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色》围绕着一个“认识中国”的主题,用“山、水、冰川、青藏高原、国粹、国家、地方”7部分搭建了一个把握中国的模板。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巧妙的总结,既概述出了中国的景观特色、地理典藏,又精确地提炼出作者对中国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的把握,彰显出作者对中国大地的真切认知和感悟。
单之蔷,单之蔷先生酷爱思考,观点新颖,嗜书如命,行路万里。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执行总编和地理专家与学者,他曾率队深入可可西里,珠峰绒布产咱,希夏邦马峰,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秦岭,长江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亲历过许多艰险,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单之蔷,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总编,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
施战军/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著名评论家
我愿这部切实有益于生命、生活和人类生机的著作,能够像房龙的《宽容》和卡逊的《寂静的春天》那样,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羊城晚报》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科学史系主任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有着“要知识更要思想”的追求。作者在本书卷首语中说:“其实这些文章都在做一件事:建构中国的形象。”而他这样说还真是恰如其分的。
——《中华读书报》2009年度科学文化九大好书回顾
马丽华/作家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编辑
以地理为依托的书写者,非单之蔷莫属,视野辽阔,知识广博:南国北疆,西陲东极,诸多思考和议论因而独到,不乏奇思妙想、真知灼见。
——《中华读书报》
贺绍俊/著名文学评论家 小说选刊杂志社原主编
他为我们提供了完全崭新的散文样式,我称之为“地理思辩散文”。
——《黄河文学》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本书首先有思想,其次有考证,第三有文采,是一本难得的原创科普佳作。
——上海科普作家网
于坚/著名当代诗人
这本书的出版非常重要,我担心的是,《中国景色》将在风光旅游书籍的名目下被谈论一番,其中的真知灼见反而被轰轰烈烈地遮蔽起来。
——《新京报》
刘兵/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作者在关注独特自然景观的同时,又以更大的热情关注与自然密不可分的文化。——《科学时报》
一、中国的水
三峡的河湖之变
运河毕竟不是海
湿地是诗地
大河本无源
二、国粹
风水: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汉语:心灵的慰藉
汉语遭遇“喀期特”
把病历像故事那样去写作
茶的力量
四大美味:燕、鲍、翅、参
CHINA——景德镇
三、中国的山
山是骨骼,河是血
横断山与东南亚
为珠穆朗玛峰正名
八大重合横断山
看山要看极高山
这里的婚姻真精彩
四、国家
中国的腹地
我们为什么没有国家公园
中国地图上的空白
植树造林是个童话
中国的美景分布
大国的随想
大河向东流
江南应该感谢塞北
长城是书脊
五、中国的冰川
美丽的冰川大国
绒布冰川:最少人见到的最稀有风景——冰塔林
最富有美景的村庄——来古村
桃花源里有冰川——米堆村
冰清玉洁的美人与挥汗如雨的码头工人
六、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的人文意义
青藏高原:中国的水乡
青藏铁路的礼物:时间
青藏铁路:又一条长城诞生了
七、地方
成都人为何闲
台湾:中国的阳台
山西:省界随着山河走
山东:催生想象的地方
青海的三面孔
“江南”是怎样炼成的
四川:这里的雪峰静悄悄
文集与著作是有区别的。把分散的文章收集起来,出一本书,这是文集;著作则是精心构思的一个有机整体,有主题和结构。文集易,著作难。这本书,原料是文集的原料,但我追求将其编成一本著作。
卷首语于我,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1999年1月至今,《中国国家地理》上的卷首语,每月一篇,我写了10年,共计120篇。这些文章摆在面前,我试图在其中找到这10年来我默默追求的东西。我找到了。其实这些文章都存做一件事:建构中国的形象。
我们说祖国是母亲,我们能像熟悉母亲一样熟悉祖国吗?
我梦想我的卷首文章,提供视角和框架,让读者既能宏观地把握中国,又能结合杂志的图文栩栩如生地想象中国的模样:土地、山脉、河流、居民、文化……它们分布的位置,为什么在此而不存彼……
结构也找到了:山,水,冰川,青藏高原,国粹,国家,地方。这组成了一个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的模板。当然,这个模板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我不标榜我的书是客观的。我对知识抱有建构论的主张,即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符号建构起来的,而符号又是由具有特定文化的人生产出来的,生产者无不把自己的文化带进了知识的生产过程。
卷首语算一种什么文体?答日:序跋类。序跋类文章写法多样,其中一种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胸中之块垒”。这种文章已经突破了序跋的束缚,独立成篇,这正是我的追求。我写的卷首语,已经突破了序跋的文体,超越了杂志内容阐释和导读的范围,它是借题发挥的独立文章。我觉得卷首语最高的境界是站在当期杂志的基础上,有所发挥,立意高远,思接千载,神通八极。在120篇文童中,我选出了几十篇,又配上几篇虽不是卷首语,但可加强主题的文童。就这样结构产生了,这本书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卷首语的灵感大多产生在野外。我去珠峰绒布冰川,在海拔5600米的地方,我看到一种紫色的小花在亮晶晶的冰霜中瑟瑟地开放,两只雪鸡在咕咕地叫着,就动植物生存的海拔高度而言,它们已经接近了极限。当我抬头看到珠峰时.一个灵感突然闪现:登山的魅力一一突破生物圈。我为这个灵感的闪现而兴奋,对于人为什么要登山,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思考过。
在海螺沟冰川、在可可西里、存塔克拉玛干沙漠……我想起那些写作卷首语的难忘经历。
书成后,在序中感谢与书有关的人,这是惯例。我应感谢的人太多了,实存无法在一页的序中完成。我想:与其写在纸上,不如记在心里。
惊叹于祖国的壮丽,心灵的涤荡之旅 翻开《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景色》,就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神秘国度的任意门。那些平日里只能在纪录片或新闻里惊鸿一瞥的绝美风光,此刻以最震撼、最细腻的方式呈现在眼前。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第一页那幅被誉为“天空之镜”的景象映入眼帘时,我屏住了呼吸。那不是简单的照片,而是凝固的时间,是大地最纯粹的呼吸。随后,在赤水丹霞的火红地貌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原始而磅礴的力量,仿佛地球母亲在用她最热烈的方式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西藏的雪山圣湖,更是将我的灵魂引向了宁静与超然,每一片雪花,每一道光影,都充满了神圣的意味。我被那些文字深深吸引,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更是摄影师和作者们用脚步丈量过的真实情感,用眼睛捕捉过的生命瞬间。每一篇章都像一次沉浸式的旅行,让我忘记了身处何地,只沉浸在那片土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奇观之中。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美”的定义,它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共鸣,是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时,捧着这本书,细细品味那些文字,仿佛置身其中,与那些壮丽的山川湖海对话。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大地的史诗,一部关于自然之美的赞歌。
评分那些遗忘的角落,被唤醒的记忆 我一直以为自己对中国的地理风貌已有所了解,但《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景色》却狠狠地给了我一记惊喜。它像一位博学而风趣的长者,带着我深入那些鲜为人知,却又充满魅力的角落。那些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那些沙漠戈壁的苍凉与辽阔,那些湿地的生机勃勃,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鲜活姿态呈现在我面前。我惊叹于福建的土楼,那些承载着家族荣耀与历史痕迹的建筑,仿佛凝固了时光,诉说着几代人的悲欢离合。我还为九寨沟的斑斓色彩而震撼,那是一种超越想象的梦幻,仿佛是上帝打翻的调色盘。而书中对那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描绘,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的独特魅力。我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听到了他们的歌谣,感受到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本书不仅仅展示了“景色”,更展示了“风景”背后的故事,那些人文的印记,那些历史的沉淀。我常常会因为某个地方的介绍而产生强烈的向往,想要亲身去那里,去感受那份独特的气息,去触摸那份久远的情感。它让我明白,中国之美,并非只有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更多的是隐藏在山林野地,沉淀在岁月尘埃中的独特韵味。
评分一场关于光影与生命的视觉盛宴 《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景色》是一本让我欲罢不能的书。每次翻开,都像是在经历一场精心策划的视觉盛宴。摄影师们捕捉到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与动感。无论是极地冰川的凛冽寒光,还是热带雨林的葱郁生机,亦或是高原日出的金辉洒满山峦,都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光影的处理,那是一种高超的技艺,将自然的美景渲染得更加淋漓尽致。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梯田,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古老的村落,月光下的沙漠静谧而神秘,这些画面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不仅仅有壮丽的风景,还有那些生活在其中的生灵。鸟儿在空中翱翔,野兽在山间奔跑,鱼儿在清澈的溪流中穿梭,这些画面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美”的多元性,它不仅仅是静态的画面,更是动态的生命,是光影交织的瞬间。我常常会对着书中的照片发呆,想象着身处其中,感受着那一刻的风,那一刻的光,那一刻的宁静。它让我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所见的美好。
评分在地图上寻找的足迹,在书中实现的梦想 作为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旅行爱好者,《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景色》无疑是我最珍贵的“旅行地图”。书中描绘的每一个地方,都曾经是我地图上的一个小小标记,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现在,它们都在我的手中,以最真实、最生动的面貌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喜欢书中对每个地点的介绍,它们不仅包含了地理信息,更融入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我看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辽阔无垠,感受到了内蒙古人民的热情豪迈;我攀登上了张家界的奇峰怪石,体验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漫步在江南的烟雨小巷,品味到了古镇的宁静与韵味。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中国的广袤与多样,也激发了我更强的旅行欲望。我开始在地图上标记出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并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亲自去那里,去丈量那片土地,去感受那份独特的美。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承诺,一个关于探索与发现的承诺。
评分超越视觉的震撼,心灵的深刻触动 《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景色》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深刻的心灵触动。那些古老的山川,那些奔腾的河流,那些浩瀚的星空,都让我感受到一种来自大地的力量,一种超越渺小自我的宏大叙事。书中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读,与对人文情怀的细腻描绘相结合,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看到了海浪拍打海岸的壮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礴威力;我看到了云海翻腾的神秘,体会到了地球的呼吸与脉动;我看到了古老村落的宁静祥和,体会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本书让我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让我更加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明白了,我们所看到的每一片风景,都承载着无数年的演变,都蕴含着生命的奇迹。它让我对“家园”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整体。我被书中那种对土地的热爱,对生命的热忱所深深感染,也让我更加珍视我们所拥有的这份宝藏。
评分书的质量是超级好评,物流速度也超级快,除了书边角折损,其余一切都特别棒
评分书好 物流也快。
评分这是作者将多年来中国国家地理的卷首语整理汇编成一本书的!内容丰富,但是时间有点久了,希望再版能更新
评分很不错的书,单先生主编
评分书的质量是超级好评,物流速度也超级快,除了书边角折损,其余一切都特别棒
评分好书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有思想,有内容,有历史,有真性情,值得收藏
评分美
评分书很好,照片很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