB/libusb API。将讲解如何在Visual Studio 2015项目中集成这些外部库,并通过C调用API实现USB设备的数据读写。 CAN总线: 简要介绍CAN总线的特点、在汽车电子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指出在C中进行CAN通信通常需要专门的CAN接口卡和配套的驱动程序/SDK。演示如何集成和使用这些工具包,发送和接收CAN报文。 多线程与异步操作: 强调在处理通信接口时,为了避免阻塞主线程,提高系统响应速度,需要使用多线程或异步编程模型(如`async/await`)。 第三章 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在Visual Studio 2015和C环境下,高效地从硬件读取原始数据,并对其进行实时处理,为后续的分析和展示做好准备。 1. 数据采集策略: 轮询(Polling): 讲解通过定时器(如`System.Timers.Timer`或`System.Threading.Timer`)周期性地查询传感器或设备状态的方法。讨论其优缺点(简单易实现,但可能浪费资源或错过短暂事件)。 中断驱动(Interrupt-Driven): 阐述当硬件事件发生时,通过中断信号通知CPU来触发数据采集。介绍如何在C中处理硬件中断(可能需要通过特定的硬件抽象层或平台API)。强调中断驱动的效率和实时性优势。 事件驱动(Event-Driven): 结合前面章节介绍的通信接口的事件模型(如`SerialPort.DataReceived`),讲解如何构建基于事件的数据采集系统,当有新数据到达时自动触发处理。 混合策略: 探讨结合使用不同采集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 2. 传感器数据读取与数字化: 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简要回顾ADC(模数转换器)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通信接口(如SPI、I2C)读取ADC芯片输出的数字值。 数字传感器数据: 处理来自数字传感器(如DHT22温湿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原始数据,通常需要遵循其通信协议进行解析。 单位换算与校准: 讲解如何将原始的数字读数(如ADC电压值、传感器原始码)根据传感器规格转换为实际的物理单位(如摄氏度、帕斯卡、安培)。演示如何实现简单的线性校准。 3. 实时数据流处理: 数据缓冲区管理: 讲解如何使用高效的数据结构(如`Queue`、`List`、`BlockingCollection`)来存储接收到的原始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数据滤波技术: 滑动平均滤波: 实现计算一段时间内数据的平均值,以平滑噪声。 中值滤波: 实现查找一段时间内数据的中间值,对突变值不敏感。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EWMA): 实现对近期数据赋予更高权重的平均计算。 数据转换与格式化: 单位转换: 如将毫伏转换为伏特,将原始字节组合为16位/32位整数。 数据归一化: 将数据缩放到特定范围(如0-1或-1到1),方便后续比较或分析。 数据压缩: 介绍简单的无损或有损数据压缩方法,以减少存储或传输的数据量。 4. 多线程与并发处理: 分离采集与处理: 讲解如何将数据采集线程与数据处理线程分离,提高系统的响应性和吞吐量。 线程同步机制: 介绍`lock`关键字、`Monitor`类、`Semaphore`、`Mutex`等用于保护共享资源,避免竞态条件。 `BlockingCollection`的应用: 演示如何使用`BlockingCollection`作为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的阻塞队列,实现采集线程向其中添加数据,处理线程从中取出数据,并自动处理线程间的同步。 `Task`和`Parallel`: 介绍C 5.0及以上版本引入的`async/await`和`Task`并行库,用于更高效地处理异步操作和并行计算,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5. 错误检测与容错: 数据有效性校验: 检查读取的数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是否存在异常值。 通信中断处理: 实现当通信连接意外断开时,系统能够尝试重新连接或发出警报。 数据重传与校验: 对于关键数据,可以考虑实现简单的校验和(Checksum)或CRC(循环冗余校验)机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异常数据处理策略: 定义当接收到无效或异常数据时,系统的应对方式(如丢弃、记录日志、报警)。 第四章 嵌入式系统实时监控用户界面设计 本章将重点讲解如何使用Visual Studio 2015提供的工具,为嵌入式系统的实时监控应用设计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 1. GUI框架选择与集成: Windows Forms (WinForms): 介绍Windows Forms作为Visual Studio 2015自带的经典UI框架。虽然通常用于桌面应用,但如果目标嵌入式系统运行的是Windows Embedded Compact或Windows IoT Core等操作系统,WinForms依然是可行的选择。 WPF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介绍WPF的优势,如更强大的图形渲染能力、数据绑定、样式和模板,以及其在某些嵌入式Windows环境下的适用性。 .NET MAUI (Multi-platform App UI): 提及.NET MAUI作为跨平台UI框架的最新发展,可以在未来支持更多嵌入式平台。虽然Visual Studio 2015可能不支持直接使用.NET MAUI,但了解其概念有助于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方UI库: 介绍一些可能支持特定嵌入式平台的第三方UI库,它们可能提供更轻量级或更适合嵌入式设备的UI控件。 本章的重点: 本章将主要围绕Visual Studio 2015对WinForms和WPF的支持展开,因为它们是当时最主流的UI开发技术。 2. 数据可视化控件: 图表控件: 线型图 (Line Chart): 用于展示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数据,如温度、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讲解如何使用`System.Windows.Forms.DataVisualization.Charting`(WinForms)或`System.Windows.Controls.DataVisualization.Toolkit`(WPF)等内置或第三方图表控件。 仪表盘 (Gauge): 用于显示当前数值,如速度表、油量表。演示如何使用自定义控件或第三方仪表盘控件。 散点图 (Scatter Chart): 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柱状图/条形图 (Bar Chart): 用于比较离散的数据。 仪表与指示灯: LED指示灯: 使用按钮、复选框或自定义控件模拟LED,显示设备状态(如运行、故障、连接)。 数值显示控件: `Label`、`TextBox`(设置为只读)等用于显示传感器读数、状态信息。 进度条 (ProgressBar): 显示任务进度或数据采集的完成度。 仪表盘设计: 讲解如何通过组合各种基本控件,或者使用专用的仪表盘控件库,创建逼真的模拟仪表盘,提升监控界面的专业感。 3. 用户交互设计: 按钮与触发器: 用于执行命令(如启动/停止采集、复位设备、发送控制指令)。 复选框与单选按钮: 用于配置参数、选择模式。 文本框与下拉列表: 用于输入参数、选择选项。 滑块 (Slider) 与微调器 (NumericUpDown): 用于精细调整数值参数。 事件处理: 讲解如何为UI控件添加事件处理程序,响应用户的点击、输入等操作,并将这些操作转化为对嵌入式硬件的控制指令。 4. UI布局与响应式设计: 布局管理器: 介绍WinForms中的`TableLayoutPanel`、`FlowLayoutPanel`,WPF中的`Grid`、`StackPanel`等,用于组织和排列UI控件,使其在不同分辨率的屏幕上都能良好显示。 锚定与停靠: 讲解如何设置控件的锚定(Anchor)和停靠(Dock)属性,使其能够随窗口大小变化而自动调整位置和大小。 多窗口与Tab控件: 组织复杂的监控界面,可以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划分到不同的窗口或Tab页中。 5. 状态显示与反馈: 实时更新: 讲解如何通过定时器或事件驱动机制,定期更新UI控件显示的数据,保证监控信息的实时性。 颜色编码与图标: 使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表示正常,红色表示故障)或图标来直观地指示设备的状态或警报。 消息提示与日志: 集成消息框(`MessageBox`)或日志窗口,向用户显示重要的系统信息、警告或错误。 6. 美化与用户体验: 主题与样式: 介绍如何利用WPF的样式和模板功能,或在WinForms中使用自定义控件,统一应用程序的外观风格。 图标与图像: 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图标和图像,增强界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简洁直观的设计原则: 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避免信息过载,确保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第五章 数据存储、分析与远程访问 本章将探讨如何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实现数据的分析,并探讨如何为嵌入式系统添加远程访问功能。 1. 嵌入式数据存储方案: 本地文件存储: 文本文件(CSV, TXT): 讲解如何使用C的文件I/O操作(`System.IO`命名空间)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为CSV(逗号分隔值)或TXT格式的文件。讨论其简单易用,但效率和扩展性有限。 二进制文件: 讨论使用二进制格式(如序列化对象)进行存储,可以提高存储效率,但可读性较差。 XML文件: 适用于结构化数据存储,但可能占用较大空间。 嵌入式数据库: SQLite: 介绍SQLite作为一款轻量级的、嵌入式的SQL数据库引擎。演示如何使用C的`System.Data.SQLite`等库,在Visual Studio 2015项目中集成SQLite,并在嵌入式设备上创建数据库、表,执行SQL语句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强调SQLite的跨平台性和无服务器架构。 其他嵌入式数据库: 简要提及其他可能的选择,如SQL Server Compact Edition (SQL CE)(虽然在VS2015时代可能已不再是主流,但了解其历史意义)。 内存数据库 (In-Memory Database): 介绍某些场景下,将数据暂时存储在内存中以提高访问速度。 2. 数据分析与处理: 基本统计分析: 演示如何使用C代码计算数据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 数据趋势分析: 结合图表控件,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识别异常模式。 阈值告警: 设置数据阈值,当采集到的数据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告警通知。 简单数据挖掘: 探讨一些基础的数据挖掘技术,如模式识别、异常检测(例如,通过检测数据点是否偏离了其历史分布)。 与其他分析工具集成: 简要介绍如何将采集的数据导出为适合导入到更专业的分析工具(如MATLAB, Python/Pandas, R)的格式。 3. 远程监控与管理: 远程访问技术: Socket通信: 重复前面章节介绍的Socket通信,用于实现远程PC与嵌入式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Web服务 (Web API): 演示如何让嵌入式设备运行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通过HTTP协议向远程客户端提供数据接口。这允许通过浏览器或其他HTTP客户端访问设备状态和数据。 MQTT协议: 介绍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作为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协议,非常适合物联网和嵌入式设备的远程通信。讲解如何在C中集成MQTT客户端库,连接到MQTT Broker,实现数据的发布和订阅。 远程数据可视化: 结合Web技术(如HTML5, JavaScript, Chart.js),在Web页面上实现对嵌入式设备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展示。 远程控制: 实现从远程客户端发送命令,控制嵌入式设备的运行状态或调整参数。 安全考虑: 强调在进行远程访问时,必须考虑安全问题,如数据加密、身份验证、访问授权等。 4. 日志记录与诊断: 应用程序日志: 记录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关键事件、错误信息、警告等。使用`System.Diagnostics.Trace`或`ILogger`(如果使用.NET Core/5+的日志接口)等。 远程日志查询: 实现允许远程用户查询嵌入式设备的应用程序日志,便于故障排查。 系统健康监控: 记录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网络状态等系统级信息,辅助诊断系统性能问题。 第六章 性能优化与系统部署 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对开发的嵌入式监控应用进行性能优化,并讲解其部署到目标硬件的流程。 1. 性能优化策略: 代码优化: 算法效率: 审视算法的复杂度,选择更高效的算法。 内存管理: 避免内存泄漏,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理解垃圾回收(GC)机制,并知道何时可以手动触发(谨慎使用)。 避免不必要的对象创建: 重用对象,减少GC压力。 字符串操作优化: 使用`StringBuilder`进行频繁的字符串拼接。 LINQ优化: 谨慎使用LINQ,尤其是在性能敏感的代码段。 线程与并发优化: 合理使用多线程: 避免创建过多线程导致线程切换开销过大。 高效的同步机制: 选择最适合场景的同步方式,避免死锁。 使用`async/await`: 充分利用异步操作,提高UI响应性和系统吞吐量。 I/O优化: 异步I/O: 尽可能使用异步文件读写和网络操作。 缓冲区优化: 合理设置读写缓冲区大小。 资源利用率监控: 性能分析工具: 使用Visual Studio 2015内置的性能分析器(Profiler)来识别性能瓶颈,如CPU占用率高、内存分配过多等。 代码覆盖率工具: 确保测试覆盖率,减少潜在的bug。 2. 实时性保障: 优先级调度: 如果目标平台支持,了解和配置任务的优先级,确保高优先级的实时任务能够及时执行。 中断处理: 优化中断服务例程(ISR)的长度,尽快将耗时操作转移到后台任务处理。 避免阻塞操作: 在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中,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同步阻塞操作。 3. 系统部署: 目标平台准备: 操作系统: 确认目标嵌入式设备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Embedded Compact, Windows IoT Core, Linux等)。 运行时环境: 根据目标平台,安装相应的.NET Framework版本或.NET Core/5+运行时。 应用程序打包: 发布配置: 在Visual Studio 2015中,选择“发布”选项,配置发布设置,如生成模式(Debug/Release)、目标框架等。 独立部署 (Self-contained Deployment): 生成包含.NET运行时和所有依赖项的独立应用程序包,无需在目标设备上单独安装运行时。 框架依赖部署 (Framework-dependent Deployment): 生成不包含.NET运行时的应用程序,需要在目标设备上预先安装兼容的.NET运行时。 部署方法: 文件拷贝: 直接将编译好的应用程序文件复制到目标设备。 安装程序: 对于更复杂的部署,可以考虑创建安装程序(如MSI包),自动化安装过程。 远程部署: 利用网络协议(如SSH, FTP)进行远程文件传输和部署。 驱动程序与库: 确保所有必需的硬件驱动程序和第三方库已正确安装在目标设备上。 4. 系统维护与更新: 远程更新机制: 探讨实现应用程序的远程更新方案,以便在设备部署后进行bug修复或功能升级。 版本控制: 建议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来管理代码,方便回溯和协同开发。 文档编写: 强调编写详细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文档的重要性。 附录 A:嵌入式开发常用工具与资源 Visual Studio 2015 常用快捷键与技巧 推荐的C第三方库列表(针对嵌入式场景) 常用嵌入式通信协议参考 在线学习资源推荐 附录 B:常见问题解答 (FAQ) 解答在嵌入式C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 结语 本书通过对Visual Studio 2015和C在嵌入式系统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领域的深入讲解,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开发知识体系。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您掌握核心技术,解决实际开发中的挑战,并能触类旁通,将C的强大能力发挥到更广泛的嵌入式应用场景中。愿您在嵌入式开发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确实让我看到了在.NET环境下进行数据库开发的可能性,尤其是在Visual Studio 2015这个相对成熟的平台下。我之前一直以为数据库开发主要集中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或者专门的数据库IDE里,但这本书巧妙地将开发环境与数据库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它展示了如何直接在Visual Studio中创建和管理数据库项目,这对于那些习惯了统一开发工具链的开发者来说,无疑大大提高了效率。 书中对C作为后端语言在数据库交互方面的应用做了深入的阐述。我一直觉得C在.NET生态中的强大在于其丰富的类库和优秀的性能,而这本书则进一步挖掘了它在数据访问层(DAL)构建上的潜力。通过各种代码示例,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如何利用ADO.NET、Entity Framework等技术,优雅地处理数据库连接、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特别是Entity Framework的部分,它将ORM(对象关系映射)的概念介绍得非常透彻,让我能够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的SQL语句编写,也降低了出错的概率。 此外,这本书在项目结构设计和代码组织方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良好的数据库项目不仅仅是写出能工作的代码,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清晰、可维护的架构。书中关于如何划分不同的层(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UI层)的建议,以及如何实现这些层之间的解耦,都非常有指导意义。例如,它讲解了如何使用依赖注入(DI)来管理数据访问对象的生命周期,这对于构建可测试、可扩展的应用程序来说至关重要。虽然我目前的项目规模还不大,但这些设计原则为我未来的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实用技巧,这是我之前接触的数据库入门资料中很少深入探讨的。书中关于索引的创建和使用、查询语句的优化、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库自带的性能分析工具来查找瓶颈,都让我受益匪浅。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分析执行计划来理解SQL查询的执行过程,并据此进行优化。这对于我处理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提升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非常有帮助。 最后,这本书的实战性非常强,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项目案例来展示如何将各种技术整合应用。从创建一个简单的联系人管理系统,到构建一个更复杂的电子商务后台,书中提供的案例都循序渐进,能够让读者一步步地掌握数据库开发的全过程。特别是书中关于异常处理和错误日志记录的章节,对于构建健壮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它教会了我如何预见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数据库错误,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日志记录机制,这对于日后排查问题非常有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C开发者,我一直对如何更高效、更安全地与数据库打交道感到好奇,而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它并非仅仅是介绍SQL语法,而是将Visual Studio 2015这个强大的IDE作为核心,将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和集成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发现,以前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里独立完成的很多数据库任务,现在都可以无缝地集成到Visual Studio的项目中,这使得整个开发流程更加连贯和高效。 书中对SQL Server作为目标数据库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C代码来充分发挥这些特性。我了解到,不仅仅是基础的CRUD操作,即使是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等更高级的数据库对象,都可以通过Visual Studio的项目模板和代码来方便地创建和管理。书中提供的代码示例非常贴近实际开发场景,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如何将这些数据库特性应用到我的项目中,从而提升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安全性。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数据安全方面的讲解。在Web开发日益普及的今天,数据安全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防止SQL注入攻击,如何进行安全的连接字符串管理,以及如何合理地使用数据库用户权限等。这些都是开发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而这本书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了我,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数据库开发。 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数据库部署和版本控制的宝贵建议。在我看来,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开发生命周期,不仅仅是编写代码,还包括如何将开发好的数据库结构部署到生产环境,以及如何进行版本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更新和回滚。书中关于如何使用SQL Server Data Tools (SSDT)进行数据库部署的讲解,以及如何将数据库项目纳入版本控制系统(如Git)的流程,都为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另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有一定C基础的开发者。它避免了过于晦涩的技术术语,而是用一种平实易懂的方式来讲解复杂的概念。同时,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图表和代码片段,使得理解过程更加直观。我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书中的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到我的实际项目中,这种学习方式让我感到非常高效和有成就感。

评分

坦白说,起初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的工作需要,我需要熟练掌握Visual Studio 2015环境下的数据库开发技术,尤其是C语言的应用。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瑞士军刀”,将我可能需要的各种工具和方法都打包了进去。我原本以为数据库开发就是写SQL语句,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数据库部分的设计和实现同样至关重要,而且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它非常系统地讲解了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数据库项目,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定义、字段属性的设置、约束的添加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数据类型选择的章节,书中详细对比了各种数据类型的优劣,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这对我过去经常随意选择数据类型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让我能够更严谨地设计数据库结构,从而避免潜在的数据存储和查询问题。 书中对于C与SQL Server之间交互的讲解,也非常细致。我学会了如何利用C中的各种类库,例如`System.Data.SqlClient`,来执行SQL命令,处理查询结果。更重要的是,它深入讲解了如何使用Entity Framework Core,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ORM框架,能够将数据库表映射到C对象,大大简化了数据访问层的开发。通过ORM,我可以完全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而无需编写大量的SQL代码,这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并且减少了SQL语法错误的发生。 除了基本的数据库操作,这本书还涉及到了一些高级的主题,比如事务处理、存储过程、函数以及触发器的使用。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书中通过大量的代码示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在提升数据一致性和业务逻辑复杂性方面的作用。例如,关于事务处理的讲解,让我明白如何在多个数据库操作之间保证原子性,避免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数据库开发基础,并且让我看到了在Visual Studio 2015这个平台上进行高效数据库开发的多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掌握数据库开发的各项技能。

评分

在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数据库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存储数据”的层面,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数据库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核心地位。Visual Studio 2015作为开发平台,为数据库项目提供了一个高度集成的环境,这使得数据层的设计和实现与应用程序的其他部分能够更紧密地协同工作。我过去常常觉得数据库设计是独立于应用程序开发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 它非常细致地讲解了如何利用C语言与SQL Server进行交互,并且重点突出了如何通过代码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我学会了如何编写健壮的数据访问代码,如何有效地处理数据库连接和命令,以及如何解析和应用查询结果。书中关于如何使用`SqlDataReader`和`DataTable`来处理数据,以及如何利用参数化查询来防止SQL注入攻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回避像索引、视图、存储过程等数据库的进阶话题,而是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进行了讲解。我了解到,合理的索引设计可以极大地提升查询性能,而视图和存储过程则能有效地封装业务逻辑,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书中提供的实例,都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些概念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得到应用。 这本书在项目结构和代码组织方面也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创建不同的类库来划分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以及如何利用接口和抽象类来实现层与层之间的解耦。这种良好的项目结构,不仅能够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也为后续的功能扩展和团队协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数据库的测试和优化。我了解到,仅仅编写能够工作的代码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充分的测试,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性能。书中介绍的各种测试方法,以及如何利用Visual Studio的性能分析工具来定位和解决数据库性能瓶颈,都让我对如何构建高性能的数据库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如同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在Visual Studio 2015环境下,使用C进行数据库开发的广阔天地。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编写SQL语句,而是将整个数据库开发流程,从设计、编码、调试到部署,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作为一名开发者,我一直认为,一个应用程序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数据支撑,而这本书恰恰为我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和方法。 它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利用C语言来操作SQL Server数据库,尤其是在Entity Framework Core方面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ORM(对象关系映射)的概念,将数据库的表结构与C的对象模型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得数据操作变得更加直观和面向对象。我不再需要编写大量的SQL语句,而是可以通过操作C对象来间接地操作数据库,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开发效率,并且降低了代码的复杂度。 书中对于数据库安全性方面的讲解,也让我深感警醒。SQL注入、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是Web应用开发中不可忽视的风险。这本书通过实际的例子,教我如何编写安全的代码,如何使用参数化查询来防止SQL注入,以及如何进行安全的数据库连接管理。这些知识对于构建健壮、可信赖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 除了基本的CRUD操作,书中还涉及到了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概念,例如关系、约束、索引、视图等。它不仅仅是告诉我要怎么做,更是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样做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例如,关于索引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一个精心设计的索引能够带来惊人的查询性能提升,而糟糕的索引设计则可能成为性能的瓶颈。 让我特别喜欢的是,这本书的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开发需求,从创建用户管理系统到构建简单的电商平台,这些案例能够让我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中。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实用的指南,让我能够更自信、更高效地进行Visual Studio 2015下的C数据库开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