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實際怎麼做”到“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思路,構成瞭層層深入、彼此勾連共計八個章節的完整體係,著力還原培訓課程現場實施的全過程,為充分釋放並彰顯培訓師“分享、溝通、啓發、力行、察覺、影響”等現場行為的呈現效能,建構瞭一條有實效、可操作的實踐路徑。引導培訓師在全景觀照培訓現場的基礎上,直麵經常遇到的各種問題,藉助具體的實例再現場景,手把手教您“深度改善現場培訓效果”的一招一式。
本書針對TTT培訓師的職業提升、精進,提供係統、全麵的指導。不僅停留在錶麵的技巧介紹,而是從根源齣發,通過“剝洋蔥”般的梳理過程,尋找隱藏在問題背後真實的內核,讓更多TTT培訓師在職業的道路上更上層樓。
以“職業使命的正嚮價值牽引”為理念
以“成人學習的行為輪輻模型”為依歸
以“培訓現場的全息呈現模型”為路徑
本套叢書包括:
TTT培訓師精進三部麯(上):深度改善現場培訓效果
TTT培訓師精進三部麯(中):構建有價值的課程內容
TTT培訓師精進三部麯(下):職業功力沉澱與修為提升
作者簡介
廖信琳,TTT職業培訓師。曾先後在廣東某省級新聞單位、哈慈集團、吉通通信、香港CASERO建材有限公司、香港天惠企業管理顧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等大型機構工作,曆任營銷、培訓、行政管理等高級職務。16年從業經驗,已先後為近百傢企業做過員工在職訓練和管理谘詢。
目錄
第一章 “現場全息呈現模型”的運用指南
一、為什麼要在實踐中使用“現場全息呈現模型”
二、模型要素之一:分享意願
三、模型要素之二:專業準備
四、模型要素之三:價值導嚮
五、模型要素之四:情緒調整
六、模型要素之五:職業風範
七、模型要素之六:演繹手法
八、模型要素之七:應急變通
九、模型要素之八:課間交流
十、“現場全息呈現模型”持續精進的路徑
第二章 以“觸動學員思考”為指嚮的內容演繹
一、內容演繹的四大法則之邏輯關係
二、內容演繹的四大法則之語言情緒
三、內容演繹的四大法則之心理與氛圍
四、內容錶達的十二字箴言
五、影響內容演繹效果的六字要訣
六、主體內容演繹梯度的三種形式
七、開場的四大任務及注意事項
八、如何選擇開場話題與導人方式
九、課程進程的起承轉閤與有效收結
十、內容演繹如何做纔精彩
第三章 培訓手法與關鍵節點
一、問題追索:促動學員思考的引擎
二、說文解字:彆緻有趣的另類詮釋
三、名言警句:權威效應的正嚮影響
四、故事演繹:以小見大的自我觀照
五、案例研討:經驗反思的實踐指引
六、視覺素材:多維感官的有效刺激
七、場景演示:現實情景的形象再現
八、主題研討:問題剖析的深度互動
九、遊戲活動:深度體驗的自主反思
十、偶發事件:直麵事實的當頭棒喝
第四章 培訓課堂現場的組織與掌控
一、主動營造閤適的課堂氛圍
二、影響課堂氛圍與進程的要素
三、掌控課堂不能忽視“內功”
四、課堂現場掌控的原則與關鍵
五、主動掌控現場的技術方法
六、現場異動情形的覺察與處理
七、課堂現場的“非常態”情形及應對
八、如何有效應對處理學員的問題
九、課堂現場進程組織掌控的境界
第五章 課前職業準備與點評
一、培訓師的職業準備要素
二、培訓師登颱亮相前的心理準備
三、點評在職業培訓中的作用和價值
四、圍繞培訓活動的點評手法
五、圍繞學員行為的點評手法
六、培訓師點評功力的養成
第六章 基於現場過程的“成人學習行為輪輻模型”
一、從“看法”到“說法”:把握職業培訓中行為
導嚮學習的特徵
二、成人學員學習行為的輪輻模型
三、理解成人學員的學習動機
四、洞悉成人學習的心理特點
第七章 基於企業實踐的職業培訓
一、職業培訓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的作用
二、職業培訓的核心維度與指嚮
三、職業培訓與傳統教育的差異
四、教學思維與培訓思維的差異
第八章 以價值為導嚮,定位專業培訓師
一、培訓師的信、願、行
二、培訓師在企業組織中的角色
三、重新認識培訓師的編、導、演三重角色
四、培訓師在課堂現場的角色轉換
五、基於角色定位的“預先框定”技巧
六、培訓師的立身之本之一:堅持正嚮價值的引導
七、培訓師的立身之本之二:樹立服務學員的意識
八、培訓師的基礎職業素養
九、培訓師的職業能力評價模型
十、移動互聯網對職業培訓的影響與挑戰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現場全息呈現模型”的運用指南
一、為什麼要在實踐中使用“現場全息呈現模型”
在我們經驗性認知中,一般會以為一堂培訓課程的效果取決於培訓師“講”得如何,所以,在很多的教科書中,也特彆強調培訓師的“專業錶達”。誠然,對一名培訓師而言,良好的“專業錶達”能力是教學的基礎,也的確能夠幫助培訓師更好地傳遞課程內容和相關信息。
但是,作者在十幾年的培訓實踐中更真切和強烈的體會是,如果培訓師一味地追求“錶達”,能夠在課堂現場頭頭是道,甚至還能“收獲”許多學員艷羨的目光。而在學員心中真實的聲音往往是,“老師真的很厲害,講得很好,但這些跟我關係不大”,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學員基本“無感”,也就隻能“嗬嗬”瞭。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情形呢?到底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學員對課程的感受與認知呢?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與大傢簡單迴顧一些作者在早期培訓實踐中遇到的一些睏惑。
在剛剛從事培訓的前兩三年,我也曾經和很多培訓師一樣,特彆重視,甚至癡迷於提升、改善自己的“專業錶達”能力,試圖通過更加齣彩的錶達,贏得學員的認同與肯定。但是,在我接受學員的某些贊譽的同時,也看到學員在課程結束後的茫然,甚至齣現空洞的眼神。尋求反饋的結果,往往也是韆篇一律地說,“講得很好”,再追尋下去,最好的狀態就是,“老師,你XXX的那句話太有道理瞭”之類的迴應。起初,我還會有那麼一點點的暗喜或驕傲,但是,年復一年,而且在不同的學員身上都隻是得到如此類同的反饋之後,我開始陷入一些睏惑之中。
——自己講得真的那麼好嗎?
——具體好在哪裏?
——那些學員“記住”的道理真的那麼重要嗎?
——難道學員隻能從培訓課堂當中纔能獲取這些“道理”嗎?
——自己去接受培訓,真正感覺到有收獲的是那些所謂的“道理”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一直到有一天(大概已經是我從事培訓工作四五年瞭),在課程結束之後,我照例詢問一些學員的感受,其中一位在課堂現場總是若有所思的學員反饋,纔讓我頓時醒悟過來,他說,“老師,您的課程對我很多觸動,也很有啓發,但要說具體是那句話的收獲,還真說不上,很多東西等我迴去實踐以後再琢磨”。等他說完之後,臉上似乎還有那麼一點尷尬,也許是覺得沒有給我太好的“麵子”。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樣的反饋對我來說是多麼的寶貴——因為一下子把我此前心中的睏惑都解開瞭。原來,學員接受培訓的收獲在於得到“觸動”與“啓發”,更重要的是“迴去實踐”。
如此看來,之前以“錶達”為主要著力點的方式顯然有其天然的缺陷,因為“錶達”絕大部分情形都屬於“單嚮傳播”,甚至是“滿堂灌”而已。從此之後,我就一邊實踐,一邊總結,終於發現,一堂能夠“觸動”、“啓發”學員去“實踐實踐”的培訓課程,除瞭“專業錶達”之外,還有更多的影響因素。
作者通過剖析、研究、總結其十幾年的培訓實踐經驗發現,學員對一堂培訓課程,從感性層麵的感受、感知到理性層麵的認知、接受、認同,及至轉化為工作實踐中的指引,除瞭來自培訓師錶麵、直觀的“語言信息”的影響外,還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甚至比“語言信息”的影響更加直接、有力。
如果從學員這個角度分析,可以斷言,學員在課堂現場的學習是 “全息”(所謂全息,指從潛、顯信息總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具體而言,就是同一個體的部分與整體之間,同一層次的事物之間,不同層次與係統中的事物之間,事物的開端與結果,事物發展的大過程與小過程,時間與空間,都存在著相互全息的對應關係;每一部分中都包含著其他部分,同時它又被包含在其他部分之中。)接收、接受並解讀多方麵信息的過程。
那麼,應這一事實,培訓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是,假如一堂培訓課程除瞭重點要考慮的因素外,即課程內容,還有哪些因素會對學員産生不同程度和不同層次的影響,進而對培訓課程的進程和效果造成綜閤的影響呢?
正如前文所述,學員之所以會有所“觸動”,受到某些“啓發”,是學員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受到培訓師單一的語言信息的影響。在現場,還有很多維度釋放齣來的信息都會影響到學員對課程或培訓師的感受、認知及判斷。與此同時,學員作為成年人,就具有各種的工作與生活經驗,而且也會有相對獨立的思考能力。
所以,我們必須確信,培訓師在課堂現場的所有錶現或任何錶現,都會成為學員對課程進行判斷的依據,與上麵提到的“全息”概念有異麯同工之妙。
檢視培訓師在課堂現場可能對學員産生不同角度和層次影響的因素,我們總結發現,培訓師在以下八個方麵的行為錶現,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員對培訓課程的感受、認知、體會及對課程內容的思考深度和廣度,繼而形成學員對課程的綜閤評價與反饋。主要包括八個方麵,分彆為分享意願、專業準備、價值導嚮、情緒調整、職業風範、演繹方法、應急變通和課間交流。我們把這八個方麵對課程産生的作用力綜閤起來稱之為“現場全息呈現模型”,如圖1-1所示。
圖1-1 培訓現場的“全息呈現”模型
對一名培訓師來說,隻有在上述八個方麵都“竭盡全力”,纔有可能讓一堂培訓課程最終實現精彩呈現。
二、模型要素之一:分享意願
我們知道,做好某項工作(或一件事),除瞭具備一定的方法和相關技能外,一個必要的前置條件就是從事該項工作的人,要有足夠強烈的意願。放在培訓課程的實施工作上,也不例外。
這裏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驅使我們對某項工作産生“意願”的內在動機(或說最終目的)到底是什麼?就此問題,作者曾經在主訓的《TTT》課程中,詢問過很多的培訓師(包括企業內部培訓師和社會上的職業培訓師),坦率地講,聽到的反饋大多是一些“標準答案”。比如,“鍛煉自己,提升綜閤能力”、“為企業做齣更好的貢獻”、“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等,諸如此類。雖然,不能說這樣的迴應有什麼錯誤,如果細究,我們會發現這些所謂的“理由”都太過冠冕堂皇。因為,上述這些目的(或稱為目標)並不是隻有通過培訓工作纔能實現,既然其他類型的工作也可以實現,要想在培訓工作中保持持續的內動力恐怕就會顯得有些牽強瞭。
反言之,一項工作之所以區彆於其他工作而存在,一定是有其本身內在的價值。由此思路展開,相信培訓師可以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檢視瞭。就作者本人而言,雖然也不排除因為從事培訓工作能夠達成上述這樣一些可能嚮好的結果,甚至包括能夠掙點錢。但是,真正讓自己興奮的是在課堂現場與學員共同“分享”的那份快樂,隻有自己能夠切身體會到這種獨有的快樂,纔可能真正全身心投入進去。這是我們強調“分享意願”重要性的一個理由。
另外一個理由就是,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身體力行”是培訓師很重要的一項品質。在培訓課程現場,學員能夠觀察培訓師的言行舉止,進而判斷培訓師是“真心願意分享”,還是“齣於完成任務而分享”。
作者十幾年的培訓實踐經驗錶明,任何一位學員在來不及對課程內容進行更深入瞭解之前,就已經通過對培訓師“分享意願”的觀察與判斷,對將要展開的培訓課程進行著各種可能性的“預測”。如果培訓師錶現齣強烈的“分享意願”,就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牽引和正嚮影響的作用,這就對課程的順利推進奠定瞭極好的基礎。
……
TTT培訓師精進三部麯.上 深度改善現場培訓效果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