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好妈妈要通过各种和孩子相处的细节,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引导他们正确地成长。不吼不叫,不仅是一种教育智慧,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作者简介
韩笑,麦思文化中心作者。从2010年起,开设博客撰写关于心理学,家教方面的文章,深得网友厚爱,与此同时他也参与策划出版了多本关于心理学和家教方面的书籍
目录
第一章 好的教育从尊重孩子开始
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学会与孩子商量
尽量给孩子面子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别和孩子较劲
不要扮演“监工”角色
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
放飞孩子的小小梦想
第二章 学会了解和欣赏孩子
赏识是孩子发展的动力
点燃孩子希望的火种
培养孩子自信的力量
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
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
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孩子
试试看,一定行
夸孩子也有艺术
第三章 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
孩子需要自主的空间
给予孩子发展的空间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需要心灵的空间
给孩子的玩耍留点时间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帮助孩子亲力亲为
第四章 要成就孩子先改变自己
关爱比惩罚重要
疏导才是好办法
与孩子沟通重在倾听
分担而不是批评
鼓励孩子的自立
让孩子有更好的性格
信任就是最好的礼物
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
身教比言传更有用
第五章 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欣赏孩子的天赋
挖掘孩子身上的特质
夸孩子聪明不如夸他勤奋
让孩子变得更自律
孩子需要一点冒险精神
让孩子有更好的兴趣
有好奇心的孩子有创造力
鼓励孩子的善良和关爱
欣赏孩子的自我表现欲
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不必强求孩子成为最优秀的
第六章 好妈妈一定要知道的常识
扔掉自己身上的“成人主义”
给予孩子足够的期望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在比较中发现孩子的进步
发自内心地予以夸奖
夸奖孩子一定要及时
在众人面前赞扬孩子
用小目标鼓舞孩子
分享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
激励孩子需要有耐心
精彩书摘
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写给妈妈的话:
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教育专家孙云晓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没有尊重和了解,就没有教育。
生活案例
案例1: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例子:
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举起手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可是当老师要他回答时,他却答不上来。老师感到非常奇怪,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此话一出,让老师感到了学生那颗强烈的自尊心。于是,他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你会就举左手,不会时就举右手。
以后上课时,老师每看到他举起左手,就尽量给他机会让他回答,而看到他举右手时就从不让他站起来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老师悄悄地把这个方式也应用到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身上。结果,他发现整个班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不是一个凭空虚构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那就是教育的前提是尊重。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案例2:
小张家对门的小学生陶陶,是他们居住的单元楼里最顽皮的孩子,时常搞一些恶作剧,左邻右舍的邻居为此经常向他的父母告状。陶陶也因此经常遭到父母的打骂。
小张对邻居这种棍棒式的教育方式很是不敢苟同——那是在伤害孩子的心灵!为何不寻找另一种方式来教育和开导孩子呢?
一天,小张的妻子和儿子出了远门,小张因为手头有事要做就没有一起去。一个人在家,懒得做饭,准备出去买盒方便面对付一餐。小张心想一会就回来了,没有必要锁门,于是虚掩上防盗门,也没带钥匙,就急匆匆地下了楼。
谁知,上楼时,却发现防盗门不知怎么被锁上了。小张很着急,这可怎么办?不得已只好敲开了邻居家的门,希望能够通过邻居家的阳台爬到自家阳台进去。
邻居夫妇了解事情经过后,不由得互望一眼,随后就破口大骂起儿子来:“一定是他,他刚做完作业出去了。”
正当小张做好了爬阳台的准备措施时,邻居孩子的哭声已经从楼道里传来了。那孩子一进家门,又被他妈妈一顿大骂。小张感到很不好意思,就安慰孩子几句:“别哭,爬过阳台就好了。以后不要再搞恶作剧了,叔叔不怪你。”孩子的哭声小了一些。
可是,就在小张进门时,对门又传出陶陶骤然扩大了的哭声。一时间,小张不知是该上门劝劝好,还是让那孩子尝尝苦头,以后少让大人操心才好。
最终,小张咬咬牙,还是坐到了书桌前。
傍晚时分,小张听到有人敲门。可是打开门后,却没有见到人影。小张心想大概是小男孩在报复,故意打扰他。可是,当他关门时,却发现门缝里有一张纸条。取下一看,小张怔住了——是陶陶写给小张的。原来,今天他关上小张家的防盗门,是因为他以为张叔叔出门时忘记关门了,怕小偷趁机偷东西,于是才顺手帮小张关上……
顿时,小张心里有了一丝凉意,对孩子充满了内疚感。
孩子本来做了件好事,却还要因此被委屈、被冤枉、被责骂,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滋味?小张不知该怎么把这件事向孩子的父母做个解释,让他们明白,这孩子做了件好事。恰好报社打电话约稿,小张灵机一动,就根据那封信写了一篇教育方面的小短文,发给了报社。
第三天,文章就见报了。小张买了份报纸送给陶陶的父母,让他们看看这个他们所不知道的故事。接过报纸,陶陶的父母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悔意。陶陶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看完后,显得很激动,不住地对小张说:“谢谢叔叔。”同时,脸上也充满了被肯定、被尊重的幸福。于是,小张下楼买了十几份报纸,几乎楼里的每个住户都送了一份。
从那以后,小张发现陶陶变了,变得十分有礼貌起来。小张由衷地替他高兴。
应对策略
孩子毕竟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可以任由我们大人摆布的“玩意”。要尊重孩子,就要像尊重成人一样对待孩子,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该把孩子当孩子时,我们却没有把他当孩子;不该把孩子当孩子时我们却把他当成了孩子。
比如,孩子正玩得高兴,大人常喜欢走过去抱起他来逗一逗,或者在脸上亲几口,总之是表达喜欢和爱意,然而得到的反应可能是被孩子推开,甚至大喊:你走!我不要你进来!……
这是尊重吗?就算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尊重而已。事实上,我们随时随地都会打断孩子,随时随地都把他当个小玩意儿一样吆来喝去,做什么事都是只根据我们大人自己的主观好恶,而没有去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有时甚至认为这么做是在为他好,是在爱他,可孩子为什么不领情呢?所以尊重孩子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真正平等地对待孩子
尊重孩子,就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然而许多父母却视孩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想要孩子做什么就一定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不是把孩子当成家庭的、在人格上平等的一员,而是作为消极的、被动的“管束对象”。不是尊重、支持他们有益的、健康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将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强加在孩子头上,让孩子成为实现父母未能实现理想的“替罪羊”,把孩子当作自己沽名钓誉的工具。
2.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还有一类父母在与孩子发生矛盾时,轻则责骂,重则抬手就打,这也是极其错误的。孩子是需要教育,不经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但我们必须坚持在尊重孩子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教育孩子。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尊重个性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来。对孩子的尊重,会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强。现实中,那些破罐破摔的孩子,首先就是因为失去了自尊,为什么失去自尊,因为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尤其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别看只有几岁或十来岁的孩子,他们也都有着强烈的自尊,期望得到大人的认可。尊重是教育之母。父母如果不能满足孩子起码的得到尊重的要求,一切教育都将是零效果甚至是负效果。
……
不吼不叫 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